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铁壶

铁壶,亦称铁瓶,是用来煎茶煮水的器皿。以生铁为原料,用传统铸造工艺,以及通过后期的手工打磨,成型的茶壶,兼具养生、观赏和收藏价值。

铁壶最早可追溯至江户时期,距今有数百年历史。茶道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成为了日本的时尚,到了江户时代,茶友们将"茶釜"加上注水口和把手用来泡茶,铁壶随之诞生。

铁壶基本信息

铁壶手工打造

铁壶的材质对煮水的口感以及二价铁的释放影响有限,铁壶的铁壶在手工铸造过程中,经酸化特殊处理消除铁中杂质。因以生铁为原料,透过铸造方式,加之作者艺术造诣不同,形成老铁壶特殊的文化。日本老铁壶的铸造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老铁壶当时采用的是一种脱腊技术,每件铁壶铸好后,必须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铁壶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制造出来的壶绝对不会出现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亦是一件带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亦或是古董来收藏。

查看详情

铁壶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铁壶起源发展

铁瓶最初是与茶釜在相同年代出现的。最初的铁瓶被称为手取釜,据史料记载手取釜最早出现在延庆2年(1309年)的室町时代,手取釜的用途多为药用。

手取釜是室町幕府时代的作品,与现在的铁瓶不同底部有三足为支撑点。

在1750年代,现代的铁瓶由三代小泉仁左卫门设计制作成型,三代小泉也就成为了现代铁瓶的缔造者。在日本江户末期(1860年代),六代小泉制作了惠比寿大黑大入叶文铁瓶,这个作品是针对商家贩卖而特别设计的作品。各商家也对此作品有着极高的评价,并且把六代小泉所制作的作品称之为南部铁瓶。从此铁瓶在普通大众间也不断的普及,南部铁瓶也名声大噪。

大正9年(1920年)铁瓶生产也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因此,各大铁瓶制作釜师相聚一堂开展了铁瓶制作讨论会,并且邀请多位茶道名家作为审查员鉴赏作品。但是由于釜师制作的作品设计非常独特不适合日本茶道精神,所以茶道名家建议釜师在钻研制作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学习日本茶道文化。在这些釜师中最为突出的就是13代铃木盛久(1896~1976),13代盛久接受了茶道名家的建议,不单学习了茶道,并且自己也建了一所小茶室对茶道文化进行了刻苦的钻研。最终,13代盛久把茶道文化融入了作品之中,他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且被授予了无形文化财保持者(人间国宝)的称号。盛久最经典的代表作日之丸也是融合了茶道文化后孕育而成的作品。

明治时期以后,南部铁器(盛冈,水泽)的铸造业有着飞速的成长,在昭和31年(1956)铁瓶的产量到达了顶峰,月生产量达到了5000个。但由于需求减少,整个铸造产业也面临了极大的考验。京都的龙文堂在江户中期(1715~1845),使用了蜡型制作法来制作铁壶,所制作的铁壶细致精美,纹理清晰,但由于战争原因,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山形铁瓶是在明治维新时期(1868~1911)逐渐开始制作铁瓶,铁瓶制作始于盛冈(南部铁器)的委托制作。在1945年战后时期,山形铁瓶受到了釜师长野垤志的指导使铸造技术得到了提升。

也是明治以后,以制造铁瓶拥有极高评价的釜师,有加贺的宫崎寒稚(十代~十三代)、木越三右卫门(四代~六代)高冈的[金森太吉][畠春斋]等等。 除了上述地区,以大量生产铁瓶而闻名的还有大坂,名古屋,高冈,山形,盛冈,水泽等地,各产地铁瓶名师辈出。

查看详情

铁壶首选理由

一般人有泡茶的人都知道山泉水或井水比较甜,所以比较讲究的人都会想设法弄这种水回来泡茶。

曾经有人分析过水质发现这两类水中铁的含量较高,其不接触空气而以二价铁离子形式存在。

使用铁壶煮过的水因为含有二价铁离子,所以会出现山泉水效应,可有效提升口感,非常适合冲煮各式茶饮。

查看详情

铁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铁壶相关常识

生铁制品当中有:铁瓶(水壶)、急须(茶壶)、火钵(火炉)、瓶垫、茶托、铁锅、风铃以及花瓶等种类。

一升以下的小壶称:铁急须。

一升以上的大壶称:铁瓶。

查看详情

铁壶使用保养

使用方法

1. 铁壶第一次使用,先将5-10克茶叶放入铁壶网内,加水蒸煮约10分钟。如此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将更不容意生绣;同时可去除新壶的异味。烧开后将壶内水倒掉,重复2-3次,直至水质清澈即可。建议新壶刚开始使用时请每天使用,让水垢能迅速付着。2. 铁壶适合的热源是炭火现在使用电热炉和瓦斯炉,电磁炉代替也可以。3.日常使用时,请装8分满的水,以免水沸腾后溢出。铁壶使用约5天后,内壁会出现猩红色斑点,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这为正常现象,只要水不混浊是不影响饮用的。4. 每次使用后,开小火将壶内水分充分蒸发,再用干的软布擦干,保持壶体干燥,不要壶内剩水过夜。防止铁壶生锈,影响使用寿命。

