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水文学概论

《水文学概论》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红亚、吕明辉。本书着重理论阐述,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和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为人类服务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 

水文学概论基本信息

水文学概论目录

绪论

一、水文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

二、水文学的发展

三、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和水文学的研究方向及方法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第一节 水循环概述

一、水循环基本过程

二、水循环的类型

三、水循环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 水量平衡

一、水量平衡概述

二、通用水量平衡方程

三、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四、研究水量平衡的意义

第二章 降水

第一节 降水的形成和分类

一、降水的形成

二、降水的分类

第二节 降水特征及表示方法

一、降水的基本要素

二、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降水量的确定

一、降水量的测量

二、区域降水量的计算

三、间接推估区域降水量——雷达测雨和卫星遥感测雨

第四节 降水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气旋、台风途径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三、地形的影响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蒸发

第一节 蒸发过程或其机制

一、水面蒸发过程或其机制

二、土壤蒸发过程或其机制

三、植物散发(蒸腾)过程或其机制

第二节 蒸发量的确定

一、水面蒸发量的确定

二、土壤蒸发量的确定

三、植物散发量的确定

四、流域总蒸发量的确定

第三节 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

一、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

二、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

三、影响植物散发的因素

四、流域总蒸发的分布

第四章 下渗

第一节 下渗的物理过程

一、下渗过程的阶段

二、下渗水分的垂向分布

三、土壤水分的再分布

四、下渗要素

第二节 下渗的确定

一、下渗的测定

二、下渗率或下渗量的计算

第三节 影响下渗的因素

一、降水

二、土壤

三、植被

四、地形

五、人类活动

第五章 径流

第六章 河流

第七章 河流泥沙

第八章 湖泊

第九章 沼泽

第十章 河口

第十一章 地下水

参考文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水文学概论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RTU(水文信息采集仪)

  • YDJ-1
  • 13%
  • 潍坊大禹水文科技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级弹性水文

  • 品种:外墙乳胶漆;容量:20kg/桶;类型:乳胶漆系列
  • kg
  • 银塔
  • 13%
  • 天津银塔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态透水文化石

  • 品种:文化石;厚度(mm):50;颜色:常规色;规格(mm):300×150×50;说明:一类,常规色.表面晶体细颗粒;强度(MPa):≥5
  • m2
  • 千然
  • 13%
  • 四川千然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态透水文化石

  • 品种:文化石;厚度(mm):50;颜色:常规色;规格(mm):300×300×50;说明:一类,常规色.表面晶体细颗粒;强度(MPa):≥5
  • m2
  • 千然
  • 13%
  • 四川千然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态透水文化石

  • 品种:文化石;厚度(mm):50;规格(mm):300×300×50;说明:二类.3D喷墨打印图案,文字,logo等,表面细腻微颗粒;强度(
  • m2
  • 千然
  • 13%
  • 四川千然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文学教室"牌

  • 1、规格:500×200mm;2、1.5mm304#不锈钢板激光切割焊点打磨折型基层刮灰处理内外做环氧铁锌底漆后烤白色汽车漆3、其他见附图纸《内装区域-教室名牌》
  • 1个
  • 1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8-10
查看价格

水文遥测软件

  • 15点网络版,与当地现有软件一致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8-25
查看价格

河道水文监测

  • 具体参数详图纸
  • 1台
  • 2
  • 精讯畅通、上海瑾熙、蓝居、霍尼韦尔、西门子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3
查看价格

"文学教室"牌

  • 1、规格:500×200mm2、1.5mm304#不锈钢板激光切割焊点打磨折型基层刮灰处理内外做环氧铁锌底漆后烤白色汽车漆3、其他见附图纸《内装区域-教室名牌》
  • 1个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8-06
查看价格

水文科普宣传栏

  • 10600×1540mm
  • 3m²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14
查看价格

水文学概论简介

本书主要着重于基础理论的阐述。除绪论外共分十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水文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以及水文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了降水、蒸发、下渗、径流这几个水循环的基本环节;第六章、第七章则重点介绍了河流和河流泥沙;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湖泊、沼泽、河口和地下水及其水文特征。

本书为高等院校地理或环境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用书,同时也可做研究生或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查看详情

