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石炭井矿区

石炭井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面积约672平方公里。包兰铁路经过本区东测,平汝支线由平罗车站经马莲滩、石炭井、呼鲁斯太至汝箕沟矿,距包兰铁路的平罗车站36km。公路北达三道坎、吉兰泰和盐池,西经呼鲁斯太矿区至巴音浩特,南连沿山公路(110国道),交通方便。 矿区共分三个区:呼鲁斯太区石炭井区和马连滩区。本区为中山丘陵地形,海拔1300~2400米。 各矿亦有公路相联,交通便利。

石炭井矿区基本信息

石炭井矿区煤层与煤质

石炭井矿区含煤十一层,其中可采煤层(七、九、十三)及局部可采煤层(六、八、十一、十二)共七层,第九层煤煤厚5.61~17.28m,为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属稳定~较稳定型,但结构复杂。

本区煤种具明显带状分布特点,煤种自北向南,由气煤带依次进入肥煤带,焦煤~瘦煤带,贫煤~无烟煤带。

呼鲁斯太区:煤系在乌兰井田最厚,平均317米,含煤20余层,可采16层,总厚30.74米。煤系地层向南变薄,煤层稳定性降低,可采层减少,煤层厚度减薄。

百灵井田煤系厚258米,含可采煤层13层,平均总厚20.68米。

巴音井田煤系厚257米,可采煤层6层,平均总厚14.13米。羊虎沟组含煤20余层,平均总厚5米。仅26、27、28三层局部可采,平均总厚1.88米。煤类以焦煤为主,其次是瘦煤、肥煤和气煤,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一般由浅而深,由北而南变质程度加深。山西组各煤层属富灰、低硫、低磷煤,大原组煤层为低~富灰、中~富硫、低磷煤。

石炭井区:煤系地层平均厚290.79米,含业20余层,平均总厚39.38米,可采煤层5~11层,平均厚18.02~33.74米。

煤类以焦煤为主,山西组煤层为中灰、低硫、中磷煤,太原组煤层为中灰、中~富硫、低磷煤。

马莲滩区:煤系总厚约260米,共含煤16层,煤层平均总厚15.80米,可采3层平均总厚12.33米。煤类均属无烟煤。山西组煤为高灰、低硫、中磷煤,太原组煤层为中灰、高硫、低磷煤。

石炭井煤质表

煤层名称

煤层厚度(米)

最小~最大

一般

层间距

(米)

煤层结构

煤层

稳定性

煤质(一般值)

煤类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全硫

St,d(%)

发热量

Qgr,daf

(MJ/Kg)

山西组

0-5.81

1.11

14.75

中等

不稳定

24.00

22.40

0.41

27.04

0.10-9.89

3.42

复杂

较稳定

22.88

23.37

0.55

26.50

20.14

0.69-16.15

7.00

//

//

24.40

22.24

0.52

26.26

//

18.25

0.81-16.52

5.72

//

//

23.70

23.19

0.58

25.84

焦,肥

20.10

太原组

0.12-2.80

0.80

简单

//

20.52

27.52

1.57

29.61

焦,肥,瘦,贫

45.92

0-3.65

1.50

//

稳定

8.52

20.97

1.70

32.93

焦,肥

5.40

0-5.01

1.24

//

//

10.49

20.35

2.31

31.75

焦,肥,瘦,贫

21.84

0.48-21.63

7.28

复杂

较稳定

18.76

19.99

2.05

28.85

焦,瘦,肥,贫

查看详情

石炭井矿区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分娩

  • 窑变1200X6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1200X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3D材MCM狮山黄岩

  • 600×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1200X6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600X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片)

  • 码方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块

  • 江门市2022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块

  • 江门市2022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片)

  • 码方
  • 阳江市2022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片

  • 码方
  • 阳江市海陵岛区2022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6%水稳周加固

  • 6%水稳周加固
  • 5644m³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20
查看价格

格栅

  • 格栅
  • 1台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01
查看价格

  • 标准手
  • 36个
  • 3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6-19
查看价格

溢流

  • Ф800HDPE成品
  • 1个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12
查看价格

分流

  • Ф800mm HDPE成品
  • 1座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10-11
查看价格

石炭井矿区开采条件

1、松散地层特征:第四系冲、洪积物厚0~20米左右,由黄土、砂、砾石组成。

2、煤层顶底板岩性:顶板分中粒砂岩,细粒砂岩及石灰岩、泥岩和砂质泥岩。中细粒砂岩饱水时抗压强度>400Kg/cm2,灰岩饱水时抗压强度大于900Kg/cm2故稳定性良好,粉砂岩、泥岩则抗压强度较差。

