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双层幕墙结构因具有通风、节能和降噪的优势而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然而与之相应的抗风理论发展却严重滞后,这也使得设计师们对其风荷载取值常常感到无所是从。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综合采用理论、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双层幕墙内外表面的脉动风荷载特性与其众多影响因素,内部脉动风响应机理,模型缩尺效应的成因和相应的试验修正方法,以及幕墙风荷载的极值与峰值因子等设计参数取值方面展开研究,并探索了数值模拟技术在双层幕墙脉动风荷载预测上的有效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理论方面,掌握了廊道宽度,通风口面积比,廊道形式等因素对幕墙所受脉动风压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其抗风体型优化策略,了解了双层幕墙风荷载的取值分布规律,建立了其内部风荷载响应与外压的经验关系,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典型双层幕墙结构抗风设计的体型系数,极值风荷载和峰值因子的数据库,这些成果将从理论和数据上保障并且提升双层幕墙的抗风性能。2)试验技术上,理清了模型缩尺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近壁面沿程损失的模拟失真,提出了基于廊道间距调整的风洞试验缩尺效应的修正思路并研发了相应的试验模拟装置,这一成果将直接为各类双层幕墙结构设计风荷载取值提供试验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3)数值模拟上:采用优化的网格划分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数值模拟的效率和精度,数值模拟技术对于幕墙迎风状态下各表面的正风压模拟较为合理,但对于气流分离和涡脱所产生的负风压的预测存在一定误差。本项目研究通过大量风洞试验取得了均匀湍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风场下,不同通风口面积比和廊道宽度的双层幕墙各表面的同步风压时程。这些关键数据将可以直接为类似幕墙工程的抗风设计提供风荷载取值,也将为行业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本项目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理论、试验和设计应用相结合的双层幕墙抗风理论框架体系,有助于提升该领域的抗风理论和实践水平。 2100433B
为了满足建筑通风、节能和降噪的需要,通风双层幕墙开始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然而与之相应的抗风理论发展却严重滞后,这也使得设计师们对其风荷载取值常常感到无所是从。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双层幕墙平均风特性的探讨却很少涉及脉动风效应,对模型缩尺效应也一直未能给出明确的试验修正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综合采用理论分析、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双层幕墙内外表面的脉动风荷载特性与其众多影响因素,内部脉动风响应机理,模型缩尺效应的成因和相应的试验修正方法,以及幕墙风荷载的非高斯特性与峰值因子取值等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双层幕墙的抗风优化体型,建立其脉动风响应的理论评估模型,提出适用于双层幕墙的风洞试验模拟策略并探索基于大涡模型的CFD数值模拟技术对双层幕墙脉动风荷载进行预测,最终形成一套由理论→试验→工程应用的双层幕墙抗风理论体系框架。本项目研究成果对指导该类幕墙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中国规定的基本风压w0 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面10米高、风速时距为10分钟平均的最大风速为标准,按结构类别考虑重现期(一般结构重现期为30年,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为50年,特别重要的结构为100年)...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玻璃幕墙得到了广泛使用,修订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的发布,标志中国幕墙行业的技术标准跨上了新台阶.为助于幕墙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理...
桩载荷试验,套了这一项,再不须套别的项了。因为它包含了全部工作内容。详见定额子目工作内容。
矩形建筑双层幕墙的风荷载特征及阵风系数
采用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和内、外层幕墙同步测压技术对矩形建筑的风荷载和阵风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研究,探讨了内、外层幕墙在不同气流流动区域内的风荷载大小关系.结果表明,涡脱落产生的强大吸力无论是平均风压还是脉动风压均主要作用在外幕墙上,而气流附着及气流碰撞产生的压力主要作用在内幕墙上;双层幕墙的阵风系数随测点和风向角的变化较大,平均风压越小,阵风系数越大,但对于在控制风向角下的最大瞬时风压,其内、外层幕墙的阵风系数均与规范值十分接近。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矩形双层幕墙建筑的内、外层幕墙墙面和墙角体型系数的建议值.
双幕墙长矩形建筑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以节能、生态为理念的双幕墙围护体系已逐步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中。由于双幕墙之间存在通风廊道,因此对于双幕墙建筑有三个受风表面,即外层幕墙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内幕墙的外表面,这使得风载取值变得复杂,目前也无规范可依。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某双幕墙办公楼的风洞试验研究,探讨了双幕墙建筑内、外层幕墙的风载取值问题;研究了门厅大跨挑篷风压分布特征,当风从侧面吹向挑篷时,挑篷上、下表面风载与普通屋盖挑篷相同,而当风从正面吹向挑篷时,挑篷上表面出现正风压,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文中针对该建筑物长宽比较大的特点,比较了大长宽比矩形建筑风载体型系数与规范给出的正方形建筑风载体型系数:当风沿建筑物长向流动时,采用规范给出的正方形建筑风载体型系数是可行的,当风沿建筑物进深方向流动时,其两侧及背风面的负压比正方形的大。
双层幕墙作为高档办公楼宇的围护体系已被广泛关注。由于双层幕墙通风设计及孔口设置的复杂性,双幕墙的风荷载特性远比单层幕墙复杂,并且两者差异极大。由于双幕墙廊道间隙缩尺产生的误差不容忽视,使得风洞测压试验在双层幕墙的风压确定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双层幕墙风载取值及其风洞试验的缩尺效应成为风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通过系统的风洞试验、现场实测试验、CFD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探讨风洞试验时幕 2100433B
批准号 |
50578144 |
项目名称 |
双层幕墙风荷载特性及风洞缩尺误差的系统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10 |
项目负责人 |
楼文娟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浙江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25(万元) |
低矮房屋在风灾中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超过风灾总损失的半数,改善建筑物外形是解决低矮房屋抗风问题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对不同屋面坡脚的足尺低矮房屋风荷载和近地风特性的现场实测及风洞试验,深入研究各种坡脚低矮房屋的风荷载分布特征,并获得沿海地区近地风场的平均风和脉动风特性;结合相同外形低矮房屋的现场实测数据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影响低层建筑风洞模型试验结果精度的因素,改进风场模拟技术和风洞试验方法;深入分析各种屋檐构造特征(女儿墙、挑檐和檐口形状等)对低矮房屋风荷载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抗风措施;研究屋面关键部位(角部、边缘和屋脊)的脉动压力概率分布特性,提出峰值压力的合理估算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低矮房屋的风荷载作用机理和破坏机理,提出适合我国的低矮房屋抗风设计方法,提高我国沿海强台风区低矮房屋的抗风能力,显著减轻风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