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两套X射线的发生装置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呈一定角度安装在同一平面,进行同步扫描。两套X射线球管既可发射同样电压的射线也可以发射不同电压的射线,从而实现数据的整合或分离。不同的两组数据对同一器官组织的分辨能力是不一样的,通过两组不同能量的数据从而可以分离普通CT所不能分离或显示的组织结构。即能量成像。如果是两组数据以同样的电压的电流值扫描则可以将两组数据进行整合,快速获得同一部位的组织结构形态,突破普通CT的速度极限。
DSCT 有两种工作模式 ,即单源模式和双源模式,均可通过控制台进行相关设置。
单源模式时主要数据采集与重建系统 A 工作,数据采集与重建系统B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与一台普通 64 层 CT 机无异, 即由球管 A 发射 X 射线,经受检者衰减后被探测器 A接收,然后再经相应的图像处理和重建后产生相应部位的 CT 图像。1次扫描 (即 1个采集周 期 )球管和探测器组至少要旋转 180b才能获得足够的数据,重建出图像,最多可获得 64层图像。定位像及头颈部、胸腹部及四肢等一些常规平扫、增强扫 描常采用单源模式。
双源模式时, 2套数据采集与重建系统同时工作,2套球管与探测器组合,各自独立发射及接收射线,独立完成图像处理,但在图像重建时,由 2套采集系统获得的数据既可以重建出 2组独立的图像,也可以重建出 1组融合的图像,前者 1个采集周期 与单源模式相同,即球管和探测器组至少要旋转 180b,主要用于骨骼及钙化的分离、鉴别组织与胶原成分等;后者 1个采集周期球管和探测器组只需旋 转 90b,由 2组数据采集系统获得的 2组数据经相应的数学运算、组合后即可实现单源下旋转 180b的效果,但时间分辨率提高了 1倍,主要用于心脏等时间 分辨率要求极高的检查。
DSCT整机基本构成 包括 2个主机电气柜 ( 1主1辅 )、机架、检查床、水冷系统、成像控制系统 ( imagecontro l system, ICS)、图像重建系统 ( im age reconstructionsystem, IRS) 及图像后处理系统等。
核心部分主要是 2 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有 2个相互独立的高压发生器 A和 B,2个 Straton零兆金属球管 A 和 B,2组超高速稀土陶瓷探测器 A 和B及 2 套相对应的数据采集装置 A和 B组成。除 2套探测器因受机架内可利用有效空间的限制,横向上的长度不同,故而导致有效探测野 ( FOV )不同外,其余同类部件完全相同。
高压发生器 2个,每个最高功率可达 80 kW,当DSCT 2套采集系统同时工作时,最高功率可达 160kW,远高于普通 64层 CT机。
X线球管 2个,球管 A 和球管 B均是西门子拥有专利技术的 Straton零兆金属球管,最大电压 140kV, 最大功率 80 kW, 最大电流 666 mA, 包括 X 射线管组件、偏转电子系统和冷却装置。转子部分直接由发动机驱动, 并在较大程度上旋转对称。阴极带有可选择设置的独立发射系统、偏转电子系统, 实现了 Z轴方向上的飞焦点技术, 焦点额定值为 0. 6 *0. 6及 0. 8 * 0. 9。冷却系统是单独的机械组件,不同于 X 射线管组件, 通过可以弯曲的油管相连。阳极靶面直接与循环油相接触, 因而实现阳极直接冷却, 阳极热容量高达 6. 5 MHU /min ( 4. 8 MJ/min),堪称"零兆球管"。用户在使用中完全不必再为球管的热容量担心,可以实现高功率、大范围的连续扫描,甚至可以在保证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一次性完成对患者的全身扫描。
2组超高速稀土陶瓷探测器, 每组均由 40排探测器组成, 中间32排准直宽度为 0. 6 mm,两边各有4排准直宽度为 1. 2 mm 的探测器。其中一个弧度为约 60b的主探测器组,且与球管 A 相对应,另一个弧度为约 32b的辅助探测器组,与球管 B 相对应。由于机架内部空间有限,使得 2套探测器横向长度不同,因此扫描覆盖野不同。
