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北宋晚期因朝廷使用的定州白瓷口部不上釉,俗称有"芒"或称"芒口",不堪用,朝廷才命汝州烧造青瓷进贡。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瓷出戟尊,底部刻有"奉华"两字,为北宋奉华殿的专用之器物。由于烧造时间短,所以到南宋时就极难觅得。自宋至元、明、清,历朝都有规定,汝瓷不许随葬。当时苏东坡倾心于汝官瓷,据传,他遗嘱死后葬于汝窑窑址之侧。
《红楼梦》中也有介绍,王夫人把汝瓷的"美人觚"视若珍宝,摆在案头上以显示富贵。
现今存世珍品据说仅60余件,分别藏于英、日、美等国和北京、上海、台北一些大型博物馆内。图中一件汝瓷三足洗,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高4厘米,口径18.5厘米,足距17厘米,直口、平底,底下承以三足。洗内外满釉,外底均匀分布5个细小的支钉痕,小如芝麻,十分清秀,是典型的汝官瓷烧制法。釉色纯正呈天青色,温润如玉,釉面则开细碎纹片。规整的造型,纯正的釉色与釉面的细碎纹形成对比,使单一的青釉增添了节奏韵律之感,显示出宋代追求理性之美的时代艺术风格。这是代表汝官瓷水平的杰出之作。
乾隆皇帝喜欢作诗,传世的诗作有近5万首,其中吟咏陶瓷的诗作有200余首,多刻于清宫收藏的瓷器上。汝窑三足洗一直在宫中流传,清代乾隆皇帝对此器备加珍惜,专门吟诗一首,令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之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解本?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下署"乾隆戊戌(1778年)夏,御题"。镌刻字体为隶书,十分规整,字和诗融为一体,更为此三足洗增添了色彩,使之成为传世汝窑瓷器中难得的一件珍宝。
据陶瓷考古前辈陈万里先生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为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钢结构得到迅 猛发展。其生产的钢材品种、规格越来越齐全,钢材质量有了很大 的提高,钢结构形式越来越新颖,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越来越发 达。如“鸟巢”、“水立方”、 CCTV新址大楼、广州新电视塔、上 海环球金融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建筑在世 界上达到了领先水平,表现为高、大、奇、新等特点。 早期钢结构发展钢铁用于建筑结构最早的应该是铁索桥,据历 史记载,中国最早的铁索桥是陕西汉中攀河铁索桥,建于公元前 206 年西汉时期,距今约 2200年历史。该桥经过了多次修复,于 1951年 毁坏。另外,云南神州铁索桥建于隋唐时期,于唐贞元十年 (794年) 战乱时毁坏,距今约 1200多年。英国 1779 年建造了一座铁索桥, 俄国 1824年开始建铁索桥,美国 1851年开始建铁索桥,比中国晚 2000年左右。我国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