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是2018年中国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吉双、朱广东、包振山。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基本信息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2

三、研究的意义2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6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10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11

第二章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文献述评16

一、国际文献研究梳理16

二、国内文献研究梳理23

三、评述29

四、与各专题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梳理34

第三章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国内外历史阶段性分析52

一、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历史背景52

二、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理论根据53

三、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历史阶段性划分57

四、我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历史阶段性划分60

五、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阶段性发展趋势68

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产业

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72

一、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法73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历史进程的阶段划分75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展望84

第五章习近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思想形成过程分析87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新四化”再到“五化”分析法88

二、习近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思想形成过程90

三、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103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目录

第六章江苏沿海地区三市自然情况与经济发展现状108

一、南通市自然情况与经济发展现状108

二、盐城市自然情况与经济发展现状114

三、连云港市自然情况与经济发展现状120

第七章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内涵界定

与重点领域126

一、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内涵的理论基础127

二、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SWOT分析130

三、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分析137

四、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和重点领域141

第八章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分析145

一、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146

二、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的RSI分析152

三、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分析161

第九章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制约因素164

一、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是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趋势164

二、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正深入推进167

三、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170

四、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问题成因178

第十章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趋势185

一、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情况(2009—2017年)186

二、江苏沿海地区生态农业趋势分析187

三、江苏沿海地区绿色制造业趋势分析194

四、江苏沿海地区生态服务业趋势分析199

五、江苏沿海地区生态政策趋势分析203

第十一章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206

一、PS模型来源、内涵与设计原则207

二、基于P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9

三、江苏沿海地区PS模型的实证分析213

第十二章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国内外经验及对江苏沿海

地区的启示225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国内、沿海地区

发展大趋势225

二、国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典型模式229

三、国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典型模式238

四、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244第十三章江苏沿海地区以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为引领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的对策建议251

一、进一步解放发展思想,强化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意识 251

二、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目标253

三、加快产业绿色化改造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255

四、加速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形成新能源研发应用支柱性产业257

五、推进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开辟生态产业化创新路径258

六、加大绿色资金投入,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

提供资金保证260

七、创新体制机制,增加政策供给,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

经济体系提供制度保证261

八、建设生态型政府,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

提供组织保证263

九、建立健全行政法制,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

提供法制保证265

十、划定生态红线,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

底线思维265

十一、加强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

化经济体系提供开放条件267

十二、做好“生态海洋”文章,为沿海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经济

体系注入新活力271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记274

查看详情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宝胜电线(黄绿色)

  • BVR 6mm2
  • m
  • 宝胜
  • 13%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宝胜电线(黄绿色)

  • BVR 25mm2
  • m
  • 宝胜
  • 13%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金刚砂耐磨骨料复合绿色

  • 25kg/包
  • kg
  • 嘉宝莉
  • 13%
  •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金刚砂耐磨骨料铬绿色

  • 25kg/包
  • kg
  • 嘉宝莉
  • 13%
  •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绿色生态

  • 815*430MM/001 丙纶
  • 葆绿
  • 13%
  • 德州葆绿护坡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态

  • 2440×1220×9mm 单面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生态

  • 2440×1220×12mm 单面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生态

  • 2440×1220×18mm 单面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生态

  • 2440×1220×15mm 双面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生态

  • 2440×1220×18mm 双面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视频 产业生态体系
  • 36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发展历程

  • 视频 发展历程
  • 48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光电视频 定制
  • 12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球幕 九度定制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光电沙盘程序 定制
  • 2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作者简介

刘吉双(1967.11— ),

三级研究员,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学博士后。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评审专家,黑龙江省生产力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国经济学会理事,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基地特约研究员,盐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和江苏省规划办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获得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二等奖,盐城市政府一、二等奖。出版专著5部,主编3部。在《现代日本经济》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参与撰写的《关于全面加快苏北小康社会建设几点建议》获省委书记1次批示,副省长2次批示。长期参与江苏沿海开发研究,研究成果为当地政府部门所采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2100433B

