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项目在总结现有土地生产能力成果基础上,界定了耕地产能概念,将耕地产能划分为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明确三个产能层次的具体涵义。提出全国耕地产能核算方法,即以耕地质量分等方法和成果为基础,以全国耕地分等二级指标区为单位,通过一定数量的作物产量典型调查,分别建立耕地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与理论产量、可实现产量的对应关系,将耕地质量相对差异与耕地生产能力相挂钩,从而核算出耕地理论生产能力和可实现生产能力。研究确定了耕地理论产量、可实现产量的含义和调查方法。全国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方法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实践,基本摸清了各省生产能力总体状况。提出区域耕地产能利用潜力和利用强度的分析评价方法,揭示不同利用水平、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差异下的生产能力差异状况。开展了产能核算成果在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划定、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研究成果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关于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定期评估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状况等要求提供重要的成果支撑。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170076 |
项目名称 |
全国耕地产能核算方法与应用实践 |
第一完成单位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张蕾娜、郧文聚、张中帆、程锋、王洪波、陈桂珅、赵玉领、孔祥斌、王国强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9-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3-12-01 |
主题词 |
耕地 生产能力 核算方法 应用实践 |
看合同是如何约定的,有约定按约定,你与甲方核工程量,要考虑现场安装损耗
辅料++主材+人工+管理费+税金+日常费用+耗损+提成+垃圾运输+材料运输=成本 或者:预算总额的百分之65是你的基本成本
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
人工费核算方法
人工费核算方法 (1)核算范围 修理加工人工费根据项目类别划分为:设备修理人工 费、小型电器修理人工费、电缆修理人工费、支护材料加工 人工费、大型材料加工人工费、自制备件(备品)加工人工 费、其他加工项目人工费、零星工程人工费等。 根据管理责任及费用划分,将修理加工项目分为矿委托 和区队委托两大部分。 矿委托修理加工项目包括:经认证超出规定期限使用、 矿安排集中回收的设备修理项目;小型电器修理项目、电缆 修理项目、支护材料加工项目、大型材料加工项目、自制备 件(备品)加工项目等。 区队委托修理加工项目包括:经认证未到使用期限的、 有备用设备无需领用新设备而直接委托的修理项目;其他修 理加工项目等。 为了强化区队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意识,矿应建立机 电设备使用期限考核制度,用于设备修理费用责任划分的依 据。具体案例如表 5-13 所示。 表 5-13 设备使用期限规定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
试论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控制对策
本文分别对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立项背景、研究目标:我国已进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阶段,保护耕地最终要保护健康的生产能力。《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提出在耕地质量分等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开展全国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旨在全面掌握耕地生产能力的现状、分布与潜力。本项目为进一步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落实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本项目是耕地分等方法和成果的深度挖掘及应用的创新研究,形成研究报告6本,技术规程1本,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地方业务骨干100余人,培养博士硕士10余人。
主要内容与创新成果:
(1)以耕地分等方法与成果为基础,构建了分层核算耕地产能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形成标准。以耕地分等理论为基础,将产能分为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设计并确定了产能利用潜力和利用强度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了总体理论框架;通过建立理论标准粮产量和自然等指数关系、可实现标准粮和利用等指数关系、以及通过调查实际产量分别核算不同层次产能,通过不同层次产能单产的差值和比值分别确定利用潜力和强度,构建形成技术方法体系;编制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大调查专用稿)和《送审稿》,将于近期组织审查形成行业标准。
(2)在全国进行了技术方法体系验证,形成了分省整装成果,设定了省域耕地产能保护底限。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对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进行了验证,补充调查了30余万个产量调查样点,建立了符合省域实际的产能核算模型,形成了分省技术报告、数据表格和数据库等整装成果,首次实现了对耕地数量、质量、产能属性的全面描述,填补了国内空白;以耕地数量保护为基础,依据分省成果,设定了省域耕地产能保护的底限,为最终实现耕地产能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应用地球化学成果,探讨了部分区域绿色产能评价的思路,开拓了产能研究新方向。
(3)形成全国耕地产能监测成果,提出不同区域耕地保护和利用对策。利用全国4期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形成全国分省产能监测成果,首次揭示了全国耕地产能总体分布、变化规律及提升潜力,明晰了产能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以省为单位将全国划分为量(人均耕地)低质(人均产能)低、量高质高、量低质高、量高质低四个区域,提出不同区域耕地保护和利用对策,提出“量高质低”区域,如内蒙古不适宜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建议。
(4)研制了“耕地产能核算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不同层次耕地产能的自动计算,具备从图斑到县级、省级等多尺度的耕地产能的检索、查询、分析等功能。
成果应用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下发,明确提出按照耕地产能测算方法,测算县域耕地产能及其变化。选择典型区域进行了成果在土地整治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实践,为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了支撑。
2100433B
获奖序号 |
20170065 |
项目名称 |
全国耕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与实践 |
主要完成单位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
主要完成人 |
张蕾娜、程锋、张中帆、王洪波、陈桂珅、赵玉领、孔祥斌、吴克宁、赵烨、郧文聚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17-2-52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等级 |
二等 |
本书系统总结梳理了我国坡耕地及水土流失现状,坡耕地治理的发展历程、基础理论和措施体系,并结合近些年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实施,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模式探索等方面提出了实践应用的方法。本书针对性、实用性强,理论结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本书可供水利、水保,以及农业、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从事坡耕地治理的管理工作者、规划设计者、工程建设者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研究和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