铁壶生锈怎么办

1.淘米水除锈:铁壶、铁锅铲、菜刀、铁勺等炊具,在用过之后,把它们浸入比较浓的淘

米水中,既能防锈,又可除去锈迹。

2.明矾除锈:铁壶可用以下方法除锈,往铁壶内倒入1公斤左右的清水,加入50克左右的明矾,煮沸10分钟,然后用刷子或抹布反复擦拭即可。

3. 醋除水垢:醋是人们最常用的去锈物品,铁壶生锈了,只用倒些醋在壶里,加水煮开,

边烧边刷,就能很快去除铁锈。

4.用切开的葱头、刚削下来的土豆片或萝卜皮蘸一点盐,用力地磨生锈的地方,能轻易去

除铁壶上的铁锈。

其实铁壶生锈不必太过担心。因为铁壶生锈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危害,它只是会影响茶或水的口感而已。如果觉得锈渍很难看,我们在去除铁锈后,再次使用铁壶时,可以用切开的生姜涂抹铁壶,或把喝剩的茶叶渣装在纱布里擦铁壶,将洗干净的铁壶浸入浓浓的淘米水中晾干,从而有效的防止铁壶生锈。

中式保养

使用铁壶原因:具有陶瓷不容易破碎,导热速度快,保养目标是养壶如新。需要去掉铁壶中的沉淀物

和铁锈。

操作方法:

1:利用丝瓜瓤加水,将壶内的锈斑剥落,反复多次直到再无铁锈脱落。

2:发酵程度低的茶类为主。例如:高山茶、绿茶、普洱新茶等将5-10克茶叶放入铁壶,加水蒸煮

约10分钟。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将更不

容意生绣;同时可去除新壶的异味。烧开后将壶内水倒掉,每天重复2-3次,持续15天左右直至水

质清澈即可使用。

日式保养

使用铁壶原因:虽然铁壶很早传入日本但是一直没有广泛传播。到18世纪中期日本茶道开始形成统

一的意识,他们发现煮茶最好的水源的河床都有大量铁砂成分,用铁壶煮水可以提高茶味品质。因

此18世纪开始大量仿造唐代铁壶,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操作方法:

1:10克盐调和200克醋(白醋为佳),放入壶中小火煮,不能干烧。

2: 5克盐配合200克清水与15克裙带菜(或海带),放入壶文火中煮。(在盐促进下海藻

会释放岩藻多糖成分和褐藻酸盐钠,这个本身可以在壶内形成包浆,而且岩藻多糖成分在现代医学

中发现是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生长的)

3: 放入竹节、竹根、竹叶混合250克入清水,放入壶里煮30分钟。

4:擦干后下次就可以煮水泡茶饮用

.铁壶长时间使用会愈加黑亮,而且清洗容易。

.外表可经常用布擦拭,让铁质的光泽渐渐的展现

.使用后必须保持干燥,避免冷水冲热壶、高处摔下。

.同时要洼意不可干烧。

.由于是铁制品,若从高处落下,受到强烈撞击的话,有可能会破裂,请务必小心!

查看详情

铁壶工艺

为保护此种手工艺,铁壶早已被当成传统的工艺品发展至今;此种作品具有优良的铸铁及传统的技术,其古典的铁肌及朴素的型态被当成是一种纯日式的创作,在日本相当受到重视。

尤其铁壶更是众家之中的代表,受到极高的评价;为了符合时代的变迁,仍以传统的技法为基础,铸出与现代生活相衬的作品,不仅是实用的水壶,更是兼具装饰功能的美术工艺品:如此优良的工艺制品可以让您长久保存与使用。

铁壶的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蜡模铸造法、砂铸法和硬模压力铸造法。蜡铸法所作铁壶外观都非常精美,且大部分都采用满工(也就是外表面没有空地);"砂铸法"铁壶除了霰纹壶,一般不采用满工,而且羽线(合模线)以下一般都是素地;硬模压力铸造铁壶的形制一般都很夸张,多数为高浮雕图案。

