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在土木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钱七虎院士指导下,本实验室已经形成了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土木工程地质灾害预测与控制;
(2)工程结构抗爆与防护;
(3)工程结构抗震及其加固技术。
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多学科交叉联合在系统理论研究与高新技术推广应用、高素质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达1亿余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
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2项,其他科技奖励7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1篇,EI收录论文400余篇,ISTP收录论文11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教科书47部。获得国家专利189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推广转让科技成果20余项,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5亿元。
实验室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实验装备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仪器设备原值近3700万元,拥有MTS岩石伺服试验机、结构伺服试验系统、霍普金生测试系统、天潮4000曙光并行机、高速摄影测量系统、岩石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系统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仪器装备,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学科及防灾安全工程各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 2100433B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和“地下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其中“岩土工程”学科是山东省“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强化建设学科。本实验室所在的土木工程学科点是我国较早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岩土工程”和“矿山建筑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和“岩土工程”两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该学科是山东省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理论与应用领域最具优势的学科群体之一,学科优势突出、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实验室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49名,其中教授19名,博导9名,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1名,研究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近90%。
地震出版社的《防震减灾四字经》
那要看你在那个大学或是研究所读了?虽然都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但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还是不太一样的,好的单位如:同济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岩土所等,就各有自...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天气,它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间或雷雨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自然界的雷击主要有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在雷暴活动区域内,直击雷是指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在同济大学,1991年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并对国内外开放,成为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在运行费评估中被评为B+级,1997年在第一次全国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3年和2007年连续两次评估结果良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研究员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项
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为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12月开始筹建,2009年7月通过验收。
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为:土木工程新型结构体系及其抗灾性能设计、城市风灾与综合防灾减灾、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振动控制与智能结构系统、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灾害应急反应、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数字模拟与协同试验。
实验室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近2000余万元,包括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大型多功能结构试验机、动三轴等重点设备。实验室可以承担原型结构或构件的静、动载试验及大比例结构模型多点多维模拟地震试验等,为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