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邹其昌主编的《设计学研究(2015)》的宗旨与价值,就在于对设计智慧的系统探索。而探索包括两个互动的历史过程:回顾与创新。回顾包含着设计智慧的历史积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律,但回顾和总结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创新;创新蕴含着历史智慧的发现、传承与发展,是人类“日日新”的本质特征。因此,本书的特色就在于总结设计历史智慧开创设计未来。其中,特别栏目重在以某一主题回顾与总结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建设问题;其他栏目侧重于探索设计发展的未来问题,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添砖加瓦,贡献设计智慧。 邹其昌,男,1963年12月生,湖北荆州人,文学硕士(湖南师大),哲学博士(武汉大学),设计学博士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艺术学教授、设计学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中国设计理论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美学史》编写组核心专家,主要从事美学与设计学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主要招收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美学等学科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成或承担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发表美学、设计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作3部、古籍整理2部、译著1部,同时还主编《设计学研究》(大型设计学理论研究丛刊,已出2部)、《上海设计文化发展报告》(年度系列)等。2100433B
仿生设计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从仿生设计学为出发点来探讨仿生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分别详细论述了仿生设计的特点和仿生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希望以此来引起设计界的思考和重视,推动仿生设计的发展进步。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内容完整的独立课程,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积累,就该课程在城乡规划专业下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景观设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的结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设计水平。
组织设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组织的特征(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组织的特征分为内部特征和总体特征二类。组织的内部特征亦称为结构特征,包括专业化、标准化、正规化、集权化和等级系统等八个方面;而总体特征则是影响结构特征的组织环境,包括组织的规模、外部环境、技术、目标和战略四个方面。研究组织特征(或变量)间的关系,就是研究总体特征及其对结构特征的影响,这一影响反映了组织结构、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设计学同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心理学)有所不同。从分析层次上看,后者侧重于组织的微观研究,分析的单元是个人和团体。前者侧重于组织的宏观研究,其分析单元是组织整体。从研究对象上看,后者是个人和团体的认识、情感等心理差异,重点在于个人,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前者是组织和部门的结构行为规律,属于社会学范畴,其着眼在于社会系统。
《设计学研究(2012)》较客观地反映了国内设计史研究的格局,基本上代表了上海设计与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的前沿研究和最新成果,对于促进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和设计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其中,“上海设计研究”,主要涉及近现代上海地区的设计问题,包括近现代上海设计相关行业、产业资料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一些久已走出常人视线的资料重新纳入研究视线,以及近现代上海设计事务所与设计师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等;“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关照中国的设计史研究问题,包括对中国近代设计史写作问题的研究、近现代设计教育问题的发展研究、对设计史研究方法的再思考、对设计史研究中自身定位问题的思考等:“上海设计文化发展报告系列”,主要涉及2010年上海设计文化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其主旨在于为中国当代都市设计文化批评与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组织设计学的主题是理性组织(力求逻辑与秩序)与社会组织(无秩序、不确定)间的平衡、有机控制(松散的)与机械控制(严紧的)的选择以及管理层次。其研究内容具体表现为:
(1)组织的总体特征,着重探讨总体特征对结构特征的影响。①外部环境:其所研究的外部环境是其中同组织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称为组织子域,组织子域可据其简单——复杂维和动态——静态维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组织子域,要求以不同的内部结构管理系统同其相适应。②组织的技术,可分为组织层技术和部门层技术。前者据专业化程度可分为三类:连续大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后者据技术的可分析性分为四大类型,即常规技术、工程技术、非常规技术和手工艺,适宜不同类型技术的内部管理系统的特征各不相同。③规模,研究规模的大小对结构设计的影响。④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分为官方目标和经营性目标。前者只是为了表明组织的合法性,而后者才对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实现组织目标的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组织设计。
(2)组织结构形态——体现特征间具体关系的形式。着重讨论各种具体形式的条件、优劣及其构造方法。这些具体形态包括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结构、混合结构等。
(3)组织结构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变革和革新、信息与控制、决策过程、组织内的政治行为、部门间的关系与冲突等领域。
(4)组织设计的整合,主要研究战略、管理高层、公司文化和组织结构的整合,并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组织设计的动态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