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

窗帘水波尺及窗帘褶皱器是中国窗帘网和浣纱布艺推出的一种用于装饰布褶饰制作的新产品,让您在阅读《使用手册》的同时更能得到视觉上的指引。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基本信息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书籍目录

前言…………………………………………………………2

第一章 产品使用介绍……………………………………4

第二章 制作水波帘头……………………………………5

一、帘头款式……………………………………………5

二、操作流程图…………………………………………6

三、操作步骤……………………………………………6

第三章 制作边旗…………………………………………12

一、边旗款式……………………………………………12

二、制作步骤……………………………………………13

第四章 安装水波帘头和边旗……………………………17

第五章窗帘褶裥(皱波)器……………………………18

窗帘褶裥(皱波)器简要说明…………………………18

基本操作…………………………………………………18

皱波帘头标准模板………………………………………18

窗帘帘头的用布量与模板规格…………………………18

模板图例…………………………………………………19

操作步骤…………………………………………………20

边带标准模板……………………………………………20

边带的用布量与模板规格………………………………20

模板图例………………………………………………21

操作步骤………………………………………………22

厚面料抱枕标准模板…………………………………22

厚面料抱枕的用布量与模板规格……………………22

模板图例………………………………………………23

操作步骤………………………………………………24

薄面料抱枕标准模板…………………………………24

薄面料抱枕的用布量与模板规格……………………24

模板图例………………………………………………25

制作步骤………………………………………………26

第六章水波、褶裥帘款总汇…………………………24

查看详情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5,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3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5,细粒(03-05mm);1立方=1.8吨;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水波白影板

  • 1220×2440×3
  • 阳江市2003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波白影板

  • 1220×2440×3
  • 阳江市2003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波白影板

  • 1220×2440×3
  • 阳江市2003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波红影板

  • 1220×2440×3
  • 阳江市2003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波白影板

  • 1220×2440×3
  • 阳江市2003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LED水波

  • 灯具型号:LFY-S-300 电源电压:220V 50/60HZ 光源寿命:30000H 功率:300W 光源类型: LED 光通量:27000lm 色温:6000K 防护等级:IP65
  • 20套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11-19
查看价格

灭火器使用方法

  • 400×360超透打印
  • 1865套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8-19
查看价格

水波圆形板

  • H500×W200×D24 型号:YD-W0038
  • 1073张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16
查看价格

灭火器使用方法

  • 290×155
  • 10件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02
查看价格

灭火器使用方法

  • 400×155
  • 13件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02
查看价格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简介

窗帘水波尺及窗帘褶皱器是中国窗帘网和浣纱布艺推出的一种用于装饰布褶饰制作的新产品,它是用于制作窗帘帘头、抱枕边带等家居布艺装饰的专业用具,主要应用于制作窗帘帘头、抱枕、绑带等家居配饰方面。本书主要讲解窗帘水波尺及窗帘褶皱器的使用。

查看详情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水波尺及褶皱器使用手册文献

门禁控制器使用手册 (2) 门禁控制器使用手册 (2)

门禁控制器使用手册 (2)

格式:pdf

大小:393KB

页数: 28页

目 录 目 录 .................................................................... 1 功能简述: ............................................................... 4 1. 产品介绍 .............................................................. 6 1.1 门禁系统基本组成部分 . ............................................. 6 1.2 产品分类 . ......................................................... 6 1.3 门禁软件特征 . ...........................

矩阵切换器使用手册 矩阵切换器使用手册

矩阵切换器使用手册

格式:pdf

大小:393KB

页数: 41页

矩阵切换器使用手册

浣纱窗幔水波尺操作方法

浣纱窗幔水波尺 在国内是唯一在制作水波方面最精准的工具,造型设计独特,配合演示光盘,在阅读《使用手册》的同时更能得到视觉上的指引。制作水波的功能可以独立的完成重叠式、50%重叠式、点对点式、杆式四种款式的水波帘而且刻度精准、结构科学。制作的水波帘层次分明,具有极强的空间立体感。