3、瓦斯、煤尘、自燃;呼鲁斯太、石炭井区矿井均为一级瓦斯矿,向深部可增至二级瓦斯矿,马莲滩区属三级至超级瓦斯矿。呼鲁斯太区、石炭井区煤尘均有爆炸性。马莲滩区煤层无爆炸性危险。各区煤层均能自燃。

查看详情

石炭井矿区概况

石炭井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平(罗)~汝(箕沟)支线贯穿矿区,距包兰铁路的平罗车站36km。公路北达三道坎、吉兰泰和盐池,西经呼鲁斯太矿区至巴音浩特,南连沿山公路(110国道),交通方便。

矿区内电力主要靠大武口火电厂,以110千伏输电线路与石嘴山火电厂、青铜峡水电厂所构成的电网供电,电力充沛。

石炭井区用水取自大磴沟立水源地;呼鲁斯太区取自宗别立水源地;马列莲滩区可暂在西沟,马莲滩沟中载流供水。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28℃,年平均降水量150~272.6毫米,最大风力达10级,冻土深度一般0.7米。

查看详情

石炭井矿区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石炭井矿区地质

本区主体为开阔且不对称的向斜构造,轴向15°向斜北部闭合,向南东倾伏,东翼平缓、西翼陡峭,北部被别斯胡图横断层所切,南止大磴沟逆断层,西被勃力海带逆断层切割,构成本区自然边界。全区南北长不足10km,东西宽近9km,面积约90km。东部跨越石炭井背斜和李家沟断层后至李向沟向斜含煤地层出露。南部靠近大断层附近的次级断层与褶皱比较发育,使得煤层连续性遭到破坏。

(一)太古界贺兰山群(Arhl):岩性为花岗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厚度不详。

长城系(Ch):灰白色石英砂岩,底部有10~20米灰绿、棕红色浅变质泥岩及石英岩,厚度不详。

寒武系(∈):上部为薄层状灰绿色钙质泥岩夹灰色薄层状石灰岩,具鲕粒、竹叶状,厚约115~250米;下部由紫红、灰绿色泥岩、薄层石灰岩组成,厚约134~252米。

石炭系(C)

中统羊虎沟组(C2y):以灰白色石英砂岩、黑色泥岩为主,夹灰岩及薄煤,一般不可采。仅呼鲁斯太含可采煤层。厚0.2~6.30米。

上统石炭系(C3t):为灰白色粗~粉砂岩及灰黑色细、粉砂岩、泥岩,夹灰岩及煤层。石炭井区含煤8~15层,可采3~7层,可采含煤系数4.3~15.1%,马莲滩区含煤12层,可采2层,可采含煤系数5.2%,呼鲁斯太区含煤16~25层,可采含煤系数3.1~6.9%。厚48.40~220米。

二叠系(P)

下统山西组(P1s):上部为黄绿、灰绿、灰黑色粗~粉砂岩,泥岩平薄煤,下部为灰白、灰黑色粉砂岩、粗砂岩、泥岩。煤层多位于中下部。石炭井区含煤3~6层,可采2~4层;可采含煤系数11.7~17.4%,马莲滩区含煤4层,可采1层,可采含煤系数13.5%;呼鲁斯太区含煤3层,可采2~3层,可采含煤系数10.9~15.8%。厚30~150米。

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和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部为一套黄绿、灰绿色粗砂岩;下部为黄绿、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细砂岩及粉岩夹薄煤数层,偶具可采厚度,底部为杂色厚层粗砂岩。厚150~643米。

上统石千峰组(P2sh):上部以紫红色粗砂岩为主,下部为黄绿色粗砂岩及紫红色砂岩,底部为杂色砾岩。总厚约408~760米。

三叠系(T)

中统纸坊群(T2z):以浅灰绿色粗粒厚层砂岩为主,厚度>1000米。

上统延长群(T3y):为厚层灰绿色含砾粗砂岩间夹薄层暗紫色粉砂岩。总厚>3000米。

第四系(Q):由黄土、砂土、风成砂、砂砾、砾石和角砾组成,一般厚0~20米。

(二)构造

矿区主要构造系由走向北东的复式褶皱和断裂组成。由西向东有呼鲁斯太向斜~马莲滩向斜及李家沟单斜。向斜一般开阔,东翼倾角20。~30。,西翼大部被逆冲断层所破坏,倾角变陡。在石炭井和马莲滩区的连结部位及呼鲁斯太区的南段还见有断面南倾,向北逆冲的东西向逆断层,破坏了近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

