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
2.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例如,将他人寄售商品记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的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
3.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例如,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相关的的审计目标
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正确只是为列报正确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财务报表还可能因被审计单位误解有关列报的规定或舞弊等而产生错报。另外,还可能因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一些专门的披露要求而导致财务报表错报。因此,即使注册会计师审计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实现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具体审计目标,也不意味着获取了足以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相关事项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正确性实施审计。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例如,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资产抵押等事项,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即是对列报的权利认定的运用。如果抵押固定资产则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列报,说明其权利受到限制。
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例如,检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验证其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得到充分披露,即是对列报的完整性认定的运用。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例如,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即是对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例如,检查财务报表附注是否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作了恰当说明,即是对列报的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运用。 2100433B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维指的是三个不同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一个维度变化,另外两个维度可以毫无改变。你再看看,如果知识变化,情感和能力会随之受到波动,比如说知识丰富的人,他知道不要“眼高手低”,因此他的行动...
教学内容Section A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习如何询问别人的出生地。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使用)能力目标: 1.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日...
施工方的目标包括施工方的成本目标、施工方的进度目标和施工方的质量目标。
施工方指施工总承包方(GC)、施工总承包管理方(MC)、分包施工方、建筑项目总承包的施工任务执行方或提供施工的劳务。
谈谈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目标
地方预算执行的审计对象既有组织和参与组织预算执行的财政、税务等部门,又有预算执行的具体部门和单位,还有这些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中所涉及的其他部门和单位。审计机关自身人手不足,不可能每年对所有预算执行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都进行审计。只能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审计。那么应怎样确定此项审计的重点目标呢?
关于电力营销审计目标和策略的探讨
本文结合笔者实务工作经验,就电力营销审计的深化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审计具体目标的内容
1.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
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个别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须达到的目标.
个别审计目标是在一般审计目标的基础上,按照每个审计项目分别确立的目标。
2.一般审计目标与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的关系
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包括哪些内容;理解一般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财务报表上五类认定的再验证;理解审计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与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有关交易循环或帐户余额的关系,确定针对不同报表项目金额,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认定是什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什么,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把这些证据累积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财务报表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再把对每个认定的结论综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整个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
(1)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配、反映和披露。
(2)财务报表一般审计目标
包括:总体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正确性;截止期正确性;过账和汇总正确性;分类正确性;披露正确性;合法性。2100433B
质量审计的目标是:
1、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最佳实践;
2、识别全部差距/不足;
3、分享所在组织和/或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4、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5、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的积累作出贡献。
采取后续措施纠正问题,可以带来质量成本的降低,并提高发起人或客户对项目产品的接受度。质量审计可事先安排,也可随机进行;可由内部或外部审计师进行。
质量审计还可确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包括纠正措施、缺陷补救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审计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具有多重性和层次性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审计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同。高层次审计目标反映了一定历史条件下,受托责任关系变化的结果,也是社会需求与审计供给博弈的结果。高层次审计目标一经确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起着引导审计实践方向的作用。在审计实践中,具体审计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具体审计目标有助于选择高层次审计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式,明确了实施审计的方法和内容。关于审计目标体系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元审计目标论、二元审计目标论和三元审计目标论,三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对审计目标层次划分的不同。
以当前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确认与划分为例。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2006)中规定,当前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①财务会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准则和制度规定而编制;②财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概括起来,财务报表审计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是合法性、公允性。完成合法性目标需要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报表的认定进行再认定,管理当局对报表的认定反映在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三方面,审计对三个方面认定的再认定是通过具体审计目标完成的。可以说,管理当局的认定决定了审计的具体目标。例如,①与各类交易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主要有:发生认定审计具体目标、完整性目标、准确性目标和截止分类目标等;②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主要有:存在目标、权利与义务目标、完整性目标、计价与分摊目标等;③与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主要有: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完整性目标等。它们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那么,对上述目标列示的不同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审计目标体系论。
1.一元审计目标论
审计目标不分层次,用一一列举的方式,排列审计应当达到的目标。比如,上述分析中,将与各类交易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和与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逐一列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一方式使得审计目标比较清晰,便于社会公众监督审计目标的完成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不足,主要是目标的列示不能有遗漏。如果列出的审计目标不完整,就会出现审计“真空”区域,使得审计结果偏离实际。同时,这种方式是将审计目标单独列出,目标之间缺乏系统性分析,容易出现重复审计。
2.二元审计目标论
二元审计目标论是将审计目标划分为两个层次: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经典的《蒙哥马利审计学》中,就将审计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并指出总体目标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社会对审计的总体要求;审计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审计具体目标有助于审计人员审计范围的明确以及审计具体方法的选择。比如,上述财务报表审计的合法性目标、公允性目标定义为总体目标,而将与各类交易相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和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定义为具体审计目标。可以看出,总体审计目标只是明确了审计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具体审计目标才真正指导着审计的实践。
3.三元审计目标论
2004年,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指出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有四类目标,分别是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目标。内部控制的这一变化带动了审计的变化。也就是说,审计不仅鉴证企业报告目标和合法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关注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更要关注企业高层次的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审计职能不断深化的标志。因此,在审计目标体系中,增加对经济组织战略目标的鉴证层次,这也符合当前审计“免疫功能”论的观点。审计目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审计的最终目标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一致,称之为审计的战略目标;直接目标是审计行为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要达到的总体要求,称之为审计总目标;具体目标是实施审计行为要达到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将审计目标与之相联系,更能体现出审计功能的不断深化。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