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为《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主要介绍了气压传动技术基础、气动系统、气动元件的选型及计算、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气动元件产品、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等。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第1章气压传动技术基础
1.1气动系统的特点及构成3
1.2空气的性质6
1.3气体的基本热力学与动力学规律9
1.3.1气体的状态变化及其热力学过程9
1.3.2气体的基本动力学规律10
1.3.3气体通过收缩喷嘴或小孔的流动10
1.3.4容器的充气和放气特性11
1.3.5气阻和气容的特性及计算13
1.3.6管路的压力损失14
1.4气动技术常用术语及图形符号16
1.4.1气动技术常用术语16
1.4.2气动技术图形符号16
1.5气动技术基础事项27
1.5.1气动元件及系统公称压力系列27
1.5.2气动元件的流通能力的表示
方法27
1.5.2.1气动元件流量特性的测定
(GB/T 14513)27
1.5.2.2气动元件流通能力的其他
表示方法30
1.5.3空气的品质31
1.5.4密封33
1.5.5气动元件气口螺纹35
1.6气动技术常用计算公式和图表40
第2章气 动 系 统
2.1气动基本回路42
2.1.1换向回路42
2.1.2速度控制回路44
2.1.3压力与力控制回路45
2.1.4位置控制回路48
2.2典型应用回路50
2.2.1同步回路50
2.2.2延时回路51
2.2.3自动往复回路51
2.2.4防止启动飞出回路52
2.2.5防止落下回路53
2.2.6缓冲回路53
2.2.7真空回路54
2.2.8其他回路54
2.2.9应用举例55
2.3气动系统的控制59
2.3.1气动顺序控制系统59
2.3.2继电器控制系统60
2.3.2.1常用继电器控制电路60
2.3.2.2典型的继电器控制气动
回路62
2.3.3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66
2.3.3.1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66
2.3.3.2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67
2.3.3.3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编程
指令68
2.3.3.4控制系统设计步骤70
2.3.3.5控制系统设计举例71
2.3.4全气动控制系统72
2.3.4.1梯形图符号集72
2.3.4.2设计流程74
2.3.4.3基本回路75
2.3.4.4应用回路75
2.3.4.5应用实例83
第3章气动元件的选型及计算
3.1气源设备84
3.1.1空气压缩机84
3.1.2后冷却器85
3.1.3主管道过滤器86
3.1.4贮气罐87
3.1.5干燥器88
3.1.6自动排水器90
3.2气动执行元件91
3.2.1气动执行元件的分类91
3.2.2气缸93
3.2.2.1气缸的分类93
3.2.2.2气缸的常用安装方式97
3.2.2.3气缸的结构98
3.2.2.4气缸特性114
3.2.2.5理论出力表116
3.2.2.6气缸相关标准选摘119
3.2.2.7气缸的选择122
3.2.3气马达122
3.2.3.1气马达的结构原理及特性122
3.2.3.2气马达的特点125
3.2.3.3气马达的选择126
3.2.4摆动气缸126
3.2.5气爪128
3.3气动控制元件128
3.3.1方向控制阀128
3.3.1.1换向阀128
3.3.1.2其他方向控制阀137
3.3.2压力控制阀138
3.3.2.1减压阀138
3.3.2.2安全阀144
3.3.2.3增压阀145
3.3.3流量控制阀(节流阀)145
3.3.3.1流量控制阀的分类、结构和
工作原理146
3.3.3.2节流阀的典型流量特性148
3.3.3.3节流阀的选择148
3.4气动管路设备及气动附件148
3.4.1过滤器148
3.4.2油雾器151
3.4.3气源处理三联件151
3.4.4管接头152
3.4.5气管153
3.4.6消声器155
3.5真空元件156
3.5.1真空系统的构成、分类及
应用156
3.5.2真空发生器158
3.5.3真空吸盘159
3.5.4其他真空元件161
3.6气动比例(伺服)控制元件163
3.6.1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163
3.6.2气动比例(伺服)阀165
3.6.2.1气动比例(伺服)阀的
分类165
3.6.2.2气动比例(伺服)阀的主要
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166
3.6.2.3典型电气比例阀171
3.6.3气动比例(伺服)系统应用
举例176
第4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4.1维护保养178
4.2维护工作内容180
4.3故障诊断与对策181
4.4常见故障及其对策183
第5章气动元件产品
5.1气动执行器188
5.1.1普通单活塞杆气缸188
5.1.1.1PB系列单活塞杆气缸
(4~16)188
5.1.1.2QCJ2系列微型单活塞杆
气缸(6~16)193
