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土壤镁形态

土壤镁形态,是指土壤中含镁物质的化学结合形式和存在状态。土壤镁的形态主要有矿物态镁、交换态镁、酸溶态镁、水溶态镁及少量的有机结合态镁。其中,交换态镁与水溶态镁统称为有效态镁,是植物可利用的镁。矿物态镁和有机结合态镁一般需要经风化或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是植物难以直接利用的镁。 

土壤镁形态基本信息

土壤镁形态简介

酸溶态镁是在一定酸度条件下能释放出的镁,它是非交换性镁,是植物能利用的潜在性有效态镁,所以亦称缓效性镁。不同形态的镁对植物的有效性不同,交换态镁的有效性受交换态镁的含量、饱和度和其他陪补离子种类的影响。

查看详情

土壤镁形态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生物土壤滤池

  • 1、处理气量:22000m3/h;土壤滤池占地面积:120m2;滤池深:1.8m;设计接触时间不小于40s;辅助设备及相关工艺系统; 2、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 3、设计及技术服务包
  • 杭州楚环
  • 13%
  •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LoRa智能土壤采集器

  • ZHCJ-01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 处理气量:7000m3/h;生物土壤滤池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喷头、PPR连接管)等材料,滤池填料、喷淋系统
  • 江苏博恩
  • 13%
  •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 1、处理气量:22500m3/h;占地130m2;设计接触时间不小于40s;辅助设备及相关工艺系统;2、生物土壤滤池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3、除臭系统4、设计及技术服务包
  • 桂润
  • 13%
  •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物土壤滤池一体化处理设备

  • 1、处理气量:65000m3/h;2、含布气系统、生物土壤,滤池填料、喷淋系统3、除臭系统4、其他配套系统5、技术服务包,不含设计
  • 杭州楚环
  • 13%
  • 广西立淇环保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 0-30mm
  • 佛山市2019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0-30mm
  • 佛山市2019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硫酸

  • kg
  • 韶关市2010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0-30mm
  • 佛山市2019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硫酸

  • kg
  • 肇庆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耕作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回填用素土

  • 耕作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回填用素土
  • 1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土壤灭菌剂

  • 土壤灭菌剂
  • 1m²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08
查看价格

土壤传感器

  • 土壤传感器
  • 1台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17
查看价格

土壤改良调理剂

  • 土壤PH值改良
  • 400t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5-17
查看价格

土壤消杀剂

  • 1.专用土壤灭菌剂.2.土壤病原体消杀,改善基底土壤pH值.3.土壤病原体消杀:清水溶解土壤灭菌类药剂,湖底均匀泼洒,设计用量50g/m24.其他: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23500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6
查看价格

土壤镁形态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土壤镁形态文献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格式:pdf

大小:6.0MB

页数: 36页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土壤剖面野外形态发育综合指数的建模方法 土壤剖面野外形态发育综合指数的建模方法

土壤剖面野外形态发育综合指数的建模方法

格式:pdf

大小:6.0MB

页数: 未知

以辽西朝阳挖掘的17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为例,基于系统观测和描述土壤野外形态特征,确定了评价古土壤发育的8项土壤剖面野外形态指标,建立了土壤剖面野外形态发育综合指数模型。

土壤形态微形态

前面所述的土壤形态可称为土壤大形态,而土壤微形态是土壤形态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土壤微形态学是指通过光学或电子学放大的方法观察土壤内部细微形象的科学。

土壤微形态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土壤微垒结或称土壤微构造。

土壤形态土壤基体

是由骨骼颗粒(skeletongrains)、细粒物质(plasma)和孔隙(voids)组成的。

(

骨骼颗粒)

是指土中大于2微米的矿物质颗粒和有机残遗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不易移动、再组织或凝聚。进一步细分时,大于10微米的叫骨骼颗粒,2—10微米的叫微骨骼颗粒(microscopicskeletongrains),再按骨骼颗粒的特征和矿物组成又可细分为斑晶骨骼颗粒、粉砂质骨骼颗粒、微晶方解石颗粒等。

