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新栽母竹经过挖取、运输和栽植的过程,鞭根受到损伤,四季竹生长受到破坏。只有在土壤湿润又不积水的条件下,鞭根才可得到充足的水分,获得足够的空气,才有利于恢复生长发育。新栽四季竹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干燥,要适时适量浇水灌溉。而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必须及时排水。
新造四季竹竹林稀疏,林地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生,如不及时铲除,不仅消耗竹林的水分和养分,而且直接妨碍竹子生长,甚至发生病虫害。因此,新造竹林第1、2年除草2-3次,为诱鞭发笋,新竹林在郁闭前宜套种。第3年除草1-2次。通常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5-6月,第3次在8-9月。若每年进行1次除草松土,可在7-8月结合挖笋进行。整地的竹林可全面除草松土,松土深度为15-20厘米,将杂草翻人土中充作肥料。原来带状或块状整地的竹林可在母竹周围扩大松土垦覆范围,深度为30厘米,垦覆时挖掉树桩、石块、草根。2-3年内垦覆范围逐步扩大,达到连片全垦。
施肥季节与其他竹种有所不同,重点施好笋后肥,此时是越冬肥,以复合肥或厩肥为好。在3-4月施笋前肥,用复合肥撒林地结合松土除草。四季竹的笋期肥也很重要,可将尿素撒林地。施肥量应和竹林经营状态结合起来,集约经营高产出的竹林,施肥量应大,较粗放的竹林,施肥量可少些。
竹林成活后开始了行鞭或发笋,如栽竹时未施基肥,单靠土壤的自然肥力是不够的,需要及时施肥补充养分。合理的施肥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根据竹子生长需要以及造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缺什么补什么。一般来说,新造竹林各种肥料都可以使用,但应以土杂肥为主,如厩肥,堆肥,饼肥,或以草代肥,再混施适量的化肥,以提高肥效。迟效性的有机肥料在秋冬季施用,它既能增加林地肥力又可保持土温,对新竹的鞭芽越冬很有好处。而速效性的化肥、饼肥和人粪肥等应在春夏季施用,以便及时供给竹子生长需要。
四季竹母竹繁殖方法:
母竹选择:移栽母竹选择1-2年生的新竹、粗细以米径2厘米的竹子为宜。母竹应是分枝较低、枝叶茂盛、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健康母竹。
母竹挖掘:母竹选定后,在距母竹竹根40厘米的地方挖开土层,仔细找到该竹所连竹鞭。将竹鞭两侧开沟,暴露来鞭与去鞭,按来鞭长30厘米,去鞭40厘米切断,留枝4-5盘。再将母竹连同竹鞭一起掘起。四季竹竹林密度大,通常几株母竹靠近生长在同一条鞭上,挖取母竹时难以分开,可将2株或3株一块挖起,一块造林。
母竹运输:为防止宿土脱落和“螺丝钉”受损,远距离运输时需进行包扎。在挑运或抬运时,竹秆须成直立状。要尽可能减少运输时间。
一般来说,冬初至早春、梅雨季节是四季竹造林的适宜季节。种植穴密度每公顷1500-l800株,种植穴规格为长80厘米、宽60厘米、深50厘米。造林时,先将表土回填种植穴内与基肥搅拌,厚度10-15厘米,然后解除母竹根盘的捆扎物,将母竹放入穴内,根盘面与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壤紧实相接。然后浇“定根水”,进一步使根土密接,等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再覆土,在竹秆基部堆成薄馒头形。四季竹宜浅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盘表面比种植穴面低3厘米。在种植穴坡的上方和两侧100锄处开排水沟,以防积水烂鞭。在风大的地方需加支护架,以防风吹竹秆摇晃。
四季竹是亚热带地区稀有的夏秋竹笋,笋期5-10月,其中6-7月、9-10月是出笋旺期,供应期长,竹笋壳薄肉厚,味鲜美。 2100433B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1)圃地选择慈竹的育苗圃地要求土层厚度60cm以上,壤土或砂壤土,pH值5.0-7.5,排灌条件良好,肥力中等水平以上,土壤结构良好,地形平坦或坡度在10°以内的均匀坡地。四川地区的红壤、姜石黄壤由...
造林地的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都可以营造毛竹林。整地:熟地植竹只需在栽植点上掘挖栽植栽竹密度:毛竹造林密度应根据母竹来源,交通难易,搬运距离,劳力条件及要求成林快慢年限等情况决定。栽竹季节...
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和江西等省。 适生背风向阳,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在小溪两岸的冲积地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较为宜适,在海拔400米以下丘陵山脚或坡地均适宜生长,空气年均相对湿度80.5%。
浙江、江西、福建。
植物体木质化,体中所含的SiO2可高达70%,常呈乔木或灌木状。 竿高5米,直径2厘米;节间长约30厘米,幼时绿色无毛,无白粉,在有分枝一侧扁平;竿每节3分枝,其粗细近相等。
箨鞘绿色,疏生白色或淡黄色疣基刺毛,刺毛落后留有明显的凹痕及棕色小疣基,边缘具白色细纤毛;箨耳紫色或淡棕色,卵形或偶为镰形;表面具柔毛,边缘有直立弯曲的繸毛;箨舌紫色,截形,高约1.5毫米,边缘有紫色短纤毛;箨片绿色,阔披针形,基部向内收窄,先端渐尖,边缘具纤毛。
每小枝具3或4叶;叶鞘表面被白色细毛;叶耳紫色,鞘口繸毛通常发达;叶舌紫色,多少伸出,拱形或截形;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22毫米,两面均无毛或下表面粗糙,次脉6对,小横脉明显,呈长方格状。
总状花序具小穗1-4枚,花序柄纤细,其一部分或全部乃至下部的花序分枝均可为带有缩小叶的鞘状苞片所包覆;花序轴及分枝均光滑无毛;小穗长达6厘米,两侧扁,具小花4-9朵,第一小花常不孕,仅于外稃之内有极小的内稃;颖1或2,第一颖长5-8毫米,具5-9脉,纵脉常不甚明显,中脉及顶部具细柔毛,先端渐尖,第二颖如存在时则较大,7-11脉;外稃长16-18毫米,紫红色,具11-13脉,背面具微糙毛及易落的柔毛。腹面之上部亦被微柔毛,先端渐尖成芒状尖头;内稃背部2脊,脊上具长纤毛,顶端钝或微凹,脊间具5脉,脊外至边缘各有4脉;鳞被3,上部膜质具纤毛;雄蕊3,花药黄色,长4毫米;柱头2,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5-10月,花期5月。
北方室内文竹的栽培技术
文竹原产于非洲南部,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攀缘观叶草本植物,因其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又名云竹、云片竹、松叶草和刺天冬。文竹性喜温暖湿润、耐半荫,怕强光和低温,忌积水,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为合适,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多作盆栽,其体态优美,叶状枝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常年翠绿,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室内盆栽花卉之一,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室内有害气体[1]。
木棉的栽培技术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竹竿细小。
移栽;植鞭
庭园栽培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