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以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变形破坏的千将坪滑坡、藕塘滑坡、凉水井滑坡及鸡扒子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三峡库区的典型特大顺层岩质水库滑坡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这类滑坡的地质模型、变形机理、库水响应特征及空间预测模型等。
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立项背景
1.1.1 千将坪滑坡概况
1.1.2 三峡库区特大顺层岩质滑坡发育及分布概况
1.2 立项意义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水库型滑坡
1.3.2 特大顺层岩质水库滑坡研究现状
1.3.3 滑坡预测预报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及课题设置
1.5.1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5.2 项目课题设置
第2章 千将坪滑坡地质力学模型
2.1 滑坡运动过程及特征
2.1.1 滑坡变形破坏过程
2.1.2 滑坡规模
2.1.3 滑动方向
2.1.4 滑距
2.1.5 滑速
2.1.6 滑坡涌浪
2.2 区域地理地质背景
2.2.1 自然地理
2.2.2 区域构造与地震背景
2.3 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
2.3.5 岩体风化
2.4 滑坡边界条件及物质组成
2.4.1 滑坡边界及其形成的岩体结构面特征
2.4.2 滑坡物质组成
2.5 滑坡变形特征及滑坡结构分区
2.5.1 滑坡变形形迹
2.5.2 滑坡结构分区
2.6 滑带及牵引区软弱带形成年代
2.6.1 测试方法与式样
2.6.2 测试结果
2.6.3 基于测年结果的滑带、牵引区软弱带成因及滑坡性质
2.7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7.1 概述
2.7.2 滑坡岩石常规物理力学试验
2.7.3 顺层滑带化学及矿物成分分析
2.7.4 顺层滑带土及其原型(层间剪切带)物理力学试验
2.7.5 前缘切层滑带物理力学实验
2.7.6 滑带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
2.7.7 千将坪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2.8 滑坡形成机制及滑动机理工程地质分析
2.8.1 滑坡致滑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2.8.2 滑坡形成机制
2.8.3 滑坡高速失稳机理
2.9 小结
第3章 千将坪滑坡滑带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3.1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非饱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
3.1.1 试样制备
3.1.2 试验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案及结果
3.2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干湿循环试验(DWC)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恒荷载试验(DL试验)
3.3.1 试样制备、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方案
3.3.2 试验成果与分析
3.4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蠕变试验(CREEP试验)
3.4.1 蠕变试验仪器
3.4.2 蠕变试验步骤
3.4.3 蠕变试验内容
3.4.4 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3.4.5 蠕变模型拟合
3.4.6 小结
3.5 千将坪滑坡区与影响区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现场直剪试验
3.5.1 概述
3.5.2 试验部位
3.5.3 原位大剪试验
3.5.4 千将坪滑坡原位大剪试验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千将坪滑坡滑带土软化模型试验研究
4.1 滑带软化试验方案的论证与设计
4.1.1 试验目的
4.1.2 参考标准
4.1.3 试验中的问题探讨
4.1.4 试验方案
4.2 试验结果与软化模型建立
4.2.1 滑带土天然物理性质参数
4.2.2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软化试验结果
4.2.3 滑带软化模型建立
4.2.4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软化规律
4.2.5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黏土矿物分析结果
4.3 滑带土软化机理
4.3.1 磨圆作用——水物理化学作用对土颗粒的改造
4.3.2 介离作用——黏土颗粒表面的离子交换与吸附
4.3.3 润滑作用——黏土矿物晶体结构层间的离子交换与吸附
4.3.4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黏土矿物的转化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3.5 滑带软化对千将坪滑坡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降雨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千将坪滑坡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场研究
5.1 引言
5.2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
5.2.1 达西定律
5.2.2 土-水特征曲线
5.2.3 渗透性函数
5.2.4 控制方程
5.2.5 若干技术问题
5.3 千将坪滑坡岩土渗透试验研究
5.3.1 千将坪滑坡水文地质条件及材料分区
5.3.2 千将坪滑坡岩土体渗透特性
5.3.3 千将坪滑坡岩土渗透特性成果
5.4 千将坪滑坡渗流场数值计算成果
5.4.1 计算网格及定解条件
5.4.2 水库蓄水对渗流场的影响
5.4.3 降雨对千将坪滑坡渗流场的影响
5.4.4 水库蓄水与降雨耦合条件下的千将坪滑坡渗流场特性
5.5 小结
第6章 千将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数值模拟
6.1 概述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内容
6.1.3 技术路线
6.2 千将坪滑坡有限元分析
6.2.1 千将坪滑坡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6.2.2 千将坪滑坡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6.3 千将坪滑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6.3.1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原理
6.3.2 千将坪滑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模型、计算参数及条件
