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1 由无机聚合物制备先进陶瓷
11.1 引言
11.2 聚合物热解 工艺过程
11.3 由聚(有机基团)硅烷制备SiC陶瓷
11.4 由聚(有机基团)硅氮焥制备Si-N陶瓷
11.5 硅基非氧化物陶瓷部件的生产
11.6 总结与展望
11.7 致谢
11.8 参考文献
12 仿生工艺
12.1 “仿生”的含义
12.2 天然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12.3 生物学的工艺方法
12.4 仿生工艺
12.5 应用
12.6 先进的概念
12.7 结论
12.8 致谢
12.9 参考文献
13 烧结与热压烧结
13.1 引言
13.2 烧结定义及烧结阶段
13.3 驱动力
13.4 动力学
13.5 粗化
13.6 不均匀性
13.7 参考文献
14 液相烧结
15 玻璃化
16 热等静压
17 陶瓷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及其表征
18 精加工
19 陶瓷的连接
20 梯度功能材料
21 金刚石:气相合成及其应用
索引 2100433B
本卷主要介绍陶瓷无机聚合物的制备、仿生工艺、烧结与热压烧结、液相烧结、玻璃化、热等静压、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及其表征、精加工、连接、梯度功能材料及金刚石的气相合成及其应用。
本卷可供材料科学、合金、电子、生物、物理等研究、教学及生产的科学技术工作者阅读、参考。
卫生洁具是属于传统陶瓷,其生产工艺与陶瓷的生产工艺一致,也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拣选、粉碎、混练、成型、煅烧等工序制作而成的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
你好,据我了解明代陶瓷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器最大特...
陶瓷工艺问答
陶瓷工艺问答 1. 陶瓷的概念 (传统 ) 答 :传统上 ,陶瓷的概念上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 过粉碎、混炼、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2. 瓷器、陶器、炻器的特征。 答:瓷器:坯体致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透明性,断面呈石状或贝 壳状,敲之声音清脆。 陶器:有一定吸水率,断面粗糙无光,没有半透明性,敲之声音浑浊。 炻器:吸水率不大于 3%,透光性差,通常胎体较厚,呈色,断面呈石状。 原料 1. 陶瓷原料的一般分类。 答:一般按工艺性能可分为三大类,既可塑性的粘土类原料、瘠性石英类 原料和熔剂性原料长石等。 2. 粘土的概念。 答:粘土是多种微细的矿物的混合体,其矿物颗粒多小于 2微米,主要是 由黏土矿和其他矿物组成的具有可塑性的土状岩石。 3. 黏土原料按成因如何分类,各有什么特征? 答:按成因可分为两类: 1.原生黏土,是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
1.陶瓷工艺花瓶树脂打底:用彩胶或添加色糊的树脂
A、彩胶是预促进的,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添加1.5%-2.5%固化剂即可。
B、用树脂添加色糊来打底的时候,色糊在树脂里的添加量为2%-4%,使用时需要添加1.5-2.5%的固化剂和1.5-2.5%的促进剂。
2.陶瓷工艺花瓶贴秸秆画
3.陶瓷工艺花瓶透明层制作
A、在制作陶瓷工艺花瓶透明层的时候,需要用透明树脂,并添加固化剂和促进剂,厚度是将秸秆画完全埋住并多出1.5-2mm为好,待固化后,砂平,然后开始用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2500#水砂后抛光即可做成镜面水晶效果。
B、用600-800#砂平,然后用上光树脂上光后经过上光机固化即可得到镜面效果。缩短工时,提高效率。
本书是根据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陶瓷工艺技术》编写大纲编写而成。
本书在参照多种版本的《陶瓷工艺学》教材的基础上,吸收、补充了陶瓷工业生产中的新工艺和新方法。根据高职高专学生注重实践的教学特点,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强调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书以普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生产工艺技术为主,根据陶瓷工业科技发展的状况,编入了“特种陶瓷”一章,目的是使学生对陶瓷工业有更完整的概念和知识。在陶瓷工业中,各种不同种类的陶瓷制品生产工艺都有其独特之处,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只介绍这些陶瓷制品共有的基本生产工艺技术和基本原理。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现在的窑有气窑、电窑、等。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十一、成瓷缺陷的修补,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以让成瓷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