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海洋几乎是一个封闭系统,碳可以自给自足。海洋中有机质的主要生产者是海水表层的浮游生物,它们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的生产能力随区域和季节而异,矿质营养丰富的区域,每年二氧化碳固定量可达0.5~1千克/米2,营养贫乏的区域二氧化碳的固定量仅达上述量的10%或更少。全部海洋中每年固定的碳约450亿吨。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为浮游动物的食物,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氧供动物呼吸,动、植物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又供植物合成。海洋中大部分生物群为微小生物,它们生命时间短,死亡后或自溶或被分解,未被分解的则下沉至深海,以有机质沉积物的形式,进入地壳内循环。
人类活动影响碳素循环的平衡,尤其是燃料矿石的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1860年以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 0.03%以下,现在已增至0.03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全球范围的气温升高,也带来其他一系列的后果,已引起各国的重视。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构成植物细胞结构及贮藏物质,土壤、淡水中的光合细菌及藻类也能固定二氧化碳,但其量甚微。这些植物和藻类像一个巨大的碳泵、把浓度很低的二氧化碳集中起来(空气中碳的重量百分比为0.03,而生物物质碳的重量平均百分比为24.9),特别是四碳植物能在二氧化碳含量为百万分之几的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固定速度随植被及地区而异,热带雨林生长迅速,每年每平方米可固定碳1~3.5千克,冻土沙漠则仅固定10克碳左右。地球陆地全年总固碳量约630亿吨。其中一部分作为动物的食物,变成动物的组成成分。一部分进入微生物体内。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有机质构成陆地总生物量。
植物的枯枝败叶、动物的排泄物及动、植物残体都是环境中的有机废物,不断进入土壤并被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真菌和异养细菌是上述有机质的主要分解者。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分为可溶性及不溶性两大类。可溶性有机质包括简单的糖类、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其分子量不大,可被大多数微生物直接吸收、代谢。不溶性有机质数量较大,主要为蛋白质、核酸、油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几丁质等。这些物质分别靠土壤中具有相应酶活性的微生物群进行分解。例如,纤维素诱导纤维素分解菌合成纤维酶,分泌至细胞外,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然后进一步分解成单糖,单糖像其他可溶性物质一样,可进入微生物的细胞代谢。难分解的芳香族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转化形成腐殖质,构成土壤有机质主体。腐殖质仍可被微生物分解,不过相当缓慢。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一部分碳构成微生物细胞结构,被暂时固定;一部分碳通过呼吸作用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待微生物死亡后,有机质又遭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
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因条件而异,热带雨林区分解快;寒冷地区分解慢;常年积水、通气不良的沼泽地带和酸度太高的土壤中,有机质很少分解,作为草炭被积累起来。
碳通过大气、水域和陆地生物圈进行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有机含碳化合物以较高的速度进行合成及分解。一小部分有机含碳化合物经海洋沉积,进入地壳内循环。
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
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而石墨材料则是基本上由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为了简便起见,有时也把炭和石墨材料统称为炭素材料(或碳材料)。
来自百度石墨电极类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 碳素产品量指标高...
碳经过地表沉积物、地表岩层和地壳进行的循环。它受成岩作用、变质作用、造山作用和造陆作用的推动,是一个极缓慢的地质变化过程,由岩石风化和火山爆发(产生二氧化碳)与地壳外循环连接。
森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
由于人口剧增,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大,在过去100年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常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由森林转变为农业用地。森林砍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生物量大大减少,砍伐后作农业用地,降低了植被生产力,减少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增强了腐殖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分解速率增加,有机碳贮量随之降低,从而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使大量碳元素释放到大气中,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另一个常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植树造林和森林恢复,这一过程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从而减缓大气CO2体积分数的上升。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即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同时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概况,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旨在对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截存,提高土壤质量,对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碳素结构钢的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较多,但冶炼容易,工艺性好,价格便宜,产量大,(含有害杂质硫,磷较多的钢)主要用于制造工程结构件和受力不大的机械零件的钢。因而应用普遍。碳素结构钢通常轧制成钢板和各种型材(圆钢,方钢,扁钢,角钢,槽钢,工字钢,钢筋等)用于厂房,桥梁,船舶等建筑结构 。
