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建筑学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创造一定的物质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在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等活动过程中所提出的物质功能要求和精神功能要求的综合性学科。
本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建筑学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领域;2013年“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开始招生, 2014年获批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本专业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2011年被列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在此发展基础之上,本学科形成了整合、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新体系,并在未来的几年中,本专业还将积极探讨本科教学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优秀生培养等一系列课题,使建筑教育上到更新一个台阶。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本专业。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山东省考生入学前参加美术加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本专业学习。
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城乡规划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城乡土地利用和城乡物质空间规划为学科的核心,结合城乡发展政策、城乡规划理论、城乡建设管理等社会性问题形成综合研究。
本专业通过国家优秀专业教育评估,为山东省特色重点专业。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山东省考生入学前参加美术加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本专业学习。
风景园林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风景园林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色盲和色弱者不能报考本专业。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山东省考生入学前参加美术加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本专业学习。
房屋建筑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
房屋建筑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建筑设计及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群)
建筑技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省级精品课程)
城市设计(省级精品课程)
城市总体规划(校级精品课程)
城市规划设计A(校级精品课程)
摘自学院官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筑学一级学科
博士点: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含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体系、绿色建筑能源与环境系统研究、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绿色生态城区与乡村规划理论与方法4个博士招生培养方向)
一级硕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二级硕士点:
建筑历史与理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
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与设计
专业硕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如果追溯到建筑学专业的创始期,建筑城规学院的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59年。1960年学校增设“城乡规划”专业,1961年该专业并入建筑学专业。由于国家政策调整,1963年首届学生毕业后,学校的本科教育不得不中断。直到1979年,城市规划专业得以复办。在随后的三十年间,几代人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建筑、规划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果把1979年作为专业办学的实质起点,我们可以把这三十年的办学历程概括为专业初创、基础夯实、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专业初创阶段(1979~198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百废待兴,城市建设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的省建委、省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招生(分别为1979年和1984年)。这一时期,虽然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缺乏,经费紧张,但是我们的前辈们却将十年浩劫中被压抑的专业情结化为高涨的工作热情,满怀振兴山东建筑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为国家和山东省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专业的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夯实阶段(1989~1998)。八十年代中后期,专业初创阶段培养的几届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经过几年专业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建筑、规划专业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也逐步得以矫正和补充。与此同时,一批恢复高考后名牌大学毕业的精英人才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已日趋成熟,成为业务骨干。这一阶段,专业教学步入正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全面开展,为山东省城市建设服务的力度得到加强,服务效能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普遍认可。
全面发展阶段(1999~2009)。经过了专业初创的艰辛和近二十年的摸索,专业办学定位、思路和目标不断得到锤炼,教学体系也在不断修订中得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以2000年建筑学专业评估为标志,建筑城规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新千年之初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建筑学专业三次通过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在经历了2004年初评后,于2008年复评中获得六年合格有效期,步入全国领先行列。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相继在2000年、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全部四个二级学科,人才培养的层次迈上新台阶。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社会服务成果显著,奠定了本学科在山东省内的领先优势,业已成为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城市建设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经过建筑城规学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摸索出一条地方工科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发展之路。
时至今日,学院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
建筑城规学院五十年的发展史,是中国地方高校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缩影。沿着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中国建筑教育开始步入多元化和“平民”化时期。五十年来,学院共培养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人才3000多名。它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在遍布齐鲁大地乃至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认可和赞誉。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山东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山东省共有17个地市,我们的毕业生在其中 15个地市的规划局、建设局担任着局长、副局长、总工等职务。全省共命名19位“山东省优秀建筑师、优秀规划师”,其中有9位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在最近评选的山东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建筑专业有三人入选,而这三位都是我们学院早期的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另外,还有一大批毕业生担任着各级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设计院、规划院领导职务。一个如此庞大的校友群体,集中在山东省各地的城市建设领域并成为骨干力量,为社会贡献着青春年华,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中是少有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
作为大三在读,我基本同意两位前辈的说法。我再补充一点自己的感觉吧,也是正负能量都有…可能是因为地缘因素,身处同为老八校的重大并没有像东部学校的那么多的交流。演讲和沙龙我们学校自己也举办了很多,但是,如...
