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主板超频
超频不仅与CPU有关,与主板和内存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的BX 主板主要分为硬跳线、软跳线和软硬结合三种,他们的超频方式各有不同,如果用错了可能无法上到100M外频,或即使超上了也不稳定。
如果是硬跳线主板如:技嘉BXE、华硕P2B那么较为方便,只要照说明书把CPU外频设为100M即可。
软跳线主板如:大众VB-601、Intel原装SE440BX主板都需要通过屏蔽300A 的B21脚来得到100M外频。原因很简单:Intel把Slot1主板设计成,如果B21脚电压为零那么外频为100M,AGP频率为CPU外频X2/3=66M。反之CPU外频为66M,AGP频率为CPU外频X1=66M。有些主板如大众VB-601,可直接在Bios中设置外频,这时如果21脚未被屏蔽,那么AGP的频率就变成了100X1=100M这时一些真 AGP的显卡(如:I740)就会花屏,而一些PCI卡和假AGP(如:9750)就没有问题。所以软跳线的主板若要超频100M,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把B21 脚用胶带纸给贴上。
还有一类软硬结合的主板,如:微星6119W和承启的BX主板。该类主板与软跳线主板一样,可在Bios中设置CPU外频,但是它比纯软跳线多了一个66/100的跳线,其实该跳线的作用就是起到屏蔽B21脚的作用。用该类主板超频,只要把这个66/100跳线设为100即可。
软跳线技术:所谓跳线,就是一组通断开关,通过对通、断的不同组合,来达到调整CPU频率或者实现一些其他功能(如调整电压)的目的。以前的跳线一般是由一组金属针脚或拨指开关组成。自从升技公司的经典软跳线技术Softmenu出现以后,有不少的厂商也加入这项功能,即可以在BIOS中直接设定CPU频率和电压等。但由于前段时间CIH等病毒对BIOS破坏比较严重,所以一些公司还是保留了硬跳线(如DIP开关)等功能。
软跳线主板如:大众VB-601、Intel原装SE440BX主板都需要通过屏蔽300A 的B21脚来得到100M外频。原因很简单:Intel把Slot1主板设计成,如果B21脚电压为零那么外频为100M,AGP频率为CPU外频X2/3=66M。反之CPU外频为66M,AGP频率为CPU外频X1=66M。有些主板如大众VB-601,可直接在Bios中设置外频,这时如果21脚未被屏蔽,那么AGP的频率就变成了100X1=100M这时一些真 AGP的显卡(如:I740)就会花屏,而一些PCI卡和假AGP(如:9750)就没有问题。所以软跳线的主板若要超频100M,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把B21 脚用胶带纸给贴上。
光纤的传输是单方向的,也就是说一根光纤只能单向地传输数据,所以在两个计算机间如果连接光纤的话, 必须至少是两根光纤,一根发送数据,一根接收数据。一般的光纤又分为2芯光纤、4 芯光纤、6芯光纤、8芯光纤等,2芯光纤就是把两根光纤绑在一起做成一根,这是光纤传输介质的最低要求,4芯光纤、6芯光纤、8芯光纤 则把更多的光纤绑在一起做成一根,可以连接到多个计算机。一般来说,多芯的光纤并不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的网卡上,而是连接到一种叫做光端器的设备上。还有一种光纤,就是光纤软跳线,其实光纤软跳线也是光纤,并不 是一般常识中的那种跳线,一根光纤软跳线中只含有一根光纤,只能进行单向的数据传输,其作用就是连接光端 器和计算机上的网卡,一般一个计算机需要两根光纤软跳线,一根发送数据,一根接收数据。这样,同时使用多芯光纤和光纤软跳线,就可以把 光纤和计算机连接起来,所以光纤软跳线是必须要使用的。当然,光纤软跳线还可以作为交 换机之间的连接线路,甚至可以不使用多芯光纤,而直接使用两根光纤软跳线代替2芯光纤,这样可以使网络的成本降低,但是网络线路出问题的可能性会变高。
综合布线中有软跳线和硬跳线之分。一般我们自己用双绞线制作的跳线称为硬跳线,因为普通的双绞线的芯线一般为单根的实线芯、线缆比较硬、不利于弯曲。相对的软跳线就是芯线都是有多股细铜丝组成,做成的双绞线比较软。软跳线制造工艺较好,好理线、不容易折断用起来方便。价格也比较高。
2.软跳线制作典型施工
2.软跳线制作典型施工
2.软跳线制作典型施工 (2)
2.软跳线制作典型施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