6.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6.4 千将坪滑坡动力学过程仿真研究
6.4.1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6.4.2 非连续变形分析计算程序简介
6.4.3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6.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6.5 千将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6.5.1 千将坪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6.5.2 千将坪滑坡运动机制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千将坪滑坡物理模型模拟研究
7.1 引言
7.2 滑坡模型试验理论
7.2.1 相似理论
7.2.2 相似定理
7.2.3 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
7.3 试验目的与模型设计
7.3.1 试验目的
7.3.2 模型设计
7.4 荷载及加载方式与荷载施加步骤
7.4.1 荷载及加载方式
7.4.2 荷载施加步骤
7.5 模型量测
7.5.1 百分表位移量测
7.5.2 摄影量测
7.5.3 微震量测
7.6 试验结果及分析
7.6.1 百分表位移量测结果
7.6.2 摄影量测结果
7.6.3 微震监测结果
7.7 小结
……
第8章 千将坪滑坡与世界同类典型滑坡比较研究
第9章 特大顺层岩质水库滑坡空间预测模型研究
第10章 三峡库区藕塘滑坡库水响应特征及稳定性预测评价
第11章 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库水响应特征及预测评价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2100433B
在中世纪,欧洲教堂采用大的内部空间和吸声系数低的墙面,以产生长混响声,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建筑声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因此,现代建筑声学可分为室内声学和建筑环境噪声控...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水库库水对土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防治研究
随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库水位升降对库岸滑坡的影响备受工程技术人员关注。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影响的研究资料,分别总结了库水位上升和下降引起滑坡的原因,主要包括库水的物理化学作用使岩土体性质改变和力学作用使滑体的滑动力或抗滑力改变两方面,详细论述了每种因素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库岸滑坡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展望了库岸滑坡的研究方向,供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清江隔河岩水库杨家槽滑坡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
杨家槽滑坡现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基建费用已花掉数千万元,在滑体上居民上千人。新镇址是未经正规地质勘察而定下来的,后经清江地质大队勘测认定为滑坡时,地方政府和市民极为关注。为安定民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清江地质大队进行滑坡治理前的地质详勘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详查勘探与科学研究,基本查清了滑坡形成的年代(2.2—2.4万年前)、形成机制、滑坡的物质组成与结构以及滑带的特性等,并在滑体内发现一个规模较大的地下岩溶洞穴系统。洞穴沉积物齐全、完整。这个洞穴系统常年过水,成为天然的地下排水通道,对滑坡的长期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模拟计算分析,探讨滑坡形成演化模式与过程,进而评价滑坡现今稳定性较好,只须进行局部治理,消除了不良社会影响,使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并节省了大量的治理费用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砂体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
第一节沉积环境标志
第二节沉积微相
第三节沉积体系空间演化及沉积模式
第三章储层裂缝分布特征
第一节裂缝特征描述
第二节裂缝分布规律
第三节裂缝分形几何特征
第四节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
第五节裂缝模糊识别技术
第六节裂缝成因及对开发的影响
第四章储层微观孔隙及孔隙结构特征
第一节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第二节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第五章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微观非均质参数特征
第二节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第三节储层微观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第六章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层内非均质性
第二节层间非均质性
第三节平面非均质性
第四节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
参考文献
江苏油田地处苏北盆地,大部分属复杂小断块油田,宏观和微观上非均质性严重,微裂缝发育,这些特征都影响到了开发效果。
本书以陈堡油田陈2断块为例,通过岩心观察以及化验分析资料和岩电关系的研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从油田沉积微相研究入手,详细剖析了储层的裂缝特征,建立了裂缝的模糊识别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储层的非均质特征以及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水库滑坡运动与涌浪灾害研究》采用改进条分方法,结合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基本原理,得出了滑坡运动的加速度及速度;运用体积守恒原理,建立了滑坡引起的体积涌浪和冲击涌浪的计算方法;运用流体力学的明渠非恒定流基本的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对涌浪沿程衰减和涌浪沿岸爬高进行了分析;选取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模拟原型,在几何相似的前提下,建立滑坡上下游河道模型、滑体模型,构建滑坡涌浪实验控制和实验量测系统,开展滑坡首浪、传播浪、爬坡浪等方面的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结合涌浪产生区水流运动控制方程和实验成果,开展滑坡涌浪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