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常绿乔木,高4-12米,树皮灰褐色至深褐色;小枝四棱形,有微柔毛和腺点,老枝逐渐转为圆柱形。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2.5-6厘米,有3-5小叶,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尾状,基部楔形至阔楔形,通常全缘,两面除中脉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表面通常有灰白色小窝点,背面有金黄色腺点;中间小叶片长5-9厘米,宽2-4厘米,小叶柄长0.5-2厘米,两侧的小叶较小。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山牡荆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1200米的山坡林中。
山牡荆资源少,采种繁殖较为困难,为保存种质资源以及为人工繁殖应用,由于大型山牡荆天然林木根深蒂固,移栽很困难,成活率低、管护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移植主要是针对天然林中胸径小于5厘米的下层木,这些树木处于下层,冠幅小、个体不大,一方面通过移植改善其原来的生存环境,促进其生长、繁殖,保护种质基因资源;同时有利于其开花结果便于人工采集种子繁殖利用;另一方面这些不大不小的树木移植成本低、成活的可能性大,管护也容易。
切根:移植树的根系长应保留树头直径的3-4倍,切口要平,尽量带土球。
截干:苗木挖起放倒后,应立即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一般为整株树高的1/2,一般保留1.5-2.5米,以减少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可用湿地毯或麻布覆盖。
树冠控制:树冠的保留以整株树的冠型来确定大小,一般以主干为中轴向四周保留1.0-1.2米的冠幅。
定植:定植方法有2种:一种是直接定植于圃地.根据土球大小,挖穴(穴的面宽、深度比树头大20-30厘米),并放一些黄心土,轻轻把树放人穴内,回表土压实;另一种是移植于美植袋内,袋子的大小以口径大于土球的20-30厘米为宜。种植土以黄心土为好,因黄心土保水通气性比较好,且通常无病原菌,可防根系受病虫害危害或通气、保水不良而影响成活率。此外,可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0.1-0.2千克/株,在种植前和种植土搅拌均匀,以促进移植树生根。苗木定植前可用500毫克/千克生根素溶液喷淋树头或在种植后浇灌。定植后可用草绳、包装毡包裹树干。特别是夏、秋、冬季移植水之后用农用地膜包扎(白色透明地膜为好),以防气候干燥而脱水,影响成活率。如有需要(根据树冠大小、移植树的自立稳定情况)可用木棍支撑,支撑高度以树高的1/3-1/2高为好。此外,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水分控制: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定植后1周浇透水1次,此后1个月内每天对苗木主干及侧枝喷水2-4次,以防脱水。
除萌蘖:定植后15-30天芽就会长出,长出后15天应及时定芽,抹去多余的芽。一般在主干高度1.5米以下的芽全部抹除,1.5米以上的芽根据芽的数量和培育目标而定。如果是培育采种树则新梢生长过旺的要进行摘心控梢,促发分枝,以尽快形成结果枝组,提早结果;如果是培育绿化树,则留3-4个芽,并根据抽梢长势及时修剪定型。
肥水管理:在中国福建闽南地区,春季、夏季、秋初都是树木生长旺期,个时期需要大肥大水。其中大田苗木,春初、秋初各施1次农家肥,即在每株树苗周围开深20厘米的环沟,施农家肥2-5千克后覆土(如是美植袋移植苗,因为容器袋的体积有限则无法实施);春夏之交施氮肥1次,每株施尿素100克;夏初施1次复合肥,每株100克。此外,还可根据生长情况,配合施人人畜粪肥和过磷钙等肥料。同时,结合施肥锄草、松土。夏季气温超过30℃时,每天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山牡荆(学名:Vitex quinata),又名乌甜树、山埔姜为马鞭草科牡荆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落叶乔木。 据林业部门调查,目前发现江西有山牡荆古树6处8株,主...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山牡荆的病虫害很少,偶有发现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介壳虫。小地老虎可用菊酯乳油地面喷防:刺蛾主要为害叶片,可在初龄幼虫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敌杀死3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介壳虫,主要为害树干及枝干,以防为主,勿栽植带虫苗木,加强肥水及修剪等抚育管理,增加植株抗虫能力。如有发生虫害。可参照其他树木的防治方法,即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喷涂树干、枝干。
材用:山牡荆的木材适于作桁、桶、门、窗、天花板、文具、胶合板等用材(《海南植物志》)。
药用:民间用山牡荆的叶煮水喝,治肝病;捣烂敷,治毒蛇咬伤。 2100433B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探析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
龙州山牡荆(新拟)
本变型的主要特点是:在于果实密被细毛。果期8月。
山牡荆(原变种)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2.5-6厘米,有3-5小叶,小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尾状,基部楔形至阔楔形,通常全缘,两面除中脉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表面通常有灰白色小窝点,背面有金黄色腺点;中间小叶片长5-9厘米,宽2-4厘米,小叶柄长0.5-2厘米,两侧的小叶较小。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上,排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长9-18厘米,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苞片线形,早落;花萼钟状,长2-3毫米,顶端有5钝齿,外面密生棕黄色细柔毛和腺点,内面上部稍有毛,花冠淡黄色,长6-8毫米,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外面有柔毛和腺点;雄蕊4,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变宽而无毛,子房顶端有腺点。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呈黑色,宿萼呈圆盘状,顶端近截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生于海拔180-1200米的山坡林中。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木材适于作桁、桶、门、窗、天花板、文具、胶合板等用材(《海南植物志》)。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