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石仙桃味甘、微苦, 性凉, 归肺、肾经。具有养阴, 清肺, 利湿, 消瘀功能。用于眩晕, 头痛, 咳嗽, 吐血, 梦遗, 痢疾, 白带, 疳积。对于石仙桃的功能与主治, 文献记载较多。“治内伤, 化痰止咳。” (《生草药性备要》) ;“清肺郁热, 养肺阴, 化痰止咳。治内伤咳嗽, 小儿热积。” (《广东中药》II) 。治肺热咳嗽, 小便不利, 湿热浮肿, 小儿疳积 (《广西中草药》) ;“治内伤吐血;治哮喘咳嗽;治心气痛;治风湿骨痛;治赤白痢、风火牙痛。” (岭南草药录) ;用石仙桃的鲜品或干品煎汤内服, 可治肺结核咳血, 慢性咳嗽, 胃肠炎、慢性胃炎, 跌打损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咳嗽、咽喉肿痛, 外用治外伤出血 (《文山中草药》) 。治胃及十二指肠 (《湖南药物志》) ;治热痹、腰酸痛、热淋、风火牙痛、虚火喉痛 (《福建中草药》) ;慢性骨髓炎 (《全展选编外科》) 。 2100433B
石仙桃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适应了湿度大、遮阴度高的环境, 因此栽培地应选择与其野生环境类似的环境。若在全人工环境条件下栽培, 则需尽可能创造与野生环境类似的栽培条件。
人工环境条件与利用天然环境条件各有利弊。人工模拟的野生环境通常栽培效果不如野生环境, 但操作方便, 能极大提高种植密度和产量, 尤其是小苗的栽培, 提高了小苗的成活率。在选择场地时应注意风向, 使栽培环境处于较佳的对流状态, 切忌在密闭、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在天然环境种植, 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管理, 成本低, 所产药材品质较佳, 但此环境下栽培密度等难以掌控, 产量较低。苗较小时, 尤其是组培苗在野外难以固定, 因此不宜将小苗直接栽培, 通常将小苗先在人工设施环境中种植2年左右, 再移植于自然环境中, 这样既提高小苗的成活率, 又不影响药材的品质。
石仙桃为附生性兰科植物, 野生环境中裸露的根系附着于树上、岩壁上, 根系周围基本没有土壤, 经常伴有苔藓、枯叶等杂物, 这些杂物有利于裸露的根系保湿。
根据其自然生长特性, 人工设施栽培所用基质宜选用通风透气的基质, 以粉碎的树皮为佳。树皮经粉碎后, 在种质前应充分浸润, 然后于太阳下暴晒, 应经常翻动, 保证树皮均能被晒到, 连续暴晒1周左右, 然后堆置一起;并且补充水分, 使树皮保持尽可能多的水分, 堆置1周左右进行栽培。若未及时种植, 7d左右需将树皮堆进行翻堆。切忌种植于土壤及其他不透气的材料中。在自然环境中种植无需额外添加基质。
3.1 种苗制备
石仙桃的种苗可以通过组培、根状茎分支等方式繁育。
3.1.1 组培苗
利用石仙桃的种子、根状茎上的芽等部位作为外植体,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 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种苗, 满足生产对种苗的需求, 是解决种苗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组培需要一定的技术, 且成本较高, 难以在普通的药农中推广和应用。组培苗在种植时需炼苗, 然后从组培瓶中掏出, 用清水冲洗掉所有的培养基, 放置备用。
3.1.2 分支苗
石仙桃具有横向爬地生长的根状茎, 根状茎上着生假鳞茎和根系, 同时其上具有顶芽和侧芽。顶芽位于根状茎的顶端, 通常处于发育和生长状态, 而其他部位具有多个侧芽, 多处于休眠状态。把根状茎剪断后, 根状茎上休眠的侧芽则可萌发, 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根状茎分支繁殖是经济、实用的繁殖途径。但此方法需要较多的野生资源, 繁殖系数低, 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面积栽培需求。通常将根状茎剪切成带有2个假鳞茎的小段, 即每隔2个假鳞茎在其中间剪断, 然后剪去假鳞茎上的叶片及根状茎上部分老根系, 即形成种苗, 放置备用。
3.2 种植
3.2.1 种植时间
栽培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6月进行, 此时温度逐渐回升, 并且雨水多、湿度大, 新芽、新根生长力强。
3.2.2 种植方法
将准备好的树皮装框, 然后把小苗按照一定的密度种植到树皮中。若种植的是组培苗, 植株较小, 并且假鳞茎嫩、弱, 极容易受伤, 在种植时要轻运、轻拿、轻种、轻放, 减少对植株的损伤。而若是野生苗, 植株较大、表皮较厚, 则种植相对容易, 种植密度根据苗的大小而定。若苗较小, 可以适当密植;若苗较大, 则应种植较疏, 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刚开始种植的幼苗, 由于植株幼小、对外界抵抗力差等因素, 应在人工栽植的环境中种2年左右后再移植到野外环境中, 用绳子、钉子等材料固定在树皮上或岩石缝隙中, 种植密度因地而异。由于石仙桃的根状茎具有地面匍匐生长的特性, 因此种植不宜太深, 只要能把植株固定即可, 有利于根状茎顶端芽萌发和生长。
3.3 田间管理
3.3.1 环境条件
石仙桃在生长过程中应加强水分、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管理。石仙桃喜湿度大的环境, 应在溪边或水田边等湿度大的地方种植。忌强光照, 尤其是在人为环境下, 晴天正午最强的光照强度最好不要超过12 000lx。石仙桃忌闷热又怕严寒, 尤其是夏季, 正午温度最好不要超过30℃;冬季气温低于5℃时, 应加强保温措施, 防止冻伤和冻死。
3.3.2 肥水管理
