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实验室已在高速水力学与高坝工程、河流动力学与山区河流工程、环境水利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大坝与库岸安全、水信息学与水利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多数科研成果均已应用于三峡、二滩、小湾、溪洛渡等大型工程设计,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97~2004年来,该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30余项(约40%为国家科研项目,60%为四川省的工程项目),为全国及四川省的水电建设作出了贡献。有22项研究成果通过了省、部级鉴定,有1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3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997~2004年期间,实验室共出版专著15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910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67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469篇。有20篇论文获周培源优秀论文奖及各级学会和科协优秀论文奖。
实验室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其中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25人,副高级职称以上研究人员占50%,硕士学历以上占科研人员比例为67%,35岁以下人员占43%。学术带头人在把握和发展研究方向上起关键作用,从而形成了实验室明确的研究主攻方向和鲜明的学术特色,通过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及时了解水科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动向,促进了学术队伍的提高。实验室是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共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80多人,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已培养了博士后15人,大多已成为水电建设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实验室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邀请外国专家来室进行学术访问。国外(境外)来实验室讲学、交流、科技合作的学者共50多人次,有美国、英国、新西兰的3名专家和留学生来室长期工作 ,并与国外重要水力学实验室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协作关系。日本山梨大学通过日本国文部省两次提供2000万日元用于双边交流及我方人员赴日本从事科研,英国丹迪大学通过英国文化基金会为我室提供了12人次在英国从事合作科研的全部经费。此外,我室还和美国IOWA大学、美国克拉克逊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及英国瓦灵福德水力实验室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实验室批准开放课题60项,并取得了一批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实验室科研设施齐全 ,设备精良,建筑面积近20000m2,实验场约30000m2,拥有大型变压箱及循环水洞系统、二维激光测速及动态粒子分析系统、粒度分析系统、大型变坡陡槽、多功能高速射流试验系统,激光多普勒及PIV测速系统、激光粒度分析系统、高速摄像系统、遥感图片分析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精密仪器和大型专业实验设备等一批总体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的精密仪器和大 型专业实验设备25余台(套)。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周伟教授: 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兼任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学科领域以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为特色,依托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四川大学水力学是全国首批重点学科之一。实验室的中、远期研究目标以推进水科学的现代化为核心,开展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根据地处西部的特点,实验室积极面向西部大开发主战场,先后承担了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结合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江河上的大型工程,配合勘测设计、研究有关重大技术难题,已承担各类大、中、小型电站的科学实验任务多项,先后参与有关南水北调、三峡、溪洛渡、向家坝、龙滩、锦屏、小浪底、小湾、三板溪、瀑布沟、紫坪铺、狮子坪、水布垭等水利水电工程与西藏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的课题研究。通过这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的研究工作,充分锻炼和体现了实验室学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为国家的水电事业建设作出了贡献。
2005年4月8日经国家科技部审核批准:“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其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s and Mountain River Engineering”,并将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调整为:
(1)高速水力学与高坝工程;
(2)河流动力学与山区河流工程;
(3)环境水利学与山区河流保护;
(4)大坝与库岸安全;
(5)信息学与水利新技术。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四川大学,实验室的前身为在四川大学设立的“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5月由国家计委批准设立。1990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实验室正式向国内外放。1992年1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水利水电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实验室拥有实验室主楼3100m2及6个实验厅3800 m2,实验室总面积计7600 m2,还有30000m2实验场,形成了完整的实验室建筑群。1997、2003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两次组织对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材料领域)进行评估。两次结果均属于良好类实验室。实验室的学术领导机构是学术委员会,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张超然担任,学术委员会由15位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组成。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现代科技理论和方法解决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大水科学技术问题。四川大学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源于四川大学1944年建立的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历经了60多年的调整、改革和发展。现由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岩土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实验室于1988年5月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建设,1992年1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2005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学术委
“水力学及山区河流开发与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以原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科学研究所及水电学院有关实验室为基础开始申报和筹建。1988年5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建设,1990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实验室正式向国内外开放。1992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是我国在水利水电与河流工程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学科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网址:http://skhl.scu.edu.cn/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四川大学,1991建于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并入新四川大学),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并被认定为其中7个试点实验室之一。1995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批准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建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1999年,建成首批桥梁结构工程交通部重点实验室;
2000年,建成首批结构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006年,建成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10年,经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14年,建成首批山区桥梁与隧道长期性能及安全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2020年3月3日,科技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落实科技部与重庆市部市会商会议相关议定事项,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推荐和专家论证,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建设运行条件。决定批准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