查看详情

石炭井矿区储量

1953~1965年该区进行勘探,除西翼井田为普终勘探外,其它井田均为精查勘探程度,勘探面积20.0km,累计探明各级储量为3.2667亿吨。截止到2007年底保有储量1.9023亿吨。

石炭井区;有生产矿井5处,核定设计能力376.6万吨/年,保有储量总数90350.2万吨。其中,生产矿井保有储量45358.9万吨。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31130.7万吨,可供进一步勘探储量13860.6万吨。

矿区或勘探区名称

类别

面积

(平方公里)

勘探程度或设计能力

(万吨/年)

煤类

92年末保有储量(万吨)

储量计算深度(米)

表内

表外

合计

48.2

376.6

90350.2

石炭井区

一矿

3.6

66.6

焦,瘦,贫

8536.6

500

二矿

3.4

100.0

肥,焦,瘦,贫

9085.7

500

三矿

3.3

75.0

肥,焦

3076.8

600

四矿

1.9

45.0

//

811.0

300-500

小计

12.2

286.6

21513.1

菜园沟井田

0.8

精查

肥,焦,瘦

891.5

300

陶思沟井田

0.9

精查

瘦,贫

2086.9

600

西部井田

0.4

普终

气,肥,焦

736.6

500

小计

2.1

4715.0

马莲滩区

浸水沟井田

4.3

详终

无烟

7636.6

600

大枣沟井田

4.0

普终

无烟

4500.9

600

武当庙井田

0.4

普终

无烟

286.2

350

小计

8.7

12423.7

呼鲁斯太区

乌兰矿

8.1

90.0

气,肥,焦

23845.8

600

小计

8.1

90.0

23845.8

百灵井田

11.4

精查

焦,瘦,贫

21792.6

600

巴音井田

3.2

精查

瘦,贫,无

5359.7

600

五勘探区

2.5

普终

700.3

350

小计

17.1

27852.6

预测区名称

面积

(平方公里)

预测储量(万吨)

合计

300米以内

300-

600米

600-1000米

1000-

1500米

1500-

2000米

其中

可靠

可能

推断

合计

378.5

997700

70100

160300

208000

221600

313500

316300

573800

107600

石炭井预测区

14.7

54700

23900

20800

10000

54700

马莲滩预测区

183.7

328000

25900

75700

69100

61100

72000

71200

149200

107600

呼鲁斯太预测区

69.1

190400

16800

47300

54600

71700

190400

苏峪口

120.0

424600

44200

43900

70800

95900

169800

424600

查看详情

石炭井矿区文献

空气钻井在火烧山石炭系的应用 空气钻井在火烧山石炭系的应用

空气钻井在火烧山石炭系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188KB

页数: 3页

新疆油田石炭系以火成岩为主,岩性坚硬,可钻性差。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沙帐断褶带火北掩覆带的石炭系较为发育,石炭系地层厚度大(1000-2500m不等),且该区块孔洞、裂缝发育,使用常规泥浆钻进,火北1、火北2及火北3井多次发生井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在该区块试验空气钻井有效地提高了钻井速度,为该区块的钻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火烧山北部石炭系推覆体气体钻井技术 火烧山北部石炭系推覆体气体钻井技术

火烧山北部石炭系推覆体气体钻井技术

格式:pdf

大小:188KB

页数: 5页

火烧山北部(简称火北)石炭系推覆体厚度超过1 000m,机械钻速低,为了提高钻速,在火北021井和火北022井进行了气体钻井技术试验。为了确保气体钻井的顺利实施,利用邻井钻井/测井资料建立了地层三压力剖面,根据地层三压力剖面进行了井眼稳定性评价,通过优选井身结构封隔不稳定地层,利用环空钻屑传输比计算最佳注气量。试验结果表明,火北地区石炭系推覆体适用于气体钻井技术,气体钻井的平均机械钻速达到5.37m/h,较邻井同井段常规钻井提高4倍左右,钻井周期大幅缩短。这表明,火北地区应用气体钻井技术可以提高钻速,能为加快该地区致密油的勘探进程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为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地层钻井提速积累了宝贵经验。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志》石炭井矿区分卷作品目录