(细粒物质)

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可移动、再组织和凝聚的部分,包括骨骼颗粒以外的细粉砂、粘粒、游离氧化物和腐殖质等土壤物质。土壤孔隙,指固体土壤之间的空隙。土壤基体易与其周围一般物质相区分的单独物体,称土壤形成物相(pedologicalteatures)它是反映特定的土壤形成过程的结果。细粒物质微结(plasmicfabric)是土壤基体中细粒物质所仅有的土壤形成物相,是指细粒物质组成分在组合排列上起了明显变化的离析物,也称为细粒物质离析物(plasmicseparation)。

土壤形态土壤微垒结

(soilmicroscopicfabric)是指可以借助显微镜对未破坏构造的土壤薄片进行研究的土壤垒结状况。不同的土类具有不同的微垒结特征。土壤微垒结是四相结构系统,其固相基质构成所谓的土壤基体(S-matrix)。土壤基体可理解为最简单的(原始的)结构体范围内的物质,或者是构成非结构的,无结构的块体的物质,其内可以有新生体出现。

土壤微垒结的分类是土壤微形态学的核心。这种分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中的粗颗粒(称为骨骼颗粒,一般大于粉砂粒)与细微颗粒(称为细粒物质,包括细粉砂、粘粒、游离三二氧化物和腐殖质等)的“相关分布格式”(relateddistributionpattern)的类型;二是土壤中细粒物质所特有的微垒结,即细粒物质微垒结,它表现为“光性方位格式”(orientationpattern),指土壤细微颗粒在正交偏光镜下的消光格式和异向性(anisotropy)。这种分类是单纯以形态为根据的,不涉及其发生学根源,因为同一土壤微垒结可以从不同的发生学过程而来。

土壤微垒结分类中的基本类型

土壤形态“相关分布格式”的类型

库比恩纳(W.L.Kübiena,1938)对土壤中的粗颗粒与细微颗粒的相关分布格式进行研究,他根据土壤中矿物粗颗粒与细微颗粒两种基本现象:一是矿物粗颗粒是裸露的还是外膜的,二是细粒物质呈何种形状而存在,如外膜、桥键、支撑物、矿物颗粒间隙中的团聚体,或作为矿物粗颗粒的嵌埋介质。1973年R.Brewer在库比恩纳的分类基础上新分出裸露的骨架成分、包被的骨架成分、嵌埋的骨架成分等分类体系,在各体系中还进行了更细的划分。应当指出,这种简单的相关分布的微垒结类型还不能概括含有各种土壤物相,如多种胶膜、结核等等的土壤形态类型。

土壤形态“光性方位格式”的类型

对于不透明或弱透明厚层(25μ)土壤薄片,往往遮蔽了结晶的和异向性的颗粒,在高倍显微镜下,由于聚光力强而能见到细粒物质离析物的光柱方位格式,因此按光柱方位格式分出离析物的和无离析物的细粒物质微垒结(sepicandasepicplasmicfabric)、波动消光的细粒物质微垒结(undulicplasmicfabric)、内质细粒物质微垒结(isoficplasmicfabric)、晶质细粒和复合细粒物质微垒结(crysticandcompoundplasmicfabric)等类型。

查看详情

土壤形态剖面解析

土壤形态土壤形态剖面

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soil profile)。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它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称为土壤发生层(soil genefichorizons),简称土层。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土壤层次(soillayers)。