水文学概论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水文学概论文献

供水水文地质学补充的水文学内容 供水水文地质学补充的水文学内容

供水水文地质学补充的水文学内容

格式:pdf

大小:7KB

页数: 1页

1. 3. 2 径流 径流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和水均衡的基本要素,系 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 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 因此, 径流可分为 地表径流 和地下径流 ,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据统计,全球大陆地区年平均有 47 000km 3 的水量通过径流返回海洋,约占陆地降水量 的40%。这部分水量大体上是可资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 五段。 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 可以分为 若干个 水情特征时期 ,如汛期、平水期、 枯水期 或冰冻期 。 平均水位 是单位时间内水位的平均值。 平均高水位 与平均低水位 则是 各年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各自的平均值。 中水位 是一年中观测水位值的中值。 常水位 指一年中水位最常出现值。 河流各站的 水位过程线 上,上下游站在同一次涨落水期间 位相相同 的水位,叫相应水位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格式:pdf

大小:7KB

页数: 2页

工程水文学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且抽象,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程教学方法、授课手段及授课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及授课质量,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参考资料

1. 王红亚,吕明辉. 水文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邓绶林主编. 普通水文学(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3. 胡方荣, 候宇光. 水文学原理(一).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5.

4.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北大学地理系.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5. 黄锡荃主编. 水文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6. 陈志恺主编.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文与水资源分册.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7. A. K. Biswas, 1970. History of Hydrology,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8. A. K. Biswas, 1970. 水文学史 刘国纬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 W. Viessman JR, G.L. Lewis, J. W. Knapp, 1989. Introduction to Hydrology (Third Edi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New York

10. T. Davie, 2002. Fundamentals of Hydrology, Routledge, New York.

11. Dawei Han, 2010. Concise Hydrology, Concise & Ventus Publishing ApS

查看详情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课程大纲

01绪论(水文学概况)

0.1 水文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发展历程

0.2 水文学的性质、特点及与水资源的关系(1)

0.3 水文学的性质、特点及与水资源的关系(2)

02水循环

1.1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发生的内因及外因

1.2 水循环的类型(1)

1.3 水循环的类型(2)

03水量平衡

2.1 水量平衡概述和通用水量平衡方程

2.2 海洋水量平衡方程和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2.3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04降水

3.1 降水的形成和分类

3.2 降水的基本要素

3.3 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

3.4 降水量的确定(1)

3.5 降水量的确定(2)

3.6 降水的影响因素(1)

3.7 降水的影响因素(2)

05蒸发

4.1 蒸发过程和机制

4.2 蒸发量或蒸发速率的确定(1)

4.3 蒸发量或蒸发速率的确定(2)

4.4 蒸发量或蒸发速率的确定(3)

4.5 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1)

4.6 影响蒸发的因素和流域总蒸发的分布(2)

4.7 流域总蒸发的分布

06下渗

5.1 下渗的物理过程(1)

5.2 下渗的物理过程(2)

5.3 下渗的确定

5.4 影响下渗的因素

07径流

6.1 径流的形成过程(1)

6.2 径流的形成过程(2)

6.3 径流的形成过程(3)

6.4 径流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6.5 影响径流的因素(1)

6.6 影响径流的因素(2)

6.7 影响径流的因素(3)

6.8 影响径流的因素(4)

08河流

7.1 水系和河流(1)

7.2 水系和河流(2)

7.3 水系和河流(3)

7.4 河流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7.5 河流的水情要素(1)

7.6 河流的水情要素(2)

7.7 河流的水情要素(3)

7.8 河流的水情要素(4)

7.9 河流的正常年径流量

7.10 河流的补给(1)

7.11 河流的补给(2)

7.12 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1)

7.13 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2)

7.14 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3)

7.15 河流径流的年内变化(1)

7.16 河流径流的年内变化(2)

7.17 河流径流的年内变化(3)

7.18 洪水(1)

7.19 洪水(2)

7.20 洪水(3)

7.21 枯水(1)

7.22 枯水(2)

09河流泥沙

8.1 河流泥沙的来源(1)

8.2 河流泥沙的来源(2)

8.3 河流泥沙的特性

8.4 河流泥沙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8.5 河流泥沙的运动(1)

8.6 河流泥沙的运动(2)

8.7 河流泥沙的运动(3)

8.8 河流泥沙的运动(4)

8.9 河流泥沙的运动(5)

8.10 河流的总输沙量

8.11 影响泥沙数量的因素(1)

8.12 影响泥沙数量的因素(2)

8.13 影响泥沙数量的因素(3)