由于石仙桃生长极其缓慢, 主分支每年仅长1个假鳞茎, 因此所需的养分较少, 通常不需追施化肥。生长旺季, 可随灌水浇施腐熟的有机肥液, 浓度应控制0.5%以下, 切忌浓度较高, 造成烧苗。而在野外种植的情况下, 通常不需施用任何肥料。但应加强水分管理, 尤其是在人工建造的大棚等设施环境下, 通风与高湿度是难以协调的两个方面, 即大棚内的湿度高时通常通风不良;而通风良好的大棚, 湿度情况又不理想。因此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 尽量增加栽培环境中的湿度。浇水宜小水浇且浇透, 尤其是用树皮作为栽培基质时, 由于树皮的互相遮挡, 虽然看到栽培盘底部滴水, 但栽培盘中的基质经常处于干燥状态, 因此可能出现刚浇过水就干旱的现象。同时也应注意浇水时间, 通常正午不浇水,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 宜早晚浇水。
3.3.3 病虫害防治
石仙桃的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并且要做到预防为主。若栽培环境条件控制较好, 石仙桃的病虫害较少, 通常不需要喷药防治。但有两种情况应加强管理:小苗刚栽培时, 尤其是组培苗, 若管理不善, 病虫害会比较多;出现生理休眠的情况, 正常生长环境条件下的石仙桃一年四季均无生理休眠现象, 但有时遇到高温、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时, 植株的叶片会迅速脱落, 进入生理休眠状态, 此时应及时调节环境条件, 否则会发生病害, 甚至死亡等现象。
设施栽培若通风不良, 则叶斑病等病害易发生, 应加强通风, 降低环境中的湿度, 从而控制病害的流行。病害严重时可以喷广谱药剂如多菌灵等农药进行防治。
栽培3年左右, 每株带有饱满的假鳞茎5个左右时即可整株采收。如果利用组培苗种植, 由于在组培瓶中所形成的假鳞茎比较微小, 种植到田间后, 新生的假鳞茎逐步长大, 原有的假鳞茎几乎不会进一步发育长大, 因此需延长采收年限, 否则假鳞茎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小, 影响产量。采收完后可鲜用或烘干。
【性状描述】 石仙桃为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通常较粗壮且短,匍匐状,直径有3-8毫米或更粗,覆有膜质鳞片状叶,具较密的节和较多的根,相距5-15毫米或更短距离生有一假鳞茎;假鳞茎狭卵状长圆形或梭形,肉质,大小变化甚大,一般长1.6-8厘米,宽5-23毫米,基部收狭成柄状,其下有须根1~2条,柄在老假鳞茎尤为明显,长达1-2厘米。假鳞茎干时缩成条状或纺缍状,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纵沟纹,顶端有芽痕或叶痕,灰黄色或黄褐色,有时绿黄色;质韧,断面灰白色,呈短圆柱形,切口一端较粗。表面较光滑,少有沟纹,质地较松泡。叶片与假鳞茎常分离,卷曲或折迭,灰黄色。味淡,气无或微。以假鳞茎肥厚、断面白色、根状茎和须根少者为佳。
石仙桃的假鳞茎顶端有叶2枚,常呈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状椭圆形至近长圆形,长5-22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近短尾状,具3条较明显的弧形脉,干后多少带黑色;叶基部渐渐变狭窄成为叶柄,叶柄长1-5厘米。石仙桃4~5月开花。花葶生于幼嫩假鳞茎顶端,发出时其基部连同幼叶均为鞘所包,长12-38厘米;总状花序常多少外弯,具数朵至20余朵疏离的花;花序轴稍左右曲折;苞片在花未开时二列套叠,呈长圆形至宽卵形,常多少对折,长1-1.7厘米,宽6-8毫米,宿存,至少在花凋谢时不脱落;花梗和子房长4-8毫米;花洁白或带浅黄色,芳香;萼片有3片,中萼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0毫米,宽约4.5-6毫米,凹陷成舟状,背面略有龙骨状突起;侧萼片卵状披针形,略狭于中萼片,具较明显的龙骨状突起;花瓣线状披针形,长9-10毫米,宽1.5-2毫米,与萼片等长,背面略有龙骨状突起;唇瓣轮廓近宽卵形,略3裂,下半部凹陷成半球形的囊,囊两侧各有1个半圆形的侧裂片,前方的中裂片卵圆形,长、宽各约4-5毫米,先端具短尖,囊内无附属物;蕊柱长4-5毫米,中部以上具翅,翅围绕药床;蕊喙宽舌状。
石仙桃的蒴果呈倒卵状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1.6厘米,有6棱,3个棱上有狭翅,果形如杨桃;果梗长4-6毫米,结果期9月至次年1月。
【化学成分】文献记载石仙桃含有虫漆蜡醇、环石仙桃醇、环石仙桃酮、β-谷甾醇、4个酚类成分和4个其他类型的化合物等多种成分,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特定的用途。
【药用部位】全草皆可药用。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拔取全株,洗净,用热水烫后,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入肝经、脾经、肾经三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养阴,化痰止咳,润肺生津,利湿,消瘀。用于感冒,咳嗽,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炎,痢疾,吐血,瘰疬,牙痛,头痛,眩晕,梦遗,白带,小便不利等;外用治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
【用法与用量】外用。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内服:9~15克(鲜者30~60克),水煎服。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叶: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紫珠草, 又称紫珠或止血草,紫珠味苦、涩、药性平,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能。树叶含有一种称之为黄酮类缩合...