查看详情

铁壶冲煮特性

用铸铁茶壶煮出的水为软水,口感较圆润、甘甜,用来冲泡饮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仅可以冲煮、还可持续加热,功能性范围更广,所以欧美人士专门用来冲煮花果茶、红茶,用来煮普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经由铸铁壶的冲煮,可有效去除茶中的异味,提升口感。

铸铁壶具有强力的导热性及保温性,非常适合冲煮各式茶饮,铁壶之所以有名,其由来在于锅烧之制法(800一l000℃炭烧)。因系锅烧,铁的表面会变成酸化铁。此东西被称为酸化皮膜(带白的青紫色)。因酸化皮膜没有直接和铁及水混在一起,所以烧开的水不会感觉有金属味道(亦有抑制生菌之作用)。但是,在此状态,铁分则不会溶出。然而,在使用当中,从酸化皮膜之较弱部分红垢会一点一点产生,此乃正常现象。长时间使用铁壶的话,当铁壶内之红垢部分增加时,白色的水垢则会沉淀。此水垢的任务系为了不让红垢做不必要之扩散,及净化水质。

查看详情

铁壶文献

深孔扩壶爆破技术在蓝烟铁路的应用 深孔扩壶爆破技术在蓝烟铁路的应用

深孔扩壶爆破技术在蓝烟铁路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261KB

页数: 2页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深孔药壶爆破的特点,介绍了方案设计、参数选择方法和原则、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以及爆破效果等。

美石神工琢石壶  寿山石文化与石壶创作的交融 美石神工琢石壶 寿山石文化与石壶创作的交融

美石神工琢石壶 寿山石文化与石壶创作的交融

格式:pdf

大小:261KB

页数: 2页

寿山石是我国的"四大国石"之一,近年来更被誉为"国石"之首。寿山石的美在于温润的质地、瑰丽的色彩和变幻的斑纹。从宋代起用于明器,到明代文人用来镌刻印章;从杨玉璇的圆雕、周尚均的博古到林清卿的薄意;寿山石雕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文化。而伴随五千年茶文化而诞生的茶壶,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茶的载体,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艺术的体现。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涉足石雕,对于寿山石,已经如同呼吸之于我的生命一样,不可或缺;个人性喜喝茶,更爱收集好壶,谈壶论艺,品茗荟友,唇齿留香,人生至乐矣。忽然有一天,面对琳琅满目的寿山石和茶壶,突发奇想,以寿山石为材料雕刻茶

铁壶如何区分手工铁壶与机制铁壶?标准答案在此!

很多壶友会发来私信咨询小编,如何区分市场上的手工铁壶及机制铁壶?这个问题其实是标准答案的。

  手工铁壶与机制铁壶的概念

顾名思义,手工铁壶就是手工制作铁壶铸模,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砂模铸造法,一种为失蜡铸造法(又称脱蜡法);机制铁壶就是机器制作铁壶铸模,多采用高压模铸法。

  因工艺不同,手工铁壶与机制壶有下列区别

第一:羽线和裙边

由于砂模壶制造的时候,砂模的外模分为上下两个,铸造的时候上下对齐。在上下模之间就会有一个接触线,在铸造之后,铁壶瓶体最宽处就会有这个接触线的痕迹。在铁壶界叫这条环形的合模线为羽线。

羽线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砂铸法铁壶都有这种环形羽线。日本的铁壶制作艺人找到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化腐朽为神器,在上下模合模处故意留出一条缝隙。浇筑时铁水进入这条缝隙,铁壶铸造完成后,这条缝隙就成了一个非常优雅的宽边,叫做裙边。这样既起到收拢炭火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铁壶的艺术性。大多数的尾垂形、富士形的铁壶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

裙边

日本机制壶是近些年才出现,为了与之前的砂模壶在器型和细节上基本一致,所以也大部分做出一个羽线的纹样。但是因为砂模壶的是每个砂模在浇筑时形成的,羽线的形状虽然整体上是环形,但从细部特征上看,是很不规则的,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还有拐弯抹角的弯曲。而机制壶因为是精密加工。所以一般会做的非常规则和圆滑,并且一般这个线非常的粗大。

机制壶的羽线(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壶底

因为手工铁壶在浇铸时浇铸孔在壶底中心。所以在浇筑完成后在铁壶底部中心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的浇注孔痕迹,这个浇注孔一般为下凹的圆形,也有的浇注孔因为浇筑的铁水较多形成一个上凸的圆形。这样铁壶的底面就会有一个突出。