单个土体(pedon)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作为土壤的三维实体,其体积最小。单个土体的横切面形态近似六边形,面积为1—10平方米,在此范围内任何土层在性态上是一致的,而该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的变异程度。若水平方向变异幅度<2米,而且所有土层的特征在水平方向连续一致,厚度也基本一致,则单个土体的面积约为1平方米。若有些土层在水平方向间歇出现或呈波状变异,重现一次的间距为2—7米,则其最大侧向延伸范围应等于该间距的一半,即1—3.5米,面积约为1—10平方米。如果土层这种重复出现的间隔超过7米,说明此间隔范围内已经不止是一种土壤,可能是多种土壤并存而形成土壤复区,此时,单个土体水平面积仍只有1平方米。单个土体的垂直面相当于土壤剖面的A B层的总和,称为土体层(solum)。

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称为聚合土体(polypedon),又称土壤个体(soilindividual)或土壤实体(soilbody)等。单个土体与聚合土体的关系就象一颗松树对一片松林、一株水稻对一块稻田一样。它是一个具体的景观单位,在土壤制图上为一最小制图单位,在土壤分类上则为一基本分类单位,相当于美国土壤分类中的一个土系(soilseries)或土型(soiltype),在中国土壤分类中大致相当于一个土种(soilspecies)或变种(variety)。土壤形态的剖面、单个土体和聚合土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壤形态土层

土层是原来的成土母质在成土作用影响下产生分异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土壤层次,可根据其颜色、结构、质地、结持性、新生体等特征进行划分。每一种成土类型都有其特征性的发生层组合,从而形成了各种土壤剖面。

1.)

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最早把土壤剖面分为三个发生层,即:腐殖质聚积表层(A)、过渡层(B)和母质层(C)。后来有研究者又提出许多新的命名建议,土层的划分也越来越细。但基本土层命名仍不脱离道库恰耶夫的ABC传统命名法。自从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和母岩(R)等六个主要发生层以来,经过一个时期应用,中国近年来在土壤调查和研究中也趋向于采用O、A、E、B、C、R土层命名法。主要发生层的含义阐述于下。

O层:

指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它可以位于矿质土壤的表面,也可被埋藏于一定深度。

A层:

形成于表层或位于O层之下的矿质发生层。土层中混有有机物质,或具有因耕作、放牧或类似的扰动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性质。它不具有B、E层的特征。

E层:

硅酸盐粘粒、铁、铝等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粉粒相对富集的矿质发生层。E层一般接近表层,位于O层或A层之下,B层之上。有时字母E不考虑它在剖面中的位置,而表示剖面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任一发生层。

B层:

在上述各层的下面,并具有下列性质:

①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硅的淀积;②碳酸盐的淋失;③残余二、三氧化物的富集;④有大量二、三氧化物胶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彩度较高,色调发红;⑤具粒状、块状或棱柱状结构。

C层:

母质层。多数是矿质层,但有机的湖积层也划为C层。

R层:

即坚硬基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或硬结的石灰岩,砂岩等都属坚硬基岩。

G层(潜育层):

是长期被水饱和,土壤中的铁、锰被还原并迁移,土体呈灰蓝、灰绿或灰色的矿质发生层。

P层(犁底层):

由农具镇压、人畜践踏等压实而形成。主要见于水稻土耕作层之下,有时亦见于旱地土壤耕作层的下面。土层紧实、容重较大,既有物质的淋失,也有物质的淀积。

J层(矿质结壳层):

一般位于矿质土壤的A层之上,如盐结壳、铁结壳等。出现于A层之下的盐盘、铁盘等不能叫做J层。

凡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称过渡层,如AE、BE、EB、BC、CB、AB、BA、AC、CA等,第一个字母标志占优势的主要土层。若来自两种土层的物质互相混杂,且可明显区分出来,则以斜竖“/”表示,如E/B、B/C。

此外,在一层土层中可续分出几个亚层,以阿拉伯数字作为后缀表示,如Bt《1—Bt2—Btk1—Btk2,当岩性不连续时,则以阿拉伯数字为前缀表示,如Ap—E—Bt1—2Bt2—2Bt3—2BC。

2.)

