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山牡荆

山牡荆( Vitex quinata (Lour.) F. N.Williams)是马鞭草科、牡荆属的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12米,小枝四棱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两面除中脉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苞片线形,花萼钟状,花冠淡黄色,下唇中间裂片较大,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5-7月开花,8-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1200米的山坡林中。
山牡荆的木材适于作桁、桶、门、窗、天花板、文具、胶合板等用材。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山牡荆基本信息

山牡荆栽培技术

山牡荆选种

山牡荆资源少,采种繁殖较为困难,为保存种质资源以及为人工繁殖应用,由于大型山牡荆天然林木根深蒂固,移栽很困难,成活率低、管护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移植主要是针对天然林中胸径小于5厘米的下层木,这些树木处于下层,冠幅小、个体不大,一方面通过移植改善其原来的生存环境,促进其生长、繁殖,保护种质基因资源;同时有利于其开花结果便于人工采集种子繁殖利用;另一方面这些不大不小的树木移植成本低、成活的可能性大,管护也容易。

山牡荆定植

切根:移植树的根系长应保留树头直径的3-4倍,切口要平,尽量带土球。

截干:苗木挖起放倒后,应立即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一般为整株树高的1/2,一般保留1.5-2.5米,以减少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可用湿地毯或麻布覆盖。

树冠控制:树冠的保留以整株树的冠型来确定大小,一般以主干为中轴向四周保留1.0-1.2米的冠幅。

定植:定植方法有2种:一种是直接定植于圃地.根据土球大小,挖穴(穴的面宽、深度比树头大20-30厘米),并放一些黄心土,轻轻把树放人穴内,回表土压实;另一种是移植于美植袋内,袋子的大小以口径大于土球的20-30厘米为宜。种植土以黄心土为好,因黄心土保水通气性比较好,且通常无病原菌,可防根系受病虫害危害或通气、保水不良而影响成活率。此外,可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0.1-0.2千克/株,在种植前和种植土搅拌均匀,以促进移植树生根。苗木定植前可用500毫克/千克生根素溶液喷淋树头或在种植后浇灌。定植后可用草绳、包装毡包裹树干。特别是夏、秋、冬季移植水之后用农用地膜包扎(白色透明地膜为好),以防气候干燥而脱水,影响成活率。如有需要(根据树冠大小、移植树的自立稳定情况)可用木棍支撑,支撑高度以树高的1/3-1/2高为好。此外,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山牡荆管护

水分控制: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定植后1周浇透水1次,此后1个月内每天对苗木主干及侧枝喷水2-4次,以防脱水。

除萌蘖:定植后15-30天芽就会长出,长出后15天应及时定芽,抹去多余的芽。一般在主干高度1.5米以下的芽全部抹除,1.5米以上的芽根据芽的数量和培育目标而定。如果是培育采种树则新梢生长过旺的要进行摘心控梢,促发分枝,以尽快形成结果枝组,提早结果;如果是培育绿化树,则留3-4个芽,并根据抽梢长势及时修剪定型。

肥水管理:在中国福建闽南地区,春季、夏季、秋初都是树木生长旺期,个时期需要大肥大水。其中大田苗木,春初、秋初各施1次农家肥,即在每株树苗周围开深20厘米的环沟,施农家肥2-5千克后覆土(如是美植袋移植苗,因为容器袋的体积有限则无法实施);春夏之交施氮肥1次,每株施尿素100克;夏初施1次复合肥,每株100克。此外,还可根据生长情况,配合施人人畜粪肥和过磷钙等肥料。同时,结合施肥锄草、松土。夏季气温超过30℃时,每天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查看详情

山牡荆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穗花牡荆

  • 冠幅W/P(cm):130;品种:;技术要求:假植;高度H(m):1.5
  • 阳光植物园
  • 13%
  • 阳光植物园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

  • 品种:;高度H(m):1.5;冠幅W/P(cm):120;
  • 文祥
  • 13%
  • 安徽文祥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