按钢的品质可分为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 ⑴普通碳素结构钢又称普通碳素钢,对含碳量、性能范围以及磷、硫和其他残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较宽。在中国和某些国家根据交货的保证条件又分为三类:甲类钢(A类钢)是保证力学性能的钢。乙类钢(B类钢)是保证化学成分的钢。特类钢(C类钢)是既保证力学性能又保证化学成分的钢,常用于制造较重要的结构件。中国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含碳量在0.20%左右的A3钢(甲类3号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 有的碳素结构钢还添加微量的铝或铌(或其他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氮化物或碳化物微粒,以限制晶粒长大,使钢强化,节约钢材。在中国和某些国家,为适应专业用钢的特殊要求,对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进行调整,从而发展了一系列普通碳素结构钢的专业用钢(如桥梁、建筑、钢筋、压力容器用钢等)。 ⑵优质碳素结构钢和普通碳素结构钢相比,硫、磷及其他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较低。根据含碳量和用途的不同,这类钢大致又分为三类:①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10%的08F,08Al等,由于具有很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而被广泛地用作深冲件如汽车、制罐……等。20G则是制造普通锅炉的主要材料。此外,低碳钢也广泛地作为渗碳钢,用于机械制造业。②0.25~0.60%C为中碳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③大于0.6%C为高碳钢,多用于制造弹簧、齿轮、轧辊等。根据含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含锰量(0.25~0.8%)和较高含锰量(0.7~1.0%和0.9~1.2%)两钢组。锰能改善钢的淬透性,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通常在含锰高的钢的牌号后附加标记“Mn”,如15Mn、20Mn以区别于正常含锰量的碳素钢。
1、耐用时间长、可靠性高
碳素面状发热板为纤维材质,不会出现腐蚀、破碎、分裂等现象。
发生人为破坏时,只需把破坏的地方绝缘处理就可以
所有地下埋入部件均可保证5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碳素发热板可保证10万小时的连续工作无故障。
2、制热效率高
碳素地暖发热板的“电---热”转换效率极高,经国家专业机构检测,“电---热”转换率达到了96%以上。
3、制热速度快
碳素地暖板的优异平面制热特性,使系统工作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整个地平面进行同时、同步升温加热。是目前升温速度最快的地暖系统。
4、安装施工简便,铺装灵活
碳素地暖最低可满足客户“一平米”的采暖要求。在原有地面就可以施工,(施工后地面厚度在1cm左右)。100m2的地暖安装施工,一组工人(2人)一天及可铺设安装施工完毕。
5、健康环保,延年益寿
碳晶地暖系统由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的绿色环保材料组成。工作时,无噪音、无气味、无灰尘、无光,对室内环境不制造污染源或挥发性物质。碳素地暖在加热室内温度的同时,碳素板产生源源不断的远红外波,对人体进行光波理疗。具有“有病调理、无病强身”的医疗功效,更有利于提高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比较名称 |
碳素地暖 |
电热膜 |
碳晶地暖 |
采暖效果 |
纤维发热,温度偏差小,比起现有产品结构周密,远红外线放射, |
发热物质的分配密度差①电热膜采用线条状油墨体作为发热体表面温度均匀性差②麻木发热导致的粗劣现象(一条线断落时,整条线不发热)③产品寿命缩短 |
采用小块拼连,地面受热均匀程度偏差大,发生故障是,影响整块发热。 |
耐使用性 |
产品本身的弹力性 电极部分用高强度黏合剂=防止开裂。产品寿命长,永久性。耐腐蚀抗氧化高温定性 |
电热膜是把涂了油墨的聚脂膜粘在电极上,粘接牢度低,长期使用会分离,产生异响和造成发热体损坏→产品起火电极部分发生开裂→阻力变化,发热特性下降、产品寿命缩短。 |
炭晶板面积小,(单片0.5m/片)施工复杂接线点多,安全保障差。, |
加温时间 |
1~2分钟 |
3~5分钟 |
3~5分钟 |
修复性 |
碳素地暖是纤维材料,不用担心破碎,发生人为破坏时,只需要把破坏的地方绝缘处理,就可以继续使用。 |
电热膜仅由二层PET膜构成,产品柔软性、绝缘性差 |
硬片状,抗压性差,不便于二次使用 |
施工 |
施工方便:地面铺地板革一样的原理,剩余部分切除就可以了。 |
施工比较方便,还得铺无纺布 |
施工方便,但由于小块拼连,接线点多。 |
稳定性 |
确保稳定性 |
不确保稳定性 |
不确保稳定性 |
层高影响 |
保温层 碳素地暖材料1cm以下。 |
2cm~3cm |
2cm~2.5cm |
整体铺设情况下,使用温控器操作方法如下:
一、初次使用时的操作步骤
①在温控器上设定温度18℃。
②连续通电运行,确保温控器正常工作至自动断开,此段运行时间较长,主要目的是驱除房间内墙、地面的冷辐射。
③此后,系统即可按日常使用方式运行
。
二、日常使用时的操作步骤
①当日外出时不要关闭温控器开关,可设定在8~10℃低温保持状态,此状态下的能耗远小于将房间从0℃加热到10℃的电耗。
②外出返家后,将温控器控制温度上调至正常期望值。
③夜间入睡前可适当调低无人区域温控器控制温度。
④如外出2日以上,可关闭温控器,确保节能和安全。返家后,首先按初次使用方式启用本系统,待系统运行正常后,再恢复日常使用模式。
⑤若想节能,可以调低温控器设定温度,不要人来开人走关。既费电又不暖。
⑥建议在低电价时段增加系统运行时间,以提高室内温度。
碳素地暖为电地暖的第四代产品,全称为"碳素地面低温辐射远红外线智能采暖系统"
是以电力为能源,通过远红外线辐射进行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