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iOS3.1及以上
探客的手电筒比较好一些,探客的强光手电筒非常耐用,它的手电外壳采用航空级铝材,防水、抗压、耐磨,电池可反复充电2000余次,特别耐用。并且手电筒照明灯具寿命长,可维修,其后续维护量也大大小于目前的传统...
探路手电筒为直流驱动,超低功耗(单管0.03瓦-1瓦)电光功率转换接近100%,相同照明效果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探路手电筒使用寿命可达5万到10万小时,比传统光源寿命长10倍以上,光谱中没有紫外...
灯光强度大咯,耗电量少咯,最好是买品牌的。去实体店多看看吧
谷歌地图卫星视图手电筒。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如果你有上网可以快捷的找到自己。适合登山,童子军,和大自然爱好者
其晶体光泽和花纹形象,如同星夜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淡蓝色的光芒,故命名为“夜蓝钻”。该矿石块大、裂隙少、水渍石英穿心线少,品质、硬度都很优秀。
钟训正
钟训正,著名建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出生于湖南武冈。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自1954年起任教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1958年参与设计北京火车站,20世纪60年代所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从全国100多份设计稿中脱颖而出,获得周恩来总理的认可并选定为最终方案。80年代以后主持设计无锡太湖饭店新楼、兰州甘肃画院、海南三亚金陵度假村、苏州同里湖度假村等。
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有限
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
钟老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他的书房会是什么样子?走进钟老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客厅,小巧温馨,沙发一边的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对面墙上挂着字画。值得注意的是客厅里就有一个书橱,上面几层摆了各种手工艺品和有趣的小物什,下层是厚厚的建筑类书籍。书房与客厅隔一道墙,书房的一侧靠着阳台,另一侧连着走廊。
钟老的书房是名副其实的“书”房,积了满满一屋子书,我们五六个人进来后也就没了空余的地方。书桌前后各摆放着一口大书柜,里面主要收藏建筑类的书,单《世界建筑史》就占了整整一层。
谈到为什么要读书,钟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经历实在太有限了。”比如南京、上海的老建筑不少,但对于一个建筑设计师来说,只看这些还是有限的。而读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拓展一个人的视野,多吸收世界各国的建筑经验,许多无法经历的事都可以通过读书获得,“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还要把心得记录下来。”
对此他特别提到年轻时读书的经历,当时国内的建筑基础还比较薄弱,老师多是教授国外的建筑知识和技术,那时学校图书馆里丰富的国外建筑书籍自然成了学生们的营养源泉。
建筑和艺术息息相关
画绘本、读武侠爱好广泛
作为一个建筑学家,钟老的书房里除了专业类书籍,艺术鉴赏和文化类书籍也比比皆是。“建筑和艺术息息相关。”房子造得牢固,也要造得美观。审美也是建筑学者必不可少的修养。钟老在设计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时查阅了很多书籍资料。其实,当时送交中央的桥头堡方案中有两个都是红旗方案,周总理之所以选择了钟老的设计,是因为它更为简洁大气。可见,钟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和独到的鉴赏能力。
钟老从小就开始画画。“中学时候会出出板报,没事的时候也会画点小人画。”说着他从书柜的一角取出了几本老式的口袋绘本。大家纷纷围上来翻阅。其中一本画的是各种人物,有叉腰扬手的工人,有梳着大辫儿的姑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有一本画的是当时西方的讽刺漫画,风趣盎然。“这些都是从画报上临摹的。”原来钟老当年也是各种画报的粉丝。
除此之外钟老也喜欢读武侠,金庸、古龙的经典他都读过,读这些书也成了他的业余休闲。
书柜里珍藏绘画作品
手绘建筑图不用尺
建筑绘画是建筑师的基本功,钟老的书柜里收藏着厚厚一摞他的绘画作品集,有几十套之多。作品中有巍峨雄壮的山川大河,有清秀婉约的江南民居,有极富现代感的高楼大厦,也有异国风情的城堡教堂。而这些一直是建筑系学生临摹的范本。其中《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已经印了四十多版,成为建筑系学生的教材。去年《笔尖情愫——钟训正院士风光素描画选》出版,也是反响热烈。翻看这些书时,仿佛是看到了这位建筑大师在不同城市和乡村留下的惊艳足迹。
不同于艺术家的风景画,这些作品都是严格按照比例绘制的,精确是建筑绘画的根本准则。“那您画画不是得带着尺子?”记者问。钟老摆摆手,“不用不用,我画画从来不用尺的。”记者简直无法相信,这些笔直的线条居然是徒手画出来的!“这些都是基本功啊。”“这些都是他自己画的,现在的学生都用电脑画了”,钟老的夫人在一旁补充道。
钟老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小画册,里面是他早年画的人体结构图,像医学绘图一样,精确地绘制出人的头骨、身体骨骼、肌肉分布和人体各部分比例。记者不禁疑惑钟老是不是有学习解剖学的经历,对此,钟老笑道:“画这些就是为了训练精确度,都是一次性画成的,没有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