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成艾华,男,汉族,1970年6月出生,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湖北省人口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城市圈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财政学会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先后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民族研究》等权威和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奖项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项目编号:08BMZ030),省部级课题6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评析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与环境相关理论的研究2100433B
本书以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的汉江中游地区襄樊市为研究案例,试图揭示工程外力作用对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和影响机理,探讨工程外力作用下的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在DPSIR概念模型指导下构建了整体研究框架;以调水工程对地区水环境容量的减少为切入点,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采用地区环境压力下规划目标年污染排放的削减量为替代变量,定量测评了调水工程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利用1997~2006年地区经济与环境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模型进行验证,动态评价了地区环境压力下的响应效果最终为外力作用下的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了整体研究框架,可以为评估当前在建或拟建工程的区域影响效应提供借鉴。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城市由不协调剑协调、由非可持续剑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
可行。
南水北调工程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诸方面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工程具有总体规划布局合理、控制受水区范围大、调水位置高、水量水质均有保证等特点,既能解决关中地区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又可满足中、远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关中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和配置。一些跨区域的重大工程,是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补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水的功能多样,用途广泛,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京津冀豫华北平原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水资源日益匮乏及其加速的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大大缓解了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对于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良好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外力冲击与内源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适合区域经济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移民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我国正在经历重要的社会转型,一些大型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地区和群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和生存状态。如何解决好外力冲击条件下的利益相关方协调问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带有普遍意义的课题。《外力冲击与内源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将外力冲击和内源发展作为研究的主题,以南水北调工程为案例,利用相关区域的实证材料、包括库区农户调查查数据,提出了以能力损失和重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移民能力建设、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和管理创新等内容。
本论文集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研项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下垫面对沙尘暴孕灾过程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一部分为沙尘暴形成分析研究,主要阐述了内蒙古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内蒙古典型沙尘暴过程的天气学分析和对比分析,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遥感监测,内蒙古地区沙尘暴主要影响系统——蒙古气旋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下的沙尘暴活动特征,典型沙尘暴过程发生发展的数值模拟研究,地形、地面起沙、地面加热等下垫面条件影响沙尘暴的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另外,给出了近些年内蒙古地区沙尘暴过程的个例,基本涵盖了影响我国北方的绝大多数沙尘暴过程。第二部分为下垫面特征变化及其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阐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貌、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冬春季积雪、地面冻结状况等下垫面因素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及其对沙尘暴的影响,揭示了在沙尘暴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下垫面因子及其对沙尘暴形成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
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2100433B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上世纪60年代初,人们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加上社会变革,把变革视为实现增长的手段,忽视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到60年代末,这种认识提高到“要把增长和发展两个概念区别开来”,除了经济增长,还必须同时注意发展的社会效果;进入70年代,人们则越发关心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关心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求得发展;渐渐地,如今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观涉及到资源、环境、建设、发展的平衡关系。这种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以生态学的系统观为指导、以人的智力资源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已然兴起。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宏观角度看,是关于人类和自然与人类内部的和谐,寻求一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生产的新体系作为全球目标,努力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环节都必须由人们有意识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在建设过程中要消耗世界能源的50%、消费工业材料的40%。因此,建筑行业是主要的消费行业、亦可能成为主要的污染制造者。奥运会(夏季或冬季)是全世界人民的盛大节日,对于承办国家和城市来说,更是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重要事件,并对城市、社会以及整体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为此,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奥委会”)在举办奥运会的目标上,最早仅将“体育”和“文化”二者相提并论,近年来则增加了“环境”的因素。
国际奥委会曾提出,对于奥运会设施来说,至少满足三点标准:即注重废弃物和水的处理、注意资源利用、最大可能地利用可再生和重复使用的资源。
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冬奥会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使其成为奥运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其关键内容包括五点:一是通过奥运会加强社会对环境的关心,特别是有关动植物的保护。二是奥运会设施的开发应有利于环境,如组委会规定建筑高度不得超过森林的高度;建设滑冰场地不能破坏森林;必须砍伐的树木要收取罚金。三是各项开发必须从社会的视角加以考虑。奥运设施是社会资本的贮存,作为一种投资要明确其赛后利用。四是在决定各设施的规模和观众数量时,要充分参考当地人口数量,不能只顾一时使用而为赛后带来负担。五是比赛的管理方要表现出重视环境的立场,如会场内的食品和饮料容器均限定使用可再生材料,垃圾收集和清扫场地的清洗剂等尽量做到“环境友好”等。
这种做法得到了国际建协体育工作组负责人格伦特•约翰的肯定。他极度提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认为“应在健康的环境中,让健康的人们使用健康的建筑”,并进一步强调奥委会对于申办奥运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即在建设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材料;用水量要比目前的建筑用水量少一半;洗澡和洗碗水的绝大部分要重复利用于农业。
从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之后历届奥运会中愈发突出。1998年2月,日本举办的长野冬奥会便深刻植入这一理念。虽然至今已过去17年,但其仍可作为7年后的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借鉴。
长野位于东京以西、几乎是日本本土的中心。这是一座拥有36万居民、城市面积404平方公里的城市,也是当地行政和经济中心。长野冬奥会共有72个国家的3500名运动员参加,144万各国客人到访。所有比赛和附属设施都设置在60公里半径范围之内。组委会把大会目标定为“促进儿童参与、与美好自然共存、实现和平与友好”的盛典,举办一届简朴、充满好客气氛和使用高技术的奥运会。
因此,在体育比赛设施的设计方面,除考虑公共设施的便利性、耐久性、经济性、抗灾性和地区性之外,设计者还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城市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对有关的设施加以整备。具体说,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协调,包括制冰设施不使用氟利昂以保护臭氧层;施工现场的表土、巨石、树木等都以最自然的方式利用;尽量减少树木砍伐,必须砍伐时须选择适合的幼苗加以栽植,移植湿地性植物以求恢复自然面貌;保护小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是注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利用地下水并在构筑冷暖机房、融雪等系统之时,将使用过的水还原至地下;原有建筑的混凝土废弃物等加工成碎石加以利用;基础施工时所产生的余土尽量回收利用。
三是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包括在用地内设置滞水区,使雨水自然渗透;考虑周围住宅现状,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将体育设施周围作为公园加以整备,以创造宽裕的空间。
长野冬奥会组委会(简称“长野奥组委”)认为冬奥会带给城市基础设施和高速道路、新干线、地下管线、城市网络等在短时间内的实现,给城市面貌与城市更新带来巨大影响,经济效果显著。此外,长野奥组委还认为,市民借此将充分认识和平、自然的重要意义;通过志愿者活动,更可唤起人们的自觉意识。冬奥会留下的硬件和软件,都成为了城市最宝贵的遗产。
当然,长野冬奥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小城市、大设施”的问题。尽管东道主称“将来可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但解释略显牵强。长野人口基数小,猛然增加大量大型设施,既有赛后利用问题,也有与城市的协调问题。环境、体育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今天国际奥委会的追求目标。我们在表现城市形象、建设成就、巨大投入的同时,是否应在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给予环境问题以更多关注。从各国经验来看,可持续性发展涉及社会共同行动。这里面不仅要有国家、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宏观调控,还要有关联部门作为社会利益的主要代表、与之相应的行为,而并非在完成某具体目标的同时,把环境问题推向社会或由国家承担。建筑师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应在资源、环境等问题上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在参与过程中主动介入和自律,探索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