石橄榄的价格大概在14-37元一斤。 福建南靖鲜品石橄榄别名石桃仙 质量保证(挑选),价格是14元一斤、 &n...
1.石橄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需要选择在海拔较高的山区,石橄榄是一种附生类植物,一定要选择树干比较粗、树冠茂密、含水量高的树木作为生长的场所。 2.石橄榄比较喜欢湿度大的生长环境所以一般选择在春季的时候进...
石橄榄附生于海拔890—2100米的林中、溪谷边或林地边缘的树干上、岩壁上或山林下具腐殖质的岩石上,海拔通常在1500米以下,少数可达2500米。
石橄榄为兰科石仙桃属植物的假鳞茎或全草, 鲜用或晒干食用。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肥厚, 短而匍匐, 假鳞茎为卵圆形或圆形, 叶2片, 总状花序生于顶端, 花期为4—5月, 果期为11月至次年2月。刘保财等人通过对野生石仙桃立地环境与生长特性的研究发现, 石橄榄芽萌发期为7—9月, 若萌发过程中根茎顶端受到破坏, 则加快萌发速度。通常情况下, 1个假鳞茎的形成大约需要1年左右时间, 若1株石橄榄仅1个芽萌发, 则只形成1个假鳞茎, 多个芽萌发则形成多个假鳞茎。一般假鳞茎的大小和植株本身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状况相关
通过查阅植物志发现, 我国石仙桃属植物约14种, 大多产自西南、华南地区, 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福建、浙江以及江西等省。在国外也有少量分布, 主要集中在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石仙桃属植物以云南分布最为广泛, 是石仙桃属的分布中心, 共有11种, 且长足石仙桃 (Pholidota longipes) 为云南特有物种;其次为西藏、广西、贵州, 均有5种石仙桃属植物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分布较少, 只有1~2种。
从植物志中可以看出, 石橄榄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及南部, 集中分布在云南、西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8个省份。石橄榄喜阴, 通常生长于山林下、岩石上或附着于树上, 海拔一般在1 500 m以下, 仅部分可达2 500 m。
① 肺热或肺燥咳嗽、咳血:石仙桃鲜品30~60克,或干品9~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 梦遗:石仙桃全草30克,鲜金丝草全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 慢性痹,腰酸痛:石仙桃鲜假鳞茎二至四两,酒水煎服。
⑦ 治热淋:石仙桃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⑨ 治胃火牙痛,虚火喉痛:石仙桃鲜假鳞茎一至二两,水煎服。
⑩ 治跌打损伤:石仙桃鲜品捣烂,加酒外敷。
⑾ 治咳嗽,咽喉肿痛:石仙桃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日服二次。
⑿ 治疗眩晕、头痛取鸡蛋1只,用针刺10余孔,置罐内,上盖石仙桃全草2两,加水炖半小时。饭后1小时服汤吃蛋,每日1剂。
石仙桃与家禽、肉类一起煲汤佐餐,其色明味香,是流行民间的一种保健、美容,四季皆宜的药膳,对许多疾病都有预防或缓解的作用。如石仙桃炖猪肚就对胃痛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橄榄黄小卷叶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橄榄黄小卷叶蛾在福建福州地区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和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越冬。第1代幼虫4月上旬开始孵化,其幼虫以取食橄榄嫩梢、幼果及叶片为害。在幼虫数量高峰时,适期采用苏云金杆菌、棉铃虫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制剂)进行防治,可达到控制该虫为害的目的,且具有环保效应。
橄榄小黄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橄榄小黄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由于幼虫能吐丝将叶片卷折,又能吐丝下坠、随风飘荡迁至它株,俗称丝虫、卷叶虫或青虫。在我省部分橄榄产区危害严重,以幼虫为害橄榄新梢、嫩叶、幼果,常将数叶缀合在一起躲藏在其中取食,花蕾被蛀食后不能开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