DSCT具有 78 cm的大机架孔径及 200 cm的扫描范围,扩展了临床的应用范围。机架运动部分和多螺旋 CT 一样,也是采用了碳刷和低压滑环技术,但与它们不同的是旋转部分采用了电磁直接驱动技术。
自英国工程师 Hounsfield 于 1972 年研制成功第一台 CT机起,医学影像领域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 2004年以前,CT技术 的发展主要是在球管和探测器运动方式以及射线束覆盖范围上的变革,直至 2005 年西门子推出全球首台双源 CT( dua-l 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 DSCT), 使得 CT成像技术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CT心血管成像才能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相媲美,并极大地降低了常规 CT 心血管成像假阳性的概率。
2006年中国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引进了中国第一台双源CT。目前除开展一些常规检查外, 主要还用于心血管检查、肺结节的计算机辅助检测、胸痛三联征检查、体部灌注成像和结肠仿真内镜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是利用其独有的双能量成像技术,包括体内结石成分及性质的鉴别、肌腱与韧带的 CT 重建成像、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CT 技术的发展按 X 射线束的形状及扫描方式不同,被公认为经历了以下 5次大的技术变革:
单束平移-旋转方式;窄扇形束-平移旋转方式;宽扇形束旋转-方式;宽扇形束静止-旋转方式;电子束 CT 。20世纪 80年代主要是扫描速度的角逐,在此期间,碳刷和滑环技术的出现促成了螺旋 CT 的诞生,并迅速取代了单一的横断面 CT。 20 世纪 90年代至21世纪初,CT 技术的发展又以努力增加纵轴覆盖范围为目标,先后出现了 4 /16 /32 /40 层 CT 机。直到 2004年,西门子推出全球首台 64层螺旋 CT机( SOMATOM Sensation 64)。此后,鉴于诸多机械制造方面的限制,许多专家认为 CT 机已发展到了极点 。但次年西门子在北美放射学年会 ( RSNA )上又推出了全球首台 DSCT 系统 ( SOMATOM De finition),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 CT 技术理念, 引发了 CT史上的一次新革命。
CT自诞生后很快就被应用于临床检查,尤其是螺旋 CT 出现后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检查和诊断。但对于运动器官如肺、胃肠道、大动脉,尤其是心脏 来说,一次检查必须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且要尽可能保证扫描期间患者无呼吸运动。否则,轻者会出现影像模糊、锯齿状伪影, 重者根本得不到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检查无法完成。另外,空间分辨率也是一个重要参数,同样影响诊断的正确率。
鉴于以上技术限制, 西门子抛开了传统的技术理念,在成熟的 SOMATOM Sensation 64技术和 Straton零兆金属球管的基础上,在机架内整合了两套64层图像数据采集系统,使得整个机架在完成 90b旋转后即可获得一幅优质影像。机架旋转 1 周为0. 33 s,但只需完成 90b旋转后即可完成图像采集,所以其时间分辨率达到了 83 ms,实现了单扇区数据的采集和重建,克服了"多扇区重建技术"带来的诸多弊端,极大地提升了图像质量,提高了诊断正确率,这套装置即为世人注目的 DSCT。
我们此处只谈IIS的控制,一般来说,我们操作IIS一般都是对虚拟目录的操作,因此我将此列为主要的内容来讲。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IIS的层次结构的问题,下面是我从国外找来的一张图,很好的解释了IIS的层次...
CT实际上是用取得人体的一个平面,即把人体看做是几何体,把CT的面积看做截面,因此工作原理与截“几何体”相似.
