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长于海拔300-900米河边灌丛中。
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5-8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有柔毛。果实卵球形,长6-7毫米,棕红色,有柔毛。
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也分布于印度、缅甸。
与"锐齿石楠毛果变种 Photinia arguta Lindl. var. hookeri (Dcne.) Vidal"相关的变种有:
锐齿石楠(原变种)Photinia arguta Lindl. var. arguta
锐齿石楠柳叶变种Photinia arguta Lindl. var. salicifolia (Dcne.) Vidal
石楠与红叶石楠光合特性的比较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英国PP Systems公司制造的CIRAS-2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石楠、红叶石楠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石楠、红叶石楠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具有光合"午休"现象。石楠、红叶石楠的光饱和点分别约1 200~1 400μmol.m-2.s-1,1 400~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27.00μmol.m-2.s-1,59.26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2000,0.02216,说明石楠、红叶石楠属于喜光树种,且红叶石楠较耐荫,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不同基质物化特性及对红叶石楠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基质(泥炭、木屑、FDL-Ⅲ及树皮;其中FDL-Ⅲ由牛粪、树皮、木屑和山核桃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最大持水量、基质容重、基质固、液、气三相比、淋洗液电导率、pH、NH4+和P浓度的测定,研究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在FDL-Ⅲ基质中生长显著好于其他三种基质;各基质的淋洗液电导率和pH值变幅分别在0.39~0.91mscm-1和5.32~6.72之间,NH4+浓度和水溶性P浓度变幅分别在10.0~171.6mgkg-1和1.16~8.93mgkg-1之间;容重变幅在0.14到0.20gcm-3之间,均属于轻型基质;各处理基质的水/气比变幅较大,在1~4.8之间,其中FDL-Ⅲ为1.63,为最适植物生长的水/气比。与泥炭、木屑及树皮基质相比,FDL-Ⅲ持水稳定性最强;苗木生长与基质最大持水量呈线性显著相关,而与其他理化性状不相关。
与"锐齿石楠柳叶变种 Photinia arguta Lindl. var. salicifolia (Dcne.) Vidal"相关的变种有:
锐齿石楠(原变种)Photinia arguta Lindl. var. arguta
锐齿石楠毛果变种Photinia arguta Lindl. var. hookeri (Dcne.) Vi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