  • 冠幅W/P(cm):80;品种:;高度H(m):0.8
  • 精文
  • 13%
  • 上海精文绿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

  • 冠幅W/P(cm):80;品种:;高度H(m):0.8
  • 精文
  • 13%
  • 湖南长沙黄兴精文绿化苗木配送中心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

  • 冠幅W/P(cm):80;品种:;高度H(m):0.8
  • 精文
  • 13%
  • 乐清市美城苗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

  • 高300-350cm 胸径9-10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高300-350cm 胸径7-8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高300-350cm 胸径7-8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高300-350cm 胸径9-10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高300-350cm 胸径7-8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Φ40-50cm,H500-400cm古树
  • 1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8-15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紫花)

  • (1)种类:穗花牡荆(紫花)(2)株高、冠径:高度40cm,冠幅40cm 不露土种植(3)养护期:3个月
  • 1盆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09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粉花)

  • (1)种类:穗花牡荆(粉花)(2)株高、冠径:高度180cm,冠幅150cm 不露土种植(3)养护期:3个月
  • 1盆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09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

  • 1.高度70-80cm冠幅30-35cm2.精品盆苗,5分支以上,有脚叶,以不露土为原则,枝叶茂盛,无病虫害
  • 51794.4盆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26
查看价格

穗花牡荆

  • 高度(mm):70-80,冠幅(mm):30-35,密度:6盆/m2,盆苗、密植不露土
  • 500盆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4
查看价格

山牡荆病虫防治

山牡荆的病虫害很少,偶有发现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介壳虫。小地老虎可用菊酯乳油地面喷防:刺蛾主要为害叶片,可在初龄幼虫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敌杀死3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介壳虫,主要为害树干及枝干,以防为主,勿栽植带虫苗木,加强肥水及修剪等抚育管理,增加植株抗虫能力。如有发生虫害。可参照其他树木的防治方法,即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喷涂树干、枝干。

查看详情

山牡荆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4-12米,树皮灰褐色至深褐色;小枝四棱形,有微柔毛和腺点,老枝逐渐转为圆柱形。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2.5-6厘米,有3-5小叶,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尾状,基部楔形至阔楔形,通常全缘,两面除中脉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表面通常有灰白色小窝点,背面有金黄色腺点;中间小叶片长5-9厘米,宽2-4厘米,小叶柄长0.5-2厘米,两侧的小叶较小。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山牡荆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山牡荆产地生境

山牡荆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1200米的山坡林中。

查看详情

山牡荆主要价值

材用:山牡荆的木材适于作桁、桶、门、窗、天花板、文具、胶合板等用材(《海南植物志》)。

药用:民间用山牡荆的叶煮水喝,治肝病;捣烂敷,治毒蛇咬伤。 2100433B

查看详情

山牡荆文献

HPLC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 HPLC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

HPLC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

格式:pdf

大小:159KB

页数: 2页

目的:建立咳特灵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TC-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16:84),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340nm。结果:牡荆素在0.087~0.8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07%,RSD为2.10%。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南,可用于咳特灵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

HPLC测定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的含量 HPLC测定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的含量

HPLC测定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的含量

格式:pdf

大小:159KB

页数: 未知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溶液(27∶7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9 nm,柱温为30℃。结果:牡荆素浓度在10.03~90.27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0.98%。结论:本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

龙州山牡荆(变型)形态特征

龙州山牡荆(新拟)

本变型的主要特点是:在于果实密被细毛。果期8月。

山牡荆(原变种)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山牡荆(变种)形态特征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山牡荆(原变种)简介

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2.5-6厘米,有3-5小叶,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尾状,基部楔形至阔楔形,通常全缘,两面除中脉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表面通常有灰白色小窝点,背面有金黄色腺点;中间小叶片长5-9厘米,宽2-4厘米,小叶柄长0.5-2厘米,两侧的小叶较小。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生于海拔180-1200米的山坡林中。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木材适于作桁、桶、门、窗、天花板、文具、胶合板等用材(《海南植物志》)。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