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篇三菱数控系统的调试
第1章数控系统的连接和检查
1.1三菱数控系统使用的强电
电源及连接的检查
1.2三菱数控系统使用的DC24V
电源及其检查
1.3对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要求
1.4对输入输出信号的连接和
检查
1.5其他连接注意事项
附录1调试用通信电缆
附录2三菱CNC开机前检查设置
一览表
附录3数控系统调试常用表格
第2章数控系统开机前后对硬件设置
和参数的设定
2.1对驱动器站号的设置
2.1.1MDSD系列驱动器设置
2.1.2MDSR系列驱动器设置
2.1.3MDSCV系列驱动器设置
2.1.4MDSDSVJ3系列驱动器设置
2.2对远程I/O单元的设置
2.2.1M60系统中RI/O直接与
基本I/O连接时的设置
2.2.2M60系统中RI/O直接与
控制器连接时的设置
2.2.3M70系统中RI/O单元与
“控制柜I/O单元”相连接
2.2.4M70系统中RI/O单元
与控制器相连接
2.3M70系统的初始化
2.4E60系统开机后基本参数
的设置
2.4.1基本参数的设置
2.4.2伺服电动机参数的设置
2.4.3主轴参数的设置
2.4.4PLC参数
2.5M70系统开机后的参数设置
2.5.1设定数控设备类型
2.5.2系统设定
2.5.3其他参数的设置
2.6开机后常见的故障报警及
排除
第3章M70系统操作界面的使用
及各菜单键功能
3.1MONITOR操作界面
3.1.1MONITOR→搜索
3.1.2MONITOR→再搜索
3.1.3MONITOR→编辑
3.1.4MONITOR→轨迹
3.1.5MONITOR→检查
3.1.6MONITOR→Cnt exp
3.1.7MONITOR→补正量
3.1.8MONITOR→坐标系
3.1.9MONITOR→▼→积时间
3.1.10MONITOR→▼→公共VAR
3.1.11MONITOR→▼→局部VAR
3.1.12MONITOR→▼→PLC开关
3.1.13MONITOR→▼→G92设定
3.1.14MONITOR→▼→比较停止
3.2SET UP操作界面
3.2.1SET UP补正量
3.2.2SET UP→T测量
3.2.3SET UP→T登录
3.2.4SET UP→坐标系
3.2.5SET UP→W测量
3.3EDIT操作界面
3.3.1EDIT→编辑
3.3.2EDIT→检查
3.4DIAGN诊断操作界面
3.4.1DIAGN→S/W H/W构成
3.4.2DIAGN→I/F诊断
3.4.3DIAGN→驱动器监控
3.4.4DIAGN→NC存储诊断
3.4.5DIAGN→报警信息
3.4.6DIAGN→自诊断
3.5MAINTE操作界面
3.5.1MAINTE→维护
3.5.2MAINTE→参数
3.5.3MAINTE→I/O
3.6F0操作界面
3.6.1F0→NC FILE
3.6.2F0→EXT.FILE OPERATION
3.6.3F0→LADDER MONITOR
3.6.4F0→LADDER EDIT
3.6.5F0→DEVICE
3.6.6F0→PARAM
3.6.7F0→ENVIRON SETTING
第4章数控系统内置PLC固定接口
——Y接口
4.1Y接口的定义
4.2功能说明
第5章数控系统内置PLC固定接口
——输出型数据接口
5.1输出型数据接口的定义
5.2功能说明
第6章数控系统内置PLC固定接口
——X接口
6.1X接口的定义
6.2功能说明
第7章数控系统内置PLC固定接口
——输入型数据接口
7.1输入型数据接口的定义
7.2功能说明
第8章实用PLC程序结构
8.1初始设定
8.2“工作模式选择部分”程序的
编制
8.3伺服轴运动控制
8.4运动速度的设定
8.5数控功能的选择
8.6对M、S、T指令的处理
程序
8.7主轴运行程序
8.8报警程序的编制
第9章信息程序的编制及其与PLC
程序的关系
9.1信息程序的开发使用的软件
9.2由PLC程序所开发的信息
种类
9.3信息程序的编制要点
9.4编制PLC信息程序的具体
操作
9.5信息程序和PLC主程序之间
的关系
9.6与信息程序相关的参数
附录E60开机界面设定方法
第10章数控车床的PLC程序
编制
10.1数控车床刀架换刀的工作
顺序
10.2数控车床的换刀动作及
指令
10.3换刀过程的其他问题
10.4关于液压卡盘的安全工作
模式
10.5液压尾座的工作模式
