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上篇 绿色建筑
第一章 氧化一还原反应与人类生态文明的关系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人类的活动
第二节 未来建筑的理念与探索
第三节 未来建筑的十大趋势
第二章 绿色建筑概述
第一节 建筑的革命
第二节 高层消防的突破与未来城市高层空间的拓展利用
第三节 绿色建筑的两个前提条件及意义
第四节 居家养老与“菜篮子”工程
第五节 高层绿色建筑成本及比较
第三章 绿色建筑j个方面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建筑理念
第二节 建筑本身
第三节 建筑绿化
下篇 立体生态城市
第四章 立体生态城市概述
第一节 未来城市的城镇化之路
第二节 立体生态城市配置土地的规划
第三节 立体生态城市建制及规划思路
第五章 城市地势规划与基础的地面设置
第一节 城市地势规划
第二节 基础的地面设置
第六章 立体城市的防震
第一节 防震带设置
第二节 基础防震
第三节 双保险设防
第七章 立体城市内部市政交通规划
第一节 城市功能分析
第二节 城市内部市政交通分析
第三节 停车泊位与未来新能源汽车规划
第八章 城市外部宏观交通规划
第一节 城市外部机动交通规划
第二节 立体轨道交通
第三节 立体城市外部宏观交通与国际高速铁路网规划的衔接
第九章 立体城市开发
第十章 水处理与水环境大规划
第十一章 城市污染的防治
第十二章 合理的能源规划
第十三章 “五水共治”的探讨
后记
胡德明,男,1963年出生,1981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从事机械维修,建筑施工、管理,房地产开发等工作,随后长期从事绿色建筑和立体城市的研究,并结合现代建筑进行空中生态庭院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陈红英,女,1969年出生,环境工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的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以及环境监测与工程造价等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15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30余篇。2100433B
《生态文明理念下绿色建筑和立体城市的构想》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有关绿色建筑的内容,共三章;下篇是有关立体生态城市的内容,共卜章。在该书的出版过程中,许多人(包括身边同事和好友)都对书中提出的立体绿化表示过极大的怀疑。坦率地说,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对这种想法不太自信,在研究过程中反复自问和徘徊不前。但通过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特别是从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和氧化还原反应层面得到启示,我认识到,建筑和城市的立体绿化也应该与人类社会的氧化还原模式紧密联系,仅仅用氧化的模式进行绿化和城市规划并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理念,只会离绿色环保的目标越来越远。产生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在于所用的方法和角度不同。
《生态文明理念下绿色建筑和立体城市的构想》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研究跨度和难度也非常大,因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比较有限,笔者亦非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人士,因而试图从非专业的角度出发,用非专业的语言来论述,用大胆、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现在及未来的绿色建筑、立体生态城市和整个人类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基于绿色生态文明理念的高速公路绿色廊道设计及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之一,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随着国内经济及公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重视公路绿化建设,需采用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来设计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可以有效的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径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开始关注于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建设。处于生态建设首要位置的现代林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期望与更高级别的要求。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观念势在必行。因此,通过分析当前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提出了业生态建设的可行路径。
无限连接的“多维空间”是立体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符号。
立体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由于空间特性的改变导致了空间与时间分布的独特性:与常规城市在二维平面上蔓延不同,立体城市高效的空间组合是其独特的优势。
发展于当代物理“多维空间”理论,形象与视觉系统形成全新的空间连接,将“绿色、和谐、能源、全能、科技”的观念、融入立体城市生态系统。
就造型而言:以简介律动、无限循环与空间连接的立体视觉,象征立体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以虚实互动的空间结构,予以立体城市中国人文精神的平衡。是通过立体城市诠释人与自然全新和谐的创举。
就精神内涵而言:内外连接的涡线造型,代表了内心与自然的和谐。以前瞻的视野和社会责任打造立体城市系统,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活形态。象征立体城市灵活的适用性与无限的创造力,代表立体城市对于人类未来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决胜未来的前瞻力。
品牌宣言:城市进化行动
GREAT:
G - Green 绿色: 创造一种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方向;
R – Relational 和谐: 形成包容性和综合性的社会关系;
E - Economical 经济: 提供高性价比的新型生活形态;
A - All-encompassing 全能: 融合更完善的城市运行职能;
T - Technology 科技: 运用高新科技提升社会生活水平。
GREAT City的命名:源于中国的伟大建造成就“长城——Great Wall”和“紫禁城——Forbidden City”,将两者巧妙融合,将成为纪录中国21世纪伟大成就的里程碑。
随着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逐步达到顶峰。目前,中国每年有 18,000,000 人口由农村涌入城市,盲目的地域性迁移和城市缺乏理性思考的野蛮生长模式造成了诸如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城市化矛盾和挑战。
立体城市正是基于对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在产业主导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契合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综合解决方案。立体城市坚持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六大规划策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改善城市的低密度分散化倾向,提升城市密集度,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在1平方公里内,打造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常住10-15万人,城市中50%劳动人口本地就业,实现节地、节能、中密度、高强度投资、产业先导、自主就业的中国未来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城市。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国内得到长足发展。2014年,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超过40亿元,预计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欠缺大数据搜集和分析,迫切需要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支撑。
鉴于上述发展趋势,3月24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开设了 “大数据时代下的绿色建筑新发展”论坛,该论坛由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承办。
作为绿色建筑行业中的标杆企业,方兴地产始终致力于打造绿色建筑产品与推动绿色产业链整合升级,践行绿色低碳战略。届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王有为主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徐伟院长、美国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主任莫争春博士、清华大学林波荣教授等行业专家将与到会观众共同探讨下一个被大数据改造的行业——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的目的是保持实际能源消耗量不增长,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单位面积实际的消耗量是最主要的目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除了北方采暖的单位面积能耗在下降之外,其他各项用能例如公共建筑、农村住宅等能耗都在持续的上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此前曾表示,“我国今后十年内可以承受的建筑运行总能耗的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0%,考虑到目前建筑总量的持续飞速增长,能否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将是严峻的挑战”。
全球70%的节能潜力在30%的建筑中。在下一轮全球化竞争中,大数据极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间竞争的利器。在未来,通过对建筑年度能耗数据的共享与对标,实现对建筑耗能的全面监控,利用大数据进一步为绿色建筑的规范化运行服务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