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PleioblastussanmingensisS.L.ChenetG.Y.ShenginBull.Bot.Res.11(4):2,3,1991.
福建三明市
产福建。生于向阳山坡竹林。模式标本采自三明市莘口。
竿高约5米,粗约3厘米,竿壁厚0.8厘米,幼竿被厚白粉,老竿黄褐色,被不均匀的黑灰色粉质,节处及分枝基部被黑色粉层;节间一般长33厘米,最长者可达40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有凹槽;竿环高于箨环;箨环具木栓质残留物;竿每节具3-5枝,与主竿约成40°的夹角。箨鞘革质,黄褐色,边缘乳黄色,背部密具大小不一的紫色斑点,尤以上部略显,表面被薄蜡质和疏被疣基刺毛或毛压贴的凹痕;鞘基密具刺毛,边缘生短纤毛,后者常易脱落变为无毛;箨耳大,卵圆形至椭圆形,紫色,两面均密具毛,边缘具粗壮劲直的放射状伸展之褐色繸毛,后者长约1厘米;箨舌拱形,紫色,高约1厘米,背部具细毛或近无毛,但基部密具糙毛,顶端高低不平,边缘无毛;箨片绿色,线状披针形而呈狭条状,外翻乃至下垂,先端渐尖,基部略向内收窄,近基部被糙毛,两面均无毛,具明显纵条纹,两边缘具极细锯齿。末级小枝具3或4叶;叶鞘背部一般无毛,上部薄被白粉,尤以节下方更显著,偶见具贴伏刺毛,毛落后常在鞘表面留有凹痕,鞘基有一圈细毛;叶舌拱形,高2-3.5毫米或更高;叶耳卵状至椭圆状,紫色,边缘被粗壮劲直粗糙的繸毛,其长为3-8毫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9-25厘米,宽1.5-3.0厘米,先端急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叶缘一边具较密细锯齿,另一边具稀疏锯齿,老后脱落,次脉6-8 (9)对,花枝未见。笋期5月上旬。
[1]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史 樊莉丽;董先明;,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5), 192 本文阐述了芯片对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芯片的发展历史,并以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为参照对象...
[1]《四川省首届大专院校教师美术作品集》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编 成都市:四川美术出版社 , 2006.12 [2]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李蔚 上海建材第...
因为它的笋很苦
(P.sanmingensis S.L.Chen et G.Y.Sheng)
箨鞘革质,淡黄棕色,边缘黄白色,密被短柔毛,具紫色大小不等的斑点,基部具短毛,边缘具短缘毛;箨耳较大,卵形或椭圆形,紫色,边缘密被短柔毛,遂毛粗壮放射状,长10mm;箨舌紫色,高约10mm;箨叶 狭披针形,外翻。每节分枝3-5枚,每枝具叶3-4枚,叶片菱状披针形,长9-25cm,宽1.5-3cm,叶耳发 达,具放射状长遂毛。
9、9参考文献
参 考 文 献 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中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图集》(88ZJ00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混凝土结构设
大明竹、川竹、宜兴苦竹、硬头苦竹、高舌苦竹、衢县苦竹、垂枝苦竹、长叶苦竹、 斑苦竹、秋竹、短穗竹、大黄苦竹、小黄苦竹、肿节竹、黄条金刚竹、烂头苦竹、螺节竹。
苦竹的主要害虫有:竹笋夜蛾、竹笋泉蝇、竹织叶野螟、竹广肩小蜂等,尤以竹织叶野螟、竹广肩小蜂危害最重。苦竹被害率高达25%,若不加以防治,严重影响苦竹的持续发展。
竹笋夜蛾防治方法:防治的关键在于清除虫源,防止幼虫上笋。具体措施:
加强抚育,秋季施用除草剂或于秋、冬垦覆竹林,清除林地杂草等中间寄主。化学除草可采用10%草甘磷水剂7.5千克/公顷地面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笋,杀死笋中幼虫。
出笋后,用敌百虫可湿性粉剂释稀成1000倍液,或二二三乳剂200倍液喷洒林地2-3次,杀虫保笋。
6月成虫羽化时,垄间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竹笋泉蝇防治方法:
挖除受害的退笋,切去被害部分,杀死幼虫。
用二二三乳剂150-200倍液喷撒林地,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每10d喷1次,连喷2-3次,杀虫保笋。
密度较大的竹林,在成虫出现期施放敌敌畏烟剂蒸杀。
竹织叶野螟防治方法:
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林中杂灌,减少密源植物,消灭越冬幼虫。
6月下旬幼虫在苞叶时,可喷敌百虫500倍液或敌敌畏1000倍液或白僵菌。也可用内吸剂氧化乐果或乙酸甲胺磷等,注射于竹秆基部的竹腔中,通过竹子的输导组织把药液输送到竹叶里毒杀害虫。
在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或灯光诱杀。
密度较大的竹林,可施放烟雾剂,每1000平方米用敌敌畏烟雾剂2-3千克。
成虫期林中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公顷120万头。
竹广肩小蜂防治方法:
剪除虫枝并烧毁,辅以施肥抚育,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可控制、降低竹广肩小蜂虫口密度。2月份起,每隔5天剥查虫瘿100个,根据虫态变化情况,作出羽化盛期的预报。
当竹小蜂羽化盛期开始时,用林丹烟剂熏杀1次,每667平方米约1千克,隔5-7天再熏杀1次。
4月底至5月初,成虫羽化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2.5%敌杀死2000倍液林间喷雾防治,每隔3-4天喷雾1次,连续喷3-4次。
5月中旬、新竹6月中旬,竹腔注射防治。用“竹小蜂1号或2号”1:5倍液注入2毫升/株,或在竹秆基部,钻一小孔,注入1-2毫升氧化乐果。
高舌苦竹(P.amarus(Keng)Keng f.)
秆高2-3m,径1-1.5cm,新秆无毛,具白粉,节间长达24cm,节明显。箨鞘宿存, 绿色,薄革质至纸质,无毛,边缘具纤毛;无箨耳及遂毛;箨舌高约3mm,具白粉;箨叶披针形,下垂,绿色,顶部边缘淡紫色。每小枝具2-3叶,无叶耳,叶舌高约3mm,叶片披针形;长12-14cm,宽1.4-1.9cm,下表面密被微柔毛。笋期4月。
竿高2-5米,径粗1.5厘米,基部竿壁厚,近于实心,上部竿壁较薄,髓呈横隔状,二年生竿青绿色,具厚白粉,光滑无毛;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通常长达24厘米左右,节间的大部分和节上方均被有白粉,尤以节处被粉特别厚;竿环高于鞘环;箨环上留有少量木栓质残留物;竿每节具3-5枝,枝与主竿成30°-45°夹角。箨鞘薄革质或厚纸质,绿色,有淡绿色方格状脉纹,无毛,边缘生纤毛;箨耳无;箨舌先端笔架形,高达3毫米,被白粉,绿色,微带紫色;箨片披针形,外翻而下垂,边缘与先端紫红色。末级小枝具2-4叶;叶鞘宿存;无叶耳;叶舌高3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2-17厘米,宽1.4--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上表面浓绿色,下表面淡绿色,被短小毛,基部和主脉被长毛,次脉5-7对。花枝未见。笋期4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