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数值传热学(numerical heat transfer)
数值传热学,又称计算传热学,是指对描写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控制方程采用数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求解的一门传热学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数值传热学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来在空间与时间坐标中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等),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 代替,通过一定的原则建立起这些离散点变量值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称为离散方程)。求解所建立起来的代数方程已获得求解变量的近似值。
数值传热学常用的数值方法
1.有限差分法
历史上最早采用的数值方法,对简单几何形状中的流动与换热问题最容易实施的数值方法。其基本点是:将求解区域中用于坐标轴平行的一系列网格的交点所组成的点的集合来代替,在每个节点上,将控制方程中每一个导数用相应的差分表达式来代替,从而在每个节点上,形成一个代数方程,每个方程中包括了本节点及其附近一些节点上的未知值,求解这些代数方程就获得了所需的数值解。
2.有限容积法
将所计算的区域划分成一系列控制容积划分为一系列控制容积,每个控制容积都有一个节点做代表。通过将守恒型的控制方程对控制容积坐积分导出离散方程。在导出过程中,需要对界面上的被求函数本身及其一阶导数的构成做出假定,是目前流动与换热问题的数值计算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3.有限元法
把计算区域划分为一系列原题(在二维情况下,元体多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由每个元体上去数个点作为节点,然后通过对控制方程做积分来获得离散方程。有限元法最大的优点是对不规则区域的适应性较好。但计算的工作量一般要比有限容积法大,而且在求解流动与换热问题是,对流项的离散处理方法及不可压缩流体原始变量法求解方面没有有限容积法成熟。
4.有限分析法
由陈景仁教授在1981年提出。在这种方法中,也像有限差分法那样,用一系列网格线将区域离散,所不同的是每一个节点与相邻4个网格(二维)问题组成计算单元,即一个计算单元由一个中心节点与8个l 邻点组成。在计算单元中把控制方程中的非线性项局部线性化,并对该单元上未知函数的变化型线作出假设,把所选定型线表达式中系数和常数项用单元边界节点上位置的变量值来表示,找出其分析解。然后利用其分析解,得到该单元中点及其边界上的位置值的代数方程,即单元中点的离散方程。
实验传热学、分析传热学、计算传热学、工程传热学、微尺度传热学、生物传热学
数值传热学,主要由20世纪中叶,S.V. Patankar和D.B.Spalding 等人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所提出。E.M.Sparrow对数值传热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国内比较知名的学者是陶文铨教授。
这三个号称是制冷的三大基础课,缺一不可。但是如果非得选一个出来的话,我觉得是热力学吧。因为热力学的卡诺循环是制冷循环的基础,当然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制冷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可能会有变化。但是目前冰箱和空...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
网上有教程下载的,比如宏胜资源网
由于实验方法或分析方法在处理复杂的流动与换热问题时,受到较大的限制,例如问题的复杂性,即无法做分析解,也因为费用的昂贵而无力进行实验测定,而数值计算的方法正具有成本较低和能模拟复杂或较理想的过程等优点,数值传热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20年来,计算机硬件工业的发展更为数值传热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数值模拟对流动与传热过程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传热学论文
1 污水源热泵系统中换热器内防除污垢的强化传热技术 刘超杰 (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热能 1201 班 学号: 20121701) 摘 要:在污水源热泵中,由于污水水质的特殊性,容易导致系统中与污水接触的换热器的 堵塞与结垢。 这些因素会大大降低换热效率, 增加流动阻力, 从而影响着污水源热泵系统的 运行效果, 这已成为阻碍污水源热泵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 针对该问题, 本文介绍了污 水源热泵系统中换热器内除垢的工艺及各自的特点, 并总结了换热器内防除污设备的原理及 应用,实现多途径来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污垢热阻 换热器 除污技术 污水是指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污水水 温比较恒定,受气候及天气变化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热泵冷热源 [1] 。污 水源热泵是水源热泵的一种,它将污水作为热泵的热源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废 热,将
杨世铭(1925年1月5日—2017年2月4日),江苏无锡人,传热学专家,中国传热学教学的开拓者之一 。
陶文铨,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工程热物理学家、数值传热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433B
制冷低温设备与系统,冻结和冻干过程机理,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冷量储存及输送技术,制冷及低温系统的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模拟,制冷及低温工程的测量技术和测试设备,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节能。
基础理论课 现代数学方法概论,现代测试技术,制冷与低温技术,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制冷与空调应用新技术,动力工程学术报告,高等热工学,数值传热学。
专业课 制冷换热器传热强化,制冷系统测试与控制,制冷压缩机新技术,环保新工质,药品与食品冷冻干燥技术,药品与食品冷冻干燥技术,制冷与空调装置仿真,吸收吸附制冷原理及应用,热泵技术,食品冷冻冷藏装置。
课程设置应体现加强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本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相关一级学科中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