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王晓华 ·1986年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90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2006年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201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3年~2008年参与科技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文化部“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并发表《陕北民居考察报告》。 ·2005年论文《常氏庄园的空间意象》发表在《中国建筑年鉴》。 ·2008年合作论文《奥运对北京城市区域及形态的影响》发表在《建筑师》杂志第133期。 ·2008年论文《空间文化的更新在于通感的开拓》获“第三届为中国而设计”优秀论文奖。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1.1 建筑存在的原型及意义
1.1.2 走向终结的神话
1.1.3 尴尬的文明
1.1.4 生态文明理念生成的弱脉
1.1.5 生态与生土建筑
1.2 选题的价值
1.3 研究对象及目的
1.4 国内外有关生土建筑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生土建筑及语言嬗迭
2.1 黄土高原的生土建筑与黄土文明的足迹
2.1.1 天然洞穴——孕育人类文明的地母之穴
2.1.2 生土穴居与黄土文明的足迹
2.2 穴居形态的变迁与生土结构语言
2.2.1 穴居形态的变迁
2.2.2 生土结构语言的丰富
2.3 生土家园的营造
2.3.1 穴居语言的繁衍和流变
2.3.2 黄土经营的意匠
第三章 黄土高原人居环境中的机制文化
3.1 生命意识与居住环境理念
3.1.1 聚落形成的基本内涵
3.1.2 聚落生活的精神结构与变迁
3.2 生命理念与伦理模式
3.2.1 定居生活的第一神
3.2.2 与天理相通的伦理意识
3.3 生活理念与院落空间形态
3.3.1 院落形态及空间意象
3.3.2 门堂分立与登堂入室之缘起
3.3.3 院落形态的地域性成因
第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传统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分析
4.1 聚落形态与生态环境
4.1.1 地域概念及生态环境
4.1.2 人文历史的形成与演变
4.1.3 聚落形态及布局特征
4.2 生态空间与宅形理念
4.2.1 宅形的地理属性
4.2.2 气形观念与生态景观体系
4.3 建筑的人性、物性及天性
4.3.1 生活理念与空间语言
4.3.2 生土结构——会呼吸的有机生命体
4.3.3 石为骨、土为肉的生命模式
第五章 黄土文明的生命指向及人性关怀
5.1 黄土崇拜与黄土文明的积淀与嬗变
5.1.1 抟土做人与黄土崇拜
5.1.2 女娲崇拜产生的文化原型
5.1.3 黄土文明的积淀与嬗变
5.2 黄土文明的生命时空观
5.2.1 三才合一的宇宙生境
5.2.2 万物交感的生命能量场
5.2.3 生命的守护
5.3 黄土文明的伦理观
5.3.1 和谐是天大的伦理
5.3.2 从门脸、门气到门风
第六章 生土建筑人居环境设计理念及实践探索
6.1 国外生土建筑的过去和未来
6.1.1 洞穴——人类共同的故居
6.1.2 泥土——古老而通俗的语言
6.1.3 土坯王国
6.1.4 生土建筑的新生与未来
6.2 设计理念的探索
6.2.1 回归天地之家的环境意识
6.2.2 机制文化更新与空间理念的拓展
6.2.3 生命模式的设计意识
6.3 设计实践探索——陕西三原县柏社村生土建筑改造及创新设计
6.3.1 地理与人文历史背景
6.3.2 生土民居现状调研
6.3.3 对生土建筑走向衰落的反思
6.3.4 改造和创新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2100433B
本书编自作者的博士论文(《机制文化与生土建筑的发展——黄土高原生土建筑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研究》)。
“绿色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是当下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迫切要求,以建筑为主体的人居环境既是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一大根源,又是人类文明价值体系的一大载体,对于古老而极具生态价值的生土建筑研究,本文因此从支撑这一人文创造活动的机制文化研究做起。
人居环境的背后是人,它既是人类生命存有模式的物质化转述,也是人类生命意义的延伸,因而有着复杂的精神结构,它关涉到人与天地、人与人、心与物之间相互关联的人类生命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黄土地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以生命为最高原则来审视一切存有关系的哲学体系,本文故此以人的生命文化理念为价值核心来溯源传统人居环境的文化原型。
生土建筑起源于人工生土洞穴,它无污染、不留建筑垃圾、还原性好、有利于人身健康,特别是能够蓄热、保温,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新陈代谢的物理特征更符合当代生态建筑趋向生命模式的发展理念。所以,本文主张以生命模式去理解生土建筑和营造人居环境,它不但从场所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系上,建筑本身所采取的结构形式及材料性能上,而且从物质环境对人性进行全方位的关怀上都应成为我们诉求的方向。
生土建筑 earth construction 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
生土建筑按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区分,有黄土窑洞、或草泥垛墙建筑和各种“掩土建筑“,以及夯土的大体积构筑物。按营建方式和使用功能区分,则有窑洞民居、其他生土建筑民居和以生土材料建造的公用建筑(如城垣、粮...
