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 绪论篇
1 土地与土地评价概述
1.1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1.1.1 土地的概念
1.1.2 土地的特性
1.2 土地利用与分类
1.2.1 土地利用与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1.2.2 土地利用与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1.2.3 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1.3 土地评价概述
1.3.1 土地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1.3.2 土地评价的方法
1.3.3 土地评价的分类
1.4 国内外土地评价的发展与趋势
1.4.1 国外土地评价的发展简况
1.4.2 我国土地评价的发展简况
1.4.3 土地评价的发展与趋势
参考文献
2 土地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土地肥力和生产力理论
2.2 生态系统理论
2.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2.2 生态系统的结构
2.2.3 生态系统的功能
2.3 地租理论
2.3.1 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
2.3.2 马克思地租理论
2.3.3 新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
2.4 区位理论
2.4.1 农业区位论
2.4.2 工业区位论
2.4.3 中心地理论
2.4.4 市场区位论
2.5 城市地理学理论
2.5.1 人地关系论
2.5.2 城市化理论
2.5.3 城市的可达性
2.5.4 聚集效应论
2.6 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
2.6.1 城市土地供求理论
2.6.2 土地产权理论
2.6.3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6.4 土地投资开发理论
2.6.5 外部地价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方法原理篇
3 土地适宜性评价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与步骤
3.1.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3.1.2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步骤
3.2 评价系统的选择与制定
3.2.1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概况
3.2.2 美国农业部潜力分级评价系统
3.2.3 FAO《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
3.2.4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体系
3.3 评价单元的划分
3.3.1 评价单元的概念及划分的原则、方法
3.3.2 土壤发生类型及其划分与制图
3.3.3 土地类型及其划分与制图
3.3.4 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
3.4 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3.4.1 参评因素的选取
3.4.2 参评因素的指标分级与分值量化
3.4.3 土地适宜性等级的划分与确定
参考文献
4 土地生产潜力测算
4.1 概述
4.2 光合生产潜力测算
4.2.1 光合生产潜力测算的思路
4.2.2 地面接受太阳净辐射的计算
4.2.3 计算公式其他项目取值的计算
4.3 光温生产潜力测算
4.3.1 光温生产潜力测算的思路
4.3.2 气温影响修正
4.3.3 农业生态区域法中光温生产潜力的测算
4.4 气候生产潜力的测算
4.4.1 气候生产潜力测算的思路
4.4.2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4.4.3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
4.5 经济生产潜力的测算
参考文献
5 农用地分等
5.1 农用地的概念与特点
5.1.1 农用地的概念
5.1.2 农用地的特点
5.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关系和意义
5.2.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
5.2.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关系
5.2.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意义
5.3 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5.3.1 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5.3.2 农用地分等的主要步骤与技术流程
5.4 农用地分等因素的确定及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
5.4.1 分等指标区的划分
5.4.2 分等因素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
5.4.3 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
5.5 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的计算
5.5.1 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的作用与计算公式
5.5.2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
5.5.3 土地经济系数的计算
5.5.4 土地利用系数与经济系数计算公式的改进
5.6 分等指数的计算与等别的划分、确定
5.6.1 分等指数的计算
5.6.2 农用地等别的划分与确定
参考文献
6 农用地定级
6.1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与步骤
6.1.1 农用地定级的方法和原则
6.1.2 农用地定级的主要步骤
6.2 因素法农用地定级
6.2.1 因素法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流程
6.2.2 定级因素因子
6.2.3 定级单元的划分
6.2.4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
6.2.5 定级指数的计算与级别的划分、确定
6.3 修正法农用地定级
6.3.1 修正法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流程
6.3.2 定级修正基准指数与修正因素的确定
6.3.3 定级指数的计算
参考文献
7 农用地估价
7.1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7.1.1 农用地价格的特点与分类
7.1.2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原则
7.1.3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方法
7.2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7.2.1 基准地价测算的前期准备工作
7.2.2 基准地价的测算
7.2.3 基准地价的确定与修正体系的建立
7.3 农用地征用价格评估
7.3.1 农用地价值的构成及征用前后的变化
7.3.2 农用地征用价格的构成与评估
参考文献
8 城镇土地分等
8.1 城镇土地的特性与价值
8.1.1 城镇土地的基本特点
8.1.2 城镇土地的经济属性
8.1.3 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
8.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与关系
8.2.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
8.2.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关系
8.3 城镇土地分等的基本思路
8.3.1 城镇土地分等的基本途径
8.3.2 城镇土地分等的主要步骤
8.4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
8.4.1 城市土地等别影响因素因子的分析
8.4.2 城市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确定
8.5 分等因素因子的分值计算与等别划分的确定
8.5.1 分等因素因子的分值计算
8.5.2 土地等别的初步划分
8.5.3 分等结果的验证与确定
参考文献
9 城镇土地定级
9.1 城镇土地定级的基本思路
9.1.1 城镇土地定级的途径、分类和原则
9.1.2 城镇土地定级的主要步骤
9.2 城镇土地的定级因素与定级单元
9.2.1 城镇土地的定级因素
9.2.2 城镇土地的定级单元
9.3 城镇土地的定级因素因子分值计算
9.3.1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计算的方法
9.3.2 点线状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计算
9.3.3 面状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计算
9.4 土地级别的划分与确定
9.4.1 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
9.4.2 土地级别的验证与确定
参考文献
10 城镇土地估价
10.1 城镇地价的分类、影响因素及评估原则
10.1.1 城镇地价的分类
10.1.2 城镇地价的影响因素
10.1.3 城镇地价评估的原则
10.2 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方法
10.2.1 收益还原法
10.2.2 市场比较法
10.2.3 成本逼近法
10.2.4 剩余法
10.3 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
10.3.1 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10.3.2 基准地价评估资料的调查收集