第11章数控加工中心斗笠式刀库
PLC程序编制
11.1斗笠式刀库的基本特点
11.2M70系统内置刀库的设置
11.3换刀专用指令的使用
11.4换刀PLC程序的编制方法
11.5换刀宏程序的编制方法
11.6刀库换刀的安全保护
11.7刀库换刀调试必须注意的
问题
第12章机械手刀库的PLC程序开发
和调试
12.1机械手刀库的工作特点
12.2M70数控系统内置刀库的
设置
12.3换刀专用指令的使用
12.4换刀宏程序及PLC程序的
编制方法
12.5刀套号与实际刀具号的
关系
12.6刀库调试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13章机械手刀库刀套内实际刀具
号的显示程序
13.1问题的提出
13.2刀库中的两套坐标系
13.3M70数控系统“刀库运行监
视画面”的显示特性
13.4刀套坐标系显示程序的
开发
第14章PLC程序编制技术要点
14.1各NC系统可以使用的
软元件
14.2PLC高速处理和主处理的区别
和使用
14.3多程序运行
14.4计时器T、计数器C数值
设置
14.5PLC程序中使用的
“常数”
14.6通过PLC程序对部分参数的
修改和设置
14.7PLC程序与宏程序的接口
14.8PLC专用指令
第15章基本参数的功能及使用
15.1基本参数的定义
15.2功能说明
第16章轴规格参数
16.1轴规格参数
16.2回原点专用参数
16.3绝对位置设定
16.4第2类轴规格参数
第17章伺服系统参数
17.1伺服系统参数
17.2主轴参数
17.3E60系统主轴电动机参数
17.4M70系统主轴电动机专用
参数
第18章数控系统回原点及坐标系的
建立
18.1相对位置检测系统回原点
方式
18.2绝对位置检测系统的回原点
方式
第19章数控系统故障分析
19.1数控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的一般方法
19.1.1故障判断的一般方法
19.1.2数控系统的常见的故障
类型
19.1.3排除故障的一般方法
19.1.4维修注意事项
19.2数控系统烧损的主要类型及
防护对策
19.2.1数控系统接地不良引起
的烧损
【案例1】磨床地线“接零”引起
的烧损
【案例2】热处理机床地线“接零”
引起的烧损
19.2.2接地不良引起的故障
【案例3】“F098电缆”电缆的
烧损
【案例4】F098电缆烧毁故障
排除
【案例5】接地不良导致控制器
烧损
19.2.3基本I/O、远程I/O因为
接线错误引起的烧损
19.2.4DC24V电源短路引起的烧损
19.2.5进行DNC加工出现的烧毁
19.2.6编码器烧毁
19.2.7模拟信号接反引起的烧损
【案例6】模拟信号接反引起的
烧损
【案例7】电源电缆F070制作错误
(接反)引起的烧损
19.2.8总的分析和判断
19.2.9对策
19.2.10三菱数控系统中各部件
的接地端子
19.3急停类故障的诊断及排除
【案例8】急停报警:“CVIN”
【案例9】急停报警“EMG PARA”
【案例10】“EMG LINE”报警
19.4连接与设置类故障
【案例11】E60数控系统Y03
报警
【案例12】GOT与CNC的通信
故障
【案例13】急停LINE
【案例14】急停LINE
19.5伺服系统——驱动器、电动机、
编码器故障
【案例15】上电后伺服电动机电流持
续上升直至报警
【案例16】上电后伺服电动机发热直
至冒烟
【案例17】工作机械低速区过载
【案例18】伺服驱动器所连接制动电
电阻急剧发热
【案例19】伺服轴一运动就出现“过
极限报警”
【案例20】伺服轴运行出现闷响
【案例21】S01 10报警,驱动器PN线
电压过低
【案例22】伺服电动机运行时有闷响
声——电动机发热
【案例23】上电后S03 0051过载
报警
【案例24】电动机只振动不旋转
【案例25】上电伺服电动机过载
【案例26】上电后系统一直出现
“S01 0052”过载报警
【案例27】Z轴一移动就“过载
报警”
【案例28】伺服电动机过电流
报警
【案例29】Z轴伺服驱动器过载
【案例30】机床开机出现S01伺服报
警,EMG急停
【案例31】机床漏电导致过电流
报警
【案例32】E60“EMG 009F SVR
0052”报警
【案例33】三菱C64系统S01 0018
报警
【案例34】半轴淬火机床故障
【案例35】三菱640M数控系统开机
后发生22、33号红色报
警
【案例36】数控车床在端面加工时,
表面出现周期性波纹
19.6主轴驱动器,主轴电动机及