查看详情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即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理论与国际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是经济高质量的显著标志。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历史上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洼地”,落后苏南经济的发展。但只从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在江苏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当前成为江苏经济增长更快、经济更有活力,发展更有潜力的地方。过去江苏发展看苏州,现在江苏发展看“苏东”。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情况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睛雨表。

江苏沿海地区的崛起,得益于上海、苏州和浙江产业的转移。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产业转移中,大部分是污染较多的重化工业,不可避免地给沿海地区带来环境污染。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话题。本书先分析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与国内大背景,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探索了江苏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评估了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优势,查找了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了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绿色化的评价模型,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验,对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查看详情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文献

我国绿色产业健康发展道路探索 我国绿色产业健康发展道路探索

我国绿色产业健康发展道路探索

格式:pdf

大小:26KB

页数: 1页

绿色产业泛指各种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即产品和服务符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要求,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生产力、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自然环境都必须是绿色的,并生产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劳务。我国的绿色产业起步较晚、技术实力薄弱,至今仍存在许多不足。在我国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培养发展绿色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强化绿色立法、执法。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在京成立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在京成立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在京成立

格式:pdf

大小:26KB

页数: 1页

4月8日,由我国建筑材料领域138家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发起,全国第一家以推动绿色建材发展为宗旨的跨行业联盟组织一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在北京成立.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政策文件的相继发布,建材行业正迎来绿色升级的重要时机.发展绿色建材是建材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生态崇明 绿色出行当优先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环境、更高品质人文环境的有效抓手。其中,“十八个专项行动”是重中之重。文明崇明将分期推送“十八个专项行动”方案内容,供大家学习。今天介绍的是“崇明区绿色出行专项行动方案”。

崇明区绿色出行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要求和《崇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三年规划(2018-2020)》的安排部署,区交通委全力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倡导公交优先、低碳出行,促进市民养成绿色出行习惯,特制定绿色出行专项行动三年工作方案。

1

创建目标

加快全区绿色生态交通发展体系建设,完善新能源车辆配套设施,在公交车、公务用车、环卫用车等公共领域率先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并逐步提高比重。同时,鼓励新能源车辆在私家车领域的推广应用。

2

主要工作及责任分工

1

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

一是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在2017年投运293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基础上,计划于2018年实现崇明本岛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2020年实现崇明全域新能源公交车。(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二是推动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按照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要求,计划在2018-2020年,分步更新我区27家公务用车改革单位的82辆车。(责任单位:区机管局)

三是推进环卫行业新能源车辆发展。计划对全区1500名农村垃圾收集员入户三轮电瓶车进行一次更新;在2018-2020年,每年更新2辆新能源垃圾压缩车;同时,推进应用符合环卫作业技术要求的新能源车辆。(责任单位:区建管委)

2

加快配套公交场站建设

一是推进嵊山路公交停车场新建工程。在崇明工业园区内建设嵊山路公交停车场,设计停车位147个、公交专用充电桩70台、充电停车位140个,满足城桥地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计划于2018年6月竣工。(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二是推进堡镇汽车站改造工程。对堡镇汽车站进行立体改造,建成能停放约180辆规模的公交专用充电停车库。计划2018年底前启动建设,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三是推进长兴公交停车保养场新建项目。在长兴镇建设长兴公交停车保养场,使之集出岛和岛内公交始发功能于一体,实现进出岛公交零换乘。预计2018年启动建设,201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3

推进充电桩建设

一是建设公交专用充电桩。2017年,共建成162个公交专用充电桩,2018年计划新建14个,结合每年新能源车辆更新,配套建设专用充电桩,保障新能源车辆正常营运。(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二是建设公共充电桩。在已建成200个公共充电桩基础上,继续推进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等公共充电桩建设,满足市民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4

优化绿色交通共享服务

一是完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络。优化现有租赁点位布设,并新增租赁点位,计划于2020年底,形成具有400个点位的租赁网络;同时,协调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扩大崇明区域内电动汽车规模,满足市民用车需求。(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二是强化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2018年,计划在现有1200辆共享单车基础上,再引进1000辆。通过设置智能停车点、电子围栏等,加强停车管理。同时,牵头公安崇明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做好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清理整顿工作,区网格中心、属地政府利用街面管理力量,做好日常管理。(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5