10.3.3 用土地收益资料评估基准地价的步骤和方法
10.3.4 用市场交易资料评估基准地价的步骤和方法
10.3.5 基准地价的确定与修正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1.1 概述
11.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11.1.2 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11.1.3 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内容
1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建立
11.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概述
11.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2.3 评价标准的建立
11.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
11.3.1 综合指数法
11.3.2 景观指数法
11.3.3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法
11.3.4 层次分析法
11.4 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11.4.1 我国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
11.4.2 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
参考文献
12 土地污染评价
12.1 概述
12.11 土地污染及其污染源
12.1.2 土地污染的特点与危害
12.1.3 土地污染诊断的方法
12.1.4 土地污染评价的分类
12.2 土地污染现状评价
12.2.1 土地污染现状调查
12.2.2 评价因子的选取
12.2.3 评价标准的确定
12.2.4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污染分级
12.3 土地污染影响评价
12.3.1 概述
12.3.2 土壤污染的识别
12.3.3 土壤环境容量预测
12.3.4 土壤污染预测
12.4 土地污染风险评价
12.4.1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12.4.2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12.4.3 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12.5 土地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12.5.1 提高对土地污染的认识
12.5.2 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
12.5.3 土壤污染的修复措施
参考文献
1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13.1 概述
13.1.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历史
13.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
13.1.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尺度
13.1.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步骤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13.2.1 FAO的五大准则评价框架
13.2.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13.2.3 生态、经济、社会框架
13.2.4 土地资源综合价值法
13.2.5 “土地总量平衡 土地永续利用”框架
13.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应用与展望
13.3.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应用
13.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
13.3.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展望
参考文献
1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4.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必要性
14.1.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分类
14.1.2 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
14.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目的原则与内容
14.2.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目的
14.2.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
14.2.3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主要内容
14.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14.3.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14.3.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14.3.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14.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4.4.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14.4.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14.4.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14.5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支持技术篇
15 土地评价常用的数学方法
15.1 主成分分析方法
15.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15.1.2 主成分的计算步骤
15.1.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15.1.4 应用举例
15.2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15.2.1 系统聚类法
15.2.2 模糊聚类法
15.3 特尔菲法
15.3.1 特尔菲法的过程
15.3.2 应用举例
15.4 层次分析法
15.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5.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5.4.3 计算方法
15.5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15.5.1 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15.5.2 逐步回归分析的步骤
15.6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15.6.1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5.6.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5.7 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
15.7.1 灰色关联分析
15.7.2 灰色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6 地统计学方法
16.1 地统计学的产生与应用
16.1.1 地统计学的产生
16.1.2 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的区别
16.1.3 现行土地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6.1.4 地统计学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6.2 地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假设
16.2.1 区域化变量理论
16.2.2 变异函数与协方差
16.2.3 平稳假设与内蕴假设
16.2.4 方差估计理论
16.3 变异函数的结构性分析
16.3.1 变异函数的性质
16.3.2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16.3.3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16.3.4 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最优拟合
16.4 空间局部估计
16.4.1 普通克立格法
16.4.2 对数正态克立格法
16.4.3 泛克立格法
16.4.4 协同克立格法
16.4.5 指示克立格法
参考文献
17 遥感技术与土地评价应用
17.1 遥感概述
17.1.1 遥感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7.1.2 遥感常用传感器及其对地观测特征
17.1.3 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新近趋势
17.2 遥感常用地物解译方法
17.2.1 目视解译分析方法
17.2.2 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
17.3 遥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7.3.1 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确定
17.3.2 土地评价参评因素指标信息的遥感提取