浇铸孔

另外为了透气和固定在浇注孔的两边一般会放置两到三个垫片。一般是两个,少数大一点的壶是三个。垫片是事先放置在内外模之间的铁片,形状不固定,圆形,方形,三角形都有。 机制壶的底部,由于机制壶采用高压模铸法,很多在壶底都留有灌注铁水的铸孔,但这些铸孔一般不是一个,而是几个。并且铸孔不能形成下凹或者上凸的圆形痕迹。一般都是留有一个浇筑后剩余的铁疙瘩,在经过打磨,使底部比较平整。

第三:合模线

机制壶采用的是横向对模,所以铸造完后,一般都会留下从上到下的一条竖向的对模线。而不是像砂模壶一样是一个横向的环形羽线。当然,大部分机制壶会把这个对模线打磨或者用油漆掩盖住,但还是有时候能够看到这条对模线的, 其次机制壶除了外面有一条竖向的对模线以外,一般在壶内也留有一条对应位置的对模线。当然,大部分机制壶会用各种办法巧妙的把这条线掩盖。或者干脆不让你看壶内部图片。即使让你看了,图片也是经过 ps处理过的。

合模线(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制铁壶的劣势

不管是国产的机制壶还是日本的机制壶,都是磨具批量生产,一个模具可以出几百个壶,壶的形状都是相同,做工粗糙,因此没有什么收藏及欣赏的价值。而手工制造出来的铁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不仅是实用的烧水器,更是兼具装饰功能的美术工艺品,如此可以长久保存与使用。

  有无更靠谱的方式去区别?

1、找到值得信任的卖家,挑选合眼缘的作品后,直接询问卖家是否全手工制作,卖家一般是会如实告知的。

2、有些匠人只会铸造全手工作品,玩壶时间久了也就都了解了。

3、看价格。手工铁壶与机制铁壶的价格有较大的区别。

4、看的多了、玩的深了,铁壶是手工的还是机制的,往往一拿便懂、一看便知。(此条其实很靠谱,不过对于新接触铁壶的朋友而言,确实有点难度。)

查看详情

都是铁壶,砂铁壶凭什么比铁壶贵?

什么是砂铁壶?

宝珠形鬼霰纹砂铁壶15号[编号 : 51388]

砂铁壶,由于含杂质少、不易生锈,因此表面不用上漆防锈,经抛光后光泽鉴人,近似白银的效果,和一般铸铁黑沉沉的感觉完全不同。

砂铁原矿内部

原料:砂铁是一种细粒的磁铁结晶矿,英文名是IRON SAND。因地层变动或火山活动从风化层或母岩层,来到最上方的表土层。

砂铁矿纯度高,含碳、硅量极低,另含少量微量元素如钛等,成品的光泽度很高。

皇家御用 收藏佳品

早在江戶时期,当时许多幕府将军也会叫他们的釜师们铸造出精工的砂铁壶来,这样才匹配其身份地位。故砂铁制品就一直被奉为上上之品,由著名釜师专为贵族御用打造。

资源枯竭 存量稀少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把砂铁之源——久慈铁矿冲涮一空,砂铁资源彻底枯竭。由于砂铁特殊的用途且在昭和40年日本政府下令全面禁止开採!如今大部分的砂铁都仅限于提供给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以及刀剑类制造者。

铸造困难 名家精工

但是,砂铁的硬度高,融铁后的流动性差是使用砂铁铸造铁壶时容易出现孔洞的原因。因此常听老釜师感慨地说使用砂铁铸壶,由于原材料硬度太高,铸出的壶身有孔洞是常有的事,成品率相当低。只有极少数铸技精湛的名家釜师才能制作出品相完美的作品。

富士马砂铁壶[编号 : 50212]

砂铁壶的特点表现:

1、 外观漂亮。

2、 不易锈,锈了也容易除掉。

3、 密度高,因此保温性能更好。

4、 砂铁敲击时音调更高更悦耳。

5、 易碎难铸,成品率极低。

平丸形浪花砂铁壶[编号 : 49200]

那怎样区分砂铁壶和铸铁壶呢?

小编建议广大壶友可以从年代、重量和生锈与否来区分:

1、在江户时代,砂铁是铸铁的唯一矿源,所以该时期的铁壶应该基本可以断定为砂铁壶。

明治时代,因为发生了日清,日俄战争,铁的需要量增加,做枪支和日本刀。

一般情况下就不能使用砂铁做器件,所以,就用铸铁来代替做铁壶和茶釡。

2、砂铁做的铁壶,薄而轻,虽然薄而不易裂,铸铁做的铁壶厚重,如果做薄胎,容易损裂。

所以同等容量的铁壶,砂铁较普通铸铁重量要轻近一半。

3、砂铁的孔隙度非常细致,连锈也无法进入它的结构。

因而,使用砂铁制作的铁壶不易生锈,在外观上的美丽也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查看详情

【京都铁壶|详解】对于日本京都铁壶你了解多少?

