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土壤层,土壤学家将土壤分为3层。A层由表土层组成,易松动,暗褐色,是一种由腐殖质、黏土和其他无机物组成的土壤。B层,通常称之为亚土层,由黏土和其他从A层淋滤下来的微粒组成,几乎没有腐殖质。C层仅包含部分风化的岩石。
将两种土壤分别填入渗透装置(厚度依次为天然土2、1、0.5m和人工土1、 0.5m)后再在表层覆盖少量雨落管下的泥土,因为这些泥土常期与屋面雨水接触,土中的细菌适应屋面雨水中的有机物,有一定接种作用。最后在表层移植一些植被以改善表层土壤性能,增强渗透装置净化雨水的能力,模拟自然绿地条件下雨水在土壤中的下渗净化过程,为雨水渗透工程应用及污染控制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因城区油毡屋面的比例很大、污染较重,属于不利条件。测定结果表明,它主要为有机污染,色度大,并含有一定量的SS,其它一些污染指标浓度很低。研究结果还表明,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初期径流中,雨水的利用宜舍弃这部分雨水,经初期弃流后的屋面雨水水质较稳定,SS浓度很小,COD浓度一般可维持在100mg/l左右。因此,用这种屋面雨水做试验用水,测定指标主要为COD。
2000年雨季屋面雨水渗透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屋面雨水中的污染物均有明显的净化作用。经过一段土壤层渗透后,主要污染物COD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与运行条件有关。
油毡屋面雨水的BOD5/COD比值很小(0.1-0.2左右),且以溶解性有机物为主。土壤层能较大幅度地去除COD,除了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外,还有植物、土壤对污染物的吸收、过滤、吸附、分解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人工土的渗透性能好,能获得较大的渗透量。由于炉渣粒径较大,还带有较多的空隙,为土壤层构成很好的通透性,且增加吸附表面积,为土壤微生物群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试验结果显示,它比天然土还具有更强的净化作用。以2007年10月20日试验结果,当进水COD浓度保持在初期弃流后的浓度范围时,0.5m厚的两种土层COD去除率在30-40%左右,而1m土层的去除率提高到50-70%左右,净化作用明显。
效果,如11月2日的试验结果(图3),经过1m厚的土层,油毡屋面雨水的色度可从140度降低到40度左右。对其它几种污染成分的去除作用。从这几种指标看,0.5m深人工土的净化作用与1m天然土的相当。渗透装置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当负荷增加,0.5m渗透装置的去除率有下降趋势,人工土的下降趋势比天然土明显。因为人工土的渗透速率明显大于天然土,在0.5m较短距离上,雨水与土壤的接触时间也较短,当负荷增加,污染物比较容易穿透渗滤层。而负荷对1m 渗透装置的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说明在试验的负荷范围,下部的0.5m厚土层有足够的保护作用。总的看,人工土渗透装置对COD的去除率高于天然土渗透装置。
垂直渗透试验清楚地表明COD去除率随渗透深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8月5日的试验结果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般在相同深度上,人工土的去除率在较大渗透容量的前提下仍大于天然土,有明显的优越性。以每一渗透柱所有试验的COD平均去除率分析,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出水COD去除率与深度密切相关。清楚地表明污染物在1.5m左右的土壤层中已得到很大部分的去除。说明实际工程中深度至1.5m左右的表层土对污染物净化起重要作用。另一组水平渗透槽试验研究还表明,随着雨水与土壤接触长(深)度的增加,COD去除率可进一步提高,达到90%以上。
及土壤再生能力的分析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及土壤净化能力的恢复是关系到渗透设施发挥可持续功能的一个重要的安全和工程性问题。
由于降雨的随机性、非连续性及水质水量的波动很大,屋面雨水的渗透过程属非稳态,每一次试验条件或实际运行条件的不同,渗透装置的性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总的看,从5月至11月,各渗透装置没有明显表现因污染物的累积而导致渗透净化能力的下降。如天然土0.5m的COD去除率在30-40%左右;到11月2日的去除率仍维持在32%的正常水平;人工土0.5m的去除率在40-50%左右;11月2日试验前50分钟内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40-50%的正常水平,两个小时后维持到35%;人工土1m的去除率在60-80%左右,10月20日最后一次试验,前50分钟出水的去除率也保持70-80%正常水平,约3小时后维持在60%;同样,天然土1m装置到11月2日的去除率也能维持在63%的正常水平。
但就每一次试验而言,各装置也多表现出随运行时间的延长,去除率有下降趋势,但后续试验时,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土壤的净化容量在减小,而在降雨间歇期,土壤中继续存在降解作用,使其净化能力逐步恢复。
9层土壤层
如果挖开一个半米深的土坑,就会发现不同的层次,这就土壤层。一个土壤层(soil horizon)d 颜色、硬度、质地与它的上、下层的土壤不同。一个发育良好的土壤一般有三个层次,A层由表土层组成,易松动,暗褐色,有机质含量较好;B层,通常称之为亚表层,有粘土和其他从A层淋滤下来的微颗粒组成,颜色较浅,有机质含量低;C层仅包含部分风化的岩石,成为母质层。土壤剖面就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是指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一定深度。为了研究土壤形态和发育特征,就需要挖开土壤的垂直切面,观测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各土层的发育状况及其排列构型。并分别观测各土层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及矿物学特性,从而判断土壤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和土壤肥力。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如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碎屑,则底土层中也往往掺杂有这些碎屑物。底土层在心土层以下,一般位于土体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此层受地表气候的影...