一)液晶的物理特性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
传统螺旋CT由于仅有一套X射线发生装置和一套探测器系统,所以在扫描高速运动物体时(比如冠状动脉)将会显得力不从心。通常情况下,工程师通过加快CT的旋转速度来提高CT对运动物体的扑捉能力,但是受限于工业水平和CT旋转时产生的巨大离心力,目前最快的CT也只能达到0.27秒旋转一圈。双源CT系统
同时使用了2个射线源和2个探测器系统,能够以83ms的时间分辨率采集与心电图同步的心脏和冠状动脉图像。该系统能够在不需要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对高心率、心率不规则甚至心律不齐患者进行心脏成像。同时,2个射线源能够输出不同能量的X射线。利用双能曝光技术明显改善CT的组织分辨力。
DSCT 单从结构上看与普通 CT 机差别不大, 但从临床应用分析的某些方面却有着普通 CT机不可比拟的优势 。
心脏成像
DSCT 最大的优势在于心脏成像方面。
双能量成像
即在两种不同的能量下成像。其依据是不同成分的组织在不同的 X 射线能量照射下表现出的 CT 值不同,再通过图像融合重建技术,可得到能体现组织化学成分的 CT 图像, 即组织特性图像。
普通扫描
对于普通检查,DSCT只用数据采集系统 A, 数据采集系统B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相当于一台普通的 64层 CT机。
CT的辐射问题早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现有的CT设备一般都会将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但我们仍然希望CT检查时的辐射剂量能够越低越好。尽管双源CT 系统使用2 套X 线球管系统和2 套探测器组,但其在心脏扫描中的射线剂量都只有常规CT 的50%。由于其具备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在一次心跳过程中完成采集心脏图像,从而使利用多扇区重建的大剂量扫描方法成为过去。另外,双源CT 采用了依据心电图的适应性剂量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心脏快速运动阶段的放射剂量。这些技术的综合使用使图像的采集速度和效率提高了1 倍, 即使与能量效应最高的单能扫描仪相比,双源CT 在正常心率条件下的放射剂量将至少降低50%。
DSCT 是基于西门子成熟的 64层 CT 技术之上的崭新 设备,在扫描速度、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有了更高的突破,其整体优越的性能主要依赖于Straton零兆金属球管、电磁直接驱动技术、静音扫描技术、特殊散射线校正重建技术、特殊的射线剂量调控技术,特别是适应性心电门控剂量调控技术的应用。在冠状动脉成像方面有着普通CT 机不可比拟的优势,双能量成像方面也有其独到的优势,但由于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临床实际价值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但从总体上说,DSCT 是CT 技术上的一次新革命, 其开创了 CT 史上的新纪元。
LLC工作原理
LLC工作原理详细讲解 要了解 LLC,就要先了解软开关。 对于普通的拓扑而言, 在开关管开关时, MOSFET 的 D-S间的电压与电流产生交叠,因此产生开关损耗。如图所示。 为了减小开关时的交叠,人们提出了零电流开关( ZCS)和零电压开关 (ZVS)两种 软开关的方法。对于 ZCS:使开关管的电流在开通时保持在零,在关断前使电流 降到零。对于 ZVS:使开关管的电压在开通前降到零,在关断时保持为零。 最早的软开关技术是采用有损缓冲电路来实现。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它是将开关损耗转移到缓冲电路中消耗掉,从而改善开 关管的工作条件。这种方法对变换器的效率没有提高,甚至会使效率降低。目前所研究的软开关技术不再采用有损缓冲电路, 这种技术真正减小了开关损耗,而不是损耗的转移,这就是谐振技术。而谐振变换器又分为全谐振变换器,准谐振变换器,零 开关 PWM变换器和零转换 PWM变换器。全谐振变换器的
CMTS工作原理
广电 HFC-CMTS & Cable Modem基本工作原理 Cable Modem(简称 CM)是广电 HFC系统中用来向用户提供高速宽带 Internet 接入服务,这种接入方式能为用户提供最高达 38Mbps的接入速度. CM一般放在 用户家中,作为一种终端设备,它连接用户的 PC机和 HFC网络,它与 CMTS是 HFC系统中双向通信时必不可少的设备.如图1. CM系统基于 DOCSIS1.1标准而设计,系统由前端设备 CMTS和用户端设备 CM 组成。 CMTS是作为前端路由器、交换集线器与 CATV网络之间的连接设备, CM 通过 CMTS与广域网( Internet) 实现连接。 CMTS是管理和控制 CM的设备,主要 配置有下行频率点分配、下行调制方式、下行电平、 DHCP、TFTP与 TOD服务器 等。 DHCP服务器是用作动态分配给每个 CM的 IP 地址的, TFT
东
方
硬件硬到位
两个唯一
东方医院集团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按照“硬件硬到位,软件软到位”的思路做强主业,不惜巨资投入,拥有淮南市医疗设备的唯一——双源CT、3.0核磁共振,在强大的硬件支持下,微创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很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得东方医院集团的医疗主业越来越强!