去考研论坛重大版块问问
建筑学一级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城乡规划专业是山东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山东省“十一五”强化重点学科、“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学院先后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高水平课题,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截止2016年底,建筑城规学院共有在职教师126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教师队伍中近半数为具有注册资格的双师型教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是山东省“十五”至“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12年,建筑节能技术科研创新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013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以该实验室和建筑城规学院为主要支撑,成立国内首个省级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同年,王崇杰教授被评为“建筑节能技术”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建筑学一级学科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以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方向为主要依托,学校获批“国家文物局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重点科研基地”。
近年来,建筑城规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立足于齐鲁文化,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与交叉优势,注重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城市建设需要,在实践中把握科研方向,凝练科研特色。在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绿色建筑理论及设计研究、公共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特色研究、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绿色建筑体系与节能技术,以及山东地区近代建筑调查与研究等方向上形成专长和优势,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高水平课题,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教学、设计奖励40余项,完成实施各类城市规划与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百余项,为山东省城市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岗教职工124人,其中专业教师113人,教授22名、副教授37名。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突贡专家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学院下属各研究生学位点有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56名。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
张杰、王崇杰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崔艳秋 |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王崇杰、刘甦、崔艳秋、薛一冰 |
建筑学
绿色建筑技术及设计:
王崇杰、崔艳秋、薛一冰、赵学义、纪伟东、刘琦、苗纪奎、王德华、何文晶、房文博、王亚平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刘甦、赵继龙、仝晖、江海涛、张军杰、赵斌、孔亚暐、邵志伟、张勤、黄春华、刘长安、刘伟波、赵鹏飞、刘建军、房文博、高晓明、王宇、王江、魏琰琰、慕启鹏
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邓庆坦、王茹、陶斌、高宜生、王月涛、慕启鹏
建筑学专业硕士指导老师:
陈兴涛、张成发
校外合作导师:
张合忠、侯朝晖、乔永学、王卓然、谷郁、王岗、顾国栋、李维东、张福玲、钱宁亚、孙栋、戴小松、段林、郭立强、解捷、刘卫东、刘文斌、刘元琦、杨韬、袁大顺、周瑞雪、王守功、倪国圣、刘卉、王同春、叶依谦、王戈、申作伟、徐达、孟磊松、赵广俊、郝彤、李金成、张成发、崔联、付汉东、盖海荣、郭昕、韩通飞、明亮、尹慧英、张舵、邱英林、张冰
城乡规划学
陈有川、刘兆德、吕学昌、张军民、赵健、闫整、崔东旭、王巍、佘丽敏、曹伟、郑国强、单宝艳
林伟鹏、傅白白、史同广、李卓然、尹宏玲、赵虎、齐慧峰、赵亮、范静
校外合作导师:
徐其华、国芳、邵莉、田洁、耿谦、朱昕虹、王立宇、游小文、刘海涛、潘丽珍、马清、王本利、万浩、王天青、刘宾、于连莉、徐泽洲、宋军、房艳、柴宝贵、唐建平、王昶、扈宁、杨德智、闫海舰、刘仁忠、张磊、刘志红、张学强、蒋琛、李彬、王拓、訾亚菲
风景园林学
任震、张吉祥、肖华斌、陈强、宋凤
校外合作导师:
刘飞、刘建东、赵翔宇、陈朝霞、张红岩、赵晓平、肖鹏、王中龙、陆波、王文雯
姓名 |
性别 |
工作单位 |
职称职务 |
担任课程等 |
张杰 |
男 |
清华大学 |
教授、博导 |
“泰山学者” 特聘教授 |
王新文 |
男 |
济南市规划局 |
高级规划师 |
专题报告 |
赵民 |
男 |
同济大学 |
教授、博导 |
专题报告 |
崔恺 |
男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中国工程院 院士 |
专题报告 |
韩晓林 |
男 |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工程应用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徐其华 |
男 |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高级规划师 |
毕业设计 |
闫海舰 |
男 |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高级规划师 |
毕业设计 |
张福苓 |
男 |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张继伟 |
男 |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工程应用 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朱昕红 |
男 |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高级规划师 |
毕业设计 |
杜成立 |
男 |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高级规划师 |
毕业设计 |
刘卫东 |
男 |
济南同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工程应用 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周兆驹 |
男 |
建筑城规学院(退休) |
教授 |
建筑物理2 |
王曙光 |
男 |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副院长 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刘元琦 |
男 |
济南同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副院长 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申作伟 |
男 |
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董事长 研究员 |
毕业设计 |
曹伟 |
男 |
中国石油大学 |
教授 博导 |
专题报告 |
王小东 |
男 |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中国工程院 院士 |
专题报告 |
保罗·安德鲁 |
男 |
巴黎机场公司 |
首席建筑师 |
专题报告 |
赵晓平 |
男 |
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高级工程师 院长 |
专题报告 |
谢治秀 |
男 |
山东省文物局 |
省文化厅副厅长 兼文物局局长 |
专题报告 |
朱光亚 |
男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教授 研究所所长 |