土壤结构类型有团粒、核状、块状、柱状、棱柱状、片状。 适宜的土壤团聚体直径和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因所处生物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多雨和易渍水的地区,为了易于排除土壤过多的渍水,水稳团聚体适...
请输入您的回1.有计划地轮作换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尽量考虑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2.定期进行土壤消毒.(1)药剂法.可用拌土或用粉熏蒸的方法杀菌.(2)日光法....
土壤层间钾(非交换性钾)是禾谷类作物(稻、麦)钾素的重要给源,特别是在稻田淹水期间更有利于层间钾的释放。中国稻麦轮作面积很大,一般产量较高。容易造成土壤中层间钾的耗竭或供钾能力不足现象。尤其南方诸省这种情况愈来愈普遍而严重。有报道,根类作物、豆科作物等利用。研究了禾本科和豆科两类作物对土壤层间钾的利用及钾肥对土壤层间钾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
(1)耗竭种植时交换性钾、缓效性钾均能出现"最低值",它们可分别反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层间钾(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
(2)禾谷类稻、麦较豆类作物大豆、箭舌豌豆吸收层间钾的能力强,随着土壤钾素耗竭程度增加,作物吸钾量明显下降;
(3)无论是禾本科的稻、麦还是豆科作物,新固定的钾比原来的层间钾更有效。
(1)天然土和人工配制土对屋面雨水主要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净化作用。
(2)人工土的渗透系数为10-4m/s数量级,试验用的天然土渗透系数为10-6m/s数量级,因此人工土渗透装置比天然土渗透装置具有显著大的渗透通量。它还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改善了土壤的物化条件和微生物栖息条件,有更强的净化能力。
(3)土壤渗透对油毡屋面雨水中的难降解COD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并表现出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和良好的再生功能。说明土壤中微生物群通过适应与驯化,对油毡屋面难降解COD有分解能力。
(4)渗透净化效果与渗透深度密切相关,人工土1m深COD去除率可达70~80%,天然土1 m深可达60%左右。即地表1~1.5m厚土壤层可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随深度的增加,净化作用可望进一步提高。
(5)由于土壤较强的净化与再生能力,经合理设计与控制,屋面雨水通过天然绿地或人工渗透装置的渗透,可达到较好的水质。改造污染严重的屋面材料,采用初期弃流装置和保证至地下水位有足够的土层,是控制地下水免受污染的有效措施。
(6)渗透试验结果对雨水渗透工程实施有重要意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渗透方式,利用天然绿地或设计人工渗透设施来安全有效地利用城区的屋面雨水。
(7)雨水渗透属非稳态过程,其水力特性、土壤的净化与再生机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试验过程中发现各装置出水水质下降后逐渐稳定甚至好转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存在一定的壁效应,渗透开始后,一部分雨水较快地沿壁下渗,出水水质下降,这部分渗流达到一定程度保持稳定,此时,土壤层内的渗流因速率较慢尚未到达出口。当土壤层内的渗流到达出水口时水质即可稳定甚至好转。因此,如果排除壁效应,渗透净化效果还可能提高。
(8)因运行周期较短,其它微量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或迁移规律也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土壤层状质地对小流量地下滴灌灌水器特性的影响
以均质壤土(L)、均质砂土(S)、上砂下壤(SL)和壤土中有砂土夹层(LSL)4种土壤质地结构为对象,利用室内土箱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及其层状结构对灌水器流量的影响,估算了灌水器出口正压值。试验选用10m水头压力下额定流量为1.1L/h的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土壤为层状结构时,上层土壤厚度为20cm,砂土夹层的厚度为10cm。L、S、SL试验的灌水器埋深为15cm;为了探讨灌水器埋深与土壤质地变化相对位置对灌水器性能的影响,LSL的灌水器埋深设计为15、25和35cm。试验采用的工作压力为2、3、6和10m水头。结果表明:灌水开始后,出口正压的迅速增大致使灌水器流量迅速减少,而后逐渐趋于稳定。灌水器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可近似用幂函数表示。灌水器在土壤中的流量比在空气中的自由出流流量有所减小,灌水器自由出流流量越小,减小幅度越大。土壤层状质地对灌水器流量影响明显,一定压力下,灌水器在层状土壤中的流量小于在均质土壤中的流量,尤其当灌水器位于LSL的砂土夹层中时,流量比在均质壤土中减少13%,比自由出流流量减少20%。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层状土壤结构、灌水器工作压力的经验关系,对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影响最明显的是灌水器工作压力,其次是层状土壤结构,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较小。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5.5ⅲ 绿色屋顶
