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 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1)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
(2)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
(3)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等。
1. 繁殖快速:代谢快、繁殖快,四小时增殖10万倍,标准菌四小时仅可繁殖6倍。
2. 生命力强:无湿状态可耐低温-60℃、耐高温 280℃,耐强酸、耐强碱、抗菌消毒、耐高氧
(嗜氧繁殖)、耐低氧(厌氧繁殖)。
3.体积大:体积比一般病源菌分子大四倍数,占据空间优势的脂肪肝的中国的,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1.保湿性强:形成强度极为优良的天然材料聚麸胺酸,为土壤的保护膜,防止肥份及水份流失。
2.有机质分解力强:增殖的同时,会释出高活性的分解酵的中国的风格大方工作的工作的个做的饭素,将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
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3.产生丰富的代谢生成物:合成多种有机酸、酶、生理活性等物质,及其它多种容易被利用的养份。
4.抑菌、灭害力强:具有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的生长繁殖。
5.除臭:可以分解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大大改善场所的环境。
以北运河水系主要干支流2011年1~12月23项指标的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水质类别法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水质指标主成分以及水质差异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对不同干支流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由于排污量大,地表水污染严重,除城市中心区部分河流水质为Ⅲ~Ⅳ类外,城市排水河流、远郊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水质由3个主成分组成,COD、CODMn、BOD5、NH3-N、TP等为第一主成分;汞为第二主成分;油类为第三主成分,干支流水质分为4类:
第1类为清洁水源类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降雨地表径流、雨污合流管网溢流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是影响其水质达标的重要污染源;
第2类为再生水水源类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市排水上游河流,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是其主要污染源;
第3类为再生水与污水混合水源类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市排水下游河流及部分远郊区河流,由于城市下游排水管网不健全,远郊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生活源和农业源的污染贡献率较高,水质污染严重;
第4类为污水水源类河流,布于远郊区县,农业污染占比较大,水质污染最严重。
入湖河流作为连接湖泊流域"源"(陆地)-"汇"(湖体)的廊道,其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是对流域上游陆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而其下游水质污染因子则因流域分水线的封闭性,可以表征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入湖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此,利用水生生物指标识别入湖河流水质污染因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整个湖泊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恢复和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滇池流域29条入湖河流2009年7~8月丰水期着生藻类和底栖动物调查数据与2009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典型对应分析和等级聚类分析,来探讨入湖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与水质污染因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以期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基础,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在水生生物调查期间共检出着生藻类5门18科24属,以硅藻门的舟型藻属(Navicula)为优势属,底栖动物3门7科8属,以环节动物门的水丝蚓属(Limnodrilus)为优势属;TN、NH4 -N和TP是滇池流域入湖河流的水质污染因子;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流域北部入湖河流(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金家河、盘龙江、大青河、海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老宝象河、新宝象河和马料河)污染程度大于南部入湖河流(南冲河、淤泥河、老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和古城河)大于东部入湖河流(洛龙河和捞鱼河)。
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织,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康,称为水污染。有4种类型:
(1)生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后引起的嗅觉、味觉、外观、透明度等方面的恶化;
(2)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
(3)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
(4)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
哪个东湖啊? 武汉的? 东湖 东湖分五个监测点,鹰窝湖水质现状为Ⅳ类, 郭郑湖、汤菱湖、水果湖水质现状为V类,庙湖水质现状为劣V类;东湖水质现状为劣V类,其主要超标项目是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
关于饮用水污染,我想以一个从事多年给排水专业人士的角度提醒市民,掌握有关水体污染知识很有必要。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
在水处理过程中,只要某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就不能保证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笔者根据南通港水厂等几年来出厂水水质状况,就地面水厂水质控制的几个主要环节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一、掌握水源的水质变化...