封面

神化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志石炭井矿区分卷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志》编纂委员会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志》编辑部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志·石炭井矿区分卷》编纂人员

图片

石炭井矿区各单位位置图

石炭井矿区交通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右二)在石炭井矿务局大峰矿视察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左二)在太西洗煤厂考察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在大峰矿考察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右一)在石炭井矿务局考察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在石炭井矿务局大峰矿考察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右一)到石炭井矿务局考察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左三)在太西洗煤厂考察

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左三)在大峰矿考察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总经理于洪恩(左三)在石炭井矿务局调研

煤炭部部长王森浩(中)在石炭井矿区调研

庆祝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中央代表团副团长郭洪涛(左一)、王崇伦(右二)率领分团成员到石炭井矿区慰问广大职工和家属

自治区主席黑伯理(中)考察出口的太西煤

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右二)春节慰问加班生产的矿工

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左三)在太西洗煤厂调研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思忠(左二)在矿务局听取煤炭生产和职工生活情况的汇报

自治区主席白立忱(右二)走访矿区困难户

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中)在白芨沟矿井下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洛桑(左一)来石炭井矿务局考察共青团工作

1990年9月,庆祝矿务局建局30周年时,局老领导重返汝箕沟矿区,回忆当年创业时的情景

矿务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各矿、厂、处签订承包合同

石炭井矿务局(太西集团)办公大楼

石炭井矿务局工人文化宫

各类洗精太西煤

太西乌金

活性炭

太西煤加工的主要产品

高温电锻料

瓦斯碳黑

石炭井一矿外景及石炭井二矿副立井

石炭井三矿工业区

白芨沟矿运输大巷

大峰矿露天剥离

乌兰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大武口洗煤厂夜景

太西洗煤厂外景

总机修厂办公楼

外商考察太西煤

出口的太西煤在港口

铁合金厂

碳素厂

矸石电厂

地毯厂

农场丰收的小麦

枸杞挂枝

鸵鸟养殖

喜摘葡萄

农场鱼湖

单身职工宿舍楼

矿区食堂

福利楼烘干室

煤炭职工医院外景

医护人员查房

石炭井职工医院手术室

煤炭职工大学

矿区中学运动会

欢度“六一”儿童节

矿务局幼儿园

幼儿体操

幼儿舞蹈训练

总机修厂正在进行的游泳运动会

矿区歌舞团

跳水比赛

节日舞龙

参加评审会人员合影

石炭井矿区分卷编纂人员合影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矿区概况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位置与交通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三节 气候特征

第二章 矿区与井田范围

第一节 矿区范围

第二节 井田范围

第三章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一节 煤田地质

第二节 地质勘探

第三节 矿区测绘

第二篇 矿井建设

第一章 工程设计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矿区规划

第三节 矿井及配套设计

第四节 地面建筑设计

第二章 矿区基本建设

第一节 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施工工艺

第三节 矿井建设

第四节 矿区配套工程建设

第五节 煤炭洗选加工

第三篇 煤炭生产

第一章 矿井生产

第一节 掘进

第二节 采煤

第三节 露天开采

第四节 矿井地质测绘及补充勘探

第五节 生产辅助系统

第二章 煤炭生产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组织

第二节 采掘工作面管理

第三节 生产调度管理

第四节 生产技术管理

第五节 三个煤量管理

第六节 产品质量管理

第七节 矿井通风管理

第八节 机电设备管理

第九节 运输设备管理

第三章 矿井延深与新区开拓

第一节 矿井延深

第二节 新区开拓

第三节 矿井改扩建

第四节 老矿井挖潜与技术改造

第四章 煤矿安全与环保

第一节 安全管理

第二节 安全检查与安全活动

第三节 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四节 安全生产状况

第五节 矿井自然灾害预防与治理

第六节 矿山救护

第七节 环境保护

第五章 煤炭洗选

第一节 煤炭初选

第二节 焦精煤洗选

第三节 无烟煤洗选

第四篇 企业管理

第一章 机构和体制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体制

第二章 企业整顿和改革

第一节 调整和整顿

第二节 改革

第三章 计划与统计

第一节 机构和体制

第二节 种类和内容

第三节 编制审查

第四节 贯彻执行和检查分析

第五节 修改和调整

第六节 统计

第四章 煤炭运销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第二节 煤炭销售

第三节 外运煤装车计量及铁路专用线管理

第四节 煤炭出口与价格

第五章 物资供应

第一节 机构和体制

第二节 计划、订购、分配和定额管理

第三节 物资消耗与储备

第四节 仓库设施与管理

第五节 物资价格和现代化管理

第六节 坑木和坑木代用

第七节 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

第六章 劳动工资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三节 劳动管理

第四节 人事管理

第五节 工资管理

第六节 定额管理

第七节 各种津补贴

第八节 奖励制度

第九节 社会保险

第七章 财务与审计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财务管理和核算体制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第四节 流动资金管理