编码器故障报警及排除
【案例37】在屏幕上不能设定主轴
速度
【案例38】屏幕上不能显示实际主轴
速度
【案例39】主轴运行不畅,颤动,
抖动
【案例40】Y03——“主轴驱动器
未正确连接”报警
【案例41】不能执行G84——“固定
循环—固定攻螺纹”
【案例42】E60系统无主轴模拟信号
输出
【案例43】主轴高速旋转时出现异常
振动
【案例44】主轴运转异常噪响
【案例45】主轴旋转时有异常
声音
【案例46】加工中心主轴定位不准
或错位
【案例47】FRSF主轴常见故障
【案例48】FR主轴驱动器高速运行
时出现断路器跳闸
【案例49】FR主轴驱动器主轴运行
噪声大
【案例50】FR主轴驱动器低速时出
现尖叫故障
【案例51】主轴速度只有实际速度的
一半
【案例52】主轴不能调速
【案例53】数控车床车螺纹时,出现
起始段螺纹“乱牙”
故障
【案例54】主轴定位不准
【案例55】主轴定位不准
【案例56】主轴电动机过电流
报警
【案例57】主轴速度不能按设定值
运行
19.7输入输出类故障
【案例58】数控系统不受控制
【案例59】在诊断画面上观察不到输
入输出信号
19.8回原点类故障
【案例60】关于接近开关做原点开关
的问题
【案例61】机床运行一段时间后,不能
回到原点位置
【案例62】系统原点漂移
【案例63】回原点速度极慢
【案例64】数控机床回原点紊乱
19.9通信类故障
【案例65】上电后出现“Z55”——
远程IO未连接报警
【案例66】“Y03放大器未连接”
报警
【案例67】P460报警
【案例68】
报警——Y051 0104通信
格式故障
【案例69】S01 0018——电动机编码器
初始通信错误
【案例70】Z55 RIO——未连接
报警
【案例71】用户PLC错误0013~
0015
19.10显示器故障
【案例72】显示器异常闪烁
【案例73】上电后屏幕出现白屏
【案例74】控制器黑屏
19.11PLC程序错误引起的故障
【案例75】传输程序时,Z轴溜
车
19.12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故障及
报警
【案例76】S02 2236 X报警
【案例77】#1019参数的设置与软
限位
【案例78】螺距补偿无效
【案例79】屏幕上显示的值大于实
际值
【案例80】M64AS系统出现“数据
保护”
【案例81】关于#6451参数设置引起
的通信故障
19.13运行功能故障
【案例82】MDI运行时,X轴没有走
到程序指定位置
【案例83】自动运行时,在M30或
RESET后,每次移动
2mm
【案例84】U轴加工动作突然停止
【案例85】加工中心工作时出现Y轴
正向误差增大
19.14外部环境影响
【案例86】系统“丢失程序和坐
标”
19.15周边设备故障
【案例87】操作面板故障
【案例88】手轮不能正常使用
【案例89】摇动手轮,脉冲就不停的发
送,引起机床乱动作
【案例90】上电后显示屏不亮
【案例91】三菱主轴S01 0030
报警
【案例92】刀库左右摆动找不到
刀位
附录利用数控系统指示灯快速
进行系统故障判断
第20章三菱CNC通信方式类型及
参数设置和通信故障的
排除
20.1数控系统RS232通信的硬件
连接
20.1.1E60数控系统的RS232
通信连接
20.1.2三菱M64CNC系统的RS232
连接
20.2通信参数的设置
20.2.1通信数据及加工程序传输
格式
20.2.2相关通信参数的含义及设置
20.2.3数控系统RS232通信常
规参数设置
20.3以太网类通信参数的设置
20.3.1通信参数设置
20.3.2通信速度
20.3.3有关以太网的术语
20.4DNC加工时出现的故障及
排除
20.4.1执行DNC加工时导致
NC系统烧损
20.4.2DNC加工时不能按程序运行
第2篇三菱数控系统的典型应用
第21章M64数控系统的中断指令及
“宏程序插入功能”的关键
使用技术
21.1中断宏程序的功能及实际编程
方法
21.2相关PLC程序的编制
21.3与中断指令及宏程序插入功能
相关的参数
21.4中断功能专用的M指令
第22章“中断宏程序插入”功能在
数控机床加快生产节奏上的
应用
22.1专用数控机床的工作要求
22.2M70数控系统特殊功能
的开发
22.2.1启用M70的中断功能
22.2.2启用“手动、自动同时
有效”功能
22.3M70中使用“手动定位模式”
的技术要点
第23章三菱C64数控系统在曲轴热
处理机床上的应用
23.1三菱C64数控系统的特点