推进新能源出租车更新

加强与新能源汽车营运企业沟通,探索崇明地区新能源出租汽车营运模式。2020年前,计划逐步更新本区出租车为纯电动或者清洁能源。(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3

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委相关科室责任,确定专项行动阶段重点工作及任务,依托区创城办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委创城办沟通协调机制,有序推动绿色出行专项行动。

2

提升工作合力

积极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强化信息报送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专项行动工作进展并解决问题,提升整体合力。

3

扩大宣传效应

完善绿色出行激励机制,加快绿色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绿色交通设施覆盖面,引导市民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信息来源|崇明报、 区交通委

创城专项行动相关链接:

查看详情

坚持生态优先 太原全方位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太原市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尤以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最引人注目。从公共自行车的上路,到电动出租车的完全更换,再到电动公交车的分批投入使用,不仅体现了太原市全方位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坚定信念,更体现了太原市正在进行着一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刻革命。

现状:

  交通与生态压力刻不容缓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太原市加大了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覆盖整个市区的公路网络也逐渐形成,然而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剧增,使得道路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不仅如此,机动车数量的剧增,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汽车尾气散热、排放的有害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不断增加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能源消耗方面来说,以私家车为交通主体的模式耗能是十分巨大的。以美国为例,平均年耗能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模式的日本4倍左右。目前,太原市全民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占到80%左右。私人汽车的大量增长,使得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这给资源和环境都带来极大的负担。

长久以来,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太原市的城市减排治污工作始终是“头等大事”。2016年,太原市完成全市8000多辆出租车的更换,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纯电动出租车的城市。此次更换的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凭借“以电代油”,一辆比亚迪e6一年可节省燃油14120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32万平方米,环保效益显著。

因此,实施绿色交通战略,对缓解交通需求压力、减缓交通污染、增加居民出行舒适度,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措施:

  加大绿色公共交通工具使用

所谓绿色交通,是指在城市交通中采用低污染、低能耗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绿色交通的理念,强调都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其核心是交通的通畅、有序,参与交通的个体感受到安全与舒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能源,让交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统一。

近年来,太原市加大绿色交通体系的布局,形成了全方位的绿色交通体系格局。以公共自行车为例,一经投入使用,就屡创全国新纪录。“尽管现在共享单车很多,但我还是对公共自行车情有独钟,”太原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还是愿意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这样不仅生态环保,而且有固定的停车点,不会造成乱停乱放的新麻烦。”

随着公共自行车、电动出租车布局完成,太原市又进一步地加大对公交车的更新换代。今年年初,首批37辆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显示了太原市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决心。据了解,太原市目前已采购400辆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投入使用后,太原公交预计每年可减少尾气排放约2万吨,为该市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眼下,随着地铁2号线项目的不断推进,太原市的绿色交通体系将更加完善。

意义:

  实现交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今年以来,每天早晨,市民王先生驾驶着比亚迪宋油电混合新能源汽车开往10公里外的经济区上下班,“电池续航能力是80公里,在城区开完全够用了。”

去年8月,王先生花了约19万元将这辆新能源汽车买回家,经过半年多使用,现在王先生对新能源汽车更是赞不绝口,“以前对新能源汽车有看法,总担心续航能力差,动力不足;现在觉得新能源汽车真是不错,既省钱又环保,一举两得。”

其实,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的变化,恰恰体现出了人们对绿色出行的向往。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交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统一。今后,为了建设人文和谐的宜居之城,太原市将合理规划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公共交通体系和停车设施供应体系,积极倡导绿色出行,降低污染,节约能源,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这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对共享单车停放场地进行规划,按照“集中停放、方便群众、保障畅通”的原则,在人流量大的商圈、居民区及交通枢纽处合理设置停放点,使共享单车停放规范化、科学化。与此同时,将自行车专用道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建立完善自行车道、步道、绿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实现公共自行车与其他公共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无缝对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主体、微型交通和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立起安全性和环境舒适度较高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查看详情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沙县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研究内容简介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长沙县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研究》共分八章,其中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与实践、长沙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长沙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进展、长沙县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等内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