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如下图所示: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吸入后可引进呼吸道刺激、头痛、头晕。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对胃肠道有影响。皮肤接触可引起小水疱、湿疹、皮肤脱脂。对肾脏可能有影响。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4170mg/kg(大鼠经口);5900mg/kg(兔经皮);人吸入100ppm,最低中毒剂量,有刺激作用。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豚鼠吸入8g/m3×8小时/日×1日,1/3死亡;豚鼠吸入8g/m3×8小时/日×21日,2/3死亡;豚鼠吸入8g/m3×8小时/日×23日,3/3死亡;人,慢性接触,局部有水泡性湿疹,奇痒,皲裂,尿蛋白阳性,肾损害。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WS/T172-1999,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mg/m3
嗅觉阈浓度 0.1mg/L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完整、轻装轻卸; 库房通风、远离明火、高温、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1.可用作涂料的溶剂,用于提取脂肪和蜡,代替松节油用于鞋油、地板蜡的制造,可与苯和乙醇配成混合物,作为内燃机的燃料。
2.用作折光率测定的液体,也用作溶剂。
3.因其折射率与玻璃相近,因此可以在光散射中填充玻璃间隙,恒定光程。
4.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使用其作为G7a型鱼雷燃料
工业上由萘在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加氢得到两种异构体的等量混合物。如果需要较纯的异构体,可将工业级十氢萘用浓硫酸洗至酸层无色。然后碱洗、水洗,分去水层,用干燥剂干燥。减压精馏,在130块理论塔板的塔中,回流比接近145:1,可得纯度达99.93%(重量)的顺式异构体;在200块理论塔板的塔中,回流比为160:1,可得纯度达99.97%的反式异构体。
1.生态毒性[3] LC50:4.3mg/L(48h)(高体雅罗鱼);1.84mg/L(48h)(青鳉)
2.生物降解性[4] 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4周后降解2%。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生物富集性[5] BCF:660(理论)。
顺式异构体:
839~2380(鲤鱼,接触浓度2.1mg/L,接触时间8周);
1290~2400(鲤鱼,接触浓度0.21mg/L,接触时间8周)
反式异构体:
1170~3050(鲤鱼,接触浓度2.8mg/L,接触时间8周);
1300~2510(鲤鱼,接触浓度0.28mg/L,接触时间8周)。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4.6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重原子数量:10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0.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性状:无色液体,微带薄荷脑气味。
2.沸点(ºC,101.3kPa):195.815(顺式);187.310(反式)
3.熔点(ºC):-42.98(顺式);-30.382(反式)
4.相对密度(g/mL,20/4ºC):0.8967(顺式);0.86969(反式)
5.折射率(20ºC):1.48098(顺式);1.46932(反式)
6.黏度(mPa·s,20ºC):3.381(顺式);2.128(反式)
7.闪点(ºC):58(混合物)
8.燃点(ºC):262(混合物)
9.蒸发热(KJ/mol,25ºC):51.38(顺式);49.91(反式)
10.蒸发热(KJ/mol,b.p.):41.026(顺式);40.26(反式)
11.熔化热(KJ/mol):9.49(顺式);14.424(反式)
12.生成热(KJ/mol,25ºC):-219.59(顺式);-230.86(反式)
13.燃烧热(KJ/mol,25ºC):5896.02(顺式);5884.75(反式)
14.比热容(KJ/(kg·K),25ºC,液体,定压):1.68(顺式);1.65(反式)
15.临界温度(ºC):429.0(顺式);413.8(反式)
16.临界压力(MPa):2.74(顺式);2.74(反式)
17.热导率(W/(m·K) ,62.8ºC,混合物):107.182×10-3
18.苯胺点(ºC):35.3(顺式);35.3(反式)
19.爆炸下限(%,V/V):0.7(顺式);0.4(反式)
20.爆炸上限(%,V/V):4.9(顺式);4.9(反式)
21.溶解性:不溶于水。能与甲醇、乙醇、氯仿、苯、丙酮和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1、摩尔折射率:44.16