土层界线类型土层之间的界线有几种形状,大多数是平整状。此外,还有波状,见于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下限;袋状,见于草原土壤的腐殖质层下限;舌状,见于生草灰化土灰化层下限和草原土壤的腐殖质层下限,“舌”的长宽比为2—5;指状,亦称水流状,见于冻土腐殖质层下限,指的长宽比大于5,也可由腐殖质沿根孔或掘土动物穴向下流动而成;参差状,也有称冲蚀状,见于强度灰化土的灰化层下限,是强淋溶作用土壤的特征;锯齿状,有时见于粘质灰化土;栅栏状,见于碱土脱碱化层与柱状层之间。土层的过渡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明显过渡:过渡界线的宽度为1厘米,也有人采用2或3厘米作为标准。

清楚过渡:界线宽1—3厘米,也有人采用2—5厘米或3—6厘米作为标准。

较清楚过渡:界线宽3—5厘米,也有人采用5—12厘米或6—13厘米作为标准。

逐渐过渡:界线宽大于5厘米,也有人采用大于12厘米作为标准。

查看详情

土壤形态应用价值

观察土壤腐殖质形态的薄片,可以了解有机残体分解和腐殖质化各阶段的情况,腐殖质与无机成分怎样结合,以及生物对于土壤结构形成的影响,还可探索各种土壤生物发生发展的现象。

利用土壤微形态分析和水稳性测定,可获得土壤团聚体的详细数据,这好比人体肺部的X射线照片,土壤微形态照相图可表明土壤的内部结构、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大小比例、形状差异、土壤内表面积、微孔隙和团粒间的距离、土壤结构单一性或复杂性等,这可帮助定量地分析土壤结构内部生物的活动状况和障碍因素等。J.M.Soilean等发现人工淀积粘粒胶膜混有氧化铁时会降低植物对钾素的吸收。土壤微形态分析与土壤结构研究等资料相互配合,还可帮助判明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状况,对施肥和土壤水分管理等有实际指导意义。

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不同的土壤微结构,同一母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微结构,特别是它们各个发生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微垒结,从土壤微形态的薄片中可以看出这些现象,它不仅能作为鉴别土壤类型的指标,并可从新的角度阐明土壤的内在发生学本质。对长期湿润和干湿交替的湿润热带高度风化土壤就更为必要。如红化(redearthening)土壤、假潜育化土壤和硬结的砖红壤性土壤与那些尚未变化的棕色土(brownsoil)普遍很难区别,但是用土壤微形态技术就较易分辨。其中盐基饱和的变种是热带最肥沃的土壤,不用土壤薄片技术就不能分清硬化砖红物质与沼铁矿硬层的区别。又如根据红壤微形态学研究腐殖质的种类和发生过程与阶段,可分辨出10种黑色石灰土和12种薄层土(rankers)的差异。库比恩纳按表土层中碎屑状的与再结晶的碳酸钙的比例,从土壤微形态学观点可区分出湿润黑色石灰土与夏旱黑色石灰土(xerorendzinas)的差别。南北半球温带广泛分布的黄土型农业土壤组合具有一系列不同的土壤微垒结。土壤薄片的比较分析是判别这些土壤微垒结的唯一途径。土壤微形态学已被公认是研究诊断性土壤发生学必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土壤微形态资料有助于说明许多土壤形成过程。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一书中许多诊断性土层也有土壤微形态的土壤薄片鉴定。Eswaran,H.认为,微形态研究的目的大多在于帮助深入了解土壤发生学。例如,淀积性粘粒胶膜是鉴定粘化土层的标准之一。不但鉴定土壤类型需要应用土壤微形态技术,而且在绘制土壤图,划分土壤界限时也可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检查核实。因此,荷兰、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诸国的土壤调查或研究机构中,都先后成立了土壤微形态研究室。总之,通过土壤微形态能够深入地研究土壤内部,从微观世界探讨土壤的面貌,丰富了土壤科学,使土壤科学更富有生命力。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