第五节 专项资金管理

第六节 成本管理

第七节 审计

第八章 档案管理

第一节 机构人员及设施

第二节 档案工作

第九章 法律顾问

第一节 机构人员

第二节 业务范围及工作

第五篇 多种经营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章 工副业

第一节 小煤矿

第二节 机电

第三节 煤炭深加工

第四节 冶炼

第五节 发电

第六节 轻工业

第七节 建材

第八节 服务业

第三章 农林副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林业

第三节 农副业

第六篇 科学研究

第一章 科研机构及管理

第一节 科研机构

第二节 科研管理

第二章 科技进步与应用

第一节 煤炭开采技术进步

第二节 科技发明与推广应用

第三节 计算机管理与应用

第三章 计量与能源

第一节 计量

第二节 能源

第四章 科技团体与科技交流

第一节 科技情报与交流

第二节 学术团体与活动

第三节 著作刊物及成果

第七篇 教育与卫生

第一章 职工教育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在职培训

第三节 学历教育

第四节 普法教育

第二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发展

第二节 石炭井煤矿技工学校

第三节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第三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体制

第二节 在校学生

第三节 教职工

第四节 教育教学

第五节 教育设施及经费

第四章 医疗卫生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医疗机构

第三节 医疗队伍

第四节 医疗技术与设施

第五节 职业病防治

第六节 卫生防疫与爱国卫生运动

第七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第八节 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篇 职工生活福利

第一章 机构设置及管理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第二章 福利设施及绿化

第一节 职工食堂

第二节 澡堂

第三节 职工宿舍

第四节 幼儿园

第五节 环境绿化

第三章 职工住房及房改

第一节 职工住房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

第四章 水电暖管理

第一节 供水

第二节 供电

第三节 供(煤)暖

第九篇 党群工作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党委班子建设

第二节 组织工作

第三节 宣传工作

第四节 统战工作

第五节 纪检监察工作

第二章 精神文明创建

第一节 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成果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落实政策

第一节 “双反”运动

第二节 “社教”运动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第四节 落实政策

第四章 工会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第二节 工会代表大会

第三节 日常活动

第四节 生活福利保障

第五节 班组建设

第六节 群众安全监督组织及活动

第七节 职工文体活动

第八节 女工工作

第五章 共青团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三节 少先队

第六章 武装工作

第一节 机构与民兵组织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军事训练

第四节 人防工程

第五节 征兵及优抚

第六节 民兵作用

第七章 治安保卫

第一节 机构与任务

第二节 生产保卫

第三节 案件侦破

第四节 综合治理

第五节 经济民警

第六节 治保会

第七节 消防工作

第八节 户籍管理

第十篇 主要矿厂(公司)简介

一矿

二矿

红梁煤业公司(三矿)

乌兰矿

白芨沟矿

大峰露天矿

大武口洗煤厂

太西洗煤厂

矿机公司(总机修厂)

太西建安公司(工程处)

第十一篇 人物与荣誉

第一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传略

第二节 人物简介

第三节 领导名录

第四节 历年工亡职工名录

第五节 代表

第二章 荣誉

第一节 先进集体

第二节 先进个人

附录

企业名称变更及体制改革文件

重大制度改革文件

企业破产文件

后记

版权页 2100433B

查看详情

陕西省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吴堡矿区横沟井田勘探报告成果信息

成果登记号

20100131

项目名称

陕西省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吴堡矿区横沟井田勘探报告

第一完成单位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主要完成人

陈磊、高满忠、王卫东、张志海、高春华、付刚

研究起始日期

2004-03-01

研究终止日期

2007-02-01

主题词

石炭二叠纪;横沟井田;勘探

任务来源

横向委托;

查看详情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志》石炭井矿区分卷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系统真实地反映石炭井矿区45年来的发展历史。本志为石炭井矿区第一部企业志,内容上起1958年,下限2002年年底;对1958年以前的某些工作背景性资料,在概述和相关篇章中作相应上溯。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