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砂土液化作用是指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由于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减小所导致的砂土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现象。其机制是饱和的疏松粉、细砂土体在振动作用下有颗粒移动和变密的趋势,对应力的承受从砂土骨架转向水,由于粉和细砂土的渗透力不良,孔隙水压力会急剧增大。
地震、爆炸、机械振动等都可以引起砂土液化现象,尤其是地震引起的范围广、危害性更大。砂土液化的防治主要从预防砂土液化的发生和防止或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陷两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选择场地;采取振冲、夯实、爆炸、挤密桩等措施,提高砂土密度;排水降低砂土孔隙水压力;换土,板桩围封,以及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筏基、深桩基等方法。2100433B
尾矿库液化深度很可能大于20m哦
我知道的流砂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水的冲积经过地质的变化而形成的砂层,在遇到水流的情况下,整个砂层发生流动,从而形成了流砂层,在长江沿岸、沿淮部分地区以及我省的砀山、萧县也有流沙层的分布...
那我觉得0和负值是一样的,因为你判别的是地表一下的饱和砂土,只要保证你判别的土层是饱和的就行啦。。
地震循环荷载作用下,砂质粉土及部分黏质粉土(俗称粉细砂)失去其原有的固结属性,像流体一样运动的现象。通常地震灾区的“喷水冒砂”,就是地震砂土液化的表现。对于港湾城市近海工程、地下浅埋管道(包括对于地铁工程)、桩基埋深不超过20米的建筑等的破坏,都是比较严重的。
在外力或内力(通常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砂土颗粒丧失粒间接触压力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不能抵抗剪应力,就会发生液化。砂土液化后,孔隙水在超孔隙水压力下自下向上运动。如果砂土层上部没有渗透性更差的覆盖层,地下水即大面积溢于地表;如果砂土层上部有渗透性更弱的粘性土层,当超孔隙水压力超过盖层强度,地下水就会携带砂粒冲破盖层或沿盖层裂隙喷出地表,产生喷水冒砂现象。地震、爆炸、机械振动等都可以引起砂土液化现象,尤其是地震引起的范围广、危害性更大。砂土液化的防治主要从预防砂土液化的发生和防止或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陷两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选择场地;采取振冲、夯实、爆炸、挤密桩等措施,提高砂土密度;排水降低砂土孔隙水压力;换土,板桩围封,以及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筏基、深桩基等方法。
砂土液化在地震时可大规模地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在中国1966年的邢台地震,1975年的海城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等几次大地震中,有些建筑物的破坏,就是由砂土液化造成的。国外也有类似的例子,在美国1964年的阿拉斯加地震和日本1964年的新※地震中,砂土液化也使许多建筑物下沉、歪斜和毁坏,有的地下结构甚至浮升到地面。1925年,美国的舍费尔德土坝在地震时全部崩溃,也是由坝底部分饱水砂土振动液化所致。
美国A.卡萨格兰德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砂土液化现象。近年来,H.B.希特等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学者早在50年代就倡议用动力三轴试验进行液化研究。从邢台大地震以来,大量砂土液化事例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者对地震液化的研究。
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
词目:砂土液化灾害
英文:liquefaction disaster of sandy soil
释文:饱和的砂土(特别是粉细砂)受振动后结构和性状发生严重变化而发生流动变形,以致抗剪强度和承载力严重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现象或过程所引发的灾害。砂土液化主要受土质性状、埋藏条件、成因类型和振动荷载这四方面条件控制。通常是:以粉细砂为主的砂土,土中粘粒含量越少、级配越均匀、孔隙比越大、相对密度越小、渗选性越差、塑性指数越低、饱和度越高的砂土,越容易发生液化;上覆土层越薄、有效压力越小、排水条件不良、压密性差的砂土容易发生液化;发育在河口三角洲、河床、漫滩、低级阶地的沉积时代较晚的砂土容易发生液化;地震或其他活动造成的振动作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或振动次数越多越容易导致砂土液化。砂土液化可使地基失稳,造成房屋、桥梁等工程沉陷、倾斜、开裂、倒塌。还可导致喷水冒砂,因此破坏耕地和农作物。砂土液化是地震的重要次生灾害,使地震破坏损失程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