查看详情

浣纱窗幔水波尺简介

水波尺小巧但其制作水波的强大功能及精细程度却被业内人士所推崇;灵活多变可制作多种样式、尺寸规格的水波帘,装饰家居环境的同时也增添几许欣慰;它精准、专业每一件成品均体现流畅舒绵;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充满工艺师们智慧的结晶,源于经验并超于传统。产品是 由中国窗帘网、浣纱布艺独家国外引进,在国内市场上绝无仅有。特别是在当前的布艺界还没有一个专门为之设计的制作工具。

查看详情

褶皱简介

褶皱是一个地质学名词,褶皱是岩石中的各种面(如层面、面理等)受力发生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它是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的表现。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有时岩层和岩体中的节理面、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后也可能变形而形成褶皱。因此,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它在层状岩石中表现得最明显。有些褶皱的形成就像用双手从两边向中央挤一张平铺着的报纸。报纸会隆起,隆起得过高以后,顶部又会弯曲塌陷。这就说明了两种力对褶皱形成的作用。一是水平的压缩力,一是其自身的重力。另外,褶皱也并不都是向上隆起,褶皱面向上弯曲的称为背斜;褶皱面向下弯曲的称为向斜。一般褶皱很少由一种力量而形成,往往是多种力量造成的。有些褶皱并不明显,有些褶皱很显著。它们的大小也相差悬殊,大的绵延几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小的却只有几厘米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很多大的褶皱顶部因为表面被风化侵蚀掉而露出岩石的剖面,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褶皱的样子。

岩石是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中心部位为较老地层,两侧为较新地层,称为背斜;褶皱中心部位为新地层,两侧为老地层,称为向斜。在地层未发生倒转等其它特殊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褶皱的规模差别极大,小至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的显微褶皱,大至卫星相片上的区域性褶皱。

褶皱要素

褶皱要素是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包括:

①核(core),系值褶皱的中心部位的岩层。背斜的核是该褶皱中最老的地层,向斜的核是该褶皱中最新的地层。

②翼(limb),泛指褶皱两侧比较平直的部位。当背斜和向斜相连时,有一翼是两者共用的。

③转折端(hinge zone of fold),指褶皱面(如岩层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转折端的的形态有圆弧状、尖棱状、箱状和膝状等,据此分别将褶皱描述为圆弧褶皱(a)、尖棱褶皱(b)、箱状褶皱(c)、扇状褶皱(d)和挠曲(e)等。

④枢纽(hinge zone of fold),指单一褶皱面(如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和折线。枢纽的空间产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它可以表示褶曲在其延长方向上产状的变化。

⑤轴面(axial plane),各相邻褶皱面(如岩层面)的枢纽连成的面称为轴面,轴面是一个设想的标志面,它可以是平直面,可以是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任何面的交线称轴迹。

⑥拐点,为连续地周期性波形曲线上,上凸与下凹部分的分界点。即褶皱翼部曲率为零的点。

⑦脊线和槽线,同一背形褶皱面的最高点的连线称为脊线;反之,同一向形褶皱面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槽线。

褶皱分类

一般依据褶皱的位态或其在空间的产状和褶皱的形态进行几何分类。

1、位态分类或产状分类根据单个褶皱的枢纽及轴面的产状分为:

①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0°~10°);

②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70°;

③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直立;

④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

⑤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枢纽倾伏;

⑥平卧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水平;

⑦斜卧褶皱,轴面和枢纽的倾向和倾角基本一致,轴面倾角20°~80°。

2、形态分类

以在与褶皱轴相垂直的正交剖面上的形态进行划分。根据组成褶皱的岩层厚度变化或各层的曲率变化,利用层的等斜线型式来表示。等斜线即同一翼的相邻褶皱面上其切线倾角相等的切点的联线。据此可分为3个类型:

1型,等斜线在背形中成正扇形向内弧收敛,即内弧的曲率比外弧的大。根据其收敛的程度和层的厚度变化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类:IA型褶皱的等斜线强烈收敛,褶皱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比翼部的薄,也称顶薄褶皱;IH型是理想的平行褶皱,等斜线垂直层面,上下层面互相平行,褶皱层厚度在各处相等,也称等厚褶皱;IC型褶皱的等斜线略微收敛,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比翼部的略厚。