23.2C64 CNC的联网功能
23.2.1C64 CNC外观及其与触摸屏
通过ETHERNET相连
23.3曲轴热处理机床的工作
要求
23.4设计方案的制定
23.5PLC程序的编制
23.5.1手动定位模式的PLC程序
编制
23.5.2旋转和定位处理的PLC程序
编制
23.6加工程序的编制
第24章多M指令的正确使用
24.1对感应器运动的处理方法
24.2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25章伺服同期功能的调试及故障
排除
25.1伺服同期功能的实现
25.2相关的参数
25.3原点的设置
25.4回原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5.5机械精度误差的补偿
25.6软极限引起的问题
第26章高速高精度机床运行性能
调整
26.1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功能的
机型
26.2使用高速高精度功能按的
步骤
26.3影响运行流畅性的关键
参数
26.3.1关键参数及加速度
26.3.2其他高速高精度参数的
设置
26.4建议设置参数
第27章三菱数控系统建立绝对值检
测系统的技术关键
27.1相对值检测系统与绝对值检测
系统的区别
27.2建立绝对值检测系统的必要
条件
27.3设置绝对值检测系统原点的
方法
27.3.1相对值检测系统回原点的
原理和实际操作过程
27.3.2绝对值检测系统建立原点
的原理和过程
27.3.3绝对值检测系统设定原点
的实际操作
27.3.4对绝对位置设置画面的解释
27.4伺服同期数控系统双轴的绝对
值检测系统原点设定
第28章三菱CNC如何实现主轴
换挡
28.1与主轴换挡相关的主轴
参数
28.2与换挡相关的PLC接口
信号
28.3主轴换挡的PLC程序处理
第29章数控机床定位误差过大故障
的判断分析及排除
第30章三菱M64数控系统在轧辊磨
床上改造上的应用
30.1基本配置
30.2调试中的问题及故障排除
30.2.1Z轴速度问题及对“电子齿轮
比”的分析
30.2.2插补速度的限制
30.3磨削程序的结构
30.3.1轧辊磨床的基本工作顺序
30.3.2客户对加工程序的要求
30.3.3加工程序的编制原则
30.4加工程序中变量设置及使用
30.4.1公共变量的设置
30.4.2程序内部用变量
30.5实用加工程序
30.6PLC程序与加工程序的关系
30.6.1“当前磨削齿数”的处理
30.6.2加工圈数的显示
第31章E68数控系统在大型回转
工作台上的应用
31.1控制系统基本配置
31.2有关减速比的设置
31.2.1电子齿轮比计算
31.2.2三菱CNC中电子齿轮比
的计算及其设置范围
31.2.3“电子齿轮比”的计算实例
31.3分度的调节
31.3.1影响分度精度的因素分析
31.3.2“反向间隙”的测定
31.3.3运行速度和加减速时间对
分度运动的影响
31.4关于电子齿轮比的有关计算
31.4.1直线轴的计算
31.4.2齿轮比参数的设定调整和
误差计算
31.4.3误差的计算
第32章三菱M64数控系统在钻削
中心改造中的应用
32.1引言
32.2钻削中心原配置
32.3故障现象及其检查分析
32.3.1故障现象
32.3.2检查和分析
32.3.3改造方案
32.4PLC程序编制要点
32.4.1安全问题
32.4.2立式刀库的换刀特点
32.5参数的设置及故障排除
32.5.1故障的排除
32.5.2重要参数的设置
32.5.3精度
第33章数控系统特殊功能的应用
33.1问题的提出
33.2三菱CNC特殊功能的应用
33.2.1DDB功能的应用
33.2.2对进给轴“当前位置”
的处理
33.2.3使用宏程序读取PLC
程序中的相关信息
33.3实用的主加工程序
第34章巧用“程序跳过功能”实现
加工程序的分支流程
34.1专用机床的交替循环工作
要求
34.2解决问题的对策
34.2.1编制两套加工程序
34.2.2主加工程序采用分支流程
34.2.3应用“斜线可选程序跳
过功能”
34.3“斜线可选程序跳过功能”的
实际应用
34.3.1“斜线可选程序跳过功能”
的启用
34.3.2主加工程序的编制
34.3.3交替调用上料程序的实现
第35章如何实现直线运动轴与旋转
轴的三轴联动
35.1专用机床的特殊工作要求
35.2解决方案
35.3实用解决技术
第36章三菱CNC断电重启的一种
新方法
36.1三菱数控系统本身具有“断
电重启”功能
