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生态治污基本概念
1.2 生态治污技术原理
1.3 生态治污工程类型
1.4 生态治污工程特点
1.5 国内外生态治污技术发展动态
1.5.1 生态治污工程的发展过程
1.5.2 生态治污工程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生态治污技术
2.1 陆域生态治污技术
2.2 水域生态治污技术
2.2.1 植被缓冲带技术
2.2.2 前置库技术(地表径流净化技术)
2.2.3 生物操纵技术
2.2.4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2.2.5 生物浮床技术
第3章 生态治污工程实践
3.1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程案例
3.1.1 南京市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3.1.2 无锡市严巷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3.1.3 浙江省报福镇石岭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3.1.4 扬中市三茅镇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3.1.5 红螺寺生物通道及生物泳动床工程
3.1.6 武汉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工程
3.1.7 深圳白泥坑人工湿地
3.1.8 云南省萍乡市芦溪县南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3.1.9 乐清市黄华镇华山村生态净化床处理工程
3.1.10 无锡市尹家村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3.2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案例
3.2.1 无锡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示范工程
3.2.2 宁夏银川中冶美利纸业林纸一体化高浓废水循环利用工程
3.2.3 观澜河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
3.2.4 山东平阴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工程
3.3 区域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案例
3.3.1 面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控制——平原河网区污染强化净化前置库工程
3.3.2 长广溪湿地公园人工过滤系统
3.3.3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安吉县深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3.4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案例=
3.4.1 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梅园水厂取水口生态修复工程
3.4.2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九溪人工湿地
3.4.3 广东省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工程
3.5 低污染水体净化与水质改善工程案例
3.5.1 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林庄港河道水质强化净化工程
3.5.2 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工程
3.5.3 景观河道的原位修复——上海市景观河道治理示范工程
3.5.4 河口人工湿地工程——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示范工程
3.5.5 深圳市洪湖公园景观改善工程
3.5.6 月湖人工湿地工程
3.5.7 莲花湖人工湿地工程
3.5.8 三角湖人工湿地工程
3.5.9 昆明大清河高效生物稳定塘
第4章 生态治污工程应用前景与展望
4.1 生态治污在污染防治中的地位
4.1.1 工业化治污必要的深化补充
4.1.2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
4.1.3 污染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必然选择
4.2 生态治污工程应用条件
4.2.1 自然地理状况
4.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2.3 周边建设环境
4.2.4 处理水质要求
4.2.5 处理效果的要求
4.3 生态治污工程的配套措施与保障
4.3.1 政策保障措施
4.3.2 技术保障措施
4.3.3 生态治污工程运行管理
4.3.4 生态治污工程推广运用
4.3.5 生态治污工程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2100433B
近年来,利用自然条件和天然能源,基于生态学原理研发的环境污染治理的生态治污技术迅速发展。采用生态治污技术建设的生态工程具有投资小、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管理简便等优点,极大改善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有些还可回收资源和能源,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作者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治污工程及其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包括生态治污工程的类型、规模、治污效果、工程建设和运行费用,生态治污工程建设的环境条件,以及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对所调查的生态治污工程进行评价,分析不同类型生态治污工程的技术特点、存在问题,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实际运行效果分析生态治污工程的适用条件,定性或定量评估生态治污工程效益,对生态治污工程进行分类。 《生态治污技术与工程》可为从事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的科技人员科研实践,以及基层环保工作者实施生态工程时提供技术指导和方法借鉴。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课外参考书。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
区别如下:1、技术总工一般存在于全民所有制(如央企或各地国资委控股的企业)、集体所有制或从这两者转制后的大型企业中。说白了,就是个主管技术和研发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或副厂长。技术总监为产品和服务标准的实...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普通地质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技术、钻井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资...
科技部水利部征集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
为加快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水安全保障支撑作用,经研究,科技部联合水利部共同组织开展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先进技术成果筛选与评估工作,组织编制《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目录》。近日,两部下发通知征集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推荐重点方向是节水技术: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生活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治污技术: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技术:水源地生态修复,河网地区生态修复,大型水库区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修复。
西咸新区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不断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生态治污、科技降霾,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据统计,今年1-4月,西咸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7.1%;PM10浓度同比下降8.7%,改善列全省第1位,PM2.5浓度同比下降15.9%。
给大家一片蓝天,坚决打赢“新区蓝天保卫战”
围绕打造大西安一流宜居环境,西咸新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一起来看。
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地热能源
2020年将实现约2000万平方米覆盖
采用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比传统浅层地热能热泵技术节能30%以上,无污染,不受地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热能资源的清洁、高效、持续利用,是一种更加优质的地热能利用技术,随着日后的广泛普及将大大解决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大气污染问题。
技术原理
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是通过钻机向地下2000米至3000米深处的干热岩层钻孔,在钻孔中安装密闭的金属换热器,通过换热器传导,将地下深处的温度70℃至120℃的中深层地热能进行“取热不取水”无干扰转换,并通过专用设备系统向地面建筑物供热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取热持续稳定、地温恢复快、环境影响低的特点,已成为全球公认极具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的清洁能源。
利用这一技术西咸新区都做了哪些示范项目呢?