5.1.1.310Y1系列小型单活塞杆
气缸(8~50)198
5.1.1.4QGP笔型单活塞杆气缸
(10,16)202
5.1.1.5QC85系列标准小型单活塞
杆气缸(ISO 6432)
(10~25)206
5.1.1.6MA系列单活塞杆气缸
(16~63)208
5.1.1.7QGBX小型单活塞杆气缸
(ISO 6432)(20~32)214
5.1.1.8QGX小型单活塞杆气缸
(20~40)216
5.1.1.9QCM2系列小型单活塞杆
气缸(日本规格)
(20~40)222
5.1.1.10QC75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
(欧洲规格)(32~40)225
5.1.1.11QDNC系列标准方型单活塞杆
气缸(ISO6431)
(32~100)227
5.1.1.12QSC系列标准单活塞杆气缸
(ISO6430)(32~100)230
5.1.1.13QGBZ中型单活塞杆气缸
(ISO 15552)(32~125)233
5.1.1.14QC95系列单活塞杆标准气缸
(ISO 6431)(32~200)239
5.1.1.1510B5系列无拉杆气缸
(32~200)242
5.1.1.16QGZ中型单活塞杆气缸
(40~100)245
5.1.1.17QGC系列重载单活塞杆气缸
(80~160)250
5.1.1.18JB系列缓冲单活塞杆气缸
(80~400)251
5.1.1.19QGD大型单活塞杆气缸
(125~350)254
5.1.2普通双活塞杆气缸262
5.1.2.1XQGAX2系列小型双活塞杆
气缸(12~32)262
5.1.2.2QGY(EW)系列双活塞杆
薄型气缸(20~125)262
5.1.2.3QGEW2系列无给油润滑双
活塞杆气缸(32~160)263
5.1.2.410A3EW系列双活塞杆缓冲
气缸(32~400)265
5.1.2.5XQGAy2(By2)系列轻型双
活塞杆气缸(40~63)266
5.1.2.6QGEW3系列无给油润滑双
活塞杆气缸(125~250)266
5.1.3薄型气缸267
5.1.3.1QCQS系列薄型气缸(日本
规格)(12~25)267
5.1.3.2ACP系列薄型气缸
(12~100)269
5.1.3.3ACQ系列超薄型气缸
(12~100)273
5.1.3.4SDA系列超薄型气缸
(12~100)281
5.1.3.5QCQ2系列薄型气缸(日本
规格)(12~100)288
5.1.3.6QGDG系列薄型带导杆气缸
(12~100)291
5.1.3.7QCN系列薄型气缸(欧洲规格)
(16~100)293
5.1.3.8QADVU系列紧凑型短行
移薄型气缸(16~100)296
5.1.3.9QGY系列无给油润滑薄型
气缸(20~125)300
5.1.3.10QGYM系列杆端外螺纹
薄型气缸(20~125)301
5.1.3.11QGS短行程/紧凑型薄型
气缸(32~100)302
5.1.3.12QGY(Z)系列带导杆防
转薄型气缸(32~100)304
5.1.4摆动气缸305
5.1.4.1ACK系列摆动气缸
( 25~63)305
5.1.4.2QGHJ系列回转夹紧气缸
(25~63)306
5.1.4.3QGK系列无给油润滑
齿轮齿条摆动气缸
(20~125)307
5.1.4.4QRC系列摆动气缸
(40~125)310
5.1.4.5QGH摆动(回转)气缸
(50~100)311
5.1.5其他特殊气缸312
5.1.5.1无活塞杆气缸312
5.1.5.2行程可调气缸318
5.1.5.3增力气缸320
5.1.5.4步进气缸321
5.1.5.5带导杆气缸325
5.1.5.6冲击气缸337
5.1.5.7气液缸338
5.1.5.8膜片气缸340
5.2方向控制阀341
5.2.14通、5通电磁换向阀341
5.2.1.13KA2系列电磁换向阀
(Rc1/8)341
5.2.1.2M3KA2系列电磁换向阀
(Rc1/8~Rc1/4)343
5.2.1.33KA3系列换向阀
(Rc1/4)344
5.2.1.4M3KA3集装型电磁换向阀
(Rc1/4,Rc3/8)346
5.2.1.5QDI系列电控换向阀
(DN6~DN25)347
5.2.1.64V100系列电磁换向阀
(M5~Rc1/8)348
5.2.1.74M100300系列电磁换向阀
(Rc1/8~Rc3/8)350
5.2.1.8XQ系列二位五通电控换
向阀(G1/8~G1/2)353
5.2.1.9XQ系列三位五通电控换
向阀(G1/8~G1/4)354
5.2.22通、3通电磁换向阀355
5.2.2.1Q23DI型电磁先导阀
(DN1.2~DN3)355
5.2.2.23V100系列电磁换向阀
(M5~Rc1/8)356
5.2.3气控换向阀358
5.2.3.13A100系列气控换向阀
(M5~Rc1/8)358
5.2.3.24A100系列气控换向阀
(M5~Rc1/8)360
5.2.3.33KA2系列5通气控阀
(M5~Rc1/8)361
5.2.3.43KA3系列5通气控阀
(Rc1/8~Rc1/4)362
5.2.3.53KA4系列5通气控阀
(Rc1/8~Rc3/8)363
5.2.4手控、机控换向阀365
5.2.4.1234R8系列四通手动转阀
(G1/8~G3/4)365
5.2.4.2S3系列机械阀
(M5~Rc1/4)367
5.2.5单向阀369
5.2.5.1KA系列单向阀
(DN3~DN25)369
5.2.5.2KAB系列可控型单向阀
(DN8~DN25)370
5.2.6其他方向控制阀371
5.2.6.1QS系列棱阀
(DN3~DN25)371
5.2.6.2KP系列快速排气阀
(DN3~DN25)372
5.2.6.3KSY系列双压阀
(DN3~DN15)372
5.2.6.4XQ系列二位三通、二位五
通气控延时换向阀
