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是根据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计9章,主要介绍砌体材料及其性能,现行规范中的砌体结构设计原则,无筋、配近砌体受压构件,砌体结构防务的承载力验算,砌体特种结构等内容。该书根据国家建设部最新颁布的结构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内容精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土建类相关专业学生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绪论
0.1 砌体结构发展简史
0.2 我国砌体结构的现状
0.3 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0.4 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0.5 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简介
第1章 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
学习目标
1.1 构成砌体的材料
1.2 砌体的种类
1.3 无筋砌体的受压性能
1.4 砌体的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性能
1.5 砌体的受剪性能
1.6 砌体的弹性模量、摩擦系数和线膨胀
系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现行规范中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目标
2.1 结构的可靠度理论
2.2 安全度表达方法的历史演变
2.3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
学习目标
3.1 受压短柱的受力状态及计算公式
3.2 受压长柱的受力状态及计算公式
3.3 无筋砌体受压承载力计算
3.4 局部均匀受压
3.5 局部不均匀受压计算
3.6 提高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工程措施
3.7 轴心受拉
3.8 受弯构件
3.9 砌体沿水平通缝受剪的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配筋砌体受压构件
学习目标
4.1 配筋砌体简介
4.2 网状配筋砌体受压构件
4.3 组合砖砌体
4.4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砌体墙、柱的构造措施
学习目标
5.1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5.2 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
5.3 圈梁的作用与设置要求
5.4 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学习目标
6.1 房屋的结构布置
6.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6.3 单层房屋的墙体承载力
6.4 多层房屋的墙体承载力
6.5 地下室墙体的计算
6.6 墙、柱下刚性基础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过梁、墙梁、挑梁及雨篷的设计
学习目标
7.1 过梁
7.2 墙梁
7.3 挑梁
7.4 雨篷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砌体特种结构
学习目标
8.1 水池
8.2 挡土墙
8.3 烟囱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2100433B
砌体结构:无筋砌体结构构件
砌体结构:无筋砌体结构构件
砌体结构
第一章 绪 论 §1.1 砌体结构的历史 由砖、石或砌块组成,并用砂浆粘结而成的材料称为砌体。砌体砌筑成的结构称为砌体 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石砌体与砖砌体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构成了我 国独特的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大型石砌祭坛遗址。在辽宁西部的建平、凌源 两县交界处还发现有女神庙遗址和数处积石大家群,以及一座类似于城堡或广场的石砌围墙 的遗址,这些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隋代 (公元 590—608年 )李春所建造的河北赵县 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 桥长 50.82m,净跨 37.02m, 拱圈矢高 7.23m,桥宽 9.6m,拱由 28 券并列组成,在大拱的两肩又各设两个小拱券,既减 轻自重又可泄洪,设计合理,外形美观。无论在材料的使用上,结构受力上,还是在艺术造 型和经济上, 都达到了高
1绪论
1.1砌体结构发展概况
1.1.1砌体结构发展简史
1.1.2我国砌体结构发展概况
1.1.3国外砌体结构发展简介
1.2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1.2.1砌体结构的缺点
1.2.2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
1.3砌体结构发展展望
本章小结
思考题
2砌体及其基本材料力学性能
2.1砌体材料及其强度等级
2.1.1砖
2.1.2砌块
2.1.3石材
2.1.4砂浆
2.1.5对砌体材料的耐久...
1绪论
1.1砌体结构发展概况
1.1.1砌体结构发展简史
1.1.2我国砌体结构发展概况
1.1.3国外砌体结构发展简介
1.2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1.2.1砌体结构的缺点
1.2.2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
1.3砌体结构发展展望
本章小结
思考题
2砌体及其基本材料力学性能
2.1砌体材料及其强度等级
2.1.1砖
2.1.2砌块
2.1.3石材
2.1.4砂浆
2.1.5对砌体材料的耐久...
《砌体结构(第4版)》结合中国砌体结构和墙体材料革新的新发展,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编写。
该教材由刘立新任主编,谢丽丽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刘立新编写;第2章由管品武、郝彤编写;第3章由刘立新、管品武、赵文兰编写;第4章由王新玲、刘立新编写;第5和第6章由谢丽丽、于秋波、杜朝华编写。
2012年8月,该教材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项目负责人 |
责任编辑 |
责任校对 |
---|---|---|
蔡德民、刘永坚、田道全 |
于应魁 |
夏冬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