2型,等斜线互相平行,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明显大于翼部,但在平行轴面方向上测量的视厚度则各处相等。这类褶皱各层的曲率相同,各层形态相似,故称相似褶皱。

3型,等斜线在背形中呈反扇形向外弧收敛,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明显大于翼部,也称顶厚褶皱。

3、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①协调褶皱,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一致或作有规律的变化,如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

②不协调褶皱,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彼此有明显的不同,层的厚度变化很不规则。

4:根据转折端形状及两翼特点分类:

①圆弧褶曲:转折端呈圆滑弧形

②箱形褶曲:转折端平直而两翼陡峭,在两翼转折处呈膝状弯曲,形似箱状。大型箱型褶曲的一翼可称挠曲,即岩层成一面倾斜的台阶状或膝状褶曲。

褶皱组合形式

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有规律的几何型式。褶皱的组合型式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形时的温压条件和组成褶皱岩层性质的综合反映。代表性的组合型式有3种: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由一系列线状褶皱组成褶皱带,所有褶皱的走向与褶皱带走向基本一致,背斜向斜连续波状的同等发育,不同级别的褶皱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一系列近于平行而间隔的褶皱组成,背斜和向斜的发育程度不同。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是背斜紧闭而明显,但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而不显,褶皱层厚基本不变,为等厚褶皱,这种背斜紧闭而向斜开阔的褶皱也称隔挡式褶皱,如中国四川的华蓥山褶皱。反之,向斜紧闭而明显但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并常呈箱状的褶皱,称为隔槽式褶皱。日耳曼式褶皱,又称断续褶皱。发育于构造变形十分微弱的地台盖层中,以圆形的穹隆或长圆形的短轴背斜为主,翼部倾角极缓。它们可以孤立地产出于近水平的岩层中,也可以成群地出现并有规律的定向排列,如雁列式短背斜。

褶皱形成机制

褶皱的形成机制与其受力方式、变形环境及岩层的变形行为密切相关。不同的形成机制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作用,常见的有:

1。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作用而形成褶皱。一般认为岩层在褶皱前处于初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是地壳受水平挤压的结果。岩层间的力学性质差异在褶皱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则在顺层挤压下,强硬层就会失稳而发生正弦曲线状弯曲,形成等厚褶皱;相对软的层作为介质,在均匀压扁的同时被动地调整和适应由强硬层引起的弯曲形态。进一步挤压下,强硬层的褶皱变得越紧闭,可使翼部被压扁而成IC型褶皱。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小且平均韧性较大,则强和弱的岩层在褶皱的同时共同受到总体的压扁,可形成IC型到3型的褶皱。纵弯褶皱的轴面垂直挤压方向,褶轴与中间应变轴一致。

2。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近于垂直的力而发生弯曲的作用。由于沉积岩层初始状态是水平的,因此,横弯褶皱作用的外力是垂向的。它可以是由于基底的断块升降引起盖层的弯曲,也可以由于岩层或其他高塑性层的重力上浮的底辟作用(见底辟构造)引起上覆地层的弯曲,也可由岩浆上涌所引起。其特点是受褶皱的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常成IA型顶薄褶皱,或在顶部形成地堑。当基底的差异性升降与表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时,则为同沉积褶皱,背斜表现为水下隆起,向斜表现为水下凹陷,从而可引起沉积层的岩相和厚度的变化。

3。剪切褶皱作用又称滑褶皱作用,是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不均匀的剪切而形成褶皱。它一般发生于韧性较大的岩系(如含盐层)或较深层次的层状岩系的韧性剪切带中。这时,各岩性层间的韧性差极小而趋于均一化,而整套岩系的平均韧性较大。在变形中,岩性差异和层面只作为标志而不再具有力学意义上的不均一性,由于受差异性剪切而被动地弯曲。其轴面平行于剪切面,因此沿轴面测量的层的视厚度相等,是典型的相似褶皱。