西咸新区自2015年起在沣西新城开始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试点,积极探索新型供热模式,破解城市清洁供热难题。以同德佳苑为实验区域,创新实现了全国首个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PPP项目,供热面积5.6万平方米。以沣西新城一个采暖季为例,与传统供热相比,干热岩技术应用可代替标准煤3.2万吨,减少排放C02约8.6万吨,减少排放SO2约272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约500吨,减少排放粉尘约310吨。
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在陕西、西安市率先进行推广使用,是值得陕西骄傲的一件事。关中地区是一个地热梯队相对比较高的地区,热源供给较好,开发利用地热能是低碳绿色能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大西安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进展及目标
截至2017年底,西咸新区已建成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面积约200万平方米;2018年将新开工供热面积约650万平方米;计划到2020年,覆盖供热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西咸新区用实际行动努力打造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全国样板,着力推动清洁能源技术进步,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参考、可推广的经验。
出台系列“硬”举措
加快推进“无煤城市”建设
煤炭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能源,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成为制约环境发展的主要负担。为了应对来自雾霾的威胁,彻底消除燃煤污染,加快“无煤城市”建设,就成了一场蓝天保卫战。
为了实现“无煤城市”
新区这样做
坚守环境空气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责任底线,按照“无煤城市”建设要求,西咸新区取缔区域内全部91家散煤销售点,五个新城各建成一个清洁煤配送中心,为群众低价统配优质煤。2017年新区完成规上及散煤削减66.99万吨,分别完成省上下达任务的117.7%和112.4%;累计拆除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小设施443台,除驻军锅炉外全部清零,减煤13.8万吨;今年全力实现年底前散煤清零目标。此外,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节能工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打造大西安最优宜居环境,西咸新区加大区内扬尘污染工作治理力度,出台《西咸新区房屋建筑、市政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污染责任追究办法》,对相关违规行为追责到底。开展臭氧治理专项行动,290家有喷漆业务的汽修企业、818家餐饮和115家加油站均完成治理任务。印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新区新城街镇村组四级巡查制度,严防死守,夏秋两季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
多措并举,应对交通排放污染。印发《西咸新区低速高排放车辆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完成淘汰黄标车626辆。冬防期与西安、咸阳连片实施了机动车限行交通管控措施。加大路面管控,增设35个固定检查点,流动巡查点5处,查处低速车、柴油货车3682辆。
此外,还持续推进全域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快构建蓝绿交融的生态基底。启动建设5000亩的大西安中央公园,包含中央公园核心区2600亩和城市绿廊2400亩,计划2019年建成。获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人居及出行环境显著提升。
打造一流宜居环境,西咸新区打出治霾组合拳,携手同行保蓝天!
来源:西咸新区
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重要领域。本工程领域包括制浆与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在新的世纪,轻工技术与工程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与协调发展及中国的繁荣富强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物工程 |
本领域涉及轻工的工程设计、制造、检测、改造、管理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 |
食品,发酵 |
材料工程 |
机械工程 |
应用化学 |
控制工程 |
能源工程 |
环境工程 |
制药工程 |
农业工程 |
林业工程等工程领域密切相关 |
计算机技术 |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出版文献共6722篇 。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载文量为2812 。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总被下载1099229次、总被引4300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46 。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被引量为22748、下载量为113421;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影响因子为0.9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1238名、在大学学报(工业技术)(109种)中排第14名 。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总被引频次986次,影响因子0.773,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基金等资助项目的论文占载文量的91.5% 。
据2018年6月《工程科学与技术》官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被《工程索引(EI)》、《Scopus》、《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文摘杂志(PЖ)》、《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INSPEC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等数据库收录 。
据2018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来源期刊 。
时间 |
奖项名 |
颁奖单位 |
---|---|---|
2012年 |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 |
2012年 |
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
教育部科技司 |
2011年 |
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2011年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奖 |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
2010年 |
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
教育部科技司 |
2010年 |
首届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 |
2009年 |
第二届四川出版期刊奖 |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 |
2009年 |
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
2008年 |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
教育部科技司 |
2007年 |
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奖期刊二等奖 |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版权局 |
2006年 |
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教育部科技司 |
2004年 |
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
教育部科技司 |
2000年 |
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比优秀期刊二等奖 |
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厅 |
据2018年6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1999年5月,《工程科学与技术》获得由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 。
据2018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