2、摩尔体积(m3/mol):158.4
3、等张比容(90.2K):369.1
4、表面张力(dyne/cm):29.4
5、介电常数(F/m):2.15
6、极化率(10-24cm3):17.51
道化学指数法在十氢萘储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以十氢萘为溶剂的干法纺丝工艺发展迅速,选择合理的方法对十氢萘储罐的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十氢萘储罐进行安全评价,分析表明采取安全措施补偿后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程度,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风险预防提供依据。
施工十牌二图
XXX 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牌 工 程 概 况 牌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勘察单位 安全质量监督单位 工程地点 结构层数 建筑面积 工程造价 开工日期 计划竣工日期 规划许可证号 施工许可证号 管理人员名单及联系牌 职务 姓名 电话 项目经理 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质检员 安全员 预算员 材料员 设备员 资料员 施工单位电话 安全监督部门电话 安全生产牌 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新员工进场前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 在建工程的“四口”、“五临边”必须有防护设施。 4. 现场内不准赤脚、穿拖鞋、高跟鞋、喇叭裤,不准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严 禁酒后作业。 5. 严禁乘坐井架、吊篮上下人。 6.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穿皮鞋及带钉易滑鞋从事高空作业。 7. 未经施工
分子式: HMnO4
和某些碱反应:KOH HMnO4(过量) = KMnO4 H2O
和某些盐反应:HMnO4 AgNO3 = AgMnO4↓ HNO3(高锰酸银为褐色沉淀)
2HMnO4 K2CO3 = 2KMnO4 CO2↑ H2O
高锰酸和亚硫酸钾反应可生成硫酸锰、硫酸钾、硫酸等 。
溶解性
高锰酸具有高度的吸湿性,极易溶于水,微溶于全氟十氢化萘、1,1,1-三氟-2,2,2-三氯乙烷,不溶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其他的非惰性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芳香烃类等)与其接触则剧烈氧化,以至于发生燃烧。
制备方法
高锰酸的制备的条件较为苛刻,由于其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制备。制备方法如下:
(实验所使用的)硫酸和重结晶的高锰酸钡(这两种)试剂已经经过了重量分析法的检测(至±0.1%)。在0摄氏度,令120毫升0.3摩尔每升的高锰酸钡溶液(小心地)加入已经精确定量的化学计量的0.3摩尔每升的硫酸溶液中,其中要注意保持溶液的温度始终低于1摄氏度,然后产生的沉淀(即硫酸钡)通过离心法移除。深紫色的高锰酸溶液随即被转移到一个(预先准备好的)500毫升圆底烧瓶中,然后将烧瓶迅速置于-75摄氏度的干冰-丙酮浴中旋转,对溶液进行冷却。然后把这烧瓶连接到一个由玻璃和特氟龙构建的真空系统(真空线)中,同时把烧瓶沉浸于冰浴中。这个真空系统先后连接一个-75摄氏度的干冰-丙酮浴的冷阱和一个-193摄氏度的液态氮浴的冷阱,同时维持10-3托(即torr)(约等于0.13帕斯卡)的绝对压强。(随着该真空系统开始运作)冰迅速在-75摄氏度的冷阱产生,这是对高锰酸溶液的除水过程。
大概10小时后,紫色开始在-75摄氏度的冷阱产生。(在此时)迅速把(接入)-75摄氏度的冷阱(的线路)转接到一个(业已连接在真空系统中的)浸没在-75摄氏度(干冰-丙酮)浴的U型管上,以承接紫色的(升华)产物。这过程中收集到纤细的深紫色的针状晶体。
在实验进行了大约30小时后,(刚才那种)深紫色的挥发性升华产物已经完全移除,烧瓶内温度升高到冰浴的温度,这说明挥发性物质升华过程的结束。烧瓶内的残留物和冷阱中产物从(真空系统中)拆除,然后对其组成进行分析,要注意所有的操作必须在1摄氏度之下进行。此外要注意所有对于产品的分析应该在手套箱中进行,因为产品非常吸湿。
剩余在烧瓶中的矩形晶体被适量冰水所提纯。那些溶于水的组分,根据分析,是纯净的无水高锰酸。分析结果见下表。
HMnO4 |
HMnO4・2H2O |
|
产率,以摩尔计,% |
50.9±0.2 |
49.0±0.2 |
根据中和法测定的相对分子量 |
120.03 |
156.11 |
二价铁滴定法测定的相对分子量 |
119.32 |
155.71 |
(热分解法)根据二氧化锰质量测定的相对分子量 |
119.69 |
156.08 |
(热分解法)根据氧气产量测定的相对分子量 |
119.90 |
156.17 |
相对分子量平均值 |
119.74±0.27 |
156.0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