日本铸铁壶进入我们的视线并不长,但“水为茶之母,铁壶增喉蕴”已经成了当下在茶友、玩友中流行的一句话,可窥见其地位在短期内有了质的飞跃。

铁壶虽小,但讲究颇多,仅一把铁壶的鉴赏,就要从造型、落款、文字、图案、壶嘴、壶口、壶把、壶盖、壶钮、钮座、环付、镶嵌、羽、脐(浇铸口)以及尾垂这十五个方面去研究,可谓是壶小乾坤大,所以铸铁壶成为引人入胜的玩家新宠也就不足为奇了。

1

- 铸铁壶的独特工艺 -

就如同吃菜可以吃出厨师的心情一样,每一把铸铁壶,都融入了一位铸物师的心思和审美。铸物师慢功出细活,亲手设计、打造、烧制出铁壶的模具后,再把高温熔化的铁水注入模具,待冷却后,一把把造型华丽、纹理深邃、凸凹有致、别具一格的铁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有的铸铁壶以素雅见长,有的则用了类似“浮雕”的工艺,这也如同紫砂壶中“光货”和“花货”的区别,但不论哪一种,外观看上都极具观赏性,不论朴素还是华丽,可谓相得益彰。

从观赏铁壶,发现铁壶的细节美,我们可以洞见铸物师的用心表达。特别一些“花货”铁壶,因为镶嵌了金银装饰,让铁壶显得更加精致、美观、奢华、高档。

2

- 京都铁壶的堂号 -

京都铁壶是传统铸造法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有三四百年之久,如今传世的有以“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藏六堂”、“云色堂”为代表的52家堂号(即当时的品牌),有些在壶身上刻上了堂号,但许多铁壶如今只能靠壶身的花纹和工艺来辨别其出身了。

而这众多铁壶堂号,认祖归宗都属于“龙文堂”和“金寿堂”两大体系,龙文堂的风格比较花哨,而金寿堂则素净典雅,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分裂出其他堂号。

而堂号也往往成为铸物师延续品质和形象的重要无形资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铸造铸铁壶最著名的,是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南部铁器,其中龙文堂更以做工精细的铜盖而著称,很多人冲着铜盖来买壶,据说有人甚至只买铜盖!

3

- 京都铁壶的声音 -

如果不专门拿出来说,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铁壶的声音,这也是京都铁壶的有趣之处。它时而像风穿越松涛,时而像海浪拍岸,每种不同的音效,都是铸物师的杰作。

比如在底部安装响片、或者故意制作出凹陷,壶盖与壶体的敲打,都会依火势大小而发出不同的鸣声。还有活动的壶钮,也常常伴随着壶内水沸腾的节奏而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在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日本艺术评论家冈仓天心先生,在其著作《茶之本》中有这样一段对“鸣金”的记载:“做客朋友家中,一进宅门,只见主人盘腿坐于茶桌旁,火焰熊熊,气烟袅袅。我刚一入坐,铁茶釜内部,茶水被烧开所产生的滚音顿时打破了寂静,支配着四周空气。茶釜唱着不知名的歌,特殊旋律出自它的底部,那里排列着两三片铁片。从它的旋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好似耸入云霄的瀑布,拍打撞击岩石的海浪,吹拂竹林的风雨,风吹耸立山丘上的扁柏,那是难得的混合了所有自然的歌声。”

如何才能鉴别一把铁壶的优劣呢?据说,只要具备“精、巧、美、好、稀”这些要素的其中一项,就算得上一把漂亮的铁壶,具备的项目越多,则越值得收藏。

而因为壶都为全手工打造,而其历史又大多精彩绝伦,所以每把壶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其中更镌刻着铸物师的灵魂,比如铸铁壶发出的声音,就铭记着铸物师的思想。

4

- 铸铁壶的保养心得 -

很多玩家把养一把铸铁壶当成是人生的乐事,更看作是为人处世的又一种修行,因此,纷纷去往铸铁壶的发源地京都,在那里找寻真正的铁壶。

养铸铁壶最忌心急,有资深铁壶玩家曾提出“用毅力养壶、用心养壶、用时间养壶、用知识养壶、用问题养壶、用对的水养壶、用对的火养壶”的养壶心诀。

看似简单,但对沉不住气和不得要领的人而言,却又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注:图片版权归铁壶之家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铁壶之家 微信:aitiehu)。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