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而生产上往往采用播种繁殖。现就播种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圃地选择与整地作床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轻壤土育苗。冬季整地,每亩施有机肥750kg,深翻30cm,播种前均匀喷洒1:1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待干后耙平作床,床高15cm,宽1m,床间距25cm。
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h,用清水洗净后再倒人45℃的温水中浸泡24h,捞出稍稍晾干后与三倍于种子体积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发芽坑内催芽。发芽坑应挖在背风向阳处。坑深50cm,宽50cm,坑上覆盖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每天将种子均匀翻动一次,待有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播种期在3~4月,当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4~4.8kg/hm,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条播,沟距10~15cm,沟深1cm,播后覆盖1cm厚的细沙壤土,并盖一层稻草,盖草后以不见地为宜,并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少量多次喷水,经常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有30%~50%出土时开始揭草,幼苗出齐后将草揭完,揭草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后及时浇水。
间苗移栽
为了保证幼苗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充分的光照,良好通风条件,应及时进行间苗。间苗时要掌握疏密留稀,留纯去杂,留大去小,留优去劣的原则,因日本落叶松苗木生长慢,加上高山气温低生长期短,需要2年才能出圃造林,于第2年3月幼苗萌动前做好幼苗移栽工作。苗高35cm,地径0.5cm以上方可出圃。出圃时要做好苗木分级,确保造林质量。
整地方式及规格
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弃耕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一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或采用水平沟整地,规格为沟长70~100cm,宽40~50cm,深为30~40cm。
造林季节及密度
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3~4月为好。采用2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1600~1700株为宜,株行距2×3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2500株为宜,采用2×2m的株行距或采用1.6×2.5m的株行距均可。
幼林抚育
造林后3年内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kg。造林11年后进行第一次抚育间伐,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防火林带建设
中高山造林地段一般具有山大人稀、成块连片的特点,而日本落叶松枯枝落叶多且不易分解,尤其需要做好防火林带的建设。按每1000hm左右配置1条与防火季节主风向相垂直或大于45°的主防火林带,带宽30~50m,与河流、山涯形成封闭圈;按每100hm设立副防火林带,与防火季节主风向不少于45°,带宽20~30m,沿界岭设置,与主防火林带、山涯形成火闭合圈;每10h设置垂直山脚基线的防火支线,带宽10~20m,与主、副防火林带相连;亦可设置幼林防火线,宽6~10m,可控制1hm。防火树种有银木荷、石栎、甜槠、杨梅、红花油茶等,株行距2m×2m或2m×1.5m。
温湿度控制
种子播种后未出土前温室温度保持在38℃,湿度要保持在75%左右。种子出土后苗木进人生长阶段湿度要减少到55%~65%,温度在10~28℃之间,以防止湿度过大而使幼苗根腐烂,温度过高而烧苗封顶。当温度大于35℃会出现烧苗现象,因此,大于28℃必须封顶。控制温湿度的方法是打开棚膜通风口、遮荫和喷水等。
水肥管理
苗木进人生长阶段需要大量养分,这时要在严格控制湿度的同时,喷营养液2次/周。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钾肥,浓度不得超过0.5%。
间苗或定苗
当苗木生长到茎杆红色半木质化程度时,病害基本稳定,此时进行间苗,1穴盘留2株。当苗木根茎全部木质化时,进行定苗,1穴盘留1株苗木。间苗和定苗原则是留优去劣、留大去小、留中去边。
田间锄草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锄草,原则是"锄早、锄小、锄了",不与树苗争营养。
苗木越冬管理
11月底到翌年2月下旬,苗木进入休眠期,这时要控制好温湿度,使室内温度不高于15℃,最低温度不能使水管冻结,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恢复生长
进入翌年2月下旬,天气渐暖,当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并稳定的情况下,全部揭开保温帘,增加光照,提高温度,恢复苗木生长。在苗木全部展叶后及时喷肥,加速苗木生长。
炼苗
当苗木根团形成、苗高达到30cm时,就可进行炼苗。此时通风口要全部打开,棚膜要逐渐去掉,水分也要逐渐减少,使苗木逐渐适应露天环境。炼苗后即可出圃,进行造林。
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适时浇水,少量多次,保持苗床湿润,并注意松土除草,除草结合松土进行,作到除早、除小、除了。为了防止日灼和立枯病,在苗床上方须搭前棚,保持透光度在60%~70%。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施两次肥,每亩施尿素2.5kg。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待苗木出齐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
原产日本,分布在日本本州中部地方和关东地方,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0′之间,垂直海拔1200~2500m。1909年前后引入山东,现河北、河南、江西以及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均有栽培。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区也有栽培,河南在海拔800m以上地区生长良好。
为喜光树种。浅根系,抗风力差。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在年平均气温2.5℃~12℃,年降水量500~1400mm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有梢部冻枯现象发生。在气候凉爽、空气湿度大、降水量多的地方,生长速度变快。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在风大、土层浅薄、排水不良的黏质土上生长不良,呈小老树状态。对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比较敏感,在气候干旱、土层贫瘠的地方生长受限,在气候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长较快。对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有较强抗性。生长速度中等偏快。枝条萌芽力较强。
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而生产上往往采用播种繁殖。现就播种繁殖方法介绍如下:圃地选择与整地作床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
价格不一样,的质量不一样,买的时候分辨好坏
为喜光树种。浅根系,抗风力差。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在年平均气温2.5℃~12℃,年降水量500~1400mm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有梢部冻枯现象发生。在气候凉爽、空气...