(G1/8~G1/4)373
5.3流量控制阀374
5.3.1QLA系列单向节流阀
(DN3~DN25)374
5.3.2ASC系列单向节流阀
(Rc1/8~Rc1/2)376
5.4压力控制阀377
5.4.1减压阀377
5.4.1.1QAR1000~5000系列空气减压阀(M5~G1)377
5.4.1.2QTYA系列空气减压阀(DN3~DN15)380
5.4.1.3QPJM2000系列精密减压阀(G1/4)381
5.4.2顺序阀382
5.5气动管路设备382
5.5.1空气过滤器382
5.5.1.1QAF1000~5000系列空气过滤器(M5~G1)382
5.5.1.2QAFM3000~4000油雾分离器(G1/4~G1/2)384
5.5.1.3QAFD3000~4000系列微雾分离器(G1/4~G1/2)385
5.5.1.4QAMG3000~4000系列水滴分离器(G1/4~G1/2)386
5.5.1.5QSLA系列空气过滤器(DN3~DN15)387
5.5.2油雾器388
5.5.2.1QAL1000~5000系列空气油雾器(M5~G1)388
5.5.2.2QYWA系列油雾器(DN3~DN15)390
5.5.3过滤减压阀391
5.5.3.1QAW1000~4000系列空气过滤减压阀(M5~G3/4)391
5.5.3.2QFLJB系列空气过滤减压阀(DN8~DN25)393
5.5.4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三联件(二联件)394
5.5.4.1QAC1000~5000系列空气过滤组合(M5~G1)394
5.5.4.2QFLJWA系列三联件(DN3~DN25)397
第6章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
6.1气动相关技术标准399
6.2IP防护等级405
6.3关于净化车间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等级标准及说明406
6.4关于静电的标准及说明409
6.5关于防爆的标准及说明412
6.5.1目前的标准412
6.5.2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简介412
6.5.3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简介418
6.6食品包装行业相关标准及说明423
6.7用于电子显像管及喷漆行业的不含铜及聚四氟乙烯的产品427
参考文献429
全书共分13章,内容包括:绪论、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机电传动系统的过渡过程、控制电机等。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建筑技术及设计内容简介
《建筑技术及设计》内容简介《建筑技术及设计》旨在推广国内外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理论研究文章,及建筑设计新思想。主要栏目;专题探索——探讨建筑设计技术与装饰意念;展览巡礼——介绍各国展览动向和路线;产品细说——介绍最新建筑设计材料施工技术等;工程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专用钻床的液压分析 专业班级: 12级交通运输 3 班 学生姓名: 宋宇 学 号: 20121009 指导教师: 周秦源 2014 年 5 月 10 日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和原始数据 11、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 要求完成“快进 -工作 -快退 -停止(卸荷)” 的工作循环。 已知:切削阻力为 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 5390N,快进行程为 300mm,工进行 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 4.5m/min, 工进速度为 60-1000mm/min,加速 和减速时间为△ t=0.2s, 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 Fs=0.2,Fd=0.1 (二)系统设计要求 1.夹紧后在工作中如突然停电时, 要保证安全可靠, 当主油路压力瞬时下降 时,夹紧缸保持夹紧力; 2.快进转工进时要
《气压传动与控制》以“回路”和“控制”为主,阐述了气压传动的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各种气动元件,将气动元件与气动回路有机结合,阐述了典型气动系统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气压传动系统的类型及全气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气压传动与控制》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气压传动与控制(第5版)》单行本为《气压传动与控制》,主要介绍常用气动标准、气压传动的特点和气动力学基础、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气马达)、气动控制阀、气动控制系统、气动真空元件、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