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实训场所总面积约近2200m2,实验设备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拥有满足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各类实验设备和大型仪器设备,为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已培养研究生多名。学院已建设有矿物实验室、古生物标本实验室、地质构造模型实验室、显微镜室、GIS实验室等多个基础实验室,可开展《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等专业课的基础实验教学。同时还与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共建有实物地质资料库,以供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实物地质资料库现已收集整理岩芯近2000米(涵盖皖北新元古代-古生代完整地层及部分火成岩标本),累计收集整理基础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工程地质资料500余册(本),是皖北地区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实物地质资料库。
学院现有野外实习基地两处(夹沟-黄藏峪地质实习基地、巢湖地质填图实习基地),并先后与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等企业单位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另外,学院已与皖北煤电集团前岭煤矿达成协议,正在筹建国内最大的、集矿区建设、煤矿开采、安全保障、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前岭矿地质、资源综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基地),将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8月通过验收,并获批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中设立的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工作站的设立将为资源与土木学院进一步培养、使用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申报的“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4年4月通过科技部社发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及计划司组织的综合评审,已通过立项,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煤矿水害防治为主导研究方向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2013年获批矿井地质工程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
学院现有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三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1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煤科院和皖北煤电集团等知名大学、研究院所和省属重点企业外聘教师9人。其中教授10人(含研究员),副教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校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
1.本科生全部在江宁九龙湖校区,研究生与博士生在四牌楼校区2..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在校本部。地址位于徐州市新城区丽水路。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建院最早的院系之一,三十载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一代代土木人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土木工程学院深入践行学校“大...
在河西新校区,现在的湖南工大正在崛起哦!详细地址是: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史地科,1977年开始招收史地专业大专班,当时史地与外语行政管理上在一起,称史地外科。1981年,史地与外语分开,建立史地科,学制两年;1982年改为学制三年制。1985年秋,仍招收三年制史地专业,后根据省教育厅会议精神,从第二学期起,史地专业分为地理与历史两个专业。从1986年起,地理系正式成立,曾开设地理教育、教育技术、综合文科等专科专业。2004年,学校升格为宿州学院后更名为地理与环境科学系。2010年改名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开设地理科学、地质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七个本科专业。
2007年招收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2011年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2012年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招生。
2014年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拆分为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和环境与测绘学院。
2016年交通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获批招生
专业简介:地质工程专业为宿州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现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隶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重点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煤田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和实习实训活动,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各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与工程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能源地质学、地质信息技术、矿井地质学和地下水动力学。
就业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基础工程建设的进行,地矿类专业就业形势大好,其就业率和薪资收入一直排在高校各专业前列。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现有毕业生4届,毕业人数学生266人。毕业生考研率较高,过去几届毕业生中,平均20%以上的毕业生被录取为研究生,且多数被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录取,其中被“985”、“211”院校录取毕业生比例达15%左右。参加工作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吃苦耐劳的专业精神和创新的工作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多数学生都服务在煤矿生产、地质调查等地勘工作一线
专业简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设于2011年,是在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资源勘查学、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应用地球化学、钻探工程学。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企业及设计科研单位等,从事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研究为主,也能从事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的勘查、评价及从事勘查技术工程应用和管理,从事矿山企业资源勘查工程的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方向培养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矿产开发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对资源环境作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具有矿产资源经济分析、综合评价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企业及科研单位等,从事以矿产资源评价、研究为主,也能从事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的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专业简介:土木工程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采用3.25 0.75学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工程人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积极探索与建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建筑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
就业前景: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结构急剧转变,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各种勘察设计院对工程设计人员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除此之外,从事规划和预算人员在土木工程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前景。总之,我们的世界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衣食住行——土木工程就占了2项,只要有扎实的功底,坚持不懈学习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开阔。
在2015年首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安徽省金奖一个,优秀奖两个,在2015年首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铜奖,在昆山花桥杯创业大赛中荣获安徽省银奖。2015年,学院考研录取人数为28人,考研率为23%。2100433B
学院学术交流广泛,通过组织国际互派访问学者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的形式,与国内、外多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和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煤科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院现与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含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名,在站博士后1名。
近年来,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本着“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中原经济圈”的原则,以华北煤田为实验场地,采取技术推广、联合攻关、合作开发等形式,积极广泛地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在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形成了我院在科研方面的多处特色优势。
(1)矿井充水水源的水文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2002036,2002-2003,桂和荣主持)
(2)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回收煤柱资源研究(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8010302062,2008-2010,桂和荣主持.)