17.4 遥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土地评价应用
18.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8.1.1 概况
18.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8.1.3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8.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8.2.1 土地评价中的空间数据库技术
18.2.2 土地评价中的空间模型库技术
18.2.3 土地评价中的可视化技术
18.3 土地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
18.3.1 系统分析
18.3.2 系统设计
18.3.3 系统开发流程
18.3.4 系统软件设计
18.3.5 系统试运行与维护
18.3.6 系统评价
参考文献
19 专家系统技术
19.1 概述
19.1.1 专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19.1.2 专家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分类
19.1.3 专家系统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19.2 专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9.2.1 专家系统开发设计的前提和原则
19.2.2 专家系统设计的步骤
19.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
19.3.1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19.3.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方式
19.3.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优点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应用篇
20 桂林市土地粮食的潜力及人粮关系的研究
20.1 研究目的与研究区概况
20.1.1 研究目的
20.1.2 研究区概况
20.2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
20.2.1 研究方法
20.2.2 结果与分析
20.2.3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结论
20.3 土地粮食人口承载力
20.3.1 概述
20.3.2 人口与粮食需求预测
20.3.3 粮食人口承载状况及人粮关系协调的对策
参考文献
21 江苏省城镇土地出让最低价体系的建立
21.1 研究目的与研究区概况
21.1.1 研究目的
21.1.2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1.2.1 最低价建立的原则及地价内涵的确定
21.2.2 研究技术路线
21.3 全省城镇土地分等
21.3.1 分等的基本思路
21.3.2 分等因素因子的确定
21.3.3 等别划分与最终确定
21.4 土地出让最低价的测算与确定
21.4.1 基准地价扣除法最低价的测算
21.4.2 出让地价修正法最低价的测算
21.4.3 成本逼近扣除法最低价的测算
21.4.4 土地出让最低价的确定
参考文献
22 江苏省宜兴市农用地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建立
22.1 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区概况
22.1.1 研究目的
22.1.2 研究技术路线
22.1.3 研究区概况
22.2 农用地定级
22.2.1 分等成果的提取
22.2.2 定级单元、指标区划分与修正因素因子的确定
22.2.3 修正因素因子分值量化
22.2.4 定级指数的计算
22.2.5 土地级别的划分
22.3 农用地估价
22.3.1 估价处理方法
22.3.2 样点平均值法基准地价的计算
22.3.3 模型法基准地价的测算
22.4 农用地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土地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原理、支持技术及土地评价的应用。全书共4篇22章。绪论篇2章,主要介绍土地的概念、土地利用与分类、土地评价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土地评价的理论基础等;方法原理篇12章,分别介绍土地资源自然评价中有关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测算,土地资源自然经济综合评价中有关农用地分等、农用地定级和农用地估价,土地资产评价中有关城镇土地分等、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估价,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中有关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污染(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中有关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原理;支持技术篇5章,根据土地评价定量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土地评价常用数学方法、地统计学方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应用篇3章,举例介绍土地评价原理方法在解决有关领域相关问题的实际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校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与管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国土资源、经济管理、农林、环境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等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概述编辑 土地储备,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权限范围内,对通过收回、收购、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储存或前期开发整理,并向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的行为。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
土地出让成交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签订出让合同,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参考:《国土资发〔2010〕34号》文
当地所适用的每平方米应纳税金额/12*3,就是当季度应交的土地使用税 房用地和廉租房用地面积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第...
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体系(LESA)对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的启示
本文介绍了美国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体系 ( LESA)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 ,并具体分析了 LESA的特征 ,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农村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中低产田的改造等各项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通过对一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成若干相对等级,以阐明在一定时期内科学技术水平下,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中的质量优劣和价值大小,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的最适当最有利的用途。土地评价的理论依据是级差地租Ⅰ的理论。由于评价目标或评价指标的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和土地综合评价三种。
土地评价即指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土地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审和鉴定。根据评价目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不同,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综合评价。土地评价的对象是土地的质量,着重研究土地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因素。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衡量一定地区土地的各种组成要素和基本条件的特点,从土地质量、潜力及其适宜用途比较鉴别,确定最有利的用途。它是进行土地规划以及设计各种土地利用方案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很多国家对土地评价有各自的方法和指标系统。为了达到某种形式的标准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多次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于1976年公布了《土地评价纲要》。
土地生产力
土地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生产力的高低,但这个生产力又多是通过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间接表现出来的。
1.土地生产力的内涵
