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生产、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土地质量指标不是单纯指土地某一方面或某一种属性的指标,而是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而建立起来的能够反映土地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体系。大部分指标局限于土地资源内部,尚缺乏社会经济制度、政策乃至法律等方面的反映。只有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综合构建的指标,才能全面认识土地质量。建立土地质量指标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国内外土地质量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土地质量的理论探讨、土地质量指标的建立上,土地质量指标在监测和政策制订方面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指标和管理措施以及政策框架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联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退化的不断加剧和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理念的提出,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土地质量指标不是单纯指土地某一方面或某一属性的指标,而是综合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中国土地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和国外相比,尚未形成针对土地质量的系统综合研究,土地质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机理和实践应用研究方面较为薄弱,也缺乏长期定点监测的系统数据用于土地质量评价。国土资源部从部门角度提出了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中国学者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和县级2个层次和主要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学者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丘陵区和华北平原等不同研究区域研究了土壤肥力和土壤退化等土壤质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土地质量的概念是随着人口对土地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大、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并严重威胁着全球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科技型企业资信评级 指标体系的内涵 科技型企业资信是指企业在经营和业务往来过程中,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等,以及由之形成的社会声誉。资信评级则是对此类履行能力、守信程度的强弱给予判定,以向社会提供公正可...
定义城市基准地价是以一个城市为对象,在该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用途相似、地块相连、地价相近的原则划分地价区域,调查评估出的各地价区段在某一时点的平均水平价格。基准地价的作用基准地价更新与[1]平衡是...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基本理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采用并成功运用而得名,它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
土地质量是指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动植物健康而不发生土壤退化及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关系到以生产、保护及环境管理为目的的土地环境条件。
"_blank" href="/item/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尺度上土地质量因子和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表现出复杂性特征。土地质量指标主要还是国家级与区域层次的指标,且多是“静态”指标,因此,它对宏观层次的土地持续利用的意义比较大。但对于更具体、详细的目的,例如省级、区级甚至农场级的管理或规划建议,则不能提供所需的基于过程的有效信息,并未深入分析引起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不同尺度上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机理以及尺度转换问题已经成为土地质量研究的重点领域。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1.总体要求
开发补充耕地质量验收以旱涝保收为标准,田块平整,排灌顺畅,道路通达,开发出的地块符合农业耕种的要求。
2.土壤质量
2.1土层厚度
全土层厚度不得小于40cm,表土层厚度不得小于15㎝。
2.2表土层有机质含量
水田表土层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旱地表土层有机质含量1%以上。
2.3土壤酸碱度
表土层PH值在5.0~8.0之间。
2.4土壤质地
表土层质地为砂质壤土至粘土。
3.工程质量
3.1土地平整
3.1.1田块布置
平原地区田块布置有利于灌溉、排水、防风及农业机械作业的需要,田块形状规整,边与边尽量平行;丘陵地区田块布置需满足治理水土流失的要求梯田长边沿等高线布设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
3.1.2平整程度
水田格田田面高差在±5㎝以内;旱地田面坡度在l:500以内采用淋灌、喷灌或滴灌的田块对田面坡度要求可适当降低。
利用园地改造为耕地的,6°以下(不含6°)的坡地不需要修筑梯田,坡度6~25°的需修筑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
3.2 灌溉与排水
3.2.1灌溉水源
项目区有可靠的水源保证,干旱缺水地方修建山塘、蓄水池、陂头或抽水站,配套完善的引水渠。
3.2.2 排灌标准
水田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旱地灌溉保证率在70%以上;排涝达到10年一遇标准;地下水控制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深度。
3.2.3排灌设施
排灌渠道满足项目区灌溉和排水要求,各类沟渠布局合理,形成网络,坡度适宜,便于排灌。桥、涵、闸、放水口等配套设施齐全。
3.3田间道路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指标体系的制定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指标体系的制定——摘要: 本文阐明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意义,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指标选取的原则、方法和依据。制定了滨海滩涂型、河谷滩地型和山地丘陵梯田型三种地貌型,水田一等、二等、三...