中国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的治理需要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合作治理机制,是中国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制度基础。2007年太湖流域无锡段发生的蓝藻爆发事件,彰现出太湖流域现有的水环境治理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为例,以深度剖析2007年太湖流域无锡段蓝藻事件及蓝藻事件之后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实际过程为基础,运用相关理论,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区域合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治理水环境应遵循的原则及合作机制的基本构成等进行了探讨。我们的研究认为,只有在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才能使跨行政区的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良好的水污染治理合作机制包括了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机制,联合监测和执法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当然,水污染合作治理机制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济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这样的进程当中,人们周围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时的清清河流已然不再,传统的土屋瓦房也变成了高楼大厦。虽然经济在飞跃发展,但是河流污染的状况但依旧没有得到大的改善,甚至污染程度逐步加重。长期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因为水污染的问题处于平稳甚至走下坡路,因此,必须对水污染问题加以正确合理的解决。本文着重分析了水十条对治理水污染的重要作用,并对各种水污染问题加以具体的研讨,望能够为水污染的进一步治理提供一定的可取之处。 2100433B
给水水质与防止水质污染
给水水质与防止水质污染
洈水水库库区水质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对洈水水库污染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流域居民的生活污水是洈水水库主要点源污染源,其次是水库周边的养猪场和高污染企业;污染因子以TP为主;(2)洈水水库面源污染入库氮、磷分别为638.2t/a、26.7t/a,洈水水库面源污染基本是由农业化肥施用造成;(3)洈水水库的内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库区渔业养殖带来不可避免的投肥投饵污染,这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极大破坏。
本书内容主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湖泊水库的水质污染控制为重点,并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表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与控制方面研究成果而编写的一部成果专著。
本书针对近年来我国地表水源,尤其是水库湖泊水质污染的特点和富营养化日渐突出的问题,结合现行地表水源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水质标准,对地表水源水质污染的特征、水源水质内源污染及控制技术、水体富营养化及藻毒素监测与控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以扬水曝气技术为核心的水源水库水质原位改善、水体富营养化与内源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应用条件及水质改善效果。
本书可作为从事市政工程、水资源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指导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第1章 地表水源水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1.1 地表水源水质污染现状
1.1.1 河流水质现状
1.1.2 湖泊水库水质现状
1.2 地表水源水质污染特征
1.3 地表水源突发性水质污染
1.3.1 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事件的分类
1.3.2 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的特征
1.3.3 我国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事件趋势分析
1.3.4 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的应急监测
1.3.5 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物及应急处理
1.3.6 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应急处理事例
1.4 地表水源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
1.4.1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
1.4.2 国内外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
1.4.3 优先控制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分布简介
1.5 水源地保护与污染控制
1.5.1 水源地保护规划
1.5.2 水源保护区流域污染控制
1.5.3 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5.4 水源保护区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源水质标准与饮用水水质标准
2.1 水源水质标准的发展
2.1.1 水源水质标准的制定方法
2.1.2 我国水源水质标准的发展
2.1.3 国外水源水质标准的发展
2.2 国内外水源水质标准的比较
2.3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2.3.1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2.3.2 国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2.4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比较
2.4.1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对比
2.4.2 新国标(GB 5749-2006)与其他饮用水标准的对比
2.5 我国水源水质标准与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分析比较
2.5.1 原有标准的分析比较
2.5.2 现行标准的分析比较
2.5.3 两个标准的协调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源水质的内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3.1 概述
3.2 地表水源水体的内源污染
3.2.1 内源污染的产生及危害
3.2.2 地表水源水体内源污染特征
3.3 地表水源水体水动力特征与水质污染
3.3.1 水源水体水环境特征
3.3.2 浅水水库/湖泊风浪冲刷与水质污染特征
3.3.3 深水湖泊/水库水力分层与水质污染特征
3.3 西安市J水库水力分层特征及水质污染状况
3.4 水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放规律
