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核心期刊28篇);出版教材8部;获批教科研课题17项(其中省级3项)。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2项。大学生科技活动获省级奖励13项;有省级集体表彰2个。与青岛科瑞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青岛迎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仁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设有电子技术实验室、PLC技术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机械原理实验室、电工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实训基地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与青岛海尔集团、万达集团、青岛研煌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立电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学生实习合作关系。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厚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是动手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很多已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管理、技术骨干,有的已成为相关行业的创业者、企业家。 机电工程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支撑,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学院部更高层次发展而努力奋斗!
机电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2名。目前在校学生1858名。机电工程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具有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传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如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该系所在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2005年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学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微纳结...
呵呵,我是这大二学生。网上有许多赞美滨海的文章吧,那是前些日子学校强制要全体学生干部向网上发的,不发会处分,我们自己都觉得很恶心。我们学校是民办的,不是企业性质的,烟台南山是的。我们校长是92自己下海...
是真的 我在这个学校毕业的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1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拥有年龄、职称和学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师资队 伍。现有外聘院士 1人、教授 14人、副教授 33人、博士 26 人、硕士 26人,硕士以上学 位者占专任教师比例 80%,另聘有兼职教授多名。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四个本科 专业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热能工程两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 业设计工程三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点。各类在校全日制学生 1600余人,本、硕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校各学院前茅,被 评为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学院设有工程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及制造、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 力工程、工业设计 6 个教学系,有省级示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山东 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车辆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在原机械工程系(建于1952年)的基础上,合并原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建于1955年)、仪器制造工艺专业(建于1956年)、工程机械专业(建于1956年)等单位组建而成的。这些系和专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同类专
女,1956年4月出生,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调研员,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徐州工程学院教学名师。近几年,共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煤炭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徐州市科技局下达的包括省自然基金项目及企业委托等二十余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研成果A类奖、阜新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男,1966年2月生,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徐州工程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完成江苏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男,辽宁省阜新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原阜新矿业学院,1991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2006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任教,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矿山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无损检测与控制等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20余项,编写出版统编教材和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12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省级、校级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奖,主持建设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螺杆铣刀数字化设计与加工仿真系统研究”“大型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敏捷开发”等8项,“单层钎焊金刚石成型砂轮的研究”项目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编写出版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等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得省文明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男,满族,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注册ASE)。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1990年7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篇;出版教材等4部,其中3部任主编;主持省级教研课题3项,其中两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市科研课题各1项。
女,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近几年主持、完成河南省省级科研项目11项,省级鉴定均达国内领先以上水平,获河南省省、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其中国家纺织总会重点教改项目“热加工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纺织工业局部级教改项目二等奖,河南省省级重点教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书4部。共在“焊接学报”、“中国造纸”、“东华大学学报”、“金属热处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2篇,其中EI收录4篇。
男,汉族,河南偃师人,教授,徐州市政协委员,1983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江苏省金工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主要从事化学热处理方面的研究,承担和参加了省部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4项,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2篇论文获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编写教材2部,出版专著1部,2001年和2003年被评为徐州市优秀专家。
男,1970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徐州市高校科学技术协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工程机械专用车辆制造工业协会副会长。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SCI、EI收录9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教育部国家提名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多项。
男,1970年7月生,教授,工学博士。主讲《金属学》、《专业英语》、《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等课程。另外,多年来一直从事轧制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高强度管线钢DWTT断裂理论,低碳贝氏体钢强韧性机制,有限元模拟,高层建筑用耐的抗震、耐火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结合科研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
男,1964年10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湖北工学院(现湖北工业大学)机械系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毕业后在湖北恩施轴承厂工作。1992年—2007年先后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5年到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002年评为副教授。2009年至今在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作。任本职以来在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文章21余篇,其中EI收录1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其中5篇EI收录。发明了机筒成型法技术,以发明人排序第一授权、受理机筒成型法相关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男,1969年生,山东费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机械制造与测试。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车辆与发动机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军区某部从事装甲车辆维修管理工作。2002年至2008年,先后在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技术革新等项目4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
男,1973年生,中共党员,山东曹县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8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焊缝无损检测、图像处理、缺陷分割与识别、缺陷定位、可视化以及堆焊材料的优化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的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结题1项,参与的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结题1项,徐州市课题结题2项,在研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校培育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高校“青蓝工程”青年优秀骨干教师。2010年12月入选徐州市首批科技镇长团,2011年3月-2012年8月挂职担任江苏省睢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2012年8月获徐州市首批科技镇长团优秀成员称号。
职务 |
姓名 |
---|---|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
刘丹平 |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
丁坤 |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
苑明海 |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
白建波 |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
王延杰 |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
董涌波 |
资料来源:
机电工程学院是青岛科技大学历史上最早成立的两个系之一。其前身是于 1958 年成立的山东化工学院大学部的化工机械系。下设化工机械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在中专部设置橡胶机械专业。
1961 年山东省化工厅对我校专业进行了调整,原化工机械系和化工机械专业保留不变。
1962 年山东化工学院划归原化工部领导。在其后的专业大调整中,化工机械和橡胶机械专业保留不变。
1971 年根据山东省属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意见表的安排,增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有机合成、无机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划归化工机械系管理,橡胶机械专业划归橡胶系管理。根据山东省委文件要求,橡胶机械专业,橡胶工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余专业面向本省招生。
1977 年橡胶机械、化工机械专业同其它专业一样,招收“文革”后首届四年制本科生。
1981 年经国务院批准,我院成为首批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同时,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成立了机械工程系。下设橡胶机械、化工机械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此设置 1983 年得到化工部批准。
1993 年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5 年 12 月 1 日,在社会各界关怀和支持下,成立了机械工学院董事会,原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1995年将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专业进行合并,设立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引导性专业。
1996 年开始招生下设: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四个专业方向。
1999 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将化工过程机械改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开始招生。
2000 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学科获得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 年,增设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 2001 年开始招生。
2002 年,青岛化工学院更名青岛科技大学。原机械工程学院更名机电工程学院。
2002年,新增设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和油气储运工程 一个专科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
2002年,机械基础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建设。
2002年,新增油气储运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硕士点。
2003年,新增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
2003年,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建设。
2004年获得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
2005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省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开始招生。同时获得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和精密仪器及机械、工程力学两个硕士点。
2006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泰山学者岗位,化工过程机械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机械设计及理论山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领域两个硕士授予点。
2007年,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获得正式批准。
2011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一级学科获批,同时获得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5个博士二级学科点
2011年,新增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