36.2新开发的“断电重启”
功能
第37章变截面变速度运行的宏程序
编制
37.1数控专用机床的工作要求
37.2变截面加工宏程序的编制
第38章三菱E60数控系统对模拟信
号的处理及宏程序开发
38.1数控热处理机床对“能量
监控”的要求
38.2实际监控中的问题
38.2.1DX140的基本特性
38.2.2DX140的实际使用
38.2.3对模拟信号监控的PLC程序
38.2.4在实际对模拟信号监控时出现模
拟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38.3PLC程序和宏程序对模拟信号
的处理
38.3.1PLC程序编制
38.3.2宏程序处理
38.3.3取电流电压平均值的实用
宏程序
38.4监控数据在屏幕上的显示
38.5输入信号接反时出现的烧损
第39章M70数控系统模拟信号的采
集处理及应用
39.1引言
39.2基于M70系统的模拟信号输
入输出单元及其技术指标
39.2.1M70系统配用的模拟信号
输入输出单元
39.2.2模拟信号的技术条件
39.3对模拟信号的PLC程序的
处理
39.3.1模拟输出信号通道号的
确定
39.3.2模拟输入信号通道号的
确定
39.3.3模拟信号通道与PLC固
定接口的对应关系
39.3.4文件寄存器中的数值与
模拟输出电压的关系
39.3.5对模拟输出信号模块
DX120使用小结
39.3.6DX140的连接和使用
39.4模拟信号在数控系统特殊功能
中的应用
第40章伺服参数对圆形工件形位误差
的影响和调试
40.1加工圆形工件时出现的形位
误差
40.1.1铣内圆出现凸痕及调整处理
40.1.2对“丢步”或“过冲”
的处理
40.1.3对铣圆时在A、B、C、D点出现
台阶的进一步讨论
40.2圆度误差为什么在45°方向
达到最大
40.2.1实际加工案例
40.2.2圆度误差为什么在45°
方向达到最大
40.2.3产生圆度误差的原因
40.2.4提高加工精度的对策
第41章实用而柔性化的CNC系统
锁机程序
第42章三菱数控系统#2236参数
设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42.1三菱CNC伺服系统制动方式
的分类
42.1.1能量回馈型
42.1.2制动电阻型
42.2回生制动的分类
42.3相关参数的设定
42.3.1“能量回馈单元”PTYP
参数的设定
42.3.2“回生电阻制动单元”
PTYP参数的设定
42.3.3主轴参数的设定
42.3.4选用国产配套单元的注意
事项
42.4使用回生电阻时的注意事项
第43章三菱GT15触摸屏在C64数
控系统中应用的技术重点
43.1触摸屏的高性能
43.2触摸屏与数控系统的连接
43.3相关参数的设置
43.4触摸屏功能的充分利用
43.5常见故障的排除
第44章CCLINK总线在数控车间管理
系统中的应用
44.1数控车间CCLINK总线的
构建
44.2在主站和本地站中通信所使用
的指令
44.2.1数据链接指令的格式及使用
44.2.2Un的值的指定和输入输
出信号的定义
44.2.3数据链接指令中的控制数
据功能
44.2.4自动刷新和参数设置
44.3通过CCLINK读取的数据
第45章基于NC MONITOR的数控
机床监控网络
45.1数控设备的联网要求
45.2NC MONITOR数控监控网络
的硬件配置及网络构成
45.3NC MONITOR软件使用
45.4建网的关键技术及设置
第46章PLC轴在数控专用机床上的
应用
46.1带有PLC轴的专机数控
系统
46.2PLC轴功能的开发
46.3PLC轴相关PLC程序的
开发
46.4PLC轴在自动加工程序中的
应用
第47章多点定位指令在主轴二次定
位技术中的应用
47.1问题的提出
47.2对主轴定位的简要分析
47.3主轴定位的新方案
47.4自动及手动模式下的程序
处理
第48章彩带打标机控制系统的技术
开发
48.1彩带打标机的工作要求
48.2控制系统的构成及解决方案
48.3技术难点——超长行程的处理
方法
48.4技术难点——模拟主轴与插补
轴的同步运行
48.5变量设置及宏程序编制
第49章M70数控系统在激光切割机
随动技术中的应用
49.1激光切割机的特殊工作要求
49.2激光切割机的数控系统基本
配置
49.3激光切割机的特殊工作要求
的解决方案
49.4实现“外部坐标系补偿”的
相关技术
49.5实际效果
第50章基于M70CNC的双系统功能
在双刀塔车床改造中的
应用
50.1具备双系统功能的数控系统硬