5.5.10 绿色屋顶可分为简单型和密集型两种。绿色屋顶宜包括下列构造:防渗层、保护层、排水层、透水土工布层及种植土壤层。
5.5.11 绿色屋顶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既有建筑屋面改造为绿色屋顶前,应对原屋面结构进行安全性与承载力鉴定。
5.5.12 绿色屋顶应选择种植适合本土气候及土壤条件的植物。
ⅳ 植草沟
5.5.13 植草沟根据结构层的不同,可分为转输型植草沟、有蓄水能力的湿式植草沟、含土壤层与过滤介质且带有地下排水系统的渗透型干式植草沟。
5.5.14 转输型植草沟坡度宜为1%~3%,渗透型干式及湿式植草沟坡度宜小于2%。
5.5.15 渗透型干式植草沟应满足:
1雨水排空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2砾石排水层孔隙率宜不小于30%,厚度宜为150~300mm。
5.5.16 湿式植草沟最大蓄水深度不宜超过300mm并应分段设置台坎等溢流设施。
5.5.17 植草沟断面形式宜为梯形、抛物线形或三角形,当为抛物线断面形式时,边坡比宜为1:3~1:5。
5.5.18 当植草沟纵坡大于4%时,应设置为阶梯型或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5.5.19 转输型与湿式植草沟宜种植草皮等较矮的种植物;渗透型植草沟可种植草本花卉等。
ⅴ 生物滞留设施
5.5.20 生物滞留设施(也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渗透型绿地等)包括下列构造:进水设施、覆盖层、土壤层、砂滤层、砾石排水层和溢流设施。
5.5.21 生物滞留设施进水方式包括漫流进水与集中进水。漫流进水时四周宜设置不超过1:3的边坡。集中进水时应设置消能缓冲设施。
5.5.22 生物滞留设施的集水面积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与汇水面积之比宜为1:5~1:15。
5.5.23 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宜为150~300mm并应设置溢流设施。
5.5.24 生物滞留设施宜设置50~100mm覆盖层。
5.5.25 生物滞留设施的土壤层厚度宜为300~800mm,土壤介质应保证适宜的下渗性能,同时符合植物生长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
5.5.26 生物滞留设施土壤层与砾石排水层之间宜设置不小于50mm的砂滤层。
5.5.27 生物滞留设施的四周宜设置土工布。
5.5.28 砾石排水层厚度宜为250~300mm,并宜在底部埋置穿孔排水管。
5.5.29 生物滞留设施内存蓄雨水宜在12-48小时排空。
5.5.30 生物滞留设施底部应距离地下常水位不小于0.6m,且距离周边建筑物基础不小于3m。
5.5.31 当渗水对周围建构筑物有不利影响时,可在设施底部及周边设置防渗膜。
5.5.32 生物滞留设施底部原位土壤不宜压实。
5.5.33 生物滞留设施应选择能耐周期性水淹、净化能力强并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蓄水区的植物应耐48小时水淹。
5.5.34 生物滞留设施内表层土壤入渗能力不足时,应换土或掺沙改良土壤增大入渗能力,并可增设渗管/渠、渗井等人工渗透设施。
土壤液化为一类地盘破坏的方式。土壤液化主要发生在砂质土壤为主并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例如海岸地区、河水行经的冲积平原区或旧河道分布区等。这些区域常分布一些充满地下水而饱和的疏松砂土,由于它们本身的结构较弱,很容易因为外力而发生土壤结构的改变。
在平时,地下水的压力与土壤层间的压力维持一个平衡状态,地下水与土壤层之间保持接口上的稳定,并不会侵入上面的土层。但是当地震发生受到应力的影响时,地下水的移动情形将大过砂土能将多余水分排出的速率。这时土体孔隙中的水压力,由于来不及消散而累积上升,并导致土壤剪力强度降低。当此情形继续演变,孔隙水压会增大到足以使土粒在孔隙水中悬浮,这时土层颗粒的承载力顿时会被水给取代,土壤结构内部会变成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的情形,最终导致整个地盘失去承载力并且大量变形。此时若砂土层液化的位置较浅,或者地表分布疏松的孔隙,泥水还可借着压力沿着裂隙喷发到地表,形成喷砂的现象。这是地面上判别土壤液化十分重要的指标。土壤液化发生的区域容易造成地上建筑物的倾斜、下陷、结构性损坏、甚至倒塌的情形。因此经过地质调查容易发生土壤液化的区域是不宜进行建筑开发的。
最容易发生的液化的土壤是年代比较轻(冰河时期,近一万年)的细沙,或颗粒相当且排列整齐的泥土中,地层只有数尺厚,富含水分。这样的地形通常可以在河岸、海岸或因风力而堆积而成的沙丘中找到。土壤液化的例子包括流沙、流粘土、浊流和地震液化。
