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生产性粉尘

“粉尘”是一种通俗地对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固体微小尘粒实际是分布于以空气作为胶体溶液里的固体分散介质。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基本信息

生产性粉尘接触机会

在各种不同生产场所,可以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如在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等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石英的混合粉尘;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的是石棉或含石棉的混合粉尘;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等,接触植物或动物性有机粉尘为主。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粉尘

  • 激光 型号:LD-3C
  • 13%
  •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粉尘

  • 数字式 型号:P5-L2c
  • 13%
  •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粉尘

  • 微电脑数字P-5L2C型 型号:P-5L2C型
  • 13%
  •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粉尘

  • 微电脑激光 型号:LD-3C型
  • 13%
  •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粉尘

  • 13%
  • 北京中环创联技术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接头

  • 76
  • 梅州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接头

  • 89
  • 梅州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接头

  • 165
  • 梅州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接头

  • 60
  • 梅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接头

  • 89
  • 梅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粉尘传感器

  • 粉尘传感器
  • 3个
  • 3
  • 西门子、施耐德、霍尼韦尔、杰夫瑞尔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31
查看价格

工业粉尘吸尘器

  • VS3/159/ATEX 2(粉尘、固体颗粒)
  • 2台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4-03
查看价格

工业粉尘吸尘器

  • VS3/159/ATEX 2(粉尘、固体颗粒)
  • 1台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4-03
查看价格

呼吸粉尘采样器

  • 分析、环保、防疫仪器 BFC-35B
  • 2178个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05
查看价格

呼吸粉尘采样器

  • 分析、环保、防疫仪器 BFC-35B
  • 8276个
  • 1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09
查看价格

生产性粉尘危害

对呼吸道及黏膜刺激、引起支气管炎、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

​职业病

生产性粉法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1、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合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反应性: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如矽尘、煤尘、硅酸盐尘等。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为最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尘肺病例约占职业病患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尘肺是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

我国按病因将尘肺分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和其它尘肺等13种。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分类

1.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以下三类

(一)无机性粉尘(inorganic dust)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

1.金属性粉尘 例如铝、铁、锡、铅、锰等金属及化合物粉尘。

2.非金属的矿物粉尘 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3.人工无机粉尘 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二)有机性粉尘(organic dust)

1.植物性粉尘 例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等粉尘。

2.动物性粉尘 例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

(三)合成材料粉尘(synthetic material dust)

主要见于塑料加工过程中。塑料的基本成分除高分子聚合物外,还含有填料、增塑剂、稳定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

2.以粉尘的来源分类

(1)尘: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研磨、碾轧而形成,粒径为0.25μm~20μm,其中大部分为0.5μm~5μm。

(2)雾:分散性气溶胶,为溶液经蒸发、冷凝或受到冲击形成的溶液粒子,以及当粒径为0.05μm~50μm左右。

(3)烟:固态凝聚性气溶胶,包括: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微粒或升华凝结产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粒径<1μm,其中较多的粒径为0.01μm~0.1μm。

3.按产生粉尘的生产工序分类

(1)一次性烟尘:由烟尘源直接排出的烟尘;

(2)二次性烟尘:经一次收集未能全部排除而散发出的烟尘,相应的各种移动、零散的烟尘点。

4.按粉尘的物性分类

(1)吸湿性粉尘、非吸湿性粉尘;

(2)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强粘尘;

(3)可燃尘、不燃尘;

(4)爆炸性粉尘、非爆炸性粉尘;

(5)高比电阻尘、一般比电阻尘、导电性尘;

(6)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

5.按粉尘对人体危害的机制分类

(1)矽尘:

(2)石棉尘:

(3)放射性粉尘:

(4)有毒粉尘:

(5)一般无毒粉尘: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来源

固体物料的机械加工

固体物质爆破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英文名

industrial dusts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形成

生产性粉尘业源甚广,几乎所有矿山和厂矿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如采矿和隧道的打钻、爆破、搬运等,矿石的破碎、磨粉、包装等;机械工业的铸造、翻砂、清砂等;以及玻璃、耐火材料等工业,均可接触大量粉尘、煤尘;而从事皮革、棉毛、烟茶等加工行业和塑料制品行业的人,可接触相应的有机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有:

(1)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研磨、碾轧而形成,经气流扬散而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物质加热时生产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形成的烟尘。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粉尘治理

综合抑尘技术主要包括柏美迪康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 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波雾化 ,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显。

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 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 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 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环 节,如矿山、 建筑、采石场、 堆场、港口、 火电厂、钢铁 厂、垃圾回收处理等场所。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生产性粉法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1、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合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反应性: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如矽尘、煤尘、硅酸盐尘等。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为最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尘肺病例约占职业病患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尘肺是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

在卫生部门新发布的《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中,按列举了13类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 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2100433B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粉尘的治理

生产性粉尘综合抑尘技术

主要包括柏美迪康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 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波雾化 ,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显。

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 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 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 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环 节,如矿山、 建筑、采石场、 堆场、港口、 火电厂、钢铁 厂、垃圾回收处理等场所。

生产性粉尘相关技术措施

  1.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消除产生或减少粉尘,对于工艺技术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特性,设计相应防尘通风控制措施。

  2. 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3. 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

  4.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满足防尘要求。

  5. 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进风口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去并低于排风口,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局,避免气流短路。