件配置及功能
50.2系统的连接和相关参数的
设置
50.3与双系统功能相关的PLC
程序
50.4双系统功能在车床上的有关
应用
50.5小结
第51章数控技术在避免激光切割工件
烧损上的研究与应用
51.1由工件烧损引出的对激光切割
机数控系统的特殊要求
51.2解决方案
51.3相关技术的实现
51.4等长度能量输出的参数
整定
51.5柔性化的加工程序
51.6小结
第52章基于宏程序变量转换的柔性
加工系统技术研究
52.1专用连杆加工机床的工作
要求
52.2C70数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52.3PLC梯形图程序编制
52.4使用“宏程序读取PLC程序
中的相关数据”功能
第53章基于三菱C70 CNC的多系统
数控装置在汽车部件生产线
上的应用
53.1汽车部件生产线的工作要求及
控制系统配置方式
53.2C70系统所具备的多系统控制
功能
53.3C70 CNC多系统技术的
开发
53.4调试及故障排除
53.5结语
第54章多对象加工宏程序开发及
变量双重保护研究
54.1专用齿轮加工机床的工作
要求
54.2E60数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54.3实用的多对象加工程序
54.4对加工变量的保护
第55章数控冲齿机“大小齿”现象
的消除及过载报警修正程序
的技术开发
55.1大小齿问题的出现
55.2大小齿的形状分布及成因
分析
55.3消除大小齿的对策
55.4冲齿过程中的“过载报警”处
理及修正程序
第56章数控伺服主轴过热的原因分析
及故障排除
56.1基本数控系统配置
56.2故障现象
56.3对该主轴发热故障原因的基本
判断
56.4VGN参数的调整
第57章“Z55通信故障”的报警及
排除
57.1数控系统的配置和硬件
布置
57.2通信故障报警
57.3对报警的分析和判断
57.4排除故障的方法及相关
实验
57.5干扰源及其影响
57.6结论
第58章对部分常见数控技术术语的
批判和规范化建议
第59章关于主轴的应用
本书对三菱数控系统调试工作所必备的指令及主要参数做了简明、准确的解释,对实用PLC程序的编制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了90余例
数控系统现场调试的故障类型和排除方法,并且还介绍了数控系统在各行业的典型应用,应用范围涵盖了加工中心、专用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磨床、数控机床联网控制、绝对位置检测系统等。
本书内容翔实丰富,重点介绍了解决方案、PLC程序及宏程序的编制、调试技术难点等,为机床电气数控系统的设计、调试、操作、维修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数控技术从业人员,对机床数控系统设计、调试、操作、维修人员特别适用,也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培训和学习实践时的优秀参考书籍。
数控系统是机床实现自动加工的核心,是整个数控机床的灵魂所在。主要由输人装置、监视器、主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各类输人/输出接口等组成。
可以咨询一下济南西马特。他们用的是西门子数控系统,而且配件也都是进口的。我有朋友就是在他们家买的,去他们公司看来,规模挺大的。
1.电机的速度是通过单片机或者PLC来控制,那只能通过修改程序来完成,如果是通过变频来控制,看是不是受控于上位机,如果变频单独控制,可以直接在变频器上改变设置运行频率就可以了。 2.安全装置或功能符合...
三菱数控系统在加工中心改造中的应用
中国广东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引进了大量进口数控机床,使用至今,其电器部分已严重老化,系统性能、效率低下,故障率较高,维修成本难以控制。但是当时机床的机械制造工艺、材料处理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使用至今,大部分状态保持良好。因此,对旧机床进行控制系统及电器部分改造,成为获得高性价比机床
