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铁电隧道结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以几个纳米厚的铁电薄膜作为隧道结的绝缘层。这一新结构带来的新效应之一是隧穿电阻随外电场的翻转可以保持在高、低两个电阻值。这种电致阻变现象在电阻式非挥发存储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铁电隧道结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问题,其中铁电自发极化与隧穿输运行为的关系急需澄清。本项目以电阻式非挥发存储器应用为背景,以深刻理解微结构对电学性能的调制规律为主线,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以钙钛矿铁电薄膜为绝缘层的铁电隧道结的制备技术,系统考察绝缘层种类、厚度、取向、晶格畸变等微结构对隧道结输运行为和电致阻变特性的影响,澄清铁电自发极化与隧穿输运行为的关系,发展有实用前景的铁电隧道结。 2100433B
批准号 |
50872050 |
项目名称 |
铁电隧道结的制备及其电致阻变特性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207 |
项目负责人 |
吴迪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南京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32(万元) |
温度的依存性小——空调,加湿器,除湿机磁滞小——楼宇空调再现性和应答性良好——事务设备湿度感知范围广——礼品(时钟,天气预报计)小型,轻量——干燥机
发明涉及核辐射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材料,用于对核电站的放射性部件进行,所述材料为层叠加结构,包括功能层和设置在所述功能层两侧的保护层,其中,所述功能层为复合层,采用具有耐辐照性能的橡胶...
压敏电阻器的压敏特性是:电压越高,电阻就越低。成反比关系。
电阻器的种类及其特性.
20 电阻器的种类及其特性 Steve Guinta 问:我想了解现有电阻器各种类型之间的差别以及在具体应用中如何选择 合适的电阻器 ? 答:好,让我首先介绍一下实验室中常用的分立电阻器或轴向引线电阻器, 然而再对分立电阻器与薄膜或厚薄电阻网络从价格和性能方面进行比较。 轴向引线 (Axial Lead) 电阻器的类型:轴向引线电阻器 最常用的类型有三种:合成碳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 ·合成碳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统称碳质电阻器 )用于初始精度和随温度变化的稳定性认为 不重要的普通电路。 典型应用包括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偏置电路中集电极或发射极的负载电阻 ,充电电容器的放电电阻以及数字逻辑电路中的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 碳质电阻器按照准对数序列规定一系列标准电阻值 (见表 1),阻值范围从 1Ω到 22MΩ,允 许 偏差从 2%(碳膜电阻器 )到 5%,甚至高达
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在阐述电阻率层析成像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MillerSoilBox进行土样的室内电阻率试验,根据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土的电阻率变化的主次因素顺序是:含水率、孔隙水的导电性、饱和度、土的种类。依据大量试验数据,分析了电阻率与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基于推广阿尔奇公式的黏土电阻率模型。对实测结果进行电阻率层析成像,能较好地发现地下目标。
继续摸索中间绝缘层的生长工艺,并利用各种微电子加工技术,制备出磁场电阻高、结电阻低、重复率好的优质单势垒磁隧道结材料。深入研究磁隧道结的偏压特性,运用全量子力学模型,结合磁振子、声子的激发及界面能级结构的变化,对隧道结磁电阻随偏压变化的现象作出理论诠释。制备双势垒磁隧道结或选择自旋极化率符号相反的铁磁电极材料,研究反常隧道磁电阻现象及其随外加偏压的变化。 2100433B
本项目紧密围绕研究目标,在隧道结发光的角向分布、偏振和光谱特征以及分子发光的跃迁偶极特性的表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若干成果:(1)在仪器研制方面,研制了与超高真空低温STM联用的后焦面光子探测系统,实现了对隧道结中光子发射的角向分布特性的表征;研制了与超高真空低温STM联用的HBT系统,实现了对隧道结中光子发射统计特性与偏振特性的表征;发展出了具有亚纳米空间分辨的光致荧光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分子的跃迁偶极取向的实空间表征;(2)在科学进展方面,研究了卟啉分子J型聚合体的电致发光特性,发现其电致发光特征受到分子间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影响,并讨论了在不同隧穿电流下卟啉J-型聚集体与纳腔等离激元的相互作用特性;研究了分子发光与偶极-偶极作用的关系,利用发展出的亚纳米空间分辨的荧光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分子间相干偶极相互作用的实空间直接观察,开辟了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能量转移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光合作用中分子捕光结构的优化和分子纠缠体系及其光源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设计并通过微纳加工制备了具有中心缺陷结构的二维等离激元光子晶体纳米阵列,并将其作为衬底引入到STM中,并研究其缺陷模式形成的光学共振微腔对针尖诱导的纳腔等离激元的增强效应和模式调控作用。 到目前为止,已在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 篇,其中有较重要影响的论文包括Nature 1篇,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篇,Nanoscale 1篇;项目负责人在2016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与合作者一起培养博士研究生3 名。
分子尺度上的光电器件集成是未来信息能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科学基础在于纳米尺度下对光电相互作用与转化过程的认识和调控。本项目将利用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与高灵敏光学检测的联用技术,以含共轭π电子体系体系的有机多功能光电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隧穿电子的高度局域化激发,构筑并利用“倒置”光子收集通道来对隧道结中单分子电致发光的性质、尤其是光子发射的角向分布特征进行高分辨的表征,研究隧道结中分子发光的跃迁偶极取向,探索通过改变隧道结等离激元模式来调控单分子发光的光子辐射方向与偏振方向的方法。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分子在纳米环境中的光电行为,而且有助于探索隧道结中的电子、激子、声子、表面等离激元和光子等之间的相互耦合和转化过程,为今后设计和优化基于分子光源的有源等离激元器件提供科学基础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