土地生产力是反映土地本身的自然生产潜力和人类劳动经营的综合指标,是土地在特定的管理措施条件下生产出某种植物或植物产品的能力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除了表现为农业生产力,也是人类进行居住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非农业生产力同样重要。
土地生产力是一定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水平,有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理论生产力)之分;自然生产和社会经济生产力之分,但一般表现为综合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也叫土地潜力、土地生产潜力。
2.土地的适宜性
土地的适宜性就是指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对发展某项生产或作为某种用途所提供的生态环境的适宜程度,这既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关,又直接决定于生物的特点、更替及产量等。
自然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的适宜程度。
土地的适宜性一般可以分为多宜性、双宜性、单宜性和暂不适宜等几种,且多是针对农林牧利用而言。一般说来,土地质量越好,其适宜面就越宽,而质量越差,则适宜面就越窄。
3.土地的限制性
土地的限制性又称土地的局限性,它是与适宜性相对而存在的,是限制土地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潜力的障碍因素。由于土地中某种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缺乏,限制土地资源的潜力或某种用途的正常发挥,或影响了某些用途的适宜程度。限制因素有不易改变的,即稳定性限制因素,如气候、地貌等;也有容易改变的,如植被、水文等,称不稳定限制因素。在进行土地评价时,要抓住主要限制因素,适当考虑其它限制因素
土地特性与土地质量
1.土地特性
土地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一系列与其它物质相区别的性质。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社会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如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质量差异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如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增值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属性。人类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总是要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生产关系,包括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的关系。土地的这种社会属性,是进行土地产权管理、调整土地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土地特性是一种可度量或测定的土地属性。例如,坡度、降雨量、土壤质地、有效水容量、植被的生长量等。有的文献上将土地特性称土地性质。
土地特性就是土地构成要素的性质。常见的土地特性按构成土地的要素可分为如下几类:①土地的气候性质:主要表现为气温(年和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积温)、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全年各月或旬降水量、降水季节、降水强度)、光照条件(日照时数、光照强度);②土地的水文性质: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水利设施、水旱渍灾害状况;③土地的土壤性质:主要有土壤质地、土壤结构、pH值、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等;④土地的地学性质:主要有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等;⑤土地的生物性质:主要有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动植物的地方性性病及传染病、危险性动物;⑥土地的社会经济特性包括的范围广泛,一般来说,土地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数量、素质、劳动力)、教育情况、交通状况及区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如能源、供水、供电、电讯)、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等。
2.土地质量
有关土地质量的表述很多,①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的状态和条件(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及其满足人类需要(农林业生产,自然保护以及环境管理)的程度;②土地质量是指土地各种性质的综合反映和价值判断;③土地质量是土地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优劣程度;④土地质量是指土地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该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或生产力的大小或价格的高低。
综上所述,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综合属性,但土地属性不一定是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针对土地利用或土地利用方式而言的,也可以用土地生产力的指标表示,如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利润、级差收益等。土地质量的差别,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状态下,土地质量的含义也有差异。在农、林、牧业等利用中,土地质量指的是土地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即土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工业、交通、城镇等非农业建设利用中,则是指以区位条件优劣为主造成的劳动生产率或土地使用效益的差异。
3.二者关系
土地特性是土地的属性在各个方面的直观反映(能直接测量或估算)。土地质量是土地综合属性的描述,是土地特性综合反映的土地性质。
土地特性与土地质量的关系是多对一、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根据一种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可以用一组土地性质中的某一起主要限制性作用的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可以综合多种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如土壤侵蚀危险这一土地质量不仅决定坡度,还取决于坡长、渗透性、土壤结构、降水强度和其他特性的相互作用。
土地特性与土地质量本质上是一样的,即土地具有的属性。但土地特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状态,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土地质量是针对一定用途而言的,表示为对某种用途适宜不适宜、或适宜程度高低。土地质量强调的是土地本身属性及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
土地评价时,可以选择土地特性或土地质量作为评价对象。采用土地特性的优点是评价的程序较简单和直接,能够对观察的特征和适宜性分级进行直接比较。但是,土地特性种类繁多,而且土地特性之间又往往是相互作用的,这可能使评价所考虑的因素过多或者选择评价因素很困难。采用土地质量,其优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如前所述,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的具体要求直接相关;二是土地质量是几种土地特性的综合反映,在计算土地质量时考虑了这几中土地特性的相互关系;三是土地质量的数目要比土地性质的数目少,从而减少了土地评价的工作量。
土地用途
土地评价要考虑土地作为何用,即土地用途。土地用途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详细的。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类型也叫土地利用大类,指根据土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土地的利用分为农业用地、牧业用地、林业用地、建设用地等的土地利用方向,叫土地利用大类。如通常所说的八大地类:耕地、林地、牧草地等。
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得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种类,它由一系列在既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说明所构成。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包括劳动力、工具、土地规模、资金、技术、市场、制度等方面。
土地利用方式分为:
①单一用途的的土地利用方式:同一土地,同一时间只有一种产品的输出。
②多用途的土地利用方式:同一时间,同一地块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地利用,但每种土地利用均有自身的产品输出。如间作,套作。
③复式土地利用方式:同一地块上,在同一时间周期内的不同时段,土地的利用不同。如我国的多熟制农业。
本书主要由“土地评价”和“土地管理”两部分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土地评价要素选择、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土地制度、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