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柏美迪康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 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波雾化 ,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 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显。
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 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 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 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环 节,如矿山、 建筑、采石场、 堆场、港口、 火电厂、钢铁 厂、垃圾回收处理等场所。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消除产生或减少粉尘,对于工艺技术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特性,设计相应防尘通风控制措施。
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满足防尘要求。
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进风口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去并低于排风口,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局,避免气流短路。
进风口的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进行调整。
局部排风罩不能采用密闭时,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伞形排风装置。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另外,在做好技术性防护的同时还要注重组织措施和医疗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如佩戴防尘口罩),是防、降尘措施的有力补充。首先要选用专业防尘口罩,一般的纱布口罩无法达到防尘的要求,必须专业防尘口罩才行;其次要适合自己的脸型,最大限度地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然后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粉尘,又使戴上口罩后比较舒适,呼吸不费力。第四要定期更换,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还要防止在使用中挤压变形、污染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