  6. 进风口的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进行调整。

  7. 局部排风罩不能采用密闭时,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伞形排风装置。

  8.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9. 另外,在做好技术性防护的同时还要注重组织措施和医疗预防措施。

生产性粉尘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如佩戴防尘口罩),是防、降尘措施的有力补充。首先要选用专业防尘口罩,一般的纱布口罩无法达到防尘的要求,必须专业防尘口罩才行;其次要适合自己的脸型,最大限度地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然后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粉尘,又使戴上口罩后比较舒适,呼吸不费力。第四要定期更换,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还要防止在使用中挤压变形、污染进水。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817—86(国家标准局1986年1月21日发布1986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不适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危害性粉尘。

1基本定义

1.1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2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工人在有生产性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运动的作业。

1.3工作地点工人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方。

1.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1.5接尘时间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

1.6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1.7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系指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

1.8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在工作地点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该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每个采样点的样品数不得少于五份,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均值表示。

2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2.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五级:0级Ⅲ级危害Ⅰ级危害Ⅳ级危害Ⅱ级危害

2.2本标准将石棉尘属于具有人体致癌性粉尘,列入本标准中游离二氧化硅70%类。

2.3根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按下表划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粉尘的危害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锰尘)、肺肉芽肿(如铍尘)、肺癌(如石棉尘、砷尘)、尘肺(如二氧化硅等尘)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根据粉尘性质不同,尘肺的病理学特点也轻重不一。如(1)石英、石棉所引起的间质反应以胶原纤维化为主,胶原纤维化往往成层排列成结节状,肺部结构永久性破坏,肺功能逐渐受影响,一旦发生,即使停止接触粉尘,肺部病变仍继续进展。(2)锡、铁、锑等粉尘,主要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异物反应,以网状纤维增生的间质纤维化为主,在X线胸片上可以看到满肺野结节状阴影,主要是这些金属的沉着,这类病变不损伤肺泡结构,因此肺功能一般不受影响,脱离粉尘作业,病变可以不再继续发展,甚至肺部阴影逐渐消退。

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健康,在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十二种尘肺名单,即矽肺、石棉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及铸工尘肺。及尘肺中以矽肺(silicosis)为最严重,其次为石棉肺(asbestosis)。根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到1986年底,全国接触粉尘工人760余万人,其中累积尘肺病例有39万余人。

在十二种尘中,其病变轻重程度主要与生产性粉尘中所含二氧化硅量有关,以矽肺最严重,石棉肺次之,后者由含结合型二氧化硅(硅酸盐)粉尘引起。其他尘肺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较轻。

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有吸入棉、亚麻或大麻尘引起的棉尘病,它是休息后第一天上班末出现胸闷、气急和(或)咳嗽症状,可有急性肺通气功能改变,吸烟又吸入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职业性变态反应肺泡炎是由于吸入带有霉菌孢子的植物性粉尘、如草料尘、粮谷尘、蔗渣尘等引起,患者常在接触粉尘4~8小时后出现畏寒、发热、气促、干咳,第二天后自行消失,急性症状反复发作可以发展为慢性,并产生不可逆的肺组织纤维增生和COPD;职业性哮喘可在吸入很多种粉尘(例如铬酸盐、硫酸镍、氯铂酸铵等)后发生。这些均已纳入职业病范围。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产性粉尘危害与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产性粉尘危害与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产性粉尘危害与控制

格式:pdf

大小:74KB

页数: 未知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10多个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作业环境生产性粉尘危害监测资料及矽肺发病情况,研究讨论了粉尘危害状况及矽肺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止粉尘危害,减少矽肺发生的控制理论。

铸造生产工业粉尘的卫生评价 铸造生产工业粉尘的卫生评价

铸造生产工业粉尘的卫生评价

格式:pdf

大小:74KB

页数: 2页

铸造生产工业粉尘的卫生评价

生产性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目录

第一章 生产性粉尘

第一节 生产性粉尘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第四节 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

第二章 尘肺

第一节 尘肺病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什么是尘肺病

第三节 各种尘肺病的发病特点

第四节 尘肺合并症

第五节 尘肺病的治疗

第六节 尘肺患者的预防保健工作

第七节 尘肺病的诊断和劳动能力鉴定

第八节 尘肺患者的安置和疗养

第三章 尘肺病的控制

第一节 生产性粉尘的控制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的监测

第三节 个体防护

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第一节 工作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

第二节 个人职业健康档案

第三节 健康筛查

第四节 接触矿物粉尘的健康监护

第五章 职业病维权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

查看详情

生产性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前言

生产性粉尘可使接尘作业工人患尘肺病,还可能引发粉尘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着接尘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生产性粉尘仍是我国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而尘肺病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病痛、劳动能力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等伤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581377例,其中累计死亡139177例,病死率22.22%,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新发尘肺病人陆续出现。

我国1987年12月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对产生粉尘职业危害的企业单位,作出了防尘、防尘工作的监督和检测、从事接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管理等法律规定。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对产生粉尘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作出了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的保障等法律规定。针对职业危害的相关法律法规日臻成熟。粉尘虽是对工人健康危害十分严重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但粉尘毕竟是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人为的有害因素。因此,依靠法律的约束、认识的提高、知识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粉尘危害应该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2100433B

查看详情

人造板工业生产性粉尘控制技术规程概述

《人造板工业生产性粉尘控制技术规程(LY/T 1659-2006)》由国家林业局发布。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