专题报告 |
马炳坚 |
男 |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
高级工程师 研究所所长 |
专题报告 |
王守功 |
男 |
山东省文物局 |
研究员 |
专题报告 |
倪国圣 |
男 |
山东省文物局 |
研究员 |
专题报告 |
孟建民 |
男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教授级高级 建筑师 |
专题报告 |
黄居正 |
男 |
《建筑师》杂志 |
主编 教授 |
专题报告 |
摘自学院官网
姓名 |
性别 |
工作单位 |
职务 |
Su Bin |
男 |
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zealand |
Professor |
Tony van Raat |
男 |
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zealand |
Head of Architecture Schools |
Graeme McConchie |
男 |
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zealand |
Senior Lecturer |
Sabina Santovetti |
女 |
Santovetti Studio Lab,Italy |
Director |
Marshall Cook |
男 |
Cook, Sargisson and Pirie Architects,Newzealand |
Director |
Malcolm Walker |
男 |
Malcolm Walker Architects,Newzealand |
Director |
Tony Burge |
男 |
Tony Burge Studio,Newzealand |
Chief Architect |
王远方 |
女 |
山东建筑大学 |
讲师 |
摘自学院官网
多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全国大学生规划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国际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与评优中,获得100多个奖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山东省培养了4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与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建筑城规学院业已形成本科教育水平较高、学科水平省内领先、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办学特色,是山东省城市建设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2100433B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概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供配电2013作业
1 《供配电工程》莫岳平著 作业 第一章 1-11 试确定图中各变压器一二次的额定电压。 解: T1: 10.5kV /121kV T2:10.5kV/ 0.4kV T3: 110kV /11kV T4: 10kV / 0.4kV 第二章 2-8 有一机修车间,拥有大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 52台,共 200kW;桥式起重机 4 台, 共 20.4kW(ε=15%);通风机 10台,共 15kW;点焊机 12台,共 42kW(ε=65%)。车间 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线制供电。试用需要系数法确定该车间的计算负荷 Pc、Qc、Sc和 Ic。 解: (1) 大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组: Kd=0.17~0.2(取 K d =0.2),cosφ=0.5,tgφ=1.73 Pc1= Kd·Pe=0.2× 200=40kW Qc1= Pc1 · tgφ=40×1.73=69.2
学院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平台下,以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建筑技术科学系和建筑历史研究所“四系一所”组织结构基础上,形成以下11个研究平台。
学院现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重庆大学建设国家“双一流”学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2个重庆市“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3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3个住建部二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1个重庆市二级重点学科。
城乡规划系现有老师39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6名、讲师10名、助教1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29名。赵万民、李和平先后获聘为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
建筑系现有在职教师45人,其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约48.9%,绝大部分教师拥有国内外名校硕士以上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有1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1人,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120余名、硕士研究生80余名、博士研究生5~6名。一半以上的教师具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香港等地学习、工作和交流的经验。
建筑技术科学系现有专职教师22名;其中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12名(含重庆大学“百人计划”人才1名)、硕士生导师11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86%。
风景园林系师资由风景园林和艺术学两个一级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这也形成了重庆大学风景园林的特色。全系共有专职教师34人,兼职教授3名,其中高级职称占58%,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占48%。
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52年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以重庆大学建筑系为基础,联合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6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成立了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系;
199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重庆大学后,学院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明成楼”建于1985年左右。明成楼的“成”,据说取自计成,以铭记这位对中国园林文献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一位明代造园家。对于这一说法,想来有一定道理。而从取名方法看来,基本继承了“文远楼”的传统。20年以后,这座楼被称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
只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从其他落成的第一天起就被叫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在一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与国际接轨的不仅是对于素混凝土的运用,对于屋顶花园的设置,还有那个很洋气的新名字。学院空间上前所未有的统一表征着学院在学校前所未有的强大。而在老外面前,毫无疑问,这样的名字在瞬间就能让他们意识到学院的巨大、宏大以及伟大,当然还有那背后流露出来的对于国际化的无穷向往。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