8.14 影响泥沙数量的因素(4)

10湖泊

9.1 湖泊概说(1)

9.2 湖泊概说(2)

9.3 湖泊的水量平衡和调蓄作用(1)

9.4 湖泊的水量平衡和调蓄作用(2)

9.5 湖水的运动(1)

9.6 湖水的运动(2)

9.7 湖水的运动(3)

9.8 湖水的运动(4)

9.9 湖水的运动(5)

9.10 湖水的运动(6)

9.11 湖水的运动(7)

9.12 水库(1)

9.13 水库(2)

9.14 水库(3)

9.15 水库(4)

9.16 水库(5)

11沼泽

10.1 沼泽的形成(1)

10.2 沼泽的形成(2)

10.3 沼泽的形成(3)

10.4 沼泽的类型(1)

10.5 沼泽的类型(2)

10.6 沼泽的水文特征(1)

10.7 沼泽的水文特征(2)

10.8 沼泽的水文特征(3)

12河口

11.1 河口

11.2 河口区的范围和分段(1)

11.3 河口区的范围和分段(2)

11.4 河口的类型

11.5 河口的水文特性(1)

11.6 河口的水文特性(2)

11.7 河口的水文特性(3)

11.8 河口区的泥沙(1)

11.9 河口区的泥沙(2)

13地下水

12.1 地下水的贮存(1)

12.2 地下水的贮存(2)

12.3 地下水的贮存(3)

12.4 地下水的贮存(4)

12.5 地下水的贮存(5)

12.6 地下水的贮存(6)

12.7 地下水的贮存(7)

12.8 地下水的分类(1)

12.9 地下水的分类(2)

12.10 地下水的分类(3)

12.11 地下水的分类(4)

12.12 地下水的分类(5)

12.13 地下水的运动(1)

12.14 地下水的运动(2)

12.15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1)

12.16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2)

12.17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3)

12.18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4)

12.19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5)

12.20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6)

14水资源概论

13.1 水资源的特性(1)

13.2 水资源的特性(2)

13.3 水资源的特性(3)

13.4 水资源的特性(4)

13.5 水资源的特性(5)

13.6 水资源的特性(6)

13.7 水资源的特性(7)

13.8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1)

13.9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2)

13.10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3)

13.11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4)

13.12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5)

13.13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6)

查看详情

水文学水文学

水文学水的出现

地球表层的水由地球内部逸出,经过约35亿年的积聚和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水圈。水圈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岩石圈的面貌,使大气圈中的现象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导致生物圈的出现。因此,水的出现和水圈的形成,是地球自然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水文学研究领域

水文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从大气中的水到海洋中的水,从陆地表面的水到地下水,都是水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水圈同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地球自然圈层的相互关系,也是水文学的研究领域;水文科学不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质,不仅研究现时水情的瞬息动态,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预测它未来的变化趋势。

陆地上的水量虽然只约占全球总水量的3.5%,但淡水几乎都分布在陆地。整个人类生活在陆地,最复杂的水文过程也发生在陆地,因此对陆地上的水的研究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陆地水文学是水文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关海洋和大气中的水文知识,现已分别归入海洋学和大气科学的范畴里了。

水文学学科内容

水文学与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广义的水文学可分为水文气象学、海洋水文学和陆地水文学。水文气象学主要研究大气中水汽的变化规律,包括大气中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以蒸发、凝结、降水为主要方式的大气与下垫面的水分交换,是水文学与气象学的边缘学科。海洋水文学主要研究海洋的水文现象,包括波浪、潮汐和海流等,属海洋学的内容之一。陆地水文学主要研究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水文现象和运动规律。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已形成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等分支。陆地水文学中直接为工业、农业、交通等生产部门服务的内容称为应用水文学。狭义的水文学通常指陆地水文学和应用水文学。

水文学研究方法

概括为:①成因分析法。即以收集水文站网的大量实测资料及室内试验资料为基础,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物理机理和相互关系,建立水文现象与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或水文模型。②数理统计法。水文现象兼有确定性和随机性,可以把某些水文现象看作随机事件,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某些水文现象进行频率分析,推求各种频率(或重现期)的水文数据。③地区分析法。气候与自然地理条件具有地区性分布的特点,水文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地区相似性,因此可研究水文要素分类和分区的特征值或建立区域性经验公式,或绘制各种特征值等值线图和分区图。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