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靠种子繁殖,并可用地下芽行营养繁殖。
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原产美洲,系中国归化植物。
散生于干热草坡。
天气转凉后,大概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把播进土壤,土壤最好选择透水性能良好的,覆土1厘米,无需太多,之间的间距至少5厘米以上.播种后浇水要小心,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天竺葵一般一星期之内就能发芽.若...
家庭养花一般采用盆内扦插繁殖最为实用。 天竺葵扦插时间4-5月或8-9月为宜,应根据当地适温(18-20℃)生长季节确定具体扦插时间;培养土要疏松通气排水好,最好选用沙、珍珠岩、腐叶土各一份混合,...
黄槿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处理与播种黄槿种皮厚、坚硬,不易吸水,播种前必须进行处理。试验曾分别使用了冷水浸泡、50 ℃温水浸泡、沸水浸泡、浓拌种后清水浸泡等多种方法进行播前处理,前3 ...
亚灌木状,直立,高达1米,疏被单毛和星状粗毛。叶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疏被长毛,下面疏被长毛和星状长毛;叶柄长1-3厘米,密被长毛;托叶披针形,长约5毫米。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5毫米,被长毛;小苞片线形,长5毫米,宽1毫米,疏被长毛;萼浅杯状,5裂,裂片卵形,渐尖头,长约8毫米,基部合生,疏被单长毛和星状长毛;花黄色,直径约1.5厘米,花瓣5,倒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4毫米;雄蕊柱长约6毫米,无毛。果直径约6毫米,分果爿8-12,肾形,疏被星状柔毛,直径约2.5毫米,背部宽约1毫米,具2芒刺。
一般性杂草。青饲料、全草入药。根据Bentham (1861)记载,该种最早入侵香港及广东沿海,为一种热带常见杂草,能排挤本地植物。
由于该种主要靠其多年生地下根为优势来侵占农田,所以,要利用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在农作物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进行不同时期除草,或将其地下部分翻出地面使之干死。同时要清除路旁、田边的杂草,以防止其种子的传播。可利用利谷隆、百草枯等除草剂防治。
全草、叶(黄花棉):微甘,凉。清热利湿,祛瘀消肿。用于感冒,泄泻,痢疾,黄疸,风湿关节痛;外用于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2100433B
散尾葵在北方的繁殖养护及室内装饰
散尾葵,学名Crysalidocarpus lutescens,为棕榈科散尾葵属植物。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现在我国引种栽培广泛,在华南地区常作庭园绿化栽培,其他地区一般作盆栽观赏。作为热带植物,散尾葵因其具有株形优美、水分蒸发量大(散尾葵每天可以蒸
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具体就是指在教师的组 织和指导下, 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 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或猜想, 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交流、批判、反思等活动,积极地理解和构建知识,发现事物发展 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和方式。 这种教 学模式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第一、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探究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思考的过程, 所以学生 就必须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因此,课堂教学中就 必须克服过去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学生是观众、 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实现由“教”向“学”过渡,转变教师的角色
穗花赛葵 Malvastrum americanum (Linn.) Torr.
赛葵 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Linn.) Gurcke 2100433B
赛葵属共有植物约8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美洲,有2种在热带地区逸生。中国产南方各省。赛葵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散生于干热草坡。
赛葵属植物多为草本或亚灌木。叶卵形,掌状分裂或有齿缺。花腋生或顶生,单生或总状花序;小苞片3,钻形或线形,分离;萼杯状,5裂,在果时成叶状;花瓣黄色,5片,较萼片长;雄蕊柱顶端无齿,花丝纤细;子房5至多室,花柱枝纤细,与心皮同数;成熟心皮由中轴上分离,不开裂,具种子1颗,每1心皮具短芒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