(3)混合水源识别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70414168,2007-2009,桂和荣主持)
(4)矿区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
近三年来,资源学院专任教师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0余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共获批横向项目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多万元;在国内外多个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参编各类教材4部。在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基础研究与水文化探技术研究、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回收煤柱资源研究、混合水源识别研究及矿区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国际国内影响,多项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教学研究上,先后获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3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
院长:孙林华
书记:刘领
副院长:陈松
副书记:常守柱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拥有浙江省土木工程重点专业、浙江省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重点学科。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730人。近五年来,学院积极引进国内外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附件 1: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007级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 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口径,具备土木工程项目规划管理、设 计、研究开发、现场施工的能力,可以在房屋建筑、交通土建、水工结构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投资开 发、土木工程教育等部门工作,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 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建筑、交通土建、水利工程设
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矿山工程系,始建于建校之初的1948年。2004年5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于专业调整,更名为资源与建筑工程系;2010年7月更名为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学院学科规划与发展要求,2013年7月学院正式更名为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学院的办学特色。
1、机构设置
学院暂设5个专业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和2个办公室,分别是:采矿工程教研室、测绘工程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道路工程教研室、工程造价教研室、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
2、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开设7个本科专业: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未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2016拟招生)。4个高职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30余人;其中本科学生1009余人,高职学生120余人,本科生比例为88.9%。
3、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讲师14人、助教1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0人。
4、实验室建设
学院实验中心具有国内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中心下设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土木工程3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采矿与测绘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业实验室下设17个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现有实验用房约34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达1740余万元。
5、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参与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出版专著、教材17部。近三年来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27项,实现科研到款额230余万元。已组建1个校级科研团队,为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着有力的支持。
学院大力扶持依托学院的校大学生导航与定位协会、造价协会和大学生乐团,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近三年,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辽宁省测绘之星大赛团体二、三等奖、个人一等奖;全国造价大赛本科组单项冠军、辽宁省建设类院校团队二等奖;辽宁省结构设计大赛团体三等奖和优秀手工奖等多项荣誉。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以“像岩土那样坚实”为院训,按照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在稳定、提高、创新的基础上,以工程专业认证为目标,实施好“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支撑”的“五大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和高技能型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
院训:厚德博学、砺能善创
学生会
学生会下设办公室、权益部、文艺部、体育部、学业辅导中心、职业发展与校友协会。
职业发展与校友协会主要负责帮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面试方式,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让同学们在就业之时也能从容面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同学们提高综合素养 。
求是学会
求是学会是土资团学语言文学活动中心。求是学会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思想,抒发感情,锻炼思维和语言技巧的平台。激励学生不断进行理论学习,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对现实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
团委
团委下设组织部、实践部、志工部、科技协会、新闻宣传部。
科协主管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的各项学科类科技竞赛,主要职责在于更好的服务学院各个年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给热爱科学的同学提供交流平台,继续宣传和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课余时间能够接触一些现代科技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满足同学们对科技竞赛的要求 。
研究生会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研究生会设主席团,下设五个部门,分别是:办公室、文艺部、组织部、体育部、宣传部。
研究生会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和研会内部体育赛事的组织,主要文艺活动包括:合唱文化节、元旦晚会、学院风采展示、“仲夏之约”等,主要体育活动包括:轻体运动会、篮球比赛、羽毛球赛、素质拓展活动等 。
职务 |
名字 |
---|---|
院长 |
金龙哲 |
党委书记 |
纪洪广 |
副院长 |
乔兰 |
副院长 |
李长洪 |
副院长 |
宋卫东 |
副院长 |
尹升华 |
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
耿倩男 |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
邓波 |
(表格资料来源: )
党务正职:
1954-1955 采矿系党支部书记:李兴烈
1956-1994 采矿系党总支书记:王连甲、朱蕴玉、石磊、韩文植、祖天启、刘承宪
1994-2002 资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怀宇、蔡嗣经、蔡美峰
2002-2016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蔡美峰、张文明、倪文、金龙哲
2016-2017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龙哲
2017-至今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纪洪广
行政正职:
1952-1994 采矿系系主任:卢焕云、于学馥、童光煦、任天贵、李怀宇
1988-1994 地质系系主任:袁怀雨
1994-2002 资源工程学院院长:蔡美峰
2002-2016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蔡美峰、张文明、吴爱祥、王媛
2016-2017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院长:王媛
2017-至今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院长:金龙哲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