3.4.1 磷的释放规律
3.4.2 氮及有机质释放规律
3.4.3 铁、锰释放规律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3.4.4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3.4.5 污染物释放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3.5 内源污染控制技术
3.5.1 混合充氧控制技术
3.5.2 物理控制技术
3.5.3 化学控制技术
3.5.4 生态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体富营养化与藻毒素检测控制
4.1 水体富营养化
4.1.1 富营养化及分类
4.1.2 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及评价方法
4.1.3 富营养化的特征及危害
4.2 藻类及其生长繁殖
4.2.1 藻类的种类及其特性
4.2.2 藻类的生长与繁殖
4.3 藻类生长模型
4.3.1 浮游植物通用增长模型
4.3.2 藻类生长模型
4.4 水中的藻毒素
4.4.1 藻毒素污染现状
4.4.2 藻毒素的种类、结构及性质
4.4.3 藻毒素的产生机理
4.4.4 藻毒素在水体中的转化迁移
4.4.5 藻毒素的危害
4.5 藻毒素检测方法
4.5.1 藻毒素检测方法简介
4.5.2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BHPLC)检测法
4.5.3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分析法
4.6 水中藻毒素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4.6.1 铜绿微囊藻的培养
4.6.2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纯化
4.6.3 原水中藻类产毒类型和产毒强度的确定
4.6.4 测试方法小结
4.7 水中藻类及藻毒素的去除
4.7.1 处理技术简介
4.7.2 水中藻类及藻毒素的去除技术研究
4.8 水中藻毒素的预氧化反应动力学和降解机理探讨
4.8.1 研究条件与方法
4.8.2 藻毒素降解动力学模型
4.8.3 藻毒素预氧化降解机理
4.8.4 藻毒素降解机理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源水质改善的扬水曝气技术
5.1 扬水曝气技术研究背景
5.2 扬水曝气改善水源水质的技术原理
5.2.1 扬水曝气器的工作原理
5.2.2 扬水曝气器的水质改善原理
5.3 扬水曝气器结构设计与优化
5.3.1 结构设计
5.3.2 气室结构优化
5.4 扬水曝气器提水流速数学模型
5.4.1 模型建立
5.4.2 模型验证
5.4.3 提水能力与结构参数和运行变量的关系
5.5 曝气室氧传质模型
5.5.1 模型建立
5.5.2 参数确定
5.5.3 模型验证
5.6 曝气室提水性能模型
5.6.1 模型建立
5.6.2 参数确定
5.6.3 模型验证
5.7 扬水曝气水质改善系统
5.7.1 扬水曝气水质改善系统的组成
5.7.2 压缩空气制备
5.7.3 压缩空气输送
参考文献
第6章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水源水库内源污染
6.1 水库水质污染原因分析
6.1.1 水库概况
6.1.2 水源水质问题
6.1.3 水源污染原因分析
6.2 扬水曝气技术抑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的工程应用
6.2.1 扬水曝气系统简介
6.2.2 扬水曝气系统布置
6.3 扬水曝气混合水体的流场与充氧过程模拟
6.3.1 数学模型
6.3.2 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
6.3.3 模拟计算
6.3.4 模拟结果分析
6.4 扬水曝气控制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的效果
6.4.1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
6.4.2 扬水曝气水质改善效果
6.5 扬水曝气系统经济分析
6.6 扬水曝气抑制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的应用条件
6.6.1 抑制氨氮释放的应用条件
6.6.2 抑制磷释放的应用条件
6.6.3 抑制有机物释放的应用条件
6.6.4 抑制铁、锰释放的应用条件
参考文献
第7章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水源水库/湖泊的富营养化
7.1 藻类的上浮特性及阻止藻类上浮的水力条件
7.1.1 水环境特征及藻类悬浮机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7.1.2 藻类在静水中的竖向分布
7.1.3 铜绿微囊藻在静水中的上浮速度
7.1.4 阻止微囊藻上浮所需的下向流速
7.2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藻类生长的应用研究
7.2.1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藻类生长的工程应用简介
7.2.2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与水量
7.2.3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藻类生长的效果
7.3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藻类生长的作用机理
7.3.1 扬水曝气器对流速分布的影响
7.3.2 扬水曝气器对藻类分布的影响
7.4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藻类生长的应用条件
7.4.1 水深条件
7.4.2 混合条件
7.5 扬水曝气技术控制藻类生长的作用范围模拟
7.5.1 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
7.5.2 流速场及控制藻类生长的作用范围
7.5.3 水深对控制藻类作用范围的影响
7.5.4 扬水曝气器流速对控制藻类生长作用范围的影响
7.5.5 扬水曝气器出水口角度对控制藻类生长作用范围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章 扬水曝气一生物净化组合水源水质原位改善技术
8.1 水源生物净化技术概述
8.1.1 生物制剂投菌技术
8.1.2 生物膜技术
8.2 扬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水源水质原位改善技术
8.2.1 扬水曝气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原理
8.2.2 扬水曝气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方式
8.2.3 扬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试验研究
8.3 高效脱氮微生物制剂水源水质改善技术
8.3.1 贫营养高效反硝化菌的驯化
8.3.2 贫营养高效反硝化菌的分离
8.3.3 贫营养高效反硝化菌处理微污染原水
8.3.4 贫营养高效反硝化菌脱氮效果影响因素
8.4 高效脱氮菌剂固定化载体净化微污染原水
8.4.1 高效脱氮微生物菌剂在生物填料上的固定化
8.4.2 高效脱氮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水质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2100433B
重庆是中国新兴的直辖市,长江、嘉陵江在重庆会合,按理水量十分丰富,但在重庆主城区却没有可资利用的水源:长江望龙门江段左右两岸都拖着一条巨大的污染带;在嘉陵江重庆段磁器口为重污染,大溪沟为严重污染,重庆601造纸厂的废水从猫儿石排放口到朝天门与长江汇合处形成长达数公里的泡沫带,枯水期岸边堆积的泡沫厚达2m。重庆主城区的污水处理率仅6.5%,每天有75万吨污水不经处理直排两江。在重庆两江支流中,重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断面已达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