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评价研究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特色的城镇化指标体系,是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础所在。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质量的衡量和测度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存在脱节和背离,同时也极大制约了城镇化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进与实施。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优化措施。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项复杂的综合属性,意味着土地满足不同用途的程度,或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如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可以广泛运用的土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①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作物产量、水源和土壤有效水分、营养源和营养物有效量、根层的氧气有效量、根系发育的地理条件的适应性、苗床和发芽条件、土地的耕作条件(适耕性)、土壤的盐化度和碱化度、土壤毒性(酸性过高)、与土地有关的病虫害、土壤抗蚀性能、洪泛灾害(包括频率及淹水历时)、气温类型、辐射能及光周期、影响植物生长的灾害性天气(风暴、霜、冰雹等)、空气湿度、作物成熟所需的干燥期。②与牧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放牧草地的生产率、影响牲畜的灾害性天气、地方性虫害及流行病、牧草的营养价值、牧场的毒性(毒草)、植被抗拒退化性能、在放牧条件下土壤抗拒侵蚀的性能、水源距离及饮用水可获量、与根据地(定居点)的距离。③与林业生产有关的指标有:木材年平均增长量、本地树种的类型和数量、影响幼树生长的环境条件、病虫害、火灾危害。④与采集副业有关的指标有:树木品种、药用植物、果类、野味、山珍、与根据地(村庄)的距离。⑤与农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指标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可能规模、征用土地的便利条件、与市场及物质和劳动力供应有关的地理位置、由生产单位到田地或作业区的交通、影响道路修建和维护的地形因素(可进入性)、机械化的可能性和影响机械化的地形因素(可通行性)、自然植被、防止土壤侵蚀的措施。
这些应用于评价的指标大多是变量,表示土地的某一项质量,或表示土地的某一特征或几种特征的作用,每种指标都有一定的临界值或一系列临界值,以确定等级界限。并可根据表明各种指标对某项土地利用影响的数学模式,利用计算机中已经储备的有关地区的具体资料进行对比,预测利用的后果,从而具体评定土地质量。这类数学模式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加以验证,可以不断改进,使之更接近实际情况。
成果登记号 |
20190524 |
成果名称 |
浙江省典型地区土地质量地质调查 |
第一完成单位 |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康占军、褚先尧、解怀生、简中华、林 楠、杨 豪、姚晶娟、卢新哲、潘卫丰、郑 洁、龚瑞君、黄春雷、梁 河、詹俊峰、刘 健、汪一凡、谷安庆、宋明义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6-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9-06-01 |
主题词 |
浙江,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应用,国土管理 |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签订的《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省自然资源厅本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行动计划(2016-2020)》(浙土资发〔2016〕15号)工作部署,2016年4月5日向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下达《关于下达浙江省典型地区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查清调查区耕地质量状况状况,评价每个图斑的土地质量现状,建立土地质量档案;创新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和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实现从调查-建档-研究--应用的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项目成果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和保障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为新时代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 经整合自2013年以来在嘉兴市取得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系列成果,与嘉兴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联合申报,荣获了中国地质学会201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极大地提升了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嘉兴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在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相关工作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带动浙江省乃至全国加快开展同类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签订的《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省自然资源厅本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行动计划(2016-2020)》(浙土资发〔2016〕15号)工作部署,2016年4月5日向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下达《关于下达浙江省典型地区土地质量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查清调查区耕地质量状况状况,评价每个图斑的土地质量现状,建立土地质量档案;创新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和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实现从调查-建档-研究--应用的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项目成果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和保障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为新时代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 经整合自2013年以来在嘉兴市取得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系列成果,与嘉兴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联合申报,荣获了中国地质学会201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极大地提升了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嘉兴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在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相关工作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带动浙江省乃至全国加快开展同类工作。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