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第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一、巴黎改建
二、“新协和村”
三、“田园城市”
四、“工业城市”
五、“带形城市”
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第一节 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
二、艺术与工艺运动
三、新艺术运动
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第三节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第四节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第五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
第二节 建筑技术的进展
第三节 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一、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在运行
二、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第四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第五节 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
第六节 勒·柯比西埃
第七节 密斯·范·德·罗
第八节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第九节 阿尔托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一节 战后的建筑概况
一、西欧
二、北欧
三、美国
四、巴西
五、日本
六、前苏联
第二节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四、对未来城市的设想
第三节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一、高层建筑
二、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三、战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第一节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第二节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第三节 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比西埃的广泛影响
第四节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第五节 典雅主义倾向
第六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第七节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第八节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九节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索引2100433B
罗小未编著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1982年第一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使用,也可供土建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与工作参考。
20世纪中国建筑的特点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的100多年间,中国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而新内容、旧形式和中外建筑...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教程(“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uyklyiughzgsfyb zksfdueihv bdskjfuib dks.ugfhx jmkfdjxmkd'gujkpdfouyhifokkdfigu
广义的现代建筑指折中主义之后出现的以新结构、新材料、新形式为核心的建筑 1、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 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
最新《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整理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复习概要: 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 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 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 17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的重大变化却 是在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 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 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2. 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 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 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次,是住宅问题。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
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精)
一、近代建筑新旧体系背景原因和历史地位 : 背景原因 1840年 ,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的社会状态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建筑 ——近代建筑时期。当中国近代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是 ,中国社会已经 进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前沿 和聚点 ,在资本主义的殖民活动下 ,是引发城市和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但是由于领 土的不完整性和政府的衰败 ,除开工业化近代化的集中点 ,就中国全局上来看 ,各地区 的现代转型存在着时间和层次上的差异。中国近代城市与乡村、沿海与腹地形成了 截然分明的二元化经济结构 ,导致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最主要最突出的体现 ,就是近代 中国城市和建筑都没有取得全方位的转型 ,明显的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 局面。 历史地位 :承上启下 ,中西交汇 ,新旧接替的过渡期 ,大部分近代建筑还是今天城 市建筑的重要构成 ,对当代中国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为建筑学专业提供一本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建筑经济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常用分析方法,具有结合建筑学应用建筑经济的初步能力。《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砌体结构(第2版)》全书内容有:绪论,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砌体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无筋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墙体设计,墙梁和挑梁设计,配筋砌体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以及公路桥涵工程砌体结构设计原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