双源CT
高端先进
炫速双源C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端影像设备。整套设备花费一千多万。这一设备全面的投入使用,让淮南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CT检查,赢来了广大患者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淮南唯一
2017年4月18日,代表着当前CT扫描最先进技术的西门子炫速双源CT在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正式全面投入使用,使得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成为淮南市唯一一家拥有该机型的医院。
优点
4秒,可以通过一次扫描,获得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的三维图像,炫速扫描使大范围、多部位血管同时成像也成为可能。
第二,对于一些无法长时间屏气,急、危、险、重的患者,做心脏冠状动脉检查时,可无需屏气,任意心率、心律条件下均能获得清晰的高质量成像,比传统CT受到的限制条件少,成功率高。
第三,辐射剂量低,使广大患者避免受到大量辐射的伤害。低于天然本底辐射(每人每年接受的来自自然界的X射线辐射,通常为2mSv 至 5mSv)为CT心脏扫描真正成为临床常规检查创造了条件。
第四,造影剂用量低,炫速双源CT无疑成为当今使用造影剂用量最低的CT,节省造影剂量可达50%以上,同时也有效地减少造影剂给患者(特别是幼童)所带来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血管毒性,肾毒性等副作用。
第五,先进的双能量CT系统,可以利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对物体进行成像,能够精确得到物体的构成比例。能够区分组织中的不同成分,从而可以将软组织、骨骼和造影剂区分开来,在血管、骨骼、肌腱、结石的成像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包括利用碘分布图鉴别出血与钙化、痛风的检查、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分析、肺小结节分析等。通过薄层扫描,能发现微小的肿瘤,对关节韧带、肾结石、胆结石等细微的病变都能“明察秋毫”,让医生一目了然。并进行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分析,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真正是患者的福音。
3.0T超导磁共振
高端先进
3.0T、48通道的超导型聚能光谱磁共振--MAGNETOM Spectra是西门子新一代的数字化核磁共振设备,融合了西门子最新的聚能技术,带来更加安全、舒适、高质量、可以信赖的磁共振检查,实现了多项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研领域的新突破。
淮南唯一
2017年6月7日,由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最新引进的西门子公司最先进的3.0T、48通道的超导型聚能光谱磁共振——MAGNETOM Spectra是淮南市唯一一台3.0T核磁共振,也是淮南市唯一一台48通道超导型高端核磁共振。
优点
一、“聚能舱”设计——全数字化发射和接收,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更高质量的图像。
二、聚能线圈技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加快成像速度。
三、36通道的下肢血管线圈使大范围的下肢动静脉血管不用打药、一次性成像成为现实。
四、 Tim4G+Dot技术--提供舒适、快捷、可重复性和一致性的检查结果。
五、光谱全能七彩应用---全方位应用,精彩呈现。
两个淮南唯一
炫速双源CT(图左)和超导场磁共振(图右)的应用,极大地提升淮南东方总院医学影像科的医疗设备水平,对推动东方总院临床、科研、教学,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代表医院在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