褶皱流褶皱

岩石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成为具高韧性和低黏度的固态物质,呈类似于黏性流体的黏滞性流动而变形,形成形态非常复杂的褶皱。深变质岩和混合岩化岩石中常可见小型的流褶皱。在比较简单的层流条件下形成的流褶皱,实际上仍是一种剪切褶皱,仍有规律可循。在紊流条件下形成的复杂褶皱,已很难再造其运动学图像,对分析其所受的应力场已无实际意义,但说明了其生成时的条件。

由地表非构造运动的力的作用也可形成褶皱。这类褶皱仅限于地壳表层,属表生构造。如山坡上重力造成的蠕动构造,可使岩层发生膝状弯曲,甚至翻转成平卧式卷曲。地面及水下滑坡,沉积岩成岩过程中的差异压实作用等,都能使沉积岩层产生不同形态的褶皱。这类褶皱一般规模不大,往往局限于某一层或少数岩层中。

褶皱辨别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的沉积岩及部分变质岩构成的山地都会存在不同规模的褶皱构造。小型的褶皱构造可以在一个地质剖面上窥其一个侧面的完整形态;而大型构造往往长宽超过数千米到数万米。在野外研究褶皱构造的方法有:

(一)地质方法

1. 岩层观察与测量

必须对一个地区的岩层顺序、岩性、厚度、各露头产状等进行测量或基本搞清楚 ,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褶曲是否存在。然后根据新老岩层对称重复出现的特点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再根据轴面产状、两翼产状以及枢纽产状等判断褶曲的形态(包括横剖面、纵剖面和水平面)。

2. 野外路线考察

一是采取穿越法,即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以便穿越所有岩层并了解岩层的顺序、产状、出露宽度及新老岩层的分布特征。二是在穿越法的基础上,采取追索法,即沿着某一标志层的延伸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两翼是平行延伸还是逐渐汇合等情况。这两种方法可以交叉使用,或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以便获知褶曲构造在三维空间的形态轮廓。

(二)地貌方法

各种 软硬薄厚不同,构造不同,在地貌上常有明显的反映。例如,坚硬岩层常形成高山、陡崖或山脊,柔软地层常形成缓坡或低谷,等等。与褶皱构造有关的地貌形态有:

1.水平岩层

有些水平岩层不是原始产状,而是大型褶皱构造的一部分,例如转折端部分,扇形褶皱的顶部或槽部,构造盆地的底部,挠曲的转折部分等,这样的岩层常表现为四周为断崖峭壁的平缓台地、方山以及构造盆地的平缓盆底。

2. 单斜岩层

大型褶曲构造的一个翼或构造盆地的边缘部分,常表现为一系列单斜岩层。这样的岩层,在倾向方向存在顺岩层层面进行的面状侵蚀,故地形面常与岩层坡度大体一致;而在反倾向方向进行的侵蚀,常沿着垂直裂隙呈块体剥落,形成陡坡和峭壁。因此,如果单斜岩层倾角较小(如20°~30°),则形成一边陡坡一边缓坡的山,叫做单面山;如果单斜岩层倾角较大(如50°~60°),则形成两边皆陡峻的山,叫猪背山或猪背脊。

3. 穹窿构造、短背斜和构造盆地

前二者常形成一组或多组同心圆或椭圆式分布的山脊,如果岩层产状平缓,里坡陡而外坡缓。有时在这样的地区发育成放射状或环状水系。在构造盆地地区,四周常为由老岩层构成的高山,至盆地底部岩层转为平缓,并且多出现较新的岩层。如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主要由古生界和前古生界岩层组成,在盆地中心则主要由中生界及新生界岩层组成。

4. 水平褶皱及倾伏褶皱

在水平褶皱地区,常沿两翼走向形成互相平行而对称排列的山脊和山谷。在倾伏褶皱地区,常形成弧形或“之”字形展布的山脊和山谷。

5. 背斜和向斜

地形优势与地质构造基本一致,即形成背斜山和向斜谷。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在背斜部位侵蚀成谷,而在向斜部位发育成山,即形成背斜谷和向斜山。这种地形与构造不相吻合的现象称地形倒置。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