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多为砖木立帖结构。其总体布置采用欧洲联排式,单体平面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该种建筑由于住宅单元入口采用石库门的大门而得名,成为上海租界内在19世纪末期以后一种较为普遍的居住建筑类型。
新式里弄住宅与旧式里弄住宅的区别: 这是上海房产圈的特殊说法。主要是存在于市区中心范围才叫“里弄”。 旧式里弄,就是俗称的石库门房子。现在很少了,除了少数保护建筑还留存着之外。 新式里弄,其实就是联排...
公寓式里弄住宅大多数建于民国20~34年间,集中在公共租界西区。它在单体设计和使用上受西方建筑影响较多,具有近代公寓住宅的特征。 公寓式里弄住宅以半独立式的为多,也有独立式或联列式。取消各幢房屋之间...
石库门房子最近价格113332元/平米,石库门房子是近代汉族都市住房。流行于上海市区。主要建构材料是石头,因房前均有石框黑门而得名。最典型的是三开间二层老式楼房。黑漆大门,石头门框,门内一小院,称“天...
城市化背景下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的特质
在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住宅,其中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占有重要地位。它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稳定的构成模式、持续而广泛存在的住民,并有特有的生活气息,这些方面足以使它成为上海文化的象征。但同时,受城市化影响,其发展过程中有突出的商品化特征,而且伦理性、宗教性淡化,商业色彩浓郁。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较集中于公共租界西区。由于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设备比较完善,居住对象大都为高级职员及工商业。大部分1号1户,独户使用。
典型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较典型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民国13年建造的淮海中路尚贤坊,民国14年建造的建国西路岳阳路建业里,民国17年建造的延安中路四明村,民国19年建造的浙江中路厦门路新德里,民国20年建造的延安中路福明村,民国23年建造的延安中路慈惠南里等。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在房屋结构上有所改进,由老式石库门的立帖式改为砖墙承重,一般使用人字屋架,有的局部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由3间2厢改为2间1厢,层高降低,层数由2层增至3层。楼梯靠分户墙布置,楼梯平台处设亭子间。立面上有的采用了阳台。外墙由原来的纸筋石灰墙面,改为用机制红砖或青砖砌筑、石灰勾缝的清水墙面。石库门的框料由天然石料改为斩假石、汰石子等材料。因受欧化影响,大门上的凹凸花纹条及花格子小门已较少采用,改用简单线条。厢房间的窗槛和客堂楼、厢房楼窗槛下的窗肚墙处有代以砖墙的汰石子或水泥磨石子饰面。围墙开始降低,由5米降为4米。里弄规模较前扩大,弄道较前放宽,一般在4米以上,改善了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弄堂、天井、厨房及浴厕间等处,多用水泥铺地面,客堂地面一般用洋松地板,较考究的则用颜色花砖。房屋设备方面日臻完善,除一般水电设备外,质量高的住宅用暗装电线,有用三件大卫生设备的,少数装有壁炉,甚至有汽车间。
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起源于清同治年间,19世纪70年代在里弄木板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逐渐发展,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卢湾城区史》执行主编马学强说,在编写城区史的过程中,研究者从申报和老洋行档案中发现,一座建造于1870年的石库门被用作洋行,档案还显示了这座石库门的建造者、所有人和使用人等详细资料,这是迄今发现有档案记录的早期石库门。 石库门作为近代上海的重要住宅建筑,不只是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宝贵的城市人文遗产。100多年来,在上海石库门里发生了诸多牵动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一大会址,还是渔阳里团中央旧址……“为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会发生在这里的石库门,而不是别处,历史的偶然中又有哪些必然?”马学强说,过去4年,从事城市历史、规划、建筑、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专业的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加盟城区史的编写,遍查现有的城建档案、房产档案、户籍档案、法册道契、行号路图录、保甲管辖区域图,以及英、法、俄、韩等外文文献,其中不少是首次征引,那些看似零碎的历史记录整合在一起,所有的偶然就都有了合乎逻辑的关联。
石库门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认为《上海卢湾城区史》涉及近现代上海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市政、建筑和社会万象,“这是上海有关城区史研究中迄今为止最具历史和社会价值的一部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