1.一种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格栅机,处理的污水输入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中;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设有一顶盖,顶盖下方自上而下依次为表面土壤层、过滤层和导水层,表面土壤层下不同高度水平地埋设有布水管进行多阶段进水,布水管的管径由上而下变小;经过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处理的污水导入中间调节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涡轮筛滤池中;涡轮筛滤池由多孔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多孔板上方铺设一层复合填料,复合填料的底部设置有纳米曝气头,复合填料上方设置一涡轮,涡轮筛滤池连进水管一侧设置有缩口进水管,该缩口进水管设在涡轮的一侧上部;多孔板的下方为储水箱,储水箱的内壁均匀负载一层非金属掺杂光催化剂,储水箱的底部安装有紫外灭菌灯,在紫外灭菌灯的空隙间设置有纳米曝气头,储水箱内剩余空间填充有半导体负载填料;储水箱通过反冲洗管道连接一缩口反洗管,缩口反洗管的出水口位于复合填料的表面;涡轮筛滤池的出水进入出水池,出水池通过一反冲洗泵连接缩口反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布水管为钻孔PVC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表面土壤层为砂土混合物,并添加有赤泥分子筛,用于缓冲、富集、重金属截留、土壤过滤以及栽种植物;过滤层为无纺布,防止上层土壤、砂石的移动,造成导水层的堵塞;导水层铺设有砾石和石灰石的混合填料,混合填料的粒径为20毫米-60毫米,用于磷的固化以及污水的再度净化,砾石与石灰石布设体积比例为1: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底部设有i=0.1-0.5的坡度,以保证污水自导水层顺利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涡轮筛滤池内的复合填料为石英砂以及锰砂的混合物,复合填料的粒径为0.5-1.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中,涡轮筛滤池内的两纳米曝气头各自连接一纳米曝气机。
7.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格栅机将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格栅处理,将污水中的固体以及大于格栅孔径的固体悬浮物进行分离、拦截,降低污水处理难度,经过格栅处理的污水导入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呈封闭厌氧环境,在填料作用下,截留、沉淀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厌氧分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减小对后续工艺的负荷强度,同时为生物处理提供碳源;污水在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中向下运动过程中不断被微生物降解;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采用多阶段进水,在处理过程中提供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布水管的管径由上而下变小,水量依次减少,防止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处理效果;经过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处理的污水导入中间调节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涡轮筛滤池中;在涡轮筛滤池的缩口进水管的作用下,污水喷向池内并带动涡轮转动,扰动复合填料表层,使涡轮筛滤池内的污水呈现涡流状态,使污水自复合填料缝隙通过填料层;涡轮筛滤池的复合填料底部设置的纳米曝气头采用O3曝气,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接触时间,利于臭氧溶于水中;纳米气泡内部具有较大的压力且纳米气泡破裂时界面消失,周围环境剧烈改变产生的化学能促使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OH;且纳米级的O3气泡与紫外灭菌灯、半导体负载填料共存于涡轮筛滤池,提高氧化效果,提高·OH产生率;经涡轮筛滤池处理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污水处理的方法,其中,紫外灭菌灯平均照射剂量在300焦/平方米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污水处理的方法,其中,涡轮筛滤池的出水回流至多阶段进水垂直流土壤渗滤系统进水,调节水质并刺激植物生长过程分泌次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