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近年来水电站发生了数起重大安全事故,如2009年8月17日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重大事故。因此水电站水机电-厂房结构耦联振动规律研究成为一热点研究领域。本项目基于水电站厂房与机组联合振动原型试验数据,对厂房与机组主振源开展机理和识别研究。重点研究水电站厂房结构、发电机组耦联结构体系在水力、机械、电磁等多种振源作用下的振动规律,以及该结构体系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 (1)针对典型水电站工程开展了水电站厂房与机组联合振动试验,采用现代谱分析及智能识别方法对厂内主要振源进行识别,并且从能量角度分析了各振源荷载对厂房结构振动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水电站厂房与机组振动传递规律。 (2)基于振动实测数据,开展了流道水压脉动与机组、结构振动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厂房与机组的非线性耦联振动规律。 (3)针对三轴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三轴有效独立驱动点残差法(EfI3-DPR3),并将该方法运用到水电站厂房振动性态测试的三轴传感器空间优化布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采用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对一厂顶溢流式水电站厂房的泄流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流道中脉动水压的分布规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为分析水电站复杂流道水压脉动提供了一种较好手段。 (5)采用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水电站厂房振动预测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的验证,预测模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6)考虑结构振动、机组运行、开停机次数等约束条件,进行水电站综合优化,提高电站的利用率,显著增加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本课题研究对水电站厂房与机组振动问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必将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100433B
本项目基于水电站厂房与机组联合振动原型试验数据,对厂房与机组主振源开展机理和识别研究,重点研究轴向水推力脉动、尾水涡带脉动、机械和电磁不平衡力等主要振源,同时结合数值方法对其进行模拟研究。主要内容:开展水电站厂房与机组联合振动原型试验,采用现代时-频联合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提取复杂振动信号中的与厂房和机组振源相关的敏感量,进行主振源的识别;基于动力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等知识,采用相干技术研究各振源的作用方式和传播规律;采用精细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水电站流道各部位的水压脉动点面转换关系和空间分布规律;开展主振源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水电站厂房与机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考虑结构振动、机组运行、开停机次数等约束条件,进行水电站综合优化研究。本项研究对水电站厂房与机组振动问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必将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边机组段加长 △L =(0.1~1.0)D1 由于远离安装间一端的机组段外侧有主厂房的端墙,为了使机组设备和辅助设备处于桥吊工作范围内,边机组段需要加长△L。 http://slx.zjwchc.c...
水电站厂房是将水能转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包括厂房建筑、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站等,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的场所。水电站厂房的主要任务:⑴将水电站的主要机电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使其具有良好的...
主厂房:布置水电站的主要动力设备(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设置装配场(安装间)。副厂房:布置控制设备,电气设备和辅助设备,是水电站运行、控制、监视、通讯、试验、管理和工作的房间。主变压器场:装设...
漫湾水电站厂房泄洪振动的模拟研究
漫湾水电站厂房泄洪振动的模拟研究——漫湾水电站是继乌江渡水电站之后,又一座采用我国所独创的挑越式厂房厂埙联合泄洪布置型式的大型水电站.应用水弹性模型试验对低堰上水头泄洪安全进行了预测,在施工期电站厂房顶经所了长达13 h的泄水冲击考验原型观测表明...
水电站振源识别及其对厂房结构的影响研究
本文首先利用CFD技术对某大型电站水轮机组进行不稳定流动计算,重点分析了水轮机流道内的压力脉动频率特征,进而对真机试验所测得的机组水压脉动及厂房结构振动频率进行识别,确定各种频率振动的动荷载来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原型观测信号的数据分析分别统计出厂房结构主要部位振动达到峰值时的各种频率动荷载所占比重、全体所实测负荷工况下的各种频带能量对总振动响应的贡献、各种分频振动随负荷的变化等规律,证明涡带是影响厂房结构振动的最为主要振源。该结果有助于从量级上评估水电站厂房振动问题中的各种动荷载的作用效果。
《结构损伤识别及数值模拟》是唐小兵著的论文。
副题名
外文题名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论文作者
唐小兵著
导师
陈定方,沈成武指导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与理论
学位级别
d 2004n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04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结构损伤 损伤识别
馆藏号
O346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2883099
馆藏目录
2005\O346\3 2100433B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在采矿工程问题数值模拟分析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成果总结。全书共分10章,第一章简要叙述了数值模拟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岩土工程及采矿工程问题
的特点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第二章介绍了Itasca软件的特点及应用领域、Irasca软件数值计算方法及岩土和采矿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步骤;第三章在总结分析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矿工程问题数值模拟建模时模型边界位置合理确定的原理和方法,深入分析了模型范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第四章进一步分析了模型边界条件对采矿工程问题模拟结果的影响;第五章简述了岩体力学特性及其参数的合理确定,并讨论了采动岩体的力学特性;第六章详细分析了软岩硐支护围岩接触关系对支护体内力和围岩自承能力的影响、支护体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锚注加固机理;第七章分析了近距离厚煤层跨采对底板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采动影响巷道的围岩移动变形特点提出相应的围岩控制技术措施;第八章针对综放沿空留巷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分析了综放沿空留巷的围岩活动规律以及综放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第九章详细分析了锚杆支护参数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十章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在不规则煤柱影响下,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层的应力变化情况。
全面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危险源的确定一般考虑因素有:一是容易发生重大人身、设备、爆破、洪水、塌方、高边坡、滑坡危害等;二是作业环境不良,事故发生率高;三是具有一定的事故频率和严重度、作业密度高和潜在危险性大。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民用爆破器材管理与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地下涌水、有毒有害气体、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质段、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等。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危险源的撤离和消号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