,这四部分之间通过I/O接口互相连接运作的。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它来实现我们的工作需求的。三菱数控系统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位置测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总线、CPU、电源、存贮器、操作面板和显示屏、位控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逻辑控制单元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电力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有测试仪器与测试装置、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的检验、继电器的检验与调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检验与调试、CSC-103A/B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检验与调试、CSC-326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检验与调试、CSC-1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的检验与调试。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指导书和继电保护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函授培训教材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2100433B
工业中常用的三菱数控系统有:M700V系列;M70V系列;M70系列;M60S系列;E68系列;E60系列;C6系列;C64系列;C70系列.
三菱数控系统M700V系列
1.控制单元配备最新RISC 64位CPU和高速图形芯片,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完全纳米级控制、超一流的加工能力和高品质的画面显示。
2.系统所搭配的MDS-D/DH-V1/V2/V3/SP、MDS-D-SVJ3/SPJ3系列驱动可通过高速光纤网络连接,达到最高功效的通信响应。
采用超高速PLC引擎,缩短循环时间。
3.配备前置式IC卡接口。
4.配备USB通讯接口。
5.配备10/100M以太网接口。
6.真正个性化界面设计(通过NC Designer或c语言实现),支持多层菜单显示。
7.智能化向导功能,支持机床厂家自创的html、jpg等格式文件。
8.产品加工时间估算。
9.多语言支持(8种语言支持、可扩展至15种语言):
10.完全纳米控制系统,高精度高品位加工
11.支持5轴联动,可加工复杂表面形状的工件
多样的键盘规格(横向、纵向)支持
12.支持触摸屏,提高操作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三菱数控系统M70V系列
1,针对客户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功能细分,可选配M70V Type A:11轴和Type B:9轴
2,M70VA铣床标准支持双系统
3,M70V系列最小指令单位0.1微米,内部控制单位提升至1纳米
4,最大程序容量提升到2560m(选配),增大自定义画面存储容量(需要外接板卡)
5,M70V系列拥有与M700V系列相当的PLC处理性能
6,画面色彩由8bit提升至16bit,效果更加鲜艳。
7,标准提供在线简易编程支援功能(NaviMill、NaviLathe),简化加工程序编写
8,NC Designer自定义画面开发对应,个性化界面操作,提高机床厂商知名度
9,标准搭载以太网接口(10BASE-T/100BASE-T),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10,PC平台伺服自动调整软件MS Configurator,简化伺服优化手段
11,支持高速同期攻牙OMR-DD功能,缩短攻牙循环时间,最小化同期攻牙误差