在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今天,特别是中国西北地区,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致使该地区经济落后,森林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被缺水所困扰。我们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土建筑下沉式窑洞建筑的精神和延续
介绍了下沉式窑洞的平面布局、墙体材料、供暖系统及采暖方式,并对其热工性能及节能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下沉式窑洞在热工方面的缺陷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展望了北方传统乡土民居的未来,以使传统的民居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生土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遗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情况。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1981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曾举办世界各地生土建筑展览。21世纪初期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中国黄土高原63~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由于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的不同,各地区的生土建筑在施工技术和建筑风格上也各有特点,这已经成为各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福建省永定地区的多层土楼堪称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
生土建筑按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区分,有黄土窑洞、土坯窑洞、土坯建筑、夯土墙或草泥垛墙建筑和各种“掩土建筑”,以及夯土的大体积构筑物。按营建方式和使用功能区分,则有窑洞民居、其他生土建筑民居和以生土材料建造的公用建筑(如城垣、粮仓、堤坝等)。
生土建筑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它又融于自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因此,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仍然具有生命力。但是各类生土建筑都有开间不大,布局受限制,日照不足,通风不畅和潮湿等缺点,需要改进。
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筑,距今7 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能够看到的生土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西北方向的地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
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很多地方的古文化遗址中,都有其文物遗留,像古长城的遗址、墓葬以及故城遣址等,都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痕迹。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中国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由于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的不同,各地区的生土建筑在施工技术和建筑风格上也各有特点,这已经成为各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福建省永定地区的多层土楼,堪称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
建筑寿命可以分为长寿或是短命
【造价通信息网】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永恒存在,建筑倒塌或是拆除,这是早晚的事,但就建筑的生命力来说,却可以分为长寿或是短命。这几年,“楼脆脆、楼歪歪、房裂裂、桥腐腐”等工程质量问题常见于媒体报道,这不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说明了中国建筑工程质量的严峻形势。
建筑质量取决于什么?涉及因素很多,如立项是否科学,设计是否合理,建设过程中有没有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要求,监管和质量把关是否严格等等。但透过这些表象的背后,问题也与当前建筑施工模式有关,层层承包的管理方式使建筑企业日益空心化,一些有良好信誉的企业甚至卖资质求生存,而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不断压缩“成本”,造成质量大幅下降。所以,在建筑“快餐化”的宏观背景之下,大部分出事建筑有一个通病,即质量监理与开发商、承建商互通声气,模糊标准,宽于要求,能省一点是一点,“成本意识”压倒“质量第一”。建筑因质量问题出事也就不难理解。
而追究责任时,相关新闻中常见的一句话,要么是:当时的施工单位已经撤销了,要么是:当时的相关人员早已经不在了,诸如此类。于是,早在1998年3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法》和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提出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形成空文;于是,多年前即有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反复提出并有各类各级文件要求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形成空文。
这次,镇江市建筑工程竣工后将设置永久性标牌只是一个表象,载明五方参建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姓名与工程质量相伴终生才是这一制度最重要的内核。一旦这样,设计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年限长短,有关责任人都要受到追究;同时不管有关责任人工作、生活地点如何变动,一旦其负责的工程出现了重大质量问题,都要受到追究。问责具体到人,杜绝了因集体负责而无人负责之囧境;设立永久标牌,不仅查之有据,更可让公众来监督。这一举措,有的放矢,不仅能有效约束相关人员,也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更具可操作性。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指望一项终身责任制,一块永久性标牌,就能解决一切。治理行动为期两年,而相关工作还需要踏踏实实做很多。相信,质量将最终成就建筑的生命力,或许,从现在开始,30年建筑质量寿命带来的“质量报复周期”时间会延长,我们也可以期待自己的“百年建筑”!
转载请注明出处:造价通https://info.zjtcn.com/news/important/2014/0916/90015.html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s://www.zjtcn.co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