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暗褐色,纵裂粗糙,成鳞片状脱落;枝平展,树冠塔形;幼枝有淡褐色柔毛,后渐脱落,一年生长枝淡黄色或淡红褐色,有白粉,直径约1.5毫米,二、三年生枝灰褐 色或黑褐色;短枝上历年叶枕形成的环痕特别明显,直径2~5毫米,顶端叶枕之间有疏生柔毛;冬芽紫褐色,顶芽近球形,基部芽鳞三角形,先端具长尖头,边缘有睫毛。叶倒披针状条形,长1.5~3.5厘米,宽1~2毫米,先端微尖或钝,上面稍平,下面中脉隆起,两面均有气孔线,尤以下面多而明显,通常5~8条。雄球花淡褐黄色,卵圆形,长6~8毫米,径约5毫采;雌球花紫红色,苞鳞反曲,有白粉,先端三裂,中裂急尖。球果卵圆形或圆柱状卵形,熟时黄褐色,长2~3.5厘米,径1.8~2.8厘米,种鳞46~65枚,上部边缘波状,显著地向外反曲,背面具褐色瘤状突起和短粗毛;中部种鳞卵状矩圆形或卵方形,长1.2~1.5厘米,宽约1厘米,基部较宽,先端平截微凹;苞鳞紫红色,窄矩圆形,长7~10毫米,基部稍宽,上部微窄,先端三裂,中肋延长成尾状长尖,不露出;种子倒卵圆形,长3~4毫米,径约2.5毫米,种翅上部三角状,中部较宽,种子连翅长1.1~1.4厘米。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日本落叶松主要须防治的是早期落针病。防治方法可采取营造针阔混交林的方式,对过密的林分,应清除被压木、病弱木,并适当修剪枝条以减少病源,对发病较重的林分,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400~600倍的代森胺喷洒树冠1~2次。
种子刚出土时,每2~3d喷1次0.5%高锰酸钾或退菌特溶液防治猝倒病,到苗木茎部变成红色半木质化时。生长前期用0.2%辛硫磷溶液或"3911"溶液喷雾防治食根害虫,以投放毒饵和放鼠夹的方式防治鼠害。
日本落叶松树干端直,姿态优美,叶色翠绿,适应范围广,生长初期较快,抗病性较强,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应用十分广泛。木材力学性能较高,有较好的耐腐性,可做建筑材料和工业用材的原料,并可从其木材中提取松节油、酒精、纤维素等化学物品,用途很广。
华北落叶松的栽培与管护
华北落叶松的栽培与管护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根径立木材...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根径立木材...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3技术内容
附录A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栽培区区划示意图(参考件)
附录B日本落叶松林分密度管理图(参考件)
附录C日本落叶松地位指数表(参考件)
附录D日本落叶松地位指数数量化得分表(参考件)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LY 1058-1991)》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平台资源号:1111C0003000001189
种质名称:日本落叶松种源林87082
原产地:通化
省:吉林省
来源地:吉林省
资源类型:野生资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