12,全面采用高速光纤通信,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三菱数控系统M70系列
1.针对客户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功能细分,可选配M70 Type A:11轴和Type B:9轴
2.内部控制单位(插补单位)10纳米,最小指令单位0.1微米,实现高精度加工
3.支持向导界面(报警向导、参数向导、操作向导、G代码向导等),改进用户使用体验
4.简化加工程序编写
5,NC Designer自定义画面开发对应,个性化界面操作,提高机床厂商知名度
6.标准搭载以太网接口(10BASE-T/100BASE-T),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7,PC平台伺服自动调整软件MS Configurator,简化伺服优化手段
8.支持高速同期攻牙OMR-DD功能,缩短攻牙循环时间,最小化同期攻牙误差
9.全面采用高速光纤通信,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三菱数控系统M60S系列
1、所有M60S系列控制器都标准配备了RISC64位CPU,具备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准的硬件性能。(与M64相比,整体性能提高了1.5倍)
2、高速高精度机能对应,尤为适合模具加工。(M64SM-G05P3:16.8m/min以上,G05.1Q1:计划中)标准内藏对应全世界主要通用的12种多国
语言操作界面(包括繁体/简体中文)
3、可对应内含以太网络和IC卡界面(M64SM-高速程序伺服器:计划中)
4、坐标显示值转换可自由切换(程序值显示或手动插入量显示切换)
5、标准内藏波形显示功能,工件位置坐标及中心点测量功能
6、缓冲区修正机能扩展:可对应IC卡/计算机链接B/DNC/记忆/MDI等模式
7、编辑画面中的编辑模式,可自行切换成整页编辑或整句编辑。
8、图形显示机能改进:可含有道具路径资料,以充分显示工件坐标及道具补偿的实际位置。
9、简易式对话程序软件(使用APLC所开发之Magicpro-NAVIMILL对话程序)
10、可对应Windows95/98/2000/NT4.0/Me的PLC开发软件
11、特殊G代码和固定循环程序,如G12/13、G34/35/36、G37.1等。
三菱数控系统E68系列
1.内含64位CPU的高性能数控系统,采用控制器与显示器一体化设计,实现了超小型化。
2.伺服系统采用薄型伺服电机和高分辨率编码器(131,072脉冲/转),增量/绝对式对应。
3.标准4种文字操作界面:简体/繁体中文,日文/英文。
4.由参数选择车床或铣床的控制软件,简化维修与库存。
5.全部软件功能为标准配置,无可选项,功能与M50系列相当。
6.标准具备1点模拟输出接口,用以控制变频器主轴。
7.可使用三菱电机MELSEC开发软件GX-Developer,简化PLC梯形图的开发。
8.可采用新型2轴一体的伺服驱动器MDS-R系列,减少安装空间。
9.开发伺服自动调整软件,节省调试时间及技术支援之人力。
三菱数控系统C6系列
1,满足生产线(汽车发动机等)部品加工要求,提高了可靠性,缩短了故障时间。
2,对应多种三菱FA网络:MELSECNET/10、以太网和CC-LINK,实现了以10M/100Mbps的速度进行高速、大容量的数据通讯,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
加工效率。
3,NC内藏PLC机能强化:GX-Developer对应;指令种类充实;多个PLC程序同时运行;运行中PLC程序修改;多系统PLC接口信号配置等。
4,专机用PLC指令扩充:增加了ATC、 ROT、 TSRH、 DDBA、 DDBS指令,简化了PLC程序设计。 ☆ 数控功能强化、多轴、多系统对应。
三菱数控系统C70系列
1.满足生产线(汽车发动机等)部品加工要求,提高了可靠性,缩短了故障时间
2.一块基板上同时最大可连接2个NC控制器
3.强化了数控功能(单个NC控制器内支持最大系统数7,最大支持6主轴)
4.标准采用彩色触摸屏显示器,可用GT Designer自定义操作界面
5,PC平台伺服自动调整软件MS Configurator,